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章末复习
第十六章
【网络构建】
电
压
电
阻
电压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单位及换算单位:1 kV=1 000 V=106 mV
测量:电压表
使用方法:调零,并联,“+”进“-”出,
不超量程
读数方法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串联:U=U1+U2
并联:U=U1=U2
电
压
电
阻
电阻
定义: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单位及换算:1 kΩ=103 Ω、1 MΩ=106 Ω
决定因素
自身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
外界因素:温度
半导体和超导现象
半导体: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可
以制成二极管、三极管等
超导现象:一些金属或合金,将温度降低到某
一温度时,电阻为0的现象
电
压
电
阻
变阻器
滑动变
阻器
原理:靠改变电阻丝连入电路的长度来逐渐改
变电阻的大小
作用:改变电流、调节电压和保护用电器
使用方法:一上一下
变阻器的应用:台灯旋钮、音量旋钮等
【考点突破】
一、电压和电压表
例1 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个电压表
B.它的示数是1.7 V
C.它的示数可能是8.5 V
D.它有一个负接线柱和两个正接线柱
B
解析 由于电表中的字母为“V”,故它是电压表,故A正确,
不符合题意;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 V、0~15 V,接线柱未知,由指针的位置可知,电压可能是1.7 V或8.5 V,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电表有三个接线柱:一个负接线柱和两个正接线柱,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将A、B两种不同的金属片分别插入土豆,制成“土豆电池”。闭合开关S,发光二极管发光,电压表有示数,以下关于电路的理解,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片B是“土豆电池”的正极
B.“土豆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C.若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接反,电压表将没有示数
D.若断开开关,电压表无示数,A、B两金属片间仍有电压
D
解析 由题图中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可知,金属片A为电源的正极,金属片B为电源的负极,故A错误;
土豆电池工作过程中,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B错误;
若发光二极管“正”“负”极接反,因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则没有电流通过二极管,此时电压表接在“土豆电池”的两端,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有示数,故C错误;
电源的两端是存在电压的,与外部电路的通断情况无关,故D正确。
变式训练2 在如图中,要使L1与L2串联,在“○”处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L1两端的电压。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a为电流表,b为电流表
B.a为电压表,b为电流表
C.a为电流表,b为电压表
D.a为电压表,b为电压表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a表跟L1并联,所以a应为电压表;b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b应为电流表,此时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L1两端的电压。故选B。
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实验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实验电路
实验步骤 1.设计实验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2.连接实物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要断开; 3.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电压U1、L2两端电压U2、电源两端电压U; 4.改变灯泡规格,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结论 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表达式为U=U1+U2 并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表达式为U=U1=U2
例2 如图,将灯泡L1和L2连接在电路中,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其示数分别为U1、U2,且灯泡L1比灯泡L2亮,则( )
A
A.U1=U2 B.U1C.U1>U2 D.无法判断
解析 分析实物电路图,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知,U1=U2,故选A。
变式训练3 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压表V1和V2的指针所在位置完全相同,如图乙所示。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 ,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
1.5 V
6 V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灯泡L1、L2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L1两端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V1的示数应大于V2的示数;而两个电压表指针所在位置完全相同,所以电压表V1的量程是0~15 V,示数为7.5 V,即电源电压U=7.5 V;电压表V2的量程是0~3 V,示数为1.5 V,即L1两端的电压U1=1.5 V,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L2两端的电压U2=U-U1=7.5 V-1.5 V=6 V。
三、电阻
例3 下列关于导体电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度长的导体,电阻一定大
B.横截面积大的导体,电阻一定小
C.导体的电阻由其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来决定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等因素有关
D
解析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决定,故A、B错误,D正确;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和电流无关,故C错误。
变式训练4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等因素有关。如图所示,甲、乙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甲、丙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 有关。
横截面积
长度
解析 漫画把路面的宽窄、长度比作导线的粗细、长短,形象地说明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利用控制变量法,通过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通过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有关。
四、变阻器
例4 小雨同学在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亮度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D
A.若将A、C端接入电路,向D端移动滑片P,连
入电路电阻变小
B.若将B、C端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前,滑片P
应移动到最右端
C.若将A、B端连入电路中相当于一根导线
D.若将B、D端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滑片P向左移,灯泡变暗
解析 若将A、C端接入电路,向D端移动滑片P,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A错误;
若将B、C端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位于阻值最大的位置,故滑片P应移动到最左端,故B错误;
若将A、B端连入电路中,滑动变阻器以最大阻值接入电路,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故C错误;
若将B、D端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滑片P向左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通过灯泡的电流变小,灯泡变暗,故D正确。
变式训练5 小荣学完变阻器后,在网上查阅到收音机里有一种叫电位器的变阻器。他找到一个废旧的收音机并拆下了电位器,如图所示,A、B、C三个焊接点相当于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如果要使滑片顺时针旋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接法正确的是( )
A.将B、C接入电路
B.将A、C接入电路
C.将A、B接入电路
D.将A、B接入电路同一点,C接电路的另一点
A
解析 要使滑片顺时针旋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应该使滑片顺时针旋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丝长度变短。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