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1 17:4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六单元检测卷
检测范围:第五、六单元 满分:100分
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历史遗迹是时代的烙印和标志,下图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A.和平发展 B.冷战对峙 C.文明交流 D.追求独立
2.有人称马歇尔计划是个“一箭双雕”的计划。这里“双雕”的含义是( )
A.输出资本、对抗苏联 B.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C.复兴欧洲、干涉中国 D.遏制欧洲、称霸世界
3.下面是美、苏国防开支数据图,由此可知( )
A.冷战时期美、苏两大国进行军备竞赛 B.二战后美、苏两国经济实力交替上升
C.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 D.冷战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以下能体现该观点的措施是( )
A.建立“福利国家” B.发展第三产业
C.推行“以工代赈” D.成立欧洲联盟
5.1957年,赫鲁晓夫提出几个月内实现“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畜产品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1961年,他又宣布苏联将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这表明赫鲁晓夫改革( )
A.顺应了人民的愿望 B.借鉴了先进国家的经验
C.缺乏先进理论指导 D.没有立足于苏联的国情
6.法国前总统曾宣称:“一个反对美国的欧洲是不可想象的,一个美国庇护下的欧洲是不能接受的,我希望一个站起来的欧洲。”其意图在于( )
A.建立一个强大的单边欧洲 B.重建欧洲的国际中心地位
C.实现欧盟自由平等的发展 D.建立平等的欧美伙伴关系
7.有学者认为,苏联在同东欧各国的经济交往中,存在着严重的民族利己主义,并通过抵制马歇尔计划,使东欧国家走向封闭,脱离了世界。同时,苏联不允许东欧国家独立发展重工业,严重损害了东欧国家的民族利益,最终导致东欧剧变。该学者( )
A.客观评价了苏联模式 B.全面否定了苏联的改革
C.认为东欧剧变与苏联大国强权有关 D.认为民族利益受损是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
8.1960年,英国首相被迫承认:变革之风正在席卷整个非洲大陆……民族意识的增强是政治领域无法忽略的现实,我们必须考虑这一点。他所说的“变革之风”是指( )
A.发展中国家召开万隆会议 B.非洲多个国家获得民族独立
C.巴拿马收回了运河区主权 D.所有非洲国家摆脱殖民枷锁
9.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形成势不可挡的洪流。它首先在亚洲出现高潮,接着转向非洲和拉丁美洲,一浪高过一浪,殖民主义体系的堤坝一块块塌落。下列符合这一描述的是( )
A.印度民族大起义 B.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C.埃及华夫脱运动 D.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10.联合国在防止局部武装冲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反对军事侵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裁军与防扩散领域作出了积极贡献。这反映了联合国( )
A.促进了国际合作 B.促进了经济发展
C.解决了贸易争端 D.维护了世界和平
11.“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
A.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C.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D.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12.21世纪前10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平均增长率达22%,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由2008年的9.1%提高到2009年的9.9% ,2010年超过10%。这说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确立 B.加入世贸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C.外贸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D.和平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发展
13.有学者指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中国和日本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这反映了( )
A.多极世界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C.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4.2022年,水立方”惊喜变身为“冰立方”,成为冰壶的重要赛场,场馆利用二氧化碳制冷剂取代传统冷媒氟利昂,还实现制冰过程中余热全部回收利用。这体现了( )
A.安全办赛、国际合作 B.科技节能、绿色奥运
C.5G共享、智慧观赛 D.运动科技、科教兴国
15.某校同学以“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下面是他们在探究中搜集到的图文资料,针对这些社会共性问题,我们应当( )
A.加强科研攻关,强化网络技术的研发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
C.增强妇女的独立意识,支持妇女解放 D.爱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科学理念
二、简答题(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空前发展……1970年与1950年相比,美国工业生产增加了1.24倍。究其原因,第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深刻影响到美国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二,二战期间的资本积累;第三,政府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经济和实行一些社会经济改良。
——摘编自《世界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概况并分析其原因。(5分)
材料二:20世纪中后期,美国、日本、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图。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中后期美国、日本、西欧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分析西欧、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如图变化趋势的原因。(6 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对我国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2分)
17.运河不仅是互联互通的要道,也定大国的用刀。网以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公元前19世纪,埃及法老试图开凿苏伊士运河,没有成功 1534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五世下令对巴拿马地峡进行首次勘察
16——18 世纪,东西方贸易重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后,法国一直没有放弃控制“地中海一红海”商路的想法 1880年,法国公司着手修建巴拿马运河,七年后被迫终止工程
19世纪中后期,在法国的支持下,苏伊士运河于1869年建成通航,后英国掌握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并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政治和经济效益 1903年,巴拿马与美国签订《美巴条约》,由美国开凿并控制运河。1914年,运河竣工并通航,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了5000~10 000千米
20世纪50年代,纳赛尔发动起义,推翻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成立埃及共和国,并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20世纪60——70年代,巴拿马不断爆发群众性反美运动,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
1975——2000年,苏伊士运河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亚欧之间除石油外的一般货物海运80%经过苏伊士运河,25年间为埃及创收300多亿美元 1977 年,美国和巴拿马签订《巴拿马运河条约》,规定美国在1999年12月31日前逐步将运河主权归还巴拿马。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巴拿马运河已成为一条繁忙的贸易通道
——摘编自魏向清等《世界运河名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东西方贸易重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的关键性历史事件。说说影响苏伊士运河开通的主要因素。(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巴拿马运河连通哪两大洋 分析西方国家争相开凿巴拿马运河的目的。(4 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8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1870年以后,英国、法国开始对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的晋及,提高了欧美国家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了社会发展。
——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下面的大事年表简要反映了20世纪妇女解放的部分历程。
时间 事件
1914——1918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女性承担了在家庭以外工作的责任
1918年 英国年满30岁的家庭主妇获得了选举权
1919年 康斯坦斯·德马尔凯维奇是英国第一位被选入议会的女性
1920年 《第19条宪法修正案》给予美国妇女选举权
1928年 英国年满21岁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
1979——1990年 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第一位女首相
——摘编自霍华德·斯波德《世界通史》
材料三: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两极格局被打破,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和平与发展需要世界人民共同维护。
——摘编自部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列举欧美国家的教育举措及作用。(4分。不能照抄原文)
(2)根据材料二,总结20世纪以来妇女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妇女地位提高的主要背景。(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在和平与发展的历史潮流中作出了怎样的努力 (2分)
19.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时代的演变”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18分)
【帝国时代】
材料一:1919年,威尔逊、劳合·乔治和克里孟梭实际上一起控制着整个世界。他们坐在巴黎,决定着哪些国家将存在,哪些将不存在,将创造哪些新的国家,它们的边界应如何划分,谁将统治它们,以及……决定如何对俄国进行军事干涉,从中国榨取经济特权。
——摘编自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美实现控制世界的主要条件。从维护公平正义和世界和平的角度来看,应该从巴黎和会中吸取什么教训 (4分)
【冷战时代】
材料二: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反映的格局的实质。(4分)
【后冷战时代】
材料三:二战后仅25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摘编自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论述“一股股新的力量在萌动,在发展……改变着世界”。(6 分)
【新时代】
材料四:21世纪以来,中国对稳定世界发展所作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快速增长,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投行的快速扩员、《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等,就是最好的证明。
——摘编自严文斌《解构百年大变局之“变”与“局”》
(4)根据材料四,结合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争取有利的国际地位 (4分)
参考答案
1.B 2.B 3.A 4.A 5.D 6.D 7.C 8.B 9.D 10.D 11.C 12.B 13.D 14.B 15.B
16.答:(1)概况:工业生产不断发展。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二战时期的资本积累;国家干预经济,进行经济改良。
(2)趋势:西欧、日本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美国所占比例总体下降。(类似亦可)西欧: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欧洲国家逐步走向联合;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任答两点)日本:美国的扶持;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任答两点)
(3)启示:要紧跟时代潮流,大力发展科技;要积极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经验;要将先进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并重。(任答两点)
17.答:(1)事件:新航路开辟。因素:地理条件。
(2)大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目的:获得政治和经济效益。
(3)【示例】观点:主权独立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论述: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极大地维护了埃及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从1975年到2000年,苏伊士运河为埃及创收300多亿美元。从1977年到1999年,巴拿马逐步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等各项主权,并参与运河的管理和运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巴拿马运河已成为一条繁忙的贸易通道,给巴拿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结论:总之,主权独立有利于国家经济发展。
18.答:(1)举措:推广大众教育;欧洲推行免费义务教育。作用:欧美国家大众文化水平提高。
(2)表现:参加社会工作;获得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权利得到立法保障。(任答两点)背景: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独立意识增强;法律法规的完善。(任答两点)
(3)努力:中国多次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中国始终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走和平发展的改革开放之路。(任答两点)
19.答:(1)条件:两次工业革命大大提升了英、法、美的国力;英法、美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教训:要确立公平公正的国际秩序;要尊重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平等地位和正义诉求;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任答两点,言之有理即可)
(2)变化:从英、法、毛等十要负今十氯尔寒二化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或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到两极格局)。(2分,类似亦可)实质:美苏两国按照自己的意志划分势力范围。(类似亦可)
(3)论述:二战后西欧走向联合,一体化程度加强,实力不断增强,逐渐摆脱美国控制,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二战后日本经济不断发展,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冲击了两极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4)做法: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综合国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大国间的协调与合作。(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