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17:57: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日俄战争”的史实及当时签订的相关条约。
2.查找周恩来勤奋学习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华不振”。
2.探究周恩来面对中华不振的内心,感受周恩来立志的心路历程。
3.通过联读材料,了解周恩来为振兴中华所做的努力与贡献,从而产生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读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华不振”。
难点:探究周恩来面对中华不振的内心,感受周恩来立志的心路历程。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梳理关系,简单讲述一位少年的故事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22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少年周恩来立下的誓言。孩子们,请清晰而坚定地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更是他倾其一生奋斗的目标,请铿锵有力地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文章课文围绕周恩来讲了哪三件事。
指名说,板书立志振兴中华,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
3.你能把这三件事连起来简单讲讲周恩来的故事吗?老师有些学习小提示:按照“十二岁那年——一个星期天——新学年开始了”的时间顺序,用“之所以……是因为……”或者“因为……所以……”把三件事连起来说一说。
评价:你讲的故事,按照了一定的逻辑顺序;
你讲的故事书内容完整,表达连贯。
你讲的故事清晰且简洁。
你讲清楚了周恩来的故事。
4.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华不振”,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心灵冲击呢?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课文,仔细品读。
学习任务二:品读课文,触摸少年周恩来内心世界
活动:耳闻“中华不振”
1.中华不振表现在哪里呢?我们走进学习任务一去触摸少年周恩来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11—1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中华不振”的,用笔画一画,把你找到的句子和同桌交流一下。
2.课件出示:“孝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不要随便去玩,有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3.同学们,看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为什么会被外国人占据?
在中国人的领土上,中国人为什么不能随意走动?
为什么在自己的国家却无处说理?
4.是啊,一百多年前的旧中国到底有着一段怎样的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的历史?请同学们交流下课前查阅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
总结:几位同学都介绍了几次战争中,清政府割地,赔款,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还有谁想介绍。你还了解到租界贴的辱华标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等。
5.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我们来看看这张时局图,它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列强瓜分中国的景象。这个大熊代表的是俄国,俄国占据了东三省和蒙古。这个犬指的是英国,英国占领了长江领域。法国被喻为蛤蟆,法国占据了中南半岛。当时的美国,也就是这个鹰,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当时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尊严,没有话语权,任人宰割,欺侮。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