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影长的四季变化教学设计
01.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1.知道并说出影长四季变化的规律,了解古人根据影长的四季变化,制定了24节气指导生产生活。
2.认识古人测量日影的工具是圭表,并说出圭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科学思维:
能根据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高度模拟出影长的四季变化,说出影长四季变化的规律。
探究实践:
1.能正确地使用圭表测量影子的长度,模拟出影长的四季变化过程。
2.在实验中准确地收集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态度责任:
1.通过复制古人仪器,感受古人的智慧,体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2.了解科学技术可以辅助我们更好地改造生存环境,顺应自然规律,减少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02.重点:
分析模拟实验中得到的数据,说出影长四季变化规律。
03.难点:
模拟同一地点不同季节太阳高度,测量出影长四季变化的数据。
04.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玩过踩影子游戏吗?
在什么条件下会产生影子?
一天中影长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一天中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难被踩到?此时太阳是一天中最什么样的位置?(板书:正午影子最短)
PPT讲解:影长一天的变化(早中画出来)早上太阳位置低,照射角度低(角度标出来),影子长,正午照射角度最高,影子最短。(傍晚的讲出来不画)。
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正午去踩影子,哪个季节影子最短?哪个季节影子最长呢?
一天的影子会有规律变化,一年的影子是不是也会有规律地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影长的四季变化》(揭题板书:影长的四季变化)
二、认识和使用圭表
1.认识圭表
记得我们以前用什么来测量过影子的长度吗?尺子。中国的古人也想到个办法,并且发明了一种测影工具,是什么呢?请阅读资料,说一说对它的认识。
圭表:古人测量日影的工具,由竖直的表和平放的圭组成,圭上有刻度,是一把尺子。朝南北方向放置,每天正午测量影长。
古人是怎想到用圭表来测影子呢?我们来看一下圭表的使用原理。来看一段视频。
古人圭表发现了影子的什么变化呢?出示古人的观测结果图。
学生说出古人的观测结果。
古人把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的那天定为夏至,正午影子最长的那天定为冬至,后来又有了春分和秋分,这样一年就有了四个季节。
2.使用圭表
今天我们也要用圭表的模型来测量影子,假设圭表这样摆放时,表的这一端是南边,另一端则是北边,手电筒模拟的是太阳,你能在圭表上照出一个正午的影子吗?
学生演示。
这个时候仔细观察手电筒、表和圭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
在同一个平面。
现在谁能照出一个5厘米的正午影子吗?10厘米的正午影子呢?
学生演示。
大家发现在照出5厘米和10厘米的影子时,手电筒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吗?
5厘米手电筒位置高,10厘米手电筒位置低。
所以手电筒的高低会影响什么?影子的长短。
三、模拟测量四季影长变化
(一)模拟太阳位置
我们刚刚从古人的观测结果知道了四季正午影子的长短是不同的,那四季正午太阳的高度可能是怎样的?(再次出示古人的影子四季变化图)。
学生回答。
假设这个圭表是朝南北方向摆放,你能摆出不同季节正午太阳的大概位置吗?
请两个学生上来演示。
这是他们摆出的太阳高度,其实孩子还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回答。
真实情况下的太阳高度是怎样的呢?这里有一组来自北京天文馆的数据(PPT配图: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解释太阳高度角即仰角),以北京地区的正午太阳为例,看完表格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吗?所以他们摆法正确吗?
(二)出示模拟操作台,确定圭表的摆放
可是这样摆放只能表示太阳的大概位置,有什么办法能准确地量出太阳的高度角来吗?用量角器。
是的,李老师也跟大家想到一块儿去了,我根据北京的数据,在量角器上标出了不同季节正午太阳的位置。
出示实物量角器平台:假如这是南边天空和正午的太阳,这是地面,那么中间这一点是哪里呢?北京。圭表要放在哪里才能量出北京地区的影子长度呢?
现在谁能上来模拟测量冬季的影长吗?
请学生来摆放圭表,演示测量方法。
(三)明确要观察记录的内容
观察记录哪些信息?
学生先说,再出示记录单,画出影子、照射光线和太阳,记录影长数据,完成“我的发现”。实验完成后组长上来统计数据,其他组员把材料收拾好
(四)小组实验
1.领材料制作和模拟。
2.记录和收集数据。
四、总结四季影长变化的规律
现在全班同学的数据都在黑板上,你发现了什么?
四季交替,正午时分物体的影长会怎样有规律地变化?
同一地点正午的日影,从夏季到冬季变长,从冬季到夏季变短,影长变化与太阳高度有关。
五、拓展与实践
1.除了影长和太阳高度会在四季中发生变化,还有哪些现象会随四季变化呢?这是北京日出日落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2.实际测量。
模拟实验测量的并不是真实的日影,我们还要进行实际测量。表格上是一年24节气的日期,希望大家做好长期观测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