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2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18:0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上2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关注主要人物与事件,抓重点词句,通过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借助课外资料等方式揣摩人物思想感情,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志向的原因。
2.周总理的“家国情怀”。
3.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激励学生思考读书的意义,树立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课文内容和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少年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立志的原因,树立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过程
一、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回顾单元阅读要素(出示)——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聚焦——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二、复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1.出示上节课梳理的事件要素表,学生再次练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3.教师相机引导:可以按事情的因果关系或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归纳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复习学法,回顾三个故事,简单引入,围绕本单元的学习重点,突出教学重点。】
三、体会屈辱,感受志向
1.文中多次出现“中华不振”这一词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中华不振 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相关词句,可以简要进行批注。
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指导朗读。
预设:
课件出示句子:
奉天有些地方被外国人占据了,不要随便去玩,有事也要绕着走,免得惹出麻烦没有地方说理。
“中华不振哪!”伯父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学生释疑,由“占据”一词展开,结合“租界”与“租借”,词语对比中体悟差异,增强感受。
引导学生抓住“叹了口气”,联系上文,猜一猜:伯父叹气的时候,心里可能在想什么?
指名朗读:读出伯父沉重、无奈的心情。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围绕文章主题设疑,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训练学生抓住文章的重点语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为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
出示句子:
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街道上热闹非凡,往来的大多是外国人。
结合语言运用,对比出情感异同,引导学生对比“大不相同”与“不大相同”。
出示图片,对比中增强感受。
小结:贫穷的中国大地上有这么一处繁华之地,但这繁华不属于中国!中华不振哪!
指导朗读。
出示语段:
他们凑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女人正在哭诉着什么。一问才知道,这个女人的亲人被外国人的汽车轧死了,她原本指望巡警局给她撑腰,惩处这个外国人,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大家只能劝慰这个不幸的女人。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设计意图:少讲多读,以读代讲,读中体会人物的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三、创设情境,“穿越”现场,走“近”人物。
结合自己的感悟,指导朗读,结合朗读谈感受,情感逐渐升温。
重点聚焦“群众的反应”——抓重点词“谁又敢怎么样呢、只能、劝慰”,感受围观群众敢怒不敢言的无奈之情。
重点朗读指导:谈对“紧握”“但”“只能”的理解。感受到作为中国人在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里目睹不公平的事是多么“悲愤”又“无奈”。
层层深入,逐步追问,紧密围绕“中华不振”这一背景。
【设计意图:紧紧围绕“中华不振”一词,借助资料的同时把教材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引导学生感受周恩来不但有报国之志,更有实现志向的计划和行动。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爱国。】
四、结合课外查阅的资料,深刻领会周恩来的读书志向
1.学生交流查阅的相关背景资料,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教师补充相关资料,谈谈感受。
3.总结学法。
4.将资料与课文相结合,聚焦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五、结合诗歌,升华情感
1.出示周恩来不同时期留学的照片和诗歌,师配乐范读、学生朗读,了解诗歌大致意思。
2.学生思考、交流:周恩来求学日本,是为了什么
3.小结:周恩来的读书志向之所以与其他同学的志向不同,不仅仅是周恩来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不振,还因为周恩来认识到只有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才能找到拯救濒临绝境的旧中国的道路。“振兴中华”这个伟大志向,伴随了周恩来的整个求学生涯。
【设计意图:从课本延伸到生活,学伟人以关照自身。让学生直抒胸臆,在老师适时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让爱国这种情怀不再虚无缥缈,从而落实爱国教育。】
六、移情拓展,立下志向
1.观看相关图片
教师引导:正是有了无数像周恩来一样的伟人,心怀家国,今日之中国傲然崛起。
2.学生交流读书的目的和理由。
聚焦单元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恩来的志向已经转为现实,我们的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如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我们应该立下怎样的志向呢?今天我们又是为什么而读书呢?(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小结。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会因为你们而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