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宇宙的另一边》教学设计
主备人 教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
教材解析 《宇宙的另一边》是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课文中的“我”先是晚上趴在窗台上,看着浩瀚的星空展开奇妙的想象,进入了宇宙另一边的秘密世界;接着在课堂上想象宇宙另一边的神奇课堂;而后语文老师把“我”从“宇宙的另一边”拉回来,“我”又给大家讲述了宇宙另一边的习作妙闻。天马行空的想象、独特的体验,使整个故事充满了感染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喜欢新奇事物的阶段,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宽松、愉悦的情境,让学生边读边想象,感受想象的神奇、语言的优美。然后顺势而为,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奇妙想象,并仿照课文内容写下自己的想象,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
课程标准中相应的要求 课标(2022版)第二学段【表达与交流】中指出:观察周围的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会写“星空、流淌”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宇宙另一边的秘密。3.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内容。4.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相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训练。
教学重难点 1.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内容。2.联系生活,读懂想象,学会想象。
教法学法 教法:讲授法 、点拨法 、朗读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会写“星空、流淌”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宇宙另一边的秘密。3.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重难点 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一、学习任务一:阅读单元导读,明确语文要素(一)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形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者社会的进步。(二)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胆想象”,语文要素有两点:1.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2.发挥想象写故事,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
二、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交流识字 (一)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宇宙的另一边》。读到这个题目,你会想到什么?预设:宇宙的另一边都有什么秘密? 宇宙的另一边和宇宙的这一边有哪些不同之处?让我们跟随作者展开奇妙的想象,看一看浩瀚宇宙的另一边会有什么秘密。(二)走近作者陈诗歌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代表作品 《风居住的街道》 《几乎什么都有国王》 《在我睡着之后》……(三)自学提示:1.先听课文朗读,然后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同桌合作,自主学习生字词。3.朗读课文。(四)字词检测。1.读词语。重点提示:“淌、栋”是后鼻音,“秘密”的“秘”不要读成“bì”。2.交流识字技巧。看图识字:哗哗哗,小溪在流淌。“淌”跟水有关,偏旁是三点水。这是一栋华丽的房屋。“栋”是木字旁。这个孩子跑起来气喘吁吁。“吁”,表示叹气,所以是口字旁。丽丽写了一篇作文。“篇”这里指收尾完整的文章,竹字头。3.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重点提示:“淌、秘、栋、梯、铃、绪”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宇、宙、密”都有宝盖头,宝盖头要写得宽扁些。 “秘”是左右结构的字,共有10笔。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右部“必”的卧钩短而稳,撇上伸稍长。“越”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共有12笔。书写时要注意:“走”的捺画长伸,托住右上;“ 戊”笔画紧凑。“栋”第七笔是竖钩,不要写成横折钩;“铃”最后一笔有一点,不要忘记。比一比:密——蜜 乘——乖4.你能根据意思说出词语吗?形容广阔或壮大。(浩瀚)形容水或其他液体流动的声音。也形容水急流的样子。(汩汩)呼吸急促的样子。(气喘吁吁)形容一望无边的白(用于云、雾、雪、大水等)。(白茫茫)
三、学习任务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一)默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3.根据想象的内容,给课文划分层次。4.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讨论。(二)交流展示: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课文主要讲了“我”幻想宇宙另一边的许多秘密的事。2.“宇宙的另一边”有哪些秘密?明确: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宇宙的另一边有个和宇宙这边一样的“我”,正在做着和宇宙这边的“我”相反的事情。宇宙那一边雪是夏天下的,太阳是从西边升起的。宇宙的另一边的石头是有生命的,像花儿一样开放,像人一样行走。当现在的我正在上语文课时,宇宙另一边的“我”正在上数学课,加法和乘法的算法是很特别的。3.根据想象的内容,给文章划分层次:明确:第一部分:“我”在星空下的想象。(1-5)第二部分:“我”在学校上课时的想象。(6-9)第三部分:下课了,“我”和同学们对宇宙另一边的事情都很感兴趣,“我”还要继续畅想。(10-11)4.概况课文主要内容。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在星空下和课堂上对宇宙另一边的想象,展示了宇宙另一边的独特景象,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四、课后作业积累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16 宇宙的另一边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淌、秘”等6个生字,会写“淌、秘”等10个生字,会写“星空、流淌”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理解宇宙另一边的秘密。3.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内容。4.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相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训练。
第二课时教学重难点 3.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把握课文内容。4.能够将生活和想象相结合,组织语言,进行想象训练。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二次备课) 三次备课
一、复习回顾(一)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说一说。这篇课文通过写“我”在星空下和学校里对宇宙另一边的想象,展示了宇宙另一边的独特景象,表现了“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二)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宇宙的另一边”这课的生字,词语,初步感知了小男孩无限的想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文本,领略浩瀚宇宙的趣事!
二、学习任务一:入情入境,体验想象的乐趣(一)小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想象出了宇宙另一边的样子。你能找出最能体现宇宙这边和另一边关系的句子吗?明确: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追问:什么是倒影呢?明确:倒影就是倒立的影子。指宇宙的另一边和这边有着相同的事物。(二)那里有座一样的城市,有条一样的街道,街角处有栋一样的房子,房子里有个一样的孩子。这句话连用四个“一样”展开具体的描写,写出了在宇宙的另一边,有一个和“我”所处的空间相同的世界,还有一个和“我”一样的孩子。(三)围绕“倒影”一词,想象出了宇宙另一边的哪些有趣的秘密?明确:1.“我”的“倒影”那个孩子是另一个我吗?在宇宙的这一边,我从书包里拿出作业本;在宇宙的另一边,他正把作业本放回书包。在宇宙的这一边,我气喘吁吁地爬楼;在宇宙的另一边,他正下楼去。在宇宙的这一边,我趴在窗台看着星空;在宇宙的另一边,他趴在窗台,看着星空,想着我。2.大自然的“倒影”在宇宙的这一边,雪是冬天下的;在宇宙的另一边,雪是夏天下的。在宇宙的这一边,太阳从东边升起;在宇宙的另一边,太阳从西边升起。在宇宙的这一边,石头是没有生命的;在宇宙的另一边,石头会像花朵一样开放,或者像人一样行走。3.早上出门时的“倒影”早上,我背起书包出门向左走时,忽然想到,在宇宙的另一边,另一个我会出门向右走吗?4.第一节课的“倒影”上课铃响了,我们的第一节课是语文课。在宇宙的另一边,第一节课是数学课吗?5.你发现作者展开想象的秘诀了吗?明确:宇宙另一边发生的事情和宇宙这一边恰恰相反,即反着想。反着想象可真有趣!你会反着想象吗?6.想一想,写一写,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哪些奇妙的事情发生?很远很远的地方,宇宙的另一边,是这一边的倒影;宇宙的这一边,雪是白色的;宇宙的另一边,雪是黑色的。宇宙的这一边,我是一个男孩,但宇宙的另一边 我是一个女孩 。宇宙的这一边, 鱼在水中游 ;但宇宙的另一边, 鱼在天上飞 。宇宙的这一边, 白天出现太阳,晚上出现月亮 ;但宇宙的另一边, 白天出现月亮,晚上出现太阳 。7.在宇宙的另一边,数学课上的“加法”和“乘法”,是怎样的呢?和同桌一起演一演,说一说。明确:数学课上的加法是这样的:大地万物+一场白雪=一片白茫茫大地万物+一场白雪=无数孩子的节日把白雪落在大地上,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滑雪的快乐游戏说成“加法”,想象奇妙,表现了“我”对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向往。数学课上的乘法是这样的:早春二月×竹外桃花三两枝×春雨贵如油=春风又绿江南岸=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妙用描写春天景物和春天儿童玩耍情景的诗句,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课描绘得如春天般生机有趣,想象奇妙,表现了孩子对自由快乐的学习生活的向往。8.倘若你此时穿越到宇宙另一边的课堂上,老师让你写一道减法或除法题,你会怎么出?示例:在宇宙的另一边,减法是这样的:一座大厦减去四根柱子,等于无数的残垣断壁,或者等于一出大悲剧。在宇宙的另一边,除法是这样的:到了秋天,一片树林除以一阵秋风,等于满地的落叶。这时候,人们最喜欢的便是在树林里散步,踩得落叶沙沙作响……所以,运算的结果也可以是无尽的意味。9.自由讨论:对比宇宙这一边和宇宙的另一边,你更喜欢哪种学习方式呢?
三、学习任务二:品读结尾,插上想象翅膀(一)正当我的思绪在茫茫宇宙中穿梭时,突然,耳边响起了语文老师的声音:“你在想什么呢?”“我”的思绪被老师打断,由幻想回到了现实。(二)宇宙的另一边如何写风的文章?明确:在宇宙的另一边,如果想写一篇关于风的习作,就得闭上眼睛,想象风的样子,慢慢地让自己也变成风,在空中飞啊飞,飞得越高,习作的分数就越高…… 宇宙的另一边,习作多么有趣啊!习作时要充分感受事物,要身临其境,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三)充分发挥想象,在宇宙的另一边,他们的习作课还会写什么?会怎样写?示例:在宇宙的另一边,在习作课上,如果要写花,就得闭上眼睛想象花的样子,然后慢慢的变成一粒花的种子,生根发芽,沐浴阳光和雨露,最后看谁的花开得最美。花开的越美,习作的分数就越高。(四)下课了,大家为什么要围着我?我为什么“还要”“再”去拜访宇宙的另一边?明确:因为,这激发了大家的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激发了大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五)读完课文,你觉得“我”是个怎样的小孩?明确:“我”是一个想象丰富、爱动脑筋、善于思考、充满童趣的孩子。
四、学习任务三:创新想象视角(三)请你展开想象,宇宙的另一边还会有什么神奇的事情?宇宙的这一边,当我正在睡觉的时侯,宇宙另一边的我正在打算睡觉。 宇宙的这一边,水从高处往低处流;宇宙的另一边,水是从低处往高处流的。宙的这一边,太阳从西方落下;宇宙的另一边,太阳从东方落下。五、主题归纳本文写了我对宇宙的无穷遐想,我想象宇宙的另一边是这边的倒影。在那个世界中,自然万物与我这边截然相反,课堂更是新奇有趣,想象妙趣横生,表现了“我”丰富而有趣的想象力,展现了一个美好的童趣世界。六、课后作业如果宇宙那边有一个你,想象一下,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和同学分享。
第二课时板书设计
16 宇宙的另一边
教学反思
教师姓名 教学反思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