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木兰诗》对比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节选自《木兰诗》)
【乙】
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宣抚使①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襄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已,偕酉阳诸军直取桑木关,大败贼众,为南川路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死②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注释】①宣抚使:当地武职土官。②瘐死:古代指囚犯在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狱中病死。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朔气传金柝( )
(2)赏赐百千强( )
(3)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 )
(4)戎伍肃然(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3.请用“/”给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良 玉 为 人 饶 胆 智 善 骑 射 兼 通 词 翰 仪 度 娴 雅
4.木兰和秦良玉都是古代的巾帼英雄,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她们都有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题。
【甲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
【乙文】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①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讷口②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③以饮。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 ;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注释】①二千石:代指卫尉、郎中令官名。②讷口:口齿笨拙,不善言辞。③阔狭:箭着点与目标距离的远近。
《史记 李将军列传》
5.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1)万里赴戎机: 戎机( ) (2)度不中不发: 度( )
6.请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线标示,限三处)
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7.翻译甲文中划横线的的句子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8.乙文划横线句描写人物用了 的方法;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的后两句曾描写李广射石的故事,诗句是: 。
9.结合选文,分析李广的形象特点。
【甲】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节选自《木兰诗》)
【乙】
木兰从军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①可汗点兵,因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②。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③,凡④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注】①值:碰到,遇上。②皆次当行:都(被)编入征发的队伍。③驱驰:策马疾驰。④凡:总共,总计。
10.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但: (2)万里赴戎机 戎机:
(3)长而益精 益: (4)数建奇功 数:
11.请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溯 黄 河 度 黑 山 转 战 驱 驰。
1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木丝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13.【甲】文中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乙】文表达了作者对木兰的什么情感?
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甲】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节选自《木兰诗》)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①,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②。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③,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
注:①习骑:练习骑马。②当行:在征发之列。③驱驰:策马疾驰。
14.下面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赏赐百千强(财物) B.愿驰千里足(赶马快跑)
C.出郭相扶将(外城) D.著我旧时裳(穿)
15.把两个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16.语段【甲】写木兰一连串富有女儿情态的行为有什么作用?
17.语段【甲】甲与语段【乙】分别侧重塑造木兰哪方面的人物形象?请简要概括。
在班级举办的“善学精思”交流会上,启慧小组以下面的阅读材料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卖油翁
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8.辨其音。走进文本:与“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中“中”的读音和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美中不足 B.百发百中
19.明其义。理解内容:请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翻译: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
(2)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翻译: , ,他也就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20.悟其理·丰富思想:家国情怀,从古至今都被牢记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小峰读了《木兰诗》之后,不禁想到了岑参的《逢入京使》,下面是他的批注,请你将其补充完整。
批注:《木兰诗》既展现木兰① 的英雄气概,也表现她的女儿情怀;《逢入京使》以平实的语言,抒写② ,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21.取其精·感其内涵:学完《卖油翁》,语文老师向大家展示了以下谚语,请你选出符合“熟能生巧”内涵的谚语,并说明理由。
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谚语: ;理由: 。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小题。
【甲】
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乙】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丙】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2.解释下列加点词。
(1)昨夜见军帖( ) (2)但当涉猎( )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无他,但手熟尔。
24.对以上选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是一首乐府民歌,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乙】文通过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丙】文围绕“劝学”以对话形式层层展开。
C.【丙】文充分体现了《资治通鉴》记事简练的特点。表现吕蒙这一形象时运用了正面记言和侧面烘托的手法。
D.【乙】文和【丙】文的主旨隐含在叙事和人物形象中,两篇文章的人物形象构成了对比关系,一个正面,一个反面。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②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③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④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节选)
【乙】
将军魏氏,本处子,名木兰。历年以纪,交锋十有八战,策勋十二转。朝觐,天子喜其功勇,授以尚书。隆宠不赴,恳奏省视。拥兵还谯,造父室,释戎服,复闺装,举皆惊骇。咸谓自有生民以来,盖未见也。卫兵振旅还,以异事闻于朝。召复赴阙,欲纳宫中,将军曰:臣无媲君礼制。以死誓拒之。势力加迫,遂自尽。所以追赠有孝烈之谥也……
(《归田录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
2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2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27.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城有内城和外城之分,内城叫“城”,外城叫“廓”(亦称“郭”)。城廓之制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形制。
B.“云鬓”是古代女子的发型,“髫”“总角”是儿童发式,女孩子长成少年,就要把头发挽起用簪子(笄)插起来,所以称年满十五岁的女子为“及笄之年”。
C.“乐府”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的一个官署。“乐府诗”是由“乐府”中的官员创作结集而成的一种新诗体。
D.“卷”指书的卷轴,后统称书籍。古时书籍写在帛或纸上,卷起来收藏,一部书可分成若干部分,每单独的部分可以分为卷一、卷二等。
28.品读文中划线句子,结合内容分析【甲】【乙】两文语言特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节选自《木兰诗》)
【乙】
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流寓京口为伎,有侠气,以角抵技闻。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梁氏身被数创,腰腹为敌刃割裂,肠流三尺,忍痛纳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顾左右曰:“今日报国。”语毕再突敌阵。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后得其首者进两阶,得其四肢者进一阶。
(节选自《英烈夫人祠记》)
2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愿驰千里足 (驰:赶马快跑) B.出郭相扶将(将:将军,指木兰)
C.恨身不为男儿(恨:遗憾) D.于是意少懈(意:心情)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
A.屠惧,投以骨 B.以汗巾裹腹
C.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D.金以精兵铁浮图十倍围之
3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红玉因意识松懈而遭遇敌军伏击,后被敌军残忍斩杀,说明沙场征战须知己知彼,随时保持警惕。
B.两文均刻画了为国奉献的“女英雄”形象,打破传统认知中“男英雄”的形象定式,纤弱柔美的女性亦可有作为。
C.【甲】文侧重写木兰战后归来及与家人团聚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厌恶战争的思想;【乙】文侧重写梁红玉与金人作战的激烈画面,刻画了梁红玉向往和平的形象。
D.《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描写了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得胜归来却辞官回乡的故事,刻画了一位普通农家的巾帼女英雄形象。
3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二处。
梁 氏 多 力 通 技 击 能 开 强 弓 射 二 百 步 无 不 中 的。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乙】
冲(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①巨象,太祖②欲知其斤重,(2)访之群下,咸③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三国志》)
【注释】①致:送。②太祖:指曹操。③成:都。
3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1)万里赴戎机( )
(2)策勋十二转( )
(3)智意所及( )
(4)太祖大悦( )
35.用现代汉语写出两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
36.写出乙文中太祖“施行”的内容。
37.选出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 ( )
A.甲文中“关山度若飞”与乙文中“有若成人之智”的“若”的用法与意思是一样的。
B.甲文中“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意指木兰急着想把建立军功的喜讯报告给家人。
C.甲文中“火伴皆惊忙”的原因主要是没想到英雄木兰竟是眼前这位光彩照人的女郎。
D.甲文的木兰是“女孩子”也是“女汉子”,乙文的曹冲则是“若成人之智”的孩童。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选自《木兰诗》)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选自《木兰从军》)
3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愿驰千里足
(2)长而益精
(3)数建奇功
39.判断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对偶、互文)
B.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对偶、反复)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排比、互文)
D.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互文)
40.翻译下列句子。
(1)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41.语段【甲】和语段【乙】都描写了木兰代父从军这件事,有什么不同点?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 北方 有余 跟随 军队 2.(1)将军战士征战多年,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得胜而归。(2)对着窗子梳理像云一样的鬓发,照着铜镜贴上花黄。 3.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 4.①坚毅勇敢:木兰毅然代父从军,秦良玉“追入贼境,连破金筑等七寨”;②骁勇善战:木兰奔赴战场,凯旋回朝,秦良玉平定叛乱;③不慕名利:木兰辞官归故里,秦良玉平敌“不言功”。
5. 战事 考虑,估计 6.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 7.李广很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喝水吃饭都和将士们在一起。 8. 侧面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9.(1)射石和比箭,可知李广精于骑射,武艺高强;(2)不近水、不尽食,可知李广热爱士卒;(3)广廉、家无余财,可知李广廉洁奉公。(答对两条即可)
10. 只 战事 更加 屡次,多次 11.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 12.(1)将军和将士们征战多年,有的战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2)木兰便女扮男装,买了骏马和马鞍,替父亲出征。 13.【甲】文描述了木兰是一个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勇敢坚强又勤劳善良的女子形象。【乙】文表达了作者对木兰代父从军的敬佩与赞美之情
14.A 15.(1)面对窗户和镜子梳理像云一样的鬓发,在额上贴上花黄。
(2)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 16.示例:既写出了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又表现出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 17.语段甲侧重塑造木兰淡泊名利、珍惜亲情的女儿形象;语段乙侧重塑造木兰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
18.B 19. 像飞一样的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康肃公陈尧咨善于射箭 世上没有第二个人能跟他相媲美 20. 替父从军 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 21.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也就是书读得熟了,仔细琢磨,自然就能理解它的意思。读书如此,做任何事情亦如此。即孰能生巧。
22. (1)军中的文告 (2)粗略地阅读 23.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24.D
25.(1)有余;
(2)穿。 26.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凄寒的月光照耀着将士的铠甲。 27.C 28.示例:【甲】文用口语化语言详细地写出换装的过程,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生动形象。
【乙】文语言简洁、凝练、准确,用六个字把换装的过程叙述得清楚明了。
29.B 30.C 31.C 32.将士们身经百战,所剩无几,多年后胜利归来。 33.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34. 战事 记功 到达 很高兴 35.(1)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牺牲了,有的十年之后得胜而归。
(2)太祖询问他的属下,都没有想出称象的办法。 36.把大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刻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他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的重量,最后比较就能知道结果。 37.B
38.(1)驰:赶马快跑;(2)益:更,更加;(3)数:屡次,多次 39.D 40.(1)给木兰记最大的功,还赏赐了很多的财物。
(2)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41.语段【甲】重在表现木兰的女儿情怀,语段【乙】重在表现木兰的英雄气概。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