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16:08: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夜宿山寺
【教学目标】
1.通过“诗配画”情境创设,诵读思辨,感知危楼之“高”与诗人的神奇“想象”。
2.借助“诗配乐”吟唱,体会古诗意境,并能尝试借助插画背诵古诗。
3.开展“画题诗”学习活动,掌握“危”、“敢”和“惊”三字的正确写法,感受古诗于不同书法作品中的美与妙。
【重难点】
借助“诗配乐”吟唱,体会古诗意境,并能尝试借助插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诗画入境,读解诗题
(一)明确任务,初读诗题
1. 同学们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吗?知道他是谁吗?(康震老师),作为诗词大会栏目组的鉴赏嘉宾,他经常会给诗配画,让选手看画猜诗。这次他要给李白的《夜宿山寺》配画,想请同学们给他提提意见。
2. 齐读诗题:《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3. 这首诗的诗题不好读,关键要理解。
(二)说文解字,读解诗题
1. 理解“宿”
(1)指名读,连诗题后齐读。
追溯字源,理解字义
知道这个“宿”的意思吗?我们来看一看古时候的“宿”,说说它像什么(宿就像一个人住在房子里,躺在席子上。)
联系生活,巩固理解
1)没错!简单来说,看来宿和“住”有关,所以我们把住也成为住宿,住的地方叫做“宿舍”(读词:住宿,宿舍)。
2)看,这是我们学校的宿舍,初中的哥哥姐姐就住在这里。
3)那么诗人李白住在哪儿(山寺里)。再读诗题:《夜宿山寺》。
理解“寺”
(1)住在山寺里,这个字读:寺,连着诗题读:《夜宿山寺》
(2)生活识字:你在哪里看到过这个字?在各种各样寺庙门口,我们都会见到这个字。你认识/去过这些寺庙吗?
(3)因此“寺”就是(寺庙),读读这个词(寺庙),再来读读诗题(《夜宿山寺》)。
(三)代入理解,明晰题意
1. 明晰题意:诗题会读了,还要明白它的意思,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夜晚,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2. 诵读诗题:没错!夜晚,住在山上的寺庙里。夜晚,晚上,就是诗题中的“夜”,是(时间),所以根据题意,你认为诗题应该怎样读。(夜/宿山寺)
设计说明:紧扣“宿”、“寺”二字理解诗题。“宿”字的理解主要通过追溯字源,引导学生建立汉字“形——义”联系,再联系生活巩固识记“宿”与“住”有关。“寺”则以呈现家乡的寺庙,理解字义。在一定的词境中,在把握字义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理解”的诵读,突破诗题在读音上“既有平舌音 ,又有翘舌音”的难点。
板块二、初读古诗,感知节奏
(一)自读古诗,完成学习任务
诗题会读了,也理解了,但是吧,要想作画,还得会读“诗”,请你拿出语文书,翻到85页,完成两个任务:
(1)自读: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对读:同桌之间相互读,两人之间互帮互赞。
(二)师生合作,感知古诗节奏
1. 个人展示读: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可以同桌之间相互推荐。
评价标准:1)字音准确。2)声音高低的区分。3)韵律节奏(引导发现:五言诗的“二三”的节奏)
师生合作读:老师和你们一起合作读,我来读,你们来接,好吗?看谁和我配合得好。(指名后齐读)
男女生合作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诵读想象:读着读着,你的眼前浮现了什么?(高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满天的星辰……)
设计说明: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自读、对读、个人展示读、师生合作读),达成把诗歌读“准确”的目标,并通过同桌合作、师生合作、男女生合作诵读的形式,发现五言诗的韵律节奏,以初步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
板块三、诗中有画,学品诗意
找:找出配画景物,诗中圈画
圈画景物:听着大家的朗朗诵读,康老师开始挥笔作画了,请问:如果要给这首诗配画,除了一座山,还要画些什么呢?请你在诗中圈画出来。
[学习提示] 可以找找诗中写到的景物或人物。
交流讨论:听了大家的建议,康老师画了三幅画,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任务单,对应(如下)三幅画,完成三个任务:
1)找一找:找出三幅画的不同。
2)选一选:选出最符合诗意的一幅。
3)说一说:和你的同桌说你选这幅图的理由。
设计说明:通过“诗配画”学习任务,找出诗中的“景物”与“人物”,为借助关键词理解诗句奠定基础。
(二)辨:紧扣山寺之“高”,辨析对比
1. 体会“危楼”之高
(1)辨析异义,解读“危楼”之意
1)联系字源:图2的楼,是一座怎样的楼?(危楼……)那么诗中的危楼,是这个意思?我们来看看危的“古义”,对比一下这张图,你发现了什么?猜猜危的古义(高高的悬崖,人站在上面感到很危险,很害怕……)
2)追溯本义:是啊,说文解字中这样说到:危,在高而惧也(读)意思是“危”的本义是人登到高处,感到危险,害怕落下。所以,“高”才是“危”的本义!
3)辨析异义:因此,作业本中关于诗中的“危楼”的描述,你觉得对吗?
看来,诗中的危楼应该是“高楼”而非“快要倒塌的楼”呀!而就是高高的楼呀!所以我们可以帮助康老师排除第二张画……
4)再读诗句: 危楼高百尺。(板书: 危楼、寺庙)
设计说明:通过联系字源,引导学生借助观察字形,直观追溯“危”字本义;再聚焦图中景物“危楼”,联系生活辨析“危楼”的古今异义,以更好理解关键词“危”字的含义,体会危楼之高。
(2)古诗联读,体会“百尺”之高
1) 这句诗里还有哪个地方,也能证明这座楼这座山寺很高的?(板书:高百尺)2)对比感知:“尺”是古代的一个长度单位,在古代,”一百尺相当于我们现在的10层楼,几百尺可能就是一座摩天大楼了呢!再读诗句:危楼高百尺。
3)真的有这么高吗?没有这么高,为什么要写“高百尺”呢?
夸张,“百”不是真的百;李白用夸张的数字来说明楼很高……(板书:夸张)
4)总结:用夸张的数字来写诗,其实啊,诗人李白一直喜欢这样做……
5)古诗联读:
千尺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万重山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而在这首诗里,他只是为了说明(楼很高)。
再读诗句:危楼高百尺。
设计说明:联读诗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人的习作风格,即运用一些较大的数字,“夸张”地表现景物特征或诗人情感,以进一步明确“百尺”与“危”都是为了说明山寺之高。
2. 感知神奇“想象”
(1)手可摘星辰 (抓住“可”字具象体验)
1)这么高的楼,高的李白觉得自己…… (出示:手可摘星辰)。
2)理解“星辰” 思考:什么是星辰(星辰就是“星星”) (板贴:星辰)
3)交流识记:辰(识字方法指导:联系熟字“宸”、“晨”,宸、晨去掉宝盖头,日字头,晨去掉日字头)。
4)具象体验:这么美的星辰,李白觉得自己用手“可”以摘到,这星辰到底可摘还是不可摘,我们也来摘摘看,想象你的头顶就是星空,你可以伸出手,你可以跳起来,看看这星辰可摘吗?来,摘一摘天上的星辰。
5)体验交流:你摘到了吗/ 李白摘到了吗?/ 星辰可摘吗?
6)总结发现:满天星辰下,李白觉得自己无所不能,甚至觉得可以摘到天上的星辰,但这也只是他的一种想象罢了(板书:想象) 实际他是不可以摘到的,再读诗句:手可摘星辰。
7)拓展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想象?因为山寺太高啦!满天星辰也变得触手可及。
设计说明:结合低段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通过“具象化”的体验,达成“抽象化”的理解,紧扣“可”字,感知诗人自觉手“可”摘星辰,无所不能之“想象”。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紧扣“恐、惊”共情体验)
1)聚焦“天上人”:再回到康老师的画,这“天上人”,到底要不要画,该怎么画,图3这样画对吗?
2)联系前后诗句:“恐惊”天上人。(板书:恐惊)
3)借助部件“心”,理解“恐惊”。(与内心的感受“害怕”有关系)
4)理解诵读:带着害怕的心情,诵读诗句“恐惊天上人”(诵读指导:紧扣“恐惊”,小声诵读)。
5)共情思考:刚才还觉得自己无手可摘星辰,为什么会害怕?
预设:害怕山寺太高了,他离神仙太近了,危楼太高了!所以害怕……
6)总结:因为山寺太高啦!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不敢高声说话。看来,天上人也只是作者的想象呀,想象天上有神仙,害怕惊动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是因为这座山寺是在是太……(高了)。
7)发现“诗眼”:整首诗连起来读一读,选一个字来概括整首诗的意思。(危、高)
8)辨析思考:所以,这想象出来“天上人”,你给康老师怎样的建议?
(李白想象的天上人,他可能不一定是一位仙女,可能是一位仙人,一位仙童,可以画得朦胧一点,模糊一点,给读者一些想象的空间……)
设计说明:借助部件“心”理解“恐惊”与内心的害怕感受有关,借助诵读体验诗人由“放”(手可摘星辰)至“收”(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害怕,从而共情思考诗人的害怕与山寺之“高”有关,感知诗人对“天上人”的神奇遐想。
板块四、诗中有乐,且吟且唱
梯度诵读,配乐吟唱
康老师致谢:同学们帮助康老师选出了满意的画作,他有话想对你们说(音频)
谢谢你们,20X班的小朋友!感谢你们为我的诗配画提出的建议!为了表达对你们的感谢,康老师送你们一首好听的吟唱,你们可以把这首诗连起来读一读,唱一唱!
借助配画,梯度吟诵
出示配画,填空吟诵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 ),
手可( )。
( ) 高声语 ,
恐惊( )。
出示配画,完整背诵
设计说明:回归任务情境,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在悠扬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借助“诗配画”任务中完成的配画,借助图画,梯度背诵积累古诗。
板块五、画中有诗,书写之美
写:归类观察,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归类识记
这首诗里,还有三个生字,需要我们学习书写,分别是危、敢和惊,请你给它们分分类(半包围结构:危 左右结构:敢和惊)。
危 提示书写关注点:1)整体观察:半包围结构,上小下大。2)细节关注:起笔和关键笔画。
敢和惊 对比不同:1)宽窄:敢左右同宽,惊是左窄右宽。2)高低:敢左低右高,惊左右同高。
2.书写展示,生生互评
评价重点:1)危:上小下大,关键笔画。
敢和惊:宽窄,高低,穿插。
3,.教师评价,总结修改
设计说明:以“结构”归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半包围结构”和“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字形的方法,总结书写的要点。
赏:书法欣赏,小试牛刀
作品欣赏:同学们,古人的“诗”“画”一直是不分家的,除了给诗配画,从古到今,有不少文人墨客配合画的意境,在画边题诗,留下了一份又一份珍贵的书法墨宝。
小试牛刀:康老师的画完了,想不想把这首《夜宿山寺》变成一幅书法作品,题在他的画旁?先来欣赏几幅,看!它可以用钢笔、毛笔、粉笔写得端端正正,当然也可以变得行云流水……老师也写了一幅在作业本上,想试试吗?请你打开作业本,把《夜宿山寺》变成一幅书法作品吧。
(三)结: 总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境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了诗中有画的意境,也体会了古诗于不同书法作品中的美妙,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尝试这种“以诗配画”的形式,感受诗的美与意境。
设计说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通过书法作品的欣赏和把诗歌变为“作品”的尝试,引导学生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感知古诗于不同书法作品的美与妙。
【板书设计】
夜宿山寺
【教学反思】
《夜宿山寺》选自统编二上语文教材第七单元。本堂课历经几轮磨课,不断完善修改,整体目标落实到位,切合语文要素,教者认为,本节课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设计感”;二是“层次感”;三是“体验感”。
设计感在于字词教学,方法多样,有趣有味。识字部分,对“宿”和“寺”的教学,先让学生先观察“宿”字,识字形、解字义,再通过联系学校生活场景拓展“宿”的词组;联系生活情境,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寺”的含义;在教学中,巧妙穿插课堂作业本的题目,通过古今意义对比,学习“危”字,解决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写字教学部分,学生先观察,认识字的结构,再欣赏美的书法,最后动笔书写,整个过程中知、情、意、行逐渐融合,最终实现自觉认真书写。
层次感在于诗意讲解,由简到难,层层推进。学生先以不同形式朗读,初步感知诗歌。再通过对比分析三幅诗配画,学品诗意。最后感受神奇“想象”。“手是否可以摘到星辰?”这一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最终学生了解“手可摘星辰”只是诗人的一种想象。通过分析“恐惊天上人”原因,学生了解“天上人”也是诗人的想象。
体验感在于以读串珠,读味浓厚,读法丰富。自由朗读、同桌对读、师生共读、名句联读、想象悟读、歌曲唱读。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让课堂处处流动着“诗意”。朗诵“手可摘星辰”一句诗时,学生辅以动作,意境十足。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与“危楼高百尺”进行联读,学生强化对“夸张”的认知。最后的古诗唱读形式新颖,给学生以新鲜感,活跃了学习氛围,学生体验感十足。
教学后,针对关于“想象”部分还有,教者的一点小困惑。1)“天上人”存在于传说和想象中,而现实是不存在的,在诗配画中如何表现“天上人”这一形象更能贴合诗意。2)在古诗教学最后的生字指导环节,如何在不破坏古诗意境的情况下,有效进行学生的书写指导,古诗意境与学生书写指导两者如何更好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