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粗盐中杂质的去除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粗盐中杂质的去除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1 19:44:46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粗盐中杂质的去除
1.实验原理
氯化钠属于可溶性物质,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以将氯化钠中混有的不溶性和难溶性杂质除去。
2.实验仪器
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坩埚钳。
3.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玻璃棒的作用
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取含有少量泥沙等杂质的粗盐
溶解 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 ①将粗盐水用玻璃棒引流进入过滤器中;②若滤液浑浊应重新过滤 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
蒸发 将过滤后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有较多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搅拌,防止因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
计算产率 将提纯的粗盐用玻璃棒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称量并计算产率 转移固体
4.误差分析
结果 原因
产率偏 低 ①粗盐没有充分溶解;②搅拌时液体溅出;③蒸发时液体飞溅;④转移时有部分固体粘在蒸发皿上等
产率偏 高 ①过滤时杂质没有过滤干净;②蒸发时未充分蒸干溶液等
5.实验拓展
经上述操作流程后得到的盐仍为混合物,要制得精盐还需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
(1)除杂流程
(2)加入试剂的目的及反应原理
步骤②的目的是除去Na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
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MgCl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 ;
步骤④的目的是除去CaCl2和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Na2CO3═══ BaCO3↓+2NaCl ;
步骤⑥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除了图中所给的除杂顺序外,是否还存在其他顺序?若存在,请写出排列方式:①③②④⑤⑥⑦(或①②④③⑤⑥⑦) (填序号)。
(4)提纯后发现所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原因是除去杂质的过程中生成了NaCl 。
1.教材实验装置的不足
教材没有提到对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和滤纸进行洗涤,导致精盐产率降低。
2.装置改进
在“溶解、过滤”步骤之后增加“洗涤”环节,然后干燥。
【例1】(2023·山东泰安·中考真题)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获得精盐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
B.只调换“过量NaOH溶液”与“过量BaCl2溶液”的顺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操作c的名称为蒸发结晶
D.若称得精盐的质量为8.5g,则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85.0%
【答案】D
【详解】A、溶解度表示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能溶解的溶质质量,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正确;
B、调换“过量NaOH溶液”与“过量BaCl2溶液”的顺序,NaOH溶液除去MgCl2,BaCl2溶液除去Na2SO4,能达到实验目的,正确;
C、滤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后经操作c得到精盐,将滤液蒸发结晶,可除去过量HCl的同时可得到NaCl晶体,正确;
D、粗盐精制过程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以及剩余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和氯化钠,因此提纯过程中有NaCl生成,所以该租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小于85.0%,错误。
故选D。
【例2】(2023·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图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两个实验中部分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这两个实验都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填实验操作名称)
(2)图3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重新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4)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经检测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b.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c.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d.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氯化钠洒落
【答案】(1)溶解
(2)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更换滤纸,清洗仪器(或换干净仪器)
(4)ad
【详解】(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这两个实验都需要加水用玻璃棒溶解,故都用到的实验操作是溶解;
(2)图3是蒸发操作,需用到玻璃来搅拌,故该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是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等,故应该更换滤纸,清洗仪器(或换干净仪器);
(4)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增大,从而溶液的体积变大,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b.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溶液是均一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符合题意;
c.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会造成水的体积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d.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氯化钠洒落,会造成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故选ad。
【例3】(2023·湖南永州·中考真题)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这样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查阅资料】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交流与表达】
(1)本实验除了使用下列玻璃仪器外,还缺少一种多次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密度为1)的烧杯里,边加边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用托盘天平称量剩余粗盐的质量,读数如下图所示,其质量是______(填选项)。

A.0.2g B.1.2g C.2.8g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实验中是通过蒸发所得溶液中溶剂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获取食盐晶体,其理由是 。
【反思与评价】
(5)如果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3.3g,则其产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6)实验得到的精盐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玻璃棒
(2)B
(3)加热
(4)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5)86.8%
(6)混合物
【详解】(1)粗盐提纯实验步骤及所需玻璃仪器为:量取一定体积的水需要用到量筒和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过滤(烧杯、漏斗、玻璃棒)、蒸发(酒精灯、玻璃棒),故还缺少玻璃棒;
(2)由图可知,称量的粗盐的质量为:1.2g。
故选B;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通过蒸发所得溶液中溶剂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获取食盐晶体;
(5)如果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3.3g,则其产率为:;
(6)实验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变式1】(23-24九年级下·福建福州·开学考试)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如下。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操作⑤中,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 (填一种即可)。
(3)操作⑥中,停止加热的合适时机是 。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4)计算。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需要水的体积为 mL。
(5)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 。
(6)用量筒量取水,当液面接近指定刻度时,需改用 (填仪器名称)添加液体。
(7)经检测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倾倒水时,有部分水洒出
③转移溶液时,溶液洒出一部分
④使用托盘天平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
(8)医疗上常用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生理盐水。现要配制该生理盐水1000g,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g,加水 mL(水的密度为1g/mL)。
【答案】(1)搅拌
(2)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3)有较多固体析出时
(4) 12 88
(5)继续添加氯化钠
(6)胶头滴管
(7)①
(8) 75 925
【详解】(1)操作④是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2)操作⑤是过滤,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导致滤液直接流下;滤液超过滤纸边缘,
导致滤液在滤纸和漏斗的边缘流下;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胶,导致滤液浑浊;
(3)操作⑥是蒸发,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大部分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4)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需要水的体积为;
(5)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说明药品质量偏小,应继续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
(6)量取水时需要量筒和胶头滴管,用量筒量取水,当液面接近指定刻度时,需改用胶头滴管添加液体;
(7)
①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取数值小于实际数值,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大,溶液质量偏大则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符合题意;
②倾倒水时,有部分水洒出,会导致溶剂质量偏小,则溶液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大,不符合题意;
③转移溶液时,溶液洒出一部分,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所以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④使用托盘天平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由于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2g为整数克不需要使用游码,故不影响溶质质量大小,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也不会受影响,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8)医疗上常用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生理盐水。现要配制该生理盐水1000g,设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x,则,;需要水的体积为。
【变式2】(23-24九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9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
①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需要用 (填“50”、“100”或“200”)mL的量筒量取水。
②实验操作如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③在配制该氯化钠溶液时,发现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列举一条即可)。
(2)“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并计算产率”的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称量粗盐质量、 (填如图字母顺序)、称量精盐质量,计算产率。
②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③若过滤后溶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1) 13.5 100 CBDEA 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合理即可)
(2) ACB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滤纸破损(合理即可)
【详解】(1)①配制9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90g×15%=13.5g,需要水的质量是:90g-13.5g=76.5g,合76.5 mL,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所以应该选取100mL的量筒;②配制该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装瓶,所以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CBDEA;③在配制该氯化钠溶液时,发现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可能原因有: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用于溶解的烧杯中有少量的蒸馏水,水的体积偏大,导致溶液浓度偏小;或其他合理答案。
(2) ①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的过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称量粗盐质量、溶解、过滤、蒸发、称量精盐质量、计算,故选:ACB;②操作B是蒸发操作,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③若过滤后溶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变式3】(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奉盐”作为沈阳特产之一,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实验小组想利用“奉盐”中的日晒盐配制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一)蒸馏水的制备。
(1)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组分的操作。该过程属于 变化。
(二)日晒盐的颗粒微粗,还掺杂着一些难溶性杂质,色泽看起来会略微暗沉。实验小组为除去其中难溶性杂质,对其进行了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
(2)写出仪器名称:A是 ,F是 。
(3)提纯的步骤是:称量与 、过滤、蒸发。
(4)“蒸发”操作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
(5)“蒸发”操作看到仪器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三)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6)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 g,水 mL(水的密度为1g·mL-1)。
(7)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应______(填字母)。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移动游码
(8)将称取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9)小组同学经仪器测定后发现,提纯后的日晒盐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0.9%,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答案】(1)物理
(2) 铁架台 漏斗
(3)溶解/加水溶解
(4)ACDE
(5)有较多固体析出
(6) 1.8 198.2
(7)B
(8)加速溶解
(9)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合理即可)
【详解】(1)蒸馏构成中,只是将物质进行分离,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由图可知,仪器A为铁架台,仪器F为漏斗。
(3)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过程为称量、溶解、过滤、蒸发。
(4)蒸发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故选ACDE。
(5)蒸发时,当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则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6)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0g×0.9%=1.8g,需要水的质量为200g-1.8g=198.2g,则需要水的体积为。
(7)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待天平调平后,先放砝码,移动游码,再放药品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
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则说明左边质量较大,即添加药品较多,则应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至天平平衡,故选B。
(8)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加速溶解。
(9)若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称量的药品偏少或量取的水偏多,则可能原因为:药品和砝码方法、倒药品时有少量药品洒出、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等。
1.(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所示是粗盐初步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称量粗盐 B.过滤食盐水
C.点燃酒精灯 D.蒸发滤液
【答案】B
【详解】A、称量粉末状药品质量时在左右两盘各放上一种质量相同的纸,左物右码,选项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选项正确;
C、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发生火灾,选项错误;
D、蒸发时为防止液滴飞溅,需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错误;
故选B。
2.(2024·陕西西安·二模)小袁利用从茶卡盐湖带回的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及Na2SO4,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进行提纯实验。已知: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有错误的是④⑤
B.纠正错误操作后,实验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C.取上述操作得到的盐2.5g,加水47.5mL,完全溶解后,所得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
D.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可依次加入试剂:过量的BaCl2、Na2CO3、NaOH溶液及稀盐酸
【答案】D
【详解】A、由图可知,操作④没有错误,操作⑤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故错误;
B、粗盐提纯的正确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⑤④,故错误;
C、由上述操作得到的盐不是纯净的氯化钠,所以取上述操作得到的盐2.5g,加水47.5mL,完全溶解后,所得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故错误;
D、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加入过量的BaCl2除去Na2SO4,Na2CO3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Cl2,NaOH除去MgCl2,过滤后加入稀盐酸可除去过量的Na2CO3和NaOH,故正确。
故选D。
3.(2024·黑龙江绥化·模拟预测)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粗盐提纯中、蒸发时未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会造成粗盐的产率降低
C.在电解水实验中,发现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可能与气体的溶解性有关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D
【详解】A、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来紧,会使瓶内空气受热膨胀溢出,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粗盐提纯中,蒸发时未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会造成液滴飞溅,会造成获得的精盐的质量偏少,粗盐的产率降低,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氢气难溶于水,正极产生的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氧气溶解的比氢气多一点,故发现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与气体的溶解性有关,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溶质偏小,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2024·上海静安·一模)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A.搭建蒸发装置时,先放置酒精灯再调节铁圈位置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食盐溶解
C.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答案】C
【详解】A、组装仪器时,应先下后上,则应先放置酒精灯再调节铁圈位置,该选项说法正确;
B、溶解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能较快食盐溶解,该选项说法正确;
C、蒸发时,当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就停止加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5.(23-24九年级上·河北唐山·期末)实验室将一定质量的粗盐提纯并配制2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溶解后过滤时漏斗下端在烧杯中间
B.“粗盐提纯”过程中蒸发结晶时将滤液蒸干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答案】C
【详解】A、粗盐溶解后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的内壁,不能放在烧杯中间,以防止液体溅出,错误;
B、蒸发滤液时,待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滤液蒸干,不能将滤液蒸干,以防止固体飞溅,错误;
C、用量筒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实际量取的溶剂将偏大,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正确;
D、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错误。
故选C。
6.(2024·天津滨海新·一模)分析如图两个基础实验,回答问题:
(1)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
①写出图1标有①仪器的名称 ;
②在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 (填“较多”或“较少”)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氯化钠质量和水的体积:(水的密度:)
②称量:如图2所示(右盘无砝码)称得的氯化钠质量为 ,量取:选择量程为 (填“10”、“50”或“100”)的量筒准确量取 水;
③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
④装瓶、贴标签:请填写图3所示标签 。
(3)反思:
①上述实验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图4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②若将上述氯化钠溶液稀释为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A.量筒 B.漏斗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答案】(1) 酒精灯 较多
(2) 4.0 50 46
(3) 偏小 BD
【详解】(1)由图像可知,①是酒精灯,在蒸发操作时,当出现较多固体的时候就可以停止加热,用余热让剩余液体蒸发,故填:酒精灯,较多;
(2)在配置的过程中根据图2可知,托盘天平的右侧没有砝码,游码到4.0g的位置,所以氯化钠的质量就是4.0g,要配置50g的溶液,说明溶剂应该是:50g-4g=46g,所以量取水的时候需要50ml量程的量筒,量
取46g的水,贴标签的时候需要写出溶液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故填:4.0 ,50 ,46,;
(3)量筒读数时视线必须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会使读数偏低,实际量的液体体积偏大,故使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增加溶剂水可以使原溶液变稀,所需仪器为量筒和玻璃棒.故不用的仪器为BD,故填:偏小,BD。
7.(2024·山东济宁·一模)下列各图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两个实验中部分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个实验都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填“图1”、“图2”或“图3”)
(2)图2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经检测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
①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②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④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氯化钠洒落
【答案】(1)图1
(2)引流
(3)较多固体析出
(4)①③
【详解】(1)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的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则两个实验都用到溶解,故选图1。
(2)图2为过滤操作,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引流。
(3)蒸发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即可停止加热,然后利用蒸发皿的余热将滤液蒸干。
(4)①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
②溶液具有均一性,则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③加水时有水溅出,则会导致溶剂质量减小,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符合题意;
④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氯化钠洒落,溶质质量减小,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③。
8.(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NaCl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计算精盐产率的实验,并用提纯后的精盐配制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粗盐提纯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如图是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称取粗盐20g量取足量的水、 (填操作序号),进而计算精盐产率。若回收精盐的质量为17g,则精盐的产率为 。
(3)操作③中的错误是 。同学们按照图中所示操作进行实验,除操作③外其他操作均正确,则精盐的产率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实验二】配制一定量氯化钠溶液。
(4)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配制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需在25g水中至少加入NaCl g,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应选用 (选填“10”、“50”或“100”)mL量筒。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的溶解度/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5)小丽在称取NaCl质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 (填字母序号)。
A.增加适量NaCl B.减少适量NaCl C.增加砝码 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答案】(1)引流
(2) ⑤②④③① 85%
(3) 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偏小
(4) 9 50
(5)B
【详解】(1)操作④是过滤,过滤用到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内;
(2)粗盐提纯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所以在取粗盐20g量取足量的水后应进行溶解、过滤、蒸发、由于要计算产量,所以蒸发后还需称量精盐的质量,故操作顺序为:⑤②④③①;
若回收精盐的质量为17g,则精盐的产率为:;
(3)操作③为蒸发,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③没有使用玻璃棒造成了液滴飞溅,从而使蒸发得到的精盐质量偏小,产率偏低;
(4)20℃时硝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即在20℃时,在100水中36g氯化钠达到饱和,25g水中溶解氯化钠质量为:;
选用量筒应选量程大而接近的,25g水的体积为25mL,所以应选用50mL的量筒;
(5)小丽在称取NaCl质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左盘放物,说明NaCl质量偏大了,应减少适量的NaCl直至天平平衡,
故选B。
9.(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某学习小组对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所得的氯化钠配置生理盐水再对溶液的性质进行探究。
活动一:下列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
A.称取5.0g相盐 B.取10mL水
C.过滤 D.蒸发
(1)仪器a的名称是 。
(2)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 。
(3)操作C中,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填序号)。
A.过滤速度慢
B.滤纸破损
C.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4)操作D中明显的错误是 。
活动二: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5)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6)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7)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量取水 mL。
(8)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 。
【答案】(1)铁架台
(2)胶头滴管
(3)C
(4)没有用玻璃棒搅拌
(5)CBDEA
(6)①②③
(7)49.6
(8)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都不发生变化
【详解】(1)仪器 a 的名称是铁架台;
(2)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当倾倒液体至接近所需刻度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定容,所以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胶头滴管;
(3)操作C中,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杂质未经过滤就直接通过滤纸和漏斗间的空隙直接进入滤液,故C正确;
故选C;
(4)操作D为蒸发,在进行蒸发实验时应利用玻璃棒对蒸发皿内的物质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操作D中明显的错误是:没有利用玻璃棒搅拌;
(5)配制溶液时,首先从试剂瓶内取食盐固体,然后放在天平上称量,再放进烧杯中,然后将量取好的水倒入烧杯中,最后用玻璃棒搅拌溶解,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CBDEA;
(6)①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食盐的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①正确;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则药品端食盐的质量加上纸片的质量等于砝码端的质量,食盐的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②正确;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水多,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③正确;
④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和稳定性,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故④错误;
故选①②③;
(7)所需要溶质氯化钠的质量为:50 g×0.9%=0.45 g,需要溶质水的质量为:50 g 0.45 g=49.55 g,根据水的密度 1.0 g/mL,需量取水的体积为:49.6mL;
(8)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溶质和溶剂都不发生变化。
10.(2024·河南南阳·一模)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实验室现有部分药品和下列仪器和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小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理由是 ,其中制取O2选用的药品是 (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时,主要操作顺序为E→ (填序号)。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时,操作H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G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4)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7.5%的氯化钠溶液(称取药品时1g以下用游码),应选用量筒的规格为 mL。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多选,填字母)。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称量时精盐和砝码放反了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答案】(1)铁架台
(2) D O2和CO2的密度都大于空气 H2O2、MnO2
(3) F→H→G 引流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
(4) 100 ab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氧气可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二氧化碳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若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应选用发生装置B;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应选收集装置D;实验室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顺序为称量、溶解、过滤和蒸发,故实验的主要操作顺序是E→F→H→G;操作H为过滤,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操作G为蒸发,当观察到蒸发皿中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温将剩余液体蒸干;
(4)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 7.5%的氯化钠溶液(称取药品时1g以下用游码),需要水的体积:(100g-100g×7.5%)÷1g/mL=92.5mL,应选用量筒的规格为100mL;
a.氯化钠固体不纯,导致氯化钠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b.称量时精盐和砝码放反了,导致称量的氯化钠质量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故选ab。
11.(2024·山东济南·一模)I.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海洋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
(1)海水晒盐。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①“蒸发池”中质量逐渐减少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实验室里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一般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这三种基本操作中都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
③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中含有MgCl2,向母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
A.用装置甲溶解固体
B.用装置乙进行过滤
C.用装置丙蒸发滤液
D.用装置丁称量固体
II.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探究:先称取20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实验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2)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如果在实验时不小心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 溶液。
【答案】(1) H2O 玻璃棒 BC/CB
(2)73.5%
(3)硼酸
【详解】(1)①“蒸发池”中质量逐渐减少的物质是H2;O
②实验室里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一般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这三种基本操作中都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③氯化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A、不能用量筒溶解物质,选项错误;
B、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注意一贴二抵三靠,选项正确;
C、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选项正确;
D、天平称量时应该是左物右砝,选项正确;
故选BC;
(2)由图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2.2g,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x=5.3g,
故20g的氢氧化钠样品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
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3)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硼酸溶液。
12.(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奉盐”作为沈阳特产之一,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实验小组想利用“奉盐”中的日晒盐配制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一)蒸馏水的制备。
(1)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组分的操作。该过程属于 变化。
(二)日晒盐的颗粒微粗,还掺杂着一些难溶性杂质,色泽看起来会略微暗沉。实验小组为除去其中难溶性杂质,对其进行了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
(2)写出仪器名称:A是 ,F是 。
(3)提纯的步骤是:称量与 、过滤、蒸发。
(4)“蒸发”操作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
(5)“蒸发”操作看到仪器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三)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6)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 g,水 mL(水的密度为1g·mL-1)。
(7)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应______(填字母)。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移动游码
(8)将称取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9)小组同学经仪器测定后发现,提纯后的日晒盐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0.9%,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答案】(1)物理
(2) 铁架台 漏斗
(3)溶解/加水溶解
(4)ACDE
(5)有较多固体析出
(6) 1.8 198.2
(7)B
(8)加速溶解
(9)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合理即可)
【详解】(1)蒸馏构成中,只是将物质进行分离,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由图可知,仪器A为铁架台,仪器F为漏斗。
(3)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过程为称量、溶解、过滤、蒸发。
(4)蒸发需要的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故选ACDE。
(5)蒸发时,当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则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6)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200g×0.9%=1.8g,需要水的质量为200g-1.8g=198.2g,则需要水的体积为。
(7)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待天平调平后,先放砝码,移动游码,再放药品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则说明左边质量较大,即添加药品较多,则应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至天平平衡,故选B。
(8)溶解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能加速溶解。
(9)若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是称量的药品偏少或量取的水偏多,则可能原因为:药品和砝码方法、倒药品时有少量药品洒出、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等。
13.(2024·重庆·一模)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8
(1)20℃时,15g水中溶解 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2)粗盐(含有泥沙的氯化钠)提纯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溶液A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操作Ⅱ是 。

(3)操作Ⅲ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m3<20g B.(m2-m1)是减少的水的质量
C.点L、P表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N点时,停止加热
【答案】(1)5.4
(2) 不饱和 过滤
(3)ACD
【详解】(1)根据氯化钠溶解度表可知,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0g,设15g水中溶解氯化钠质量为x,则,则15g水中只能溶解5.4g氯化钠刚好饱和;
(2)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0g,则15g水中只能溶解5.4g氯化钠刚好饱和,所以15g水中,溶解5g粗盐形成不饱和溶液;擦破做Ⅱ将溶液和固体分离,是过滤操作。
(3)A.粗盐中含有泥沙,所以m3<20g;正确;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m2-m1)是减少的水与析出晶体的质量和;错误;
C.点L、P表示的溶液再同一温度下的氯化钠的饱和溶液,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正确;
D.蒸发结晶时,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剩余的水分蒸干;正确;
故选ACD。
14.(2024·上海青浦·一模)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通过海水晒盐和井盐开采等方式能获得食盐。
(1)海水晒盐
物质 每100g海水中约含的质量(g)
H2O 96.5
NaCl 2.7
MgCl2 0.4
MgSO 0.2
4
…… ……
Ⅰ.表1为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该海水中NaCl的溶质量分数为 (列式即可,无需计算)。
Ⅱ.图1为NaCl、MgCl2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点表示的含义是 。

Ⅲ.我国从明代后期开始采用海滩晒盐的方法制盐,图2为某海边盐场制盐采用的主要流程。
“晒卤”的原理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 相同。“晒卤”后所得的母液属于NaCl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井盐开采
《四川盐法志》在记载清代巴蜀之地的井盐开采时,提到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MgCl2和MgSO4等杂质。对此,古人用“花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粗盐以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请分析选择用“花水”洗涤粗盐而不用水洗涤粗盐的原因 。
【答案】(1) 硫酸镁/MgSO4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蒸发 饱和
(2)“花水”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而水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减少食盐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详解】(1)Ⅰ、表1为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该海水中NaCl的溶质量分数为;
Ⅱ、图1为NaCl、MgCl2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硫酸镁;
a点在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上,表示的含义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为36.0g;  
Ⅲ、“晒卤”的原理(阳光照射蒸发水分)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蒸发相同;
“晒卤”后所得的母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属于NaCl的饱和溶液;
(2)由于“花水”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而水能继续溶解氯化钠,这样可以减少食盐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所以选择用“花水”洗涤粗盐而不用水洗涤粗盐。
15.(2024·上海青浦·一模)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通过海水晒盐和井盐开采等方式能获得食盐。
(1)海水晒盐
物质 每100g海水中约含的质量(g)
H2O 96.5
NaCl 2.7
MgCl2 0.4
MgSO4 0.2
…… ……
Ⅰ.表1为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该海水中NaCl的溶质量分数为 (列式即可,无需计算)。
Ⅱ.图1为NaCl、MgCl2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点表示的含义是 。

Ⅲ.我国从明代后期开始采用海滩晒盐的方法制盐,图2为某海边盐场制盐采用的主要流程。
“晒卤”的原理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 相同。“晒卤”后所得的母液属于NaCl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井盐开采
《四川盐法志》在记载清代巴蜀之地的井盐开采时,提到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MgCl2和MgSO4等杂质。对此,古人用“花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粗盐以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请分析选择用“花水”洗涤粗盐而不用水洗涤粗盐的原因 。
【答案】(1) 硫酸镁/MgSO4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蒸发 饱和
(2)“花水”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而水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减少食盐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
【详解】(1)Ⅰ、表1为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该海水中NaCl的溶质量分数为;
Ⅱ、图1为NaCl、MgCl2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硫酸镁;
a点在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上,表示的含义是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为36.0g;  
Ⅲ、“晒卤”的原理(阳光照射蒸发水分)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蒸发相同;
“晒卤”后所得的母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属于NaCl的饱和溶液;
(2)由于“花水”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而水能继续溶解氯化钠,这样可以减少食盐因溶解而造成的损失,所以选择用“花水”洗涤粗盐而不用水洗涤粗盐。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粗盐中杂质的去除
1.实验原理
氯化钠属于可溶性物质,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以将氯化钠中混有的不溶性和难溶性杂质除去。
2.实验仪器
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漏斗、滤纸、蒸发皿、酒精灯、药匙、量筒、托盘天平、坩埚钳。
3.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玻璃棒的作用
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取含有少量泥沙等杂质的粗盐
溶解 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搅拌,加速溶解
过滤 ①将粗盐水用玻璃棒引流进入过滤器中;②若滤液浑浊应重新过滤 引流,防止液体溅出或冲破滤纸
蒸发 将过滤后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有较多晶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搅拌,防止因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
计算产率 将提纯的粗盐用玻璃棒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称量并计算产率 转移固体
4.误差分析
结果 原因
产率偏 低 ①粗盐没有充分溶解;②搅拌时液体溅出;③蒸发时液体飞溅;④转移时有部分固体粘在蒸发皿上等
产率偏 高 ①过滤时杂质没有过滤干净;②蒸发时未充分蒸干溶液等
5.实验拓展
经上述操作流程后得到的盐仍为混合物,要制得精盐还需除去其中的可溶性杂质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
(1)除杂流程
(2)加入试剂的目的及反应原理
步骤②的目的是除去Na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SO4═══BaSO4↓+2NaCl ;
步骤③的目的是除去MgCl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MgCl2═══Mg(OH)2↓+2NaCl ;
步骤④的目的是除去CaCl2和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l2+Na2CO3═══CaCO3↓+2NaCl 、BaCl2+Na2CO3═══ BaCO3↓+2NaCl ;
步骤⑥的目的是除去NaOH和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
(3)除了图中所给的除杂顺序外,是否还存在其他顺序?若存在,请写出排列方式:①③②④⑤⑥⑦(或①②④③⑤⑥⑦) (填序号)。
(4)提纯后发现所得的氯化钠的质量大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原因是除去杂质的过程中生成了NaCl。
1.教材实验装置的不足
教材没有提到对过滤后滤纸上的泥沙和滤纸进行洗涤,导致精盐产率降低。
2.装置改进
在“溶解、过滤”步骤之后增加“洗涤”环节,然后干燥。
【例1】(2023·山东泰安·中考真题)粗盐中含有泥沙及少量可溶性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为获得精盐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NaCl的溶解度,可计算出溶解10g粗盐所需水的最少质量
B.只调换“过量NaOH溶液”与“过量BaCl2溶液”的顺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C.操作c的名称为蒸发结晶
D.若称得精盐的质量为8.5g,则该粗盐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85.0%
【例2】(2023·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下列各图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两个实验中部分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这两个实验都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填实验操作名称)
(2)图3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然后重新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4)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经检测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字母序号)
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b.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c.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d.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氯化钠洒落
【例3】(2023·湖南永州·中考真题)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等,可以蒸发除去水分,得到粗盐。这样得到的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某化学实验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提纯实验。
【查阅资料】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交流与表达】
(1)本实验除了使用下列玻璃仪器外,还缺少一种多次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密度为1)的烧杯里,边加边
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用托盘天平称量剩余粗盐的质量,读数如下图所示,其质量是______(填选项)。

A.0.2g B.1.2g C.2.8g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 ,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实验中是通过蒸发所得溶液中溶剂的方法而不是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获取食盐晶体,其理由是 。
【反思与评价】
(5)如果最后得到精盐的质量为3.3g,则其产率为 (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6)实验得到的精盐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变式1】(23-24九年级下·福建福州·开学考试)某兴趣小组进行粗盐(杂质只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利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请完成下列问题:
实验一: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如下。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操作⑤中,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 (填一种即可)。
(3)操作⑥中,停止加热的合适时机是 。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4)计算。需要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 g,需要水的体积为 mL。
(5)称量氯化钠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侧,正确的操作是 。
(6)用量筒量取水,当液面接近指定刻度时,需改用 (填仪器名称)添加液体。
(7)经检测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倾倒水时,有部分水洒出
③转移溶液时,溶液洒出一部分
④使用托盘天平时,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
(8)医疗上常用0.9%的氯化钠溶液作为生理盐水。现要配制该生理盐水1000g,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g,加水 mL(水的密度为1g/mL)。
【变式2】(23-24九年级上·陕西渭南·期末)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9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按以下操作顺序进行,请回答:
①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需要用 (填“50”、“100”或“200”)mL的量筒量取水。
②实验操作如图,则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③在配制该氯化钠溶液时,发现所配溶液浓度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列举一条即可)。
(2)“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并计算产率”的实验操作如图所示:
①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称量粗盐质量、 (填如图字母顺序)、称量精盐质量,计算产率。
②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③若过滤后溶液仍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
【变式3】(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奉盐”作为沈阳特产之一,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实验小组想利用“奉盐”中的日晒盐配制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一)蒸馏水的制备。
(1)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组分的操作。该过程属于 变化。
(二)日晒盐的颗粒微粗,还掺杂着一些难溶性杂质,色泽看起来会略微暗沉。实验小组为除去其中难溶性杂质,对其进行了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
(2)写出仪器名称:A是 ,F是 。
(3)提纯的步骤是:称量与 、过滤、蒸发。
(4)“蒸发”操作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
(5)“蒸发”操作看到仪器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三)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6)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 g,水 mL(水的密度为1g·mL-1)。
(7)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应______(填字母)。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移动游码
(8)将称取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9)小组同学经仪器测定后发现,提纯后的日晒盐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0.9%,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1.(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所示是粗盐初步提纯的部分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称量粗盐 B.过滤食盐水
C.点燃酒精灯 D.蒸发滤液
2.(2024·陕西西安·二模)小袁利用从茶卡盐湖带回的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及Na2SO4,CaCl2,MgCl2等可溶性杂质)进行提纯实验。已知:水的密度为1g/mL。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有错误的是④⑤
B.纠正错误操作后,实验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C.取上述操作得到的盐2.5g,加水47.5mL,完全溶解后,所得Na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
D.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可依次加入试剂:过量的BaCl2、Na2CO3、NaOH溶液及稀盐酸
3.(2024·黑龙江绥化·模拟预测)误差分析是定量实验的一个重要内容。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时,红磷燃烧过程中弹簧夹未夹紧,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B.粗盐提纯中、蒸发时未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会造成粗盐的产率降低
C.在电解水实验中,发现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小于1:2,可能与气体的溶解性有关
D.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氯化钠中含有杂质,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4.(2024·上海静安·一模)粗盐提纯实验中说法错误的是
A.搭建蒸发装置时,先放置酒精灯再调节铁圈位置
B.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食盐溶解
C.蒸发时需要将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
D.粗盐可以直接放在烧杯中进行称量
5.(23-24九年级上·河北唐山·期末)实验室将一定质量的粗盐提纯并配制20g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溶解后过滤时漏斗下端在烧杯中间
B.“粗盐提纯”过程中蒸发结晶时将滤液蒸干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D.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时有液体溅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6.(2024·天津滨海新·一模)分析如图两个基础实验,回答问题:
(1)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如图1所示。
①写出图1标有①仪器的名称 ;
②在蒸发操作中,待蒸发皿中出现 (填“较多”或“较少”)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氯化钠质量和水的体积:(水的密度:)
②称量:如图2所示(右盘无砝码)称得的氯化钠质量为 ,量取:选择量程为 (填“10”、“50”或“100”)的量筒准确量取 水;
③溶解:把氯化钠和水全部转移到烧杯中,搅拌至氯化钠全部溶解;
④装瓶、贴标签:请填写图3所示标签 。
(3)反思:
①上述实验中,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按图4方式进行读数,将导致所配置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②若将上述氯化钠溶液稀释为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填序号)。
A.量筒 B.漏斗 C.玻璃棒 D.托盘天平
7.(2024·山东济宁·一模)下列各图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用氯化钠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两个实验中部分实验操作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个实验都用到的实验操作是 。(填“图1”、“图2”或“图3”)
(2)图2实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经检测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填字母序号)。
①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②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溅出
④将称量好的氯化钠固体转移至烧杯时,氯化钠洒落
8.(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NaCl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计算精盐产率的实验,并用提纯后的精盐配制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粗盐提纯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如图是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称取粗盐20g量取足量的水、 (填操作序号),进而计算精盐产率。若回收精盐的质量为17g,则精盐的产率为 。
(3)操作③中的错误是 。同学们按照图中所示操作进行实验,除操作③外其他操作均正确,则精盐的产率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影响”)。
【实验二】配制一定量氯化钠溶液。
(4)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所示。配制2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需在25g水中至少加入NaCl g,在量取水的体积时,应选用 (选填“10”、“50”或“100”)mL量筒。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的溶解度/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5)小丽在称取NaCl质量时,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 (填字母序号)。
A.增加适量NaCl B.减少适量NaCl C.增加砝码 D.调节天平平衡螺母
9.(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某学习小组对粗盐进行提纯,并用所得的氯化钠配置生理盐水再对溶液的性
质进行探究。
活动一:下列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部分实验操作示意图:
A.称取5.0g相盐 B.取10mL水
C.过滤 D.蒸发
(1)仪器a的名称是 。
(2)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 。
(3)操作C中,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填序号)。
A.过滤速度慢
B.滤纸破损
C.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4)操作D中明显的错误是 。
活动二: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如图是某同学配制溶液的操作过程。
(5)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 (填字母序号)。
(6)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①氯化钠固体不纯
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7)水的密度为1.0g/mL,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要量取水 mL。
(8)一瓶合格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原因是 。
10.(2024·河南南阳·一模)具备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的基础和保证。实验室现有部分药品和下列仪器和装置。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小华想用同一套装置分别制取O2和CO2,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 ,理由是 ,其中制取O2选用的药品是 (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在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时,主要操作顺序为E→ (填序号)。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时,操作H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操作G中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
(4)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7.5%的氯化钠溶液(称取药品时1g以下用游码),应选用量筒的规格为 mL。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 (多选,填字母)。
a.氯化钠固体不纯
b.称量时精盐和砝码放反了
c.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11.(2024·山东济南·一模)I.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海洋资源丰富,应用前景广阔。
(1)海水晒盐。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①“蒸发池”中质量逐渐减少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实验室里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一般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这三种基本操作中都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是 。
③析出晶体后的“母液”中含有MgCl2,向母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该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④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有 。
A.用装置甲溶解固体
B.用装置乙进行过滤
C.用装置丙蒸发滤液
D.用装置丁称量固体
II.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探究:先称取20g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实验测得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2)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如果在实验时不小心沾到皮肤上,应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 溶液。
12.(2024·辽宁沈阳·模拟预测)“奉盐”作为沈阳特产之一,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实验小组想利用“奉盐”中的日晒盐配制生理盐水(0.9%的氯化钠溶液)。
(一)蒸馏水的制备。
(1)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分离组分的操作。该过程属于 变化。
(二)日晒盐的颗粒微粗,还掺杂着一些难溶性杂质,色泽看起来会略微暗沉。实验小组为除去其中难溶性杂质,对其进行了初步提纯。所用实验仪器如下图所示:
(2)写出仪器名称:A是 ,F是 。
(3)提纯的步骤是:称量与 、过滤、蒸发。
(4)“蒸发”操作用到的仪器有 (填字母)。
(5)“蒸发”操作看到仪器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
(三)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6)计算配制该溶液所需:氯化钠 g,水 mL(水的密度为1g·mL-1)。
(7)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应______(填字母)。
A.增加适量氯化钠固体 B.减少适量氯化钠固体
C.调节平衡螺母 D.移动游码
(8)将称取的氯化钠和量取的水依次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9)小组同学经仪器测定后发现,提纯后的日晒盐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0.9%,请写出一条可能的原因 。
13.(2024·重庆·一模)氯化钠的部分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10 20 3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35.8 36.0 36.3 36.6 37.3 38.4 39.8
(1)20℃时,15g水中溶解 g氯化钠刚好形成饱和溶液。
(2)粗盐(含有泥沙的氯化钠)提纯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溶液A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操作Ⅱ是 。

(3)操作Ⅲ过程中,溶液的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m3<20g B.(m2-m1)是减少的水的质量
C.点L、P表示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D.N点时,停止加热
14.(2024·上海青浦·一模)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通过海水晒盐和井盐开采等方式能获得食盐。
(1)海水晒盐
物质 每100g海水中约含的质量(g)
H2O 96.5
NaCl 2.7
MgCl2 0.4
MgSO4 0.2
…… ……
Ⅰ.表1为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该海水中NaCl的溶质量分数为 (列式即可,无需计算)。
Ⅱ.图1为NaCl、MgCl2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点表示的含义是 。

Ⅲ.我国从明代后期开始采用海滩晒盐的方法制盐,图2为某海边盐场制盐采用的主要流程。
“晒卤”的原理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 相同。“晒卤”后所得的母液属于NaCl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井盐开采
《四川盐法志》在记载清代巴蜀之地的井盐开采时,提到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MgCl2和MgSO4等杂质。对此,古人用“花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粗盐以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请分析选择用“花水”洗涤粗盐而不用水洗涤粗盐的原因 。
15.(2024·上海青浦·一模)食盐是人类生存的必需品,通过海水晒盐和井盐开采等方式能获得食盐。
(1)海水晒盐
物质 每100g海水中约含的质量(g)
H2O 96.5
NaCl 2.7
MgCl2 0.4
MgSO4 0.2
…… ……
Ⅰ.表1为某地海水中主要物质的含量,该海水中NaCl的溶质量分数为 (列式即可,无需计算)。
Ⅱ.图1为NaCl、MgCl2和MgSO4的溶解度曲线。10℃时,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点表示的含义是 。

Ⅲ.我国从明代后期开始采用海滩晒盐的方法制盐,图2为某海边盐场制盐采用的主要流程。
“晒卤”的原理与粗盐提纯实验中的 相同。“晒卤”后所得的母液属于NaCl的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井盐开采
《四川盐法志》在记载清代巴蜀之地的井盐开采时,提到获得的粗盐中含有少量的MgCl2和MgSO4等杂质。对此,古人用“花水”(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粗盐以得到较纯净的食盐。请分析选择用“花水”洗涤粗盐而不用水洗涤粗盐的原因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