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3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孙权劝学》课件(共3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16:1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形成了曹、刘、孙三方鼎峙的局面。吴国内部,却有一些不稳定因素。
孙权的父亲和兄弟相继去世,年仅十八的他坐上主公之位,在自己根基不深的情况下接下了这个摊子。新主上位的最大挑战,便是威信的问题,何况此时的孙权才刚刚成年。
不过孙权年纪虽小,却很有权谋,他想方设法培植新人,拉拢江东内部的才干,逐渐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统治团队。如没落官宦周瑜,地方豪侠吕蒙,都在他的提拔范围之内。
后来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可不久因病去世,鲁肃接替了周瑜统领军队。
吕蒙武艺高强,战功卓著,也曾随周瑜大破曹操。可他虽能武,却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当然希望自己的统治团队更加给力,于是前来劝说吕蒙,结果如何?走进《孙权劝学》一探究竟。
新课导入
4
一、基础常识
本文节选自史书《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作品简介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传统史书体例
(1)国别体:以国家(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如《国语》《战国策》。
(2)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如《春秋》《左传》。
(3)纪传体: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的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创始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
(4)纪事本末体:以重要事件为纲,自始至终有系统地把它记载下来。创始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5)通史:连贯叙述各个时代史实的史书。如《史记》《中国通史》(区别于“断代史”)。
(6)断代史:记述某一个朝代或某一个历史阶段史实的史书。如《汉书》《宋史》等(区别于“通史”)。
由于划分标准不同,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文学常识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比喻学识浅陋的人。例句:小李虽然成绩不太好,但努力后成绩大为提高,再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用新的眼光看待。
例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西方国家对中国不得不刮目相待。
人物档案
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吕蒙(178-219),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发奋苦读,智勇双全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主张联刘抗曹,
帮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二、走进课文
朗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qīng)/今/当涂(tú)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qǐ)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shú)/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点击朗读课文
理解文意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代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翻译五字法
智慧小贴士
理解文意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从前,当初。
对某人说,常与“曰”连用。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之间也以“卿”为爱称。
推托。
用。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能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倒装句——状语后置(介宾) 蒙以军中多务辞
当权
知识链接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 邪!
古时王侯的自称。
研究儒家经典。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语气词,同“耶”。
难道
但 当 涉猎, 见往事 耳。
粗略地阅读。
只,只是。
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语气词,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译文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知识链接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疑问代词,这里可以为“哪里”。
于是,就。
好处
译文
你说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知识链接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 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到,等到。
经过。
才干和谋略。
不再是。
泛指吴地。
吕蒙的小名。
另,另外。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
对朋友辈的敬称。
知晓事情。
读书人。
于是。
连词,表承接。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妻也已“卿”为爱称
知识链接
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用新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而后就分别了。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译文
三、整理归纳
词语积累
古今异义

古义: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义:孤单,孤苦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管
今义:学位
博士
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词语积累

卿今当涂掌事( )
但当涉猎( )

见往事耳(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动词,掌管
动词, 了解
动词,知晓
动词,应当
一词多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 )
自以为大有所益( )
介词,用
与“为”组成词组,可译为 认 为
词语积累
省略句
( )与蒙论议( )
省略主语“鲁肃”
鲁肃
蒙辞以军中多务。
倒装句
状语后置,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文言句式
词语积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古代王侯的自称
对朋友辈的敬称
称谓词
四、解读文本
1.请以“学”为线索,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任务一:梳理“学习“思路
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看看孙权是如何劝不喜欢读书的吕蒙学习?
任务二:梳理“劝说“思路
内容解读
孙权一劝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双重否定句,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对他十分关心,寄予厚望,孙权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蒙辞以军中多务
一劝不成
孙权的劝说艺术
(现实原因)
内容解读
孙权二劝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
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循循善诱,言辞恳切。
蒙乃始就学
(降低警惕心,放宽要求)
(委婉的批评)
回应了吕蒙的推托
(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打一棍棒子,给一颗甜枣
层层推进
循循善诱
有理有情
无可推辞
任务三:朗读“劝说”语气
刚才孙权劝学的四句话,你觉得应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你能模仿一下吗?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双重否定,语气坚决、有力
反问,责备,语气稍微上升
言辞恳切,耐心劝说
推心置腹,语重心长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不可不学!”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语气坚决 、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反问、不悦、责备。)
(言辞恳切,语重心长)
——吃惊,赞叹
——深感自豪
孙权
鲁肃
吕蒙
如今执掌军权,不能光靠武力,也必须有更多的见识与视野,增长才干谋略,提升个人的素质,才能有勇有谋,更好地领兵、作战。
对下属要求严格,但也因为十分关心下属,对下属寄予厚望。
劝说艺术高超:层层推进,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实事求是(不要求武将治经为博士)
4.如果你是吕蒙,你只是一介武将,孙权却让你学习。你能理解他的想法吗?你觉得你这位领导怎么样?
内容解读
5、吕蒙读书取得怎样的成效?文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侧面描写吃惊,言语称赞
正面描写,为此自得
侧面描写具体行动,受人敬重
6.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领导孙权的栽培,关心下属,严格要求下属
自己能够听进别人好的建议,并去实施
自身坚持努力学习
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身为武将,广泛涉猎,不求甚解)
7.学习之后,吕蒙变化巨大,令人刮目相看。你认为他变化巨大的原因有哪些?
8.总结概括三人的性格特征。
孙权
吕蒙
鲁肃
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
直爽、敬才爱才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就学,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的故事,强调了读书学习对增长才略的重要作用。
总结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 必要性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目的和方法
经常读书,大有所益 →学习的作用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侧面描写




 对话




(坚决关心)
(自信自得)
(吃惊赞叹)
劝学成果
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①开卷有益。
②不能轻言放弃。
③劝人要讲究策略。
④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⑤要以新的眼光看待他人和事物。
拓展延伸
劝学名言:
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劝学故事:
陶渊明劝学 乐羊子妻劝夫读书
师旷劝学 孔子劝子路学习
大意失荆州
关羽驻守荆州时,孙权曾经派人去向关羽求亲,希望关羽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孙权的儿子,而关羽不仅不同意,还辱骂了来使,并留下一句著名的话语:“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孙权因此大怒。吴国和蜀国关系恶化,吕蒙在这个时候上书孙权,制定了夺回荆州的战略。这个建议得到了孙权的应允,示意吕蒙放手去干。
于是东吴的一系列操作开始了,吕蒙开始装病,让新人陆逊接替了自己的位置。陆逊也毫不逊色,一上任就给各种打马虎眼,蒙蔽关羽的视线。关羽本就骄傲,这下更放松了警惕,专心带人北上攻打曹魏的樊城。
这边吕蒙见关羽一走,立刻恢复精神,纠集人马偷袭荆州,给关羽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关羽听闻老巢被端,只好放弃已经取得的战果,带着大军撤退,但谁承想,后路也被陆逊切断。关羽既没有拿下樊城,也回不了蜀国,无奈之下败走麦城,最终被俘虏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