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久跑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时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是人体各器官系统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表现,也是人体质强弱的重要标志。根据1995年调查,与1985年相比,我国中学生800米和1500米跑成绩下降最明显,城市学生尤为明显。专家们分析,耐力素质下降直接原因是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减少,运动强度过小,尤其是长跑活动减少;此外在学生中怕苦怕累思想严重。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深有体会。然而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手段则是耐久跑的锻炼,而学习耐久跑技术是学生最为被动、最不愿学习的运动技能。那该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是每一位体育教师的心愿。因而本人把耐久跑教材的教学,设计成很多种情景(如:防空演习、排除定时炸弹、争夺地盘、寻找路标等等)。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耐久跑的各项技术,从而使学生在练习中排除心理障碍,感受到耐久跑的乐趣,从而学会一种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一、本课的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通过学习耐久跑技术,让学生学会一种运动技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终身体育的意识。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教学对象与教材:
对象初二年学生,教材为耐久跑技术。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设置情景、讲解示范、提示、设置疑问、分组练习、自评互评,自我监督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练习,采用挂图、音乐、文字提示,学习评价记录夹等方法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练习。
四、教学程序:
课开始约5分钟(课常规)-------热身操约8分钟------实践、探索、体会、评价等约27分钟----课结束约5分钟。
五、预计运动负荷与目标:
预计学生通过本次课学习,85%以上学生懂得应用耐久跑技术进行体育锻炼。预计本次课学生的运动强度为最高心率170次/分左右,平均心率130次/分左右,练习密度为50%左右。
六、场地与器材:
学校田径场;8个标志物、耐久跑挂图、8个学习评价记录夹、秒表一块。
1
教 师 时 间 课型 复习课 周次 6 年级 初二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 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耐久跑的体育活动,发展体能,获得运动技能,提高健康水平,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运动技能 通过耐久跑教学,让学生学会耐久跑的基本技术,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爱好,从而提高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
身体健康 通过耐久跑教学,让学生明白体育活动是促进身体发展和健康的重要手段,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心理健康 通过耐久跑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品质和调节情绪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社会适应 通过耐久跑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材 耐久跑技术 器材 8个标志物、耐久跑挂图、8个学习评价记录夹、秒表一块。
本 课重难点 重点 学会途中跑中的呼吸节奏与跑步姿势
难点 熟练应用技术进行练习,以及克服“极点”的意志。
课序 教学内容 目的要求 教学实施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开始约5分 1、课堂常规2、队列练习: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练习。 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要求:快、静、齐。 宣布学习任务、目的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学生快速列队集合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集中精力投入练习。 1、队形:8路纵队挂图 O 挂图
热身约8分钟 1、游戏:“报数成团”。方法应用加减乘除进行报数,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时间,如:8—5=?。2、徒手操:学生自己创编徒手操并领操。 通过游戏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反应能力。要求:积极参与,不推拉。全身各器官得到适应,培养组织、创造能力。要求:积极参与、相互配合。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指挥、观察、参与、评价总结。提示、巡视观察、参与、评价。 学生主动参与游戏 。由值日学生进行带操,学生操有创意口令响亮有节奏。 1、游戏慢跑队形: 2、游戏停止队形:O3、徒手操练习队形: 0
《耐久跑》课教案
2
课序 教学内容 目 的 要 求 教学实施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队形
实践、探索、体会、评价约27分钟 一、复习站立式起跑及弯道跑技术二、复习耐久跑技术。1、定距离变速跑,通过游戏:“寻”来完成。 方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提示寻找目标。2、小组定距离放松跑练习。 巩固提高站立式起跑的动作及弯道跑技术。要求:积极参与。通过小组合作练习加强团队合作意识的教育,提高学生自信心、自主能力、协助能力、分辨方向能力及帮扶意识。要求:积极参与,听从指挥,勇于克服“极点”。 讲解示范,提示、巡视观察、评价。教师讲解游戏与练习规则,同时观察、提示、纠正、评价学生练习情况。 认真听讲,仔细观察,积极实践体会动作。主动参与练习 ,小组长组织好本组员有序进行,保持齐出齐进的团队队形。做到有问题相互探讨解决、有困难相互帮助、鼓励、团结协作的意识。 1、练习队形: O2、1练习队形:营地处 0 2、2练习队形:到标志物2、3练习队形:回营地。
结束约5分钟 1、整理放松2、学生自评、互评、总结3、安排学生收拾器材 全心身的放松,通过评价提高学生自信心、自主能力。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诚信评价,踊跃提问与回答问题。 提示、观察学生练习,提问、总结、评价学生学习情况。 值日学生带领放松操,学生主动参与,小组长组织好本组员练习与评价,并填写好评价表。积极回答教师提问以及向教师提问。 练习队形:围圈随意0
课后反思 学生的学习状态较好,对趣味性的活动兴趣比较大,枯燥的练习学生比较反感,练习中男女生的差距比较大,大多数的男生优秀于女生,大部分女生不是很喜欢耐久跑课程。
3
学生练习提示
一、练习场地设计:
平板电脑演示
场地说明:
三个圆的直径分别是大圆约为20米,中圆约为16米,小圆约为1米,圆外8个标志物距离大圆圆心约20-50米。小圆为小组集中地(营地),中圆为教师讲解示范、观察、总结评价地。中圆与大圆的弧是学生练习实践的场所,“ ”为标志物,标志物上8个大字。
二、“寻”游戏方向图,寻找一个字就回到营地把它填写在方框内如1号“团”字。
要求:小组尽量齐出齐进,团结合作。
3、途中跑的要领与注意事项:
(1)、途中跑技术的要点:
跑时,头和上体正直,两臂屈肘轻松自然摆动,大腿前摆稍小小腿自然折叠前伸,以前脚掌过度全脚掌着地、后蹬用力适中,保持重心高且平稳,步幅稍小,轻快、放松,利用鼻和半张的口进行呼吸,一般跑二三步一呼,再跑二三步一吸,并特别注意加强呼吸的深度和一定的跑的节奏。
(2)、途中跑注意事项:
1、注意身体重心起伏不要太大。
2、注意途中跑的节奏,体力分配适当。
3、注意呼吸方法正确应用,跑时有合理的呼吸节奏。
营 地
1 团
8
6
7
3
4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