八年级物理单元调研考查试卷
第五章 光现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图5-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21世纪教育网)
2、在太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鲜艳的黄色的花是因为:(21世纪教育网)
A.花能发出黄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C.花能发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阳光中的黄色光
3、下列叙述中的“影”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湖光倒“影” D.形“影”不离
4、不同物体吸收太阳辐射能力不同,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于是,他将几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涂上不同颜色放在太阳底下,测出相同时间内物体升高的温度。就“小明认为它可能与物体的颜色有关”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21世纪教育网)
A.提出问题 B.猜想假设 C.进行实验 D.分析论证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
6、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15°,反射角为:(21世纪教育网)
A.15° B.20° C.30° D.60°
7、如图5-2所示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8、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C.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D.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9、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10、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对它们的解释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人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B.清晨的阳光照到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波光粼粼,这是镜面反射
C.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的衣服呈红色
D.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鱼,看到的是鱼的实像
11、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如图5-3所示是平面镜中的像,则:(21世纪教育网)
A.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B.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C.时钟指示的时间是3点正
D.时钟指示的时间是9点正
12、如所示,2012年春晚上刘谦表演了精彩的魔术,引来了全球的魔术热。魔术其实也是遵循了一定的科学原理,在一次班级的联欢活动中小华表演了“摸牌猜点”的小魔术,他用两个手指夹一枚金属图钉就能轻易说出扑克牌的花色和点数(如图所示),这里主要利用了:(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小孔成像 B.凸透镜成像 C.光的折射 D.光的反射
13、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光纤通信的设想.光纤通信传输信息的载体是:(21世纪教育网)
A.电流 B.超声波 C.无线电波 D.光波
1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直线传播的结果
B.验钞机是利用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从而辨别钞票的真伪的
C.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时,其反射角为30°
D.筷子斜插入装满水的碗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下偏折
15、如图5-5所示,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人水中的光路图是:(21世纪教育网 )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
1、小红身高1.64m,位于平面镜前3m,像与小明的距离是____m,如果小明向镜面前进1m,小红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________。21教育网
2、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__形成的像.21·cn·jy·com
3、老河口市有“小汉口”之称,缓缓穿城而过的汉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各式现代建筑依河矗立,充满时代气息,如图5-6所示。建筑物在河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所形成的虚像,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有一部分光发生____进入了水中。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4、放电影的银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这是利用光的____使影院里的观众均能看到画面,并且白布能反射____颜色的光,使观众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2·1·c·n·j·y
5、观众戴着绿色眼镜看穿白色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观众看到她上衣呈____色,裙子呈____色。
6、如图5-7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__ (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___。www-2-1-cnjy-com
7、小明同学的身高为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m,像与他相距____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____。2-1-c-n-j-y
8、光在自然界中能产生很多奇妙的现象,如图5-8所示的三幅图片就是其中的一些。这些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______,属于光的色散的是______,属于光的反射的是______。【来源:21cnj 21*cnjy*com
9、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立、等大的____像。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 ,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 ,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m。【来源:21cnj*y.co*m】
10、如图5-9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____________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如图5-9乙所示),则光屏上就出现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1、2、3每题2分,其余每空2分,共32分)
1、如图5-10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如图5-11所示,画出入射光线到水面后的传播光线。
3、钱包掉到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钱包。如图5-12所示,已标示了反射与入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平面镜,并画出法线。21·世纪*教育网
4、小文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5-13甲所示。白色纸板竖放在水平镜面上,ON与镜面垂直。实验中收集到一组实验数据如图5-13乙所示。
(1)依据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为使实验结论更可靠,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此实验中白色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光的传播方向改变的角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5-14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利用图“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________(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________;手指放在蜡烛____的烛芯顶部不会被烧痛(选填“A”或“B”)。 21*cnjy*com
(2)下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B与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5.30
23.15
25.60
28.50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选填:“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B;b、在玻璃板前蜡烛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c、直接观察光屏”,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____。21cnjy.com
6、完成下面的探究性试验
(1)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玲玲同学进行实验时,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块较厚的玻璃板M(P、Q两个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她在桌面上铺一张大纸,竖立一块玻璃板: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点燃蜡烛A,然后将蜡烛B放置在玻璃板后面,如图5-15甲所示,进行实验。【版权所有:21教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玲玲按照如图5-15乙所示的测量方法,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对应数据:
【分析与论证】: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得出:________。
【交流与评估】:这个结论与平面镜成像特点不相符,主要是选择了蜡烛A所成的像到反射面的距离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根据上面数据推算玻璃板的厚度为____cm。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版权所有:21教育】
八年级物理单元调研考查试卷
第五章 光现象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B 2、B 3、C 4、B 5、B 6、A 7、B 8、A
9、C 10、C 11、D 12、D 13、D 14、A 15、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6 视角增大
2、折射 反射
3、反射 折射
4、漫反射 所有
5、像 黑色
6、OG 30°
7、1.65 4 不变
8、手影游戏 雨后彩虹 湖边夜景
9、正 虚 0.4
10、红橙黄绿蓝靛紫 红
三、实验探究与作图:(6分+6分+6分+8分+12分+8分,共46分)
1、略
2、略
3、略
4、(1)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改变入射角的大小
(3) 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42°
5、(1)透光性 方便确定像的位置 B
(2)C (3)b c
6、像距小于物距 不正确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