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16《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设计依据】
1.课程标准
2022 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中指出: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本文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时要找出依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这篇课文的学习要结合学生自身经验,体会文中“我”对身边身边现象的好奇和关注。
2.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本文是冯至先生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全文以第一人称的写法,以儿童的眼睛观察世界,以儿童的思维认识世界,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好奇心强,爱观察,善思考且比较执着的孩子形象。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时要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要找出依据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我”的推理过程充满了想象,但也并非没有道理,不讲逻辑。“我”的探究思路其实是具有合理性的,又与儿童天真可爱的天性融为一体,“我”心中美妙奇特的想法富有童真童趣。
3.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储备,本单元以“科学精神”为主题,阐述了任何科学发现都需要好奇心的驱使,都少不了爱观察、善思考的习惯。教学时注重培养学生不仅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有理有据地支持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交流让学生体会:每个孩子在童年时代都会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想象,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体会告别童年的悠长滋味。
4.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我”的探究过程并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体会文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梳理“我”的探究过程并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体会文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疑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小时候,“我”形成一个观点是什么?“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
2.展示目标
二、学
(一)学习任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19自然段,思考:作者是如何探究心中疑惑的?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1.对学:同桌合作根据提示画出关键句,初步完成思维导图。
2.合学:组内交流完善思维导图,结合具体句子说说“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3.展学:分小组展示,针对展示内容,其余小组质疑补充。
(方法:自学、对学、展学)
(二)聚焦对话---感受人物
“我爱听这表的声音。”
“只许听,不许动。”
“小孩儿不许动表。”
“可是只许看,不许动。”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爱观察、善思考)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
“为什么呢?”(好奇心强)
“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三)聚焦心理---感受人物
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 )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大胆猜想)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没有请求父亲就自动给我看,我高兴极了,同时我的心也加速跳动。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小心求证)
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想象力丰富)
三、用
学习任务二:
默读20-21自然段,思考:
1.结尾“这样的话”指什么 后来为什么不说了?
2.“我”的发现还有意义吗 展开辩论。
我们知道,科学发现必须符合事实。不符合科学事实的一定不是科学发现。
“我”发现父亲的表里有一种会发声的生物。事实上,那里根本没有生物,会发声的是表里的弹簧。
那么,“我”的发现还有意义吗?
辩论(概括观点板书)
正方:我觉得不能只看事实,作者的发现很有意义。因为( )
反方:我觉得事实就是事实,作者的发现没有意义。因为( )
四、疑
水火不相容,怎么可能两方的观点都有道理呢?原来是双方思考问题角度不同。正方是从小时候“我”发现问题过程的角度去求证。从过程角度看,我学会了观察、思考,学会了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思维品质对我今后一生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反方从结果的角度思考问题,结果是错的,结果根本不符合事实。
同一个问题,我们思考的角度不同,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只有相互学习,思考才会更全面、更周详。
充满好奇心,对世界、对自然永远保有一个好奇心。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再一起回到本单元主题“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老师衷心希望我们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这样的人。
【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大胆猜想 好奇心强
小心求证 爱观察、善思考
【教学思考】
《表里的生物》是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围绕文化主题 “科学精神”编排,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表里的生物》回忆了作者儿时对身边事物——表展开思考和探究的经历。本文以“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中心议题,引导学生聚焦心理活动和对话描写,培养学生不仅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感受人物形象,体会“有好奇心,爱观察,善思考,执着探究”等科学精神。
《表里的生物》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我依据文本,引导学生回忆类似经历,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入境悟情,体会“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以及欲做还休的苦恼;品味“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其中蕴含的告别童年的悠长滋味,复杂情感。对于即将小学毕业的孩子会有不少情感共鸣,对童年恋恋不舍但又对未来充满憧憬,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潜移默化地落实在教学环节之中。
一、成功之处
我依据文本,设置两个学习任务,梳理我的探究过程,对“我”看似合情合理却极其荒唐的结论进行质疑,激发学生思辨能力;聚焦对话描写和心理活动,感受人物形象。通过批注体会作者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我”美妙奇特的想法对于即将小学毕业的孩子会有不少情感共鸣,对童年恋恋不舍但又对未来充满憧憬。对于“科学精神”的培养,即“我”的发现还有意义吗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展开辩论,丰富学生认知,帮助学生全面的看待事物,处理问题。将“科学精神”潜移默化地落实在教学环节之中。
二、不足之处
我在课堂中前半部分的分析过于冗长和啰嗦,学生回答过的问题不必再重复,简单问题,相信学生的思考和回答。节省时间放到后面辩论过程,会更精彩。
三、改进措施
第二个学习任务第一小题过于简单,可并入第一个学习任务。第二个学习任务专注于辩论设计,给学生充足时间去搜集资料,形成证据,并标明序号。双方要有争论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