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极地地区读图题综合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单元极地地区读图题综合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12 10:42: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单元极地地区读图题综合训练
1.【辨地区,科技复兴】读“我国在南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所在的岛屿是 ,中山站濒临的大洋是 。
(2)到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至次年2月
(3)中国极地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
(4)某科考小组在罗斯海新站可能开展的考察项目有( )
①煤炭资源的勘探②因纽特人的分布③冰川面积的变化④企鹅的生活习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目前,到南极进行科考的国家越来越多,试举出南极的科考价值 。(任答1条)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大陆素有“ 高原”之称,因为降水稀少也被称为“ ”。
(2)我国的南极考察站中,位于南极圈以外的是 站,五带中的 带;
(3)在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方向;
(4)图上我国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中,极昼极夜持续时间最长的是 站。
(5)南极地区极其寒冷,生活在南极地区主要的动物是 。
3.阅读两极地区图和文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北极理事会的宗旨是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促进该地区在经济、社会和福利方面的持续发展.2013年5月15日,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正式察员。
(1)在北极地区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欧洲、 和 ,目前,丁岛上冰层面积逐渐缩小,主要是因为 。
A、北极地区降水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丁岛陆地增厚 D、丁岛风速增大
北极理事会的宗旨是:
(2)南极洲( )
A.周围被四大洋环绕 B.是所有经线穿过的大洲
C.长城站位于泰山站的东北方 D.图示考察站都有极昼现象
(3)我国去南极科学考察,时间都选择在1月至2月,其主要原因是( )
A.此时是南极的暖季,白昼长
B.此时南极最为寒冷,冰层坚硬,地基牢固
C.此时南极冰雪全部融化,地面裸露,方便选址
D.此时南极出现极夜现象,风雪小
(4)我国在南极地区的四个考察站中,出现极昼极夜现象时间最长的是 站;
(5)下图为某环球旅行者拍摄的四幅动物照片,其中拍摄于北极地区的是( )
4.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1)在A处应该画 时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2)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考察站中,纬度最高的是 ,没有进入南极大陆的是 。
(3)南极地区 资源丰富,是大陆漂移说的佐证。
(4)科学工作者去南极地区考查期间可以近距离接触特有的动物 。
5.冰上丝路,创新格局。2018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北极航道从中国大连港到荷兰鹿特丹港航行时间约33天,相对于传统航道减少12~15天。读北极地区示意图和下列材料回答,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岛屿是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2)图中所示我国位于北极地区的科考站是 ,该考察站位于北极点的 方。
(3)从规划的北极航道中可以看出,随着北极航道的进一步开发, 海峡的国际地位将会提升。
(4)芬兰北部的萨利色尔卡是地球上北极旅游的圣地,夜晚极光绚丽多彩。右图的雪屋酒店为顾客提供了一睹北极光的最佳方式,若要去欣赏极光,最佳季节是当地的 (夏/冬)季。
6.下图为某极地地区科考站分布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为 (北极/南极)地区,图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
(2)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我国科学考察队员到该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为北半球 (夏季/冬季),该地区拥有丰富的 等矿产资源。
(3)科考人员在该地区考察的过程中,可能见到的动物是____。
A. B.C. D.
7.请阅读以下材料及下图“南极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8年11月2日从上海出发,2019年3月12日返回上海。这次科考任务之一是为我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罗斯海新站运送部分建站物资。
(1)请在罗斯海新站的经度后面填上相应的字母164° ,75°S。
(2)中国新站选址区罗斯海新站的半球位置是在南半球和 半球。
(3)俄罗斯东方站位于美国南极点站的 方向处。
(4)考察队员在南极地区会感受到酷寒、 和烈风,会看到“南极绅士”—— 。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极航线是一条海上捷径,其开通大大缩短航程,减少通航时间,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我国科考船“雪龙号”曾历时14天,克服了穿越北极航线期间的高纬海域难以及时获取冰情信息、雾天能见度差、冰情变化快、遭遇冰山等诸多不利因素,顺利穿越北极航线。
材料二传统航线与北极航线示意图
(1)中国的商船从大连出发,如果沿传统航线A航行,商船在① 洋上航行,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② 洋,经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③ 运河,穿过地中海到达欧洲。
(2)北极航线B开通后,商船从大连出发,向北必须穿过亚洲和 洲分界线④ 海峡,进入纬度最高的在 (低/中/高)纬度航行。
(3)据材料可知,与传统航线相比,北极航线的开通可以带来的好处是
(4)穿越北极航线需要克服哪些困难?
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全球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极地地区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近50年来,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使得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全球气候日益变暖,导致极地地区的冰川、海冰消融速度加快,不仅使极地生物受到危害,而且海平面的升高也威胁着居住40%~50%全球人口的各国主要沿海城市。
材料二 下图“北极地区示意”

(1)据图,环绕北冰洋的大洲有亚洲、 洲、北美洲,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海峡。从右图可知黄河站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
(2)在下列方框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

① ;② ;③ ;
(3)在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会遇到哪些困难?
(4)为了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
10.读“极地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A是 地区。写出两种B地的别称 、 。
(2)当科考队员到达南极洲时,迎接他们的“南极小主人”(代表性动物)是 。
(3)近年来,北极地区“白色”面积在逐渐减少,“蓝色”面积却不断扩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海啸 B.气候变暖 C.板块的运动 D.注入的海水增多
(4)如果你到北极旅游,选择哪个时段最合适?( )
A.3~11月 B.11月~次年3月 C.2~10月 D.6~8月
(5)南极地区冰天雪地,人们却在这里发现了煤炭资源,请解释原因 。
11.读南极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地区是指 以南的广大区域。
(2)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是 、 、 。
(3)填出中国科学考察站的名称A ,B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填写字母)。
(4)南极地区的代表性动物是 。
(5)从南极半岛开始,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轮船先后经过的大洋依次是 。
A. 大西洋印度洋 太平洋B. 太平洋大西洋 印度洋
C. 大西洋太平洋 印度洋D. 印度洋太平洋 印度洋
(6)中国南极考察船穿越太平洋,于12月20号到达长城站,几天后继续驶往中山站,则下列哪项是真实可信的 。
A. 到达长城站时,是南极洲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B. 到达的长城站,位于南寒带
C. 到达的终点站中山站位于东半球
D. 靠近南极大陆时,看到岸上有成群的企鹅、狮子等动物子奔跑。
12.阅读图,完成要求。
(1)图中所示是北极地区还是南极地区?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顺时针/逆时针)
(2)一个人站在图中心O处,其前后左右都是 方向(正北/正南)。
(3)被称为“南极的主人”的动物是 。
(4)我国科学家要去南极进行科学研究,一般会选择 (夏季/冬季)出发。
(5)填出图中的地理事物:① ;② 。
(6)气候特点:极地 ,多狂风,降水 。
13.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预计于2022年建成。读“南极地区中国科考站分布图”和“印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罗斯海新站面向 洋,位于昆仑站的 方,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2)罗斯海新站的奠基时间为2018年2月7日,选择这一时间的原因是 。
(3)印度示意图中甲山脉为 ,乙流域主要种植 (粮食作物),加尔各答成为麻纺织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是 。
14.极地科考建新址 环境保护尤重要 5月22日,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今年,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也已经在罗斯海地区完成规划选址,并即将开建。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用虚线画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在弧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2)南极第五个科考站选址地——难言岛位于昆仑站的 方向,关于难言岛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经纬度位置是164°W,75°S B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C位于南极大陆边缘,濒临大西洋 D位于南极圈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3)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南极地区与北极地区相比,更加严寒,请分析原因: 。
(4)南极地区是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上地下都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列举南极地区的重要资源: 。
(5)我国南极科学考察队每年都选择在2月去南极考察,是因为: 。南极考察结束后,“雪龙号”考察船都要把南极科考站的生活垃圾转运回国的原因是: 。近年来,极地地区气候变暖趋势比中纬度地区更明显,作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些什么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
15.读“北极俯视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北极俯视图”下方的弧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自转方向 。判断A点在黄河站的 方向。
(2)A点的纬度是30°N,经度是 。黄河站 (填“有”或”无”)极昼、极夜现象。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一年四季中 季中午太阳升的高一些。
(4)“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2021年的惊蛰是3月5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惊蛰前后陕西全省天气一定是阴雨连绵 B.惊蛰前后北半球白天时间比夜晚时间长
C.惊蛰的含义是春雷始鸣,气温回升,万物萌动 D.惊蛰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靠近夏至日
16.读南极和北极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概括位置】
(1)距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D是 洲,图中①点位于该大洲的 方向。
(2)B大洲和C大洲的分界线沟通的两个大洋是 洋和 洋。
【走进极地】
(3)由于南极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目前没有常住人口,但资源丰富,如 、 。
(4)北极地区有少量的居民:沙米人和 。北极地区地下埋藏着丰富的 资源。
17.南极地区自然环境独特、自然资源丰富,是开展科学考察和探险的宝地。2019年,我国某探险家拖拽约180千克物资,以越野滑雪的方式成功抵达南极点。图中示意南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读出昆仑站的纬度是 。昆仑站位于南极圈内,冬至日会出现 现象,理论上可全天观测太阳。
(2)科学家在南极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煤炭资源。依据大陆漂移说可推测:南极大陆曾经所处的纬度位置较 ,气温较 ,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较 。
(3)列举该探险家需携带的一种防护用品并说出理由。
18.2017年11月2日中国国家领导人会见俄罗斯总理时指出:中俄合作开发北极航道,打造“冰上丝绸之路”。下图示意“北极航道和传统航道”,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艘货船从大连出发,沿北极航道依次经过 洋、 海峡、 洋,最后到达 洋沿岸的鹿特丹。
(2)北极航道经过的极地地区人口较少的气候原因是 。
(3)北极航道考察船一般选择7月出发的自然原因是 。
(4)与传统航道相比,北极航道的优势有 (任写一点即可)。
19.2014年2月8日,中国国家海洋局宣布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下图“南极地区略图”
材料2: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50℃,极端最低气温-88.3℃;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年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
(1)该地区主要位于 以南的区域,包括 洲及其周边的海域。有“南极主人”之称的动物是 。
(2)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 。
(3)我国四个科学考察站时间都是每年的2月,原因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1) 格陵兰岛 印度洋
(2)B
(3)长城站
(4)D
(5)资源丰富、环境独特、天然实验室
2.(1) 冰雪 白色荒漠
(2) 长城 南温
(3) 北 西北
(4)昆仑
(5)企鹅
3.(1) 亚洲 北美洲 B 保护北极地区的环境
(2)B
(3)A
(4)昆仑
(5)C
4.(1)顺
(2) 昆仑站 长城站
(3)煤炭
(4)企鹅
5. 格陵兰岛 黄河站 正南 白令 冬
6.(1) 南极 东南
(2) 冬 煤炭
(3)C
7.(1)E
(2)西
(3)正北
(4) 干燥 企鹅
8.(1) 太平 印度 苏伊士
(2) 北美 白令 高
(3)路程短、用时少
(4)高纬度海域难以及时获取冰情信息、雾天能见度差、冰情变化快、遭遇冰山等。
9.(1) 欧 白令 苔原
(2) 升高 融化 沿海
(3)大风、极寒、黑夜、大雾、海冰断裂、野生动物攻击;
(4)回收垃圾;保护北极地区的动物;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用清洁能源。
10. 北极 风库 冰雪高原、白色沙漠等 企鹅 B D 大陆漂移
11.(1)南极圈(2)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3)长城站;中山站;B(4)企鹅(5)A(6)C
12.(1) 南极 顺时针
(2)正北
(3)企鹅
(4)冬
(5) 太平洋 大西洋
(6) 酷寒 少/稀少
13.(1) 太平 东北
(2)南极地区的暖季,有极昼现象
(3) 喜马拉雅山脉 水稻 靠近原材料
14.(1)
(2) 东北 D
(3) 酷寒、干燥、烈风 南极地区海拔更高,平均海拔2000多米,导致气温更低;同时,南极冰雪覆盖面积和厚度都超过北极地区,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更高,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更少,气温更低
(4)地上储存着大量固体淡水资源、地下埋藏丰富的煤铁矿产资源、沿海磷虾储量极大
(5) 每年2月前后,是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回升,便于科学考察 为了保护南极环境,使其不受污染 进行低碳环保生活,阻止全球气候变暖,使用低能环保的产品、多骑车或乘公交出行、夏季空调温度26度以上等等
15.(1) 西南
(2) 60°W(西经60°) 有
(3)夏
(4)C
16.(1) 南美 西南
(2) 太平 北冰
(3) 石油 煤(铁、金等)
(4) 因纽特人 煤炭
17.(1) 80.5°S(南纬80.5°) 极昼
(2) 低 高 高
(3)特制羽绒服,防酷寒,因为南极地区酷寒、烈风、暴雪,带此防护物品是为了保暖、防风雪(防寒物品类、护肤用品类、防紫外线物品类、护眼类等其中任意一种防护物品及其对应的理由。或其他合理答案)
18.(1) 太平 白令 北冰 大西
(2)气候寒冷/气温低
(3)此时为北极地区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
(4)运输距离短/航行时间短、运输成本低
19.(1) 南极圈 南极 企鹅
(2) 严寒 降水少 风速大
(3)每年11月到次年的3月,为南极地区的暖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