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读图题综合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我国的区域差异读图题综合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12 10:4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我国的区域差异读图题综合训练
1.读我国“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所在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造成该气候特征的原因 ;B所在地区主要的气候特征是 ,造成该气候特征的原因是 ;
(2)城市A是 ,被称为“日光城”;
(3)A所在地理区域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其中最有名的是青海省西南部的 地区,同时是我国重要的自然保护区。
(4)从农业的地区分布看,西北和青藏地区都是我国主要的 区。
(5)B所在地理区域中的 河为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6)为了促进青藏地区社会经济的更快发展,我国建成了被人们成为“天路”的 铁路。
2.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 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 地区。
⑵将图中数码代表的河流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② , 。
⑶图中C地区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D地区农业类型是 。B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⑷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图中虚线),你知道这一界线的南北两侧有哪些明显的地理差异吗?思考后填写下表:
提示:比较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传统交通工具、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任写出两方面,其中气候必写)
项目 秦岭——淮河以北(B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A地区)
地形不同 以平原为主 以低山、丘陵为主
气候
3.阅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甲地理区域的种植业类型属于 农业;乙地理区域的耕地以 为主,该区域的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 (粮食作物)产区;丙区域农业以 (农业部门)为主。
(2)划分甲、乙两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这条分界线同时也是我国 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3)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差异很大。如图是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两幅景观图片,图中景观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 绍兴砖墙斜顶房 B. 四合院
4.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实施了四大工程。读“我国四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的 分布不均问题,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由此判断中线工程流经地区的地势特点是 。
(2)西电东送中线工程的核心电站是A 水电站。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和西电东送南线工程的终点都是广州市,这两个工程的实施缓解了该地区 短缺,使环境得到了改善。
(4)青藏铁路是世界海拔最高、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的修建( )
A.沟通了川藏两个省级行政区 B.促进了西藏自治区经济的发展
C.完善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交通路网 D.有助于当地保持原始的生态环境
5.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区域协同发展三大战略之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该战略的基本思路。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虚线表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确定界线A和界线B主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和 。
(2)图1中甲区域名称为 地区,该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上海市。
(3)比较图2中成都与上海冬季气温的差异,并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原因?
(4)甲区域被誉为“鱼米之乡”,请从自然环境的角度简析该美誉形成的原因。
(5)“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请分别列举长江上游和中下游河段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6.下图为中国局部区域简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河流B以南的地形区是 ,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糖料作物是 。
(2)甲区域的地形区是 ,乙地耕地类型以 为主。
(3)乙地的主要农产品是( )
A.玉米、水稻、大豆 B.小麦、玉米、棉花
C.水稻、油菜、水产 D.水稻、大豆、甜菜
(4)图中①、②、③、④、⑤五条铁路线穿过石家庄的是 (填序号)。京沪铁路沟通了我国沿海的 和 工业基地。
(5)图中⑤铁路线名称是 线,他是我国重要的东西铁路干线。
(6)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甲--发展淡水养殖为主 B.乙-发展种植业、渔业为主
C.丙-发展林业为主 D.丁-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
(7)从秦皇岛到海口运送5000吨钢材,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处长江经济带的中部,具有承东启西的地理优势,区域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力争协调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2:湘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品味上注重香辣、鲜嫩,色泽上油重色浓。
(1)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相比,区域发展具有资源优势,例如 和江西有色金属矿产种类多、储量大;湖北西部地区 丰富。
(2)湘菜的辣是湖南人爱吃辣椒浸润出来的!湖南人爱吃辣椒受本地气候的影响,湖南冬 较低,辣椒具有驱寒作用,夏季 多,空气湿度大,辣椒具有祛湿作用。
(3)图示区域盛产水稻,请简述该区域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至少答出两条)
8.读“甘肃省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甘肃省的省会城市是 (填字母),城市B地有世界文化遗产 ,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宝库。这里有“天下第一雄关”: 。
(2)素有“甘肃粮仓”之称的是 ,其水源主要来自C 山脉上的冰雪融水。
(3)河西走廊自古以来就是西北的交通要道,经过该地区的铁路线 线是贯穿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
(4)由于河西走廊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属于典型的 气候,春季容易发生扬沙或 天气。
9.材料一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喜光的温带果树,在生长期降水量540毫米即可满足其需求。
材料二图1为我国温度带及部分苹果产区分布图,图2为云南省邵通市周边区域地形图。
(1)甲、乙、丙三个苹果产区所在的温度带是 。
(2)乙产区在坡地上种植苹果,其最大的生态效益是 。与甲地相比,丙地苹果着色好、含糖量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3)影响云南省邵通市苹果种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地形、纬度)
(4)分析邵通市山区适合种植苹果的优势条件.
1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下列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岛屿① ,海域② ,海峡③ 。
(2)填写出下列数码代表的省区名称简称。④省区简称 ,⑤省区简称 。
(3)把下列数码代表的地形区名称填写在横线上。⑥ (山脉),⑦ (山脉),⑧ (平原),⑨ (盆地)。
(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自然景观或人文活动与图中所示地区相符的是( )(多选)
A.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B.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
C.骆驼在草地上尽情地吃草 D.深山春暖吐萌芽,家家户户采茶忙
E.大片大片的苹果园 F.层层叠叠的梯田
11.教材原图

(1)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所对应的山脉名称。A B
(2)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罗马数字对应的地形区名称。Ⅰ Ⅱ
(3)图中分布有我国最长的 (内/外)流河——塔里木河,最大的沙漠—— 。
12.读“我国区域划分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区域名称:
A , B ,C ,D 。
(2)A区与B区的分界线是 。我国的首都北京位于 区(填字母)
(3)B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区中的农业是 。
(4)A区中有我国最长的河流 。B区中有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 。
(5)确定A区与B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确定B区与D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确定C区为一个独立的区域的主导因素是 。
13.神奇雪域高原,独特民族风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大峡谷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具神秘色彩的地区,因其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被科学家看作是“打开地球历史之门的锁孔”。另外,青藏高原上的羊八井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资源。
材料二下图为青藏高原地区简图
(1)图中A、B、C三条河源头的水主要来自 水,其中C河流经东南亚时称为 河。
(2)青藏高原有哪些比较丰富的清洁能源(至少答出两种)?
(3)图中P地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样,试分析其原因。
(4)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地区;试分析青藏地区农作物高产、品质好的原因。
(5)藏族服饰是青藏地区的一个文化特色,请描述藏袍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14.读甲、乙两地区图及气候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我国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在寻求地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因地制宜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气候类型方面
甲地属于 气候;乙地属于 气候。
(2)河流水源方面
①河的水源主要来自 ②河的水源主要来自
(3)两地农业的主要部门。
甲: ;乙: 。
(4)甲乙两地适合种植业发展的有利的气候条件。
甲: 。乙: 。
(5)乙地存在湿地面积锐减,生态恶化的问题,甲地的生态问题是
(6)甲乙两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区域,甲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族,乙地主要的少数民族有朝鲜族、满族等。
15.目前,环渤海经济圈是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成为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引擎”。读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环渤海经济圈包括了我国AB两大工业基地,其中A是 工业基地;B是 工业基,其港口城市 主要的工业部门是石油化工和造船工业。
(2)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铁路最密集地区之一,其中京哈、京广、京包和①代表的 线,是环渤海地区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协调发展。
(3)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核心城市是 ,该城市有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其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发达,被称为中国的“ ”。
(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答两点即可)
16.外出旅游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下图为某旅行团队的日程安排和旅行线路,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日程安排及路线
第一天 广州→武汉→宜昌
第二天 宜昌→重庆
第三天 重庆→成都
第四、五天 成都→青海湖
第六天 青海湖→广州
(1)第一天,旅行团从广州坐火车,经 (铁路)线,穿越① (山脉)的隧道,到达湖北省武汉市。
(2)第二天,坐轮船沿长江 (顺、逆)行,沿途浏览我国著名的 风景区,在重庆上岸。
(3)第三天,该旅行团乘坐大巴行驶在成渝高速公路上,沿途可以观赏 盆地的景色,欣赏号称“ ”的成都平原。
(4)第四、五天,旅行团浏览的青海湖是一个 (咸水、淡水)湖,在湖边可以看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 在悠闲地吃草,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呼吸急促等缺氧状况,其原因可能是(请选择)( )。
A.纬度增高 B.纬度降低 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
(5)该旅行团在第六天选择最快捷交通方式,期间共飞越了我国 级阶梯回广州。
17.陕西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互联网等收集相关资料,开展主题为“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的探究学习。同学们分为服饰组、饮食组和民居组,搜集我国典型地区的资料,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学习任务。
服饰组 ★冬季,东北地区的人们常常穿着宽大、厚实的衣服,带着皮帽、皮手套 饮食组 ★川菜以麻辣为特色,代表菜品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等 民居组 ★窑洞是利用黄土直立性好、结构均匀,富含钙质等特点,在坚实的黄土沟谷的崖面上挖掘而成的
(1)服饰组:东北三省冬季传统服饰的原料以 (填“皮毛”或“丝绸”)为主,该地冬季传统服饰适应了当地冬季气候 的特点。
(2)饮食组: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是 。由于地形为盆地,湿气集中,难散发,因此川菜以麻辣著称,其主要目的是 。
(3)民居组:窑洞是我国黄土高原上的典型民居,它冬暖夏凉,与当地降水 (填“多”或“少”)的气候条件相适应。
(4)探究结论:我国传统民居、服饰和饮食的地区差异深受当地地形、 等自然要素的影响,生动地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18.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任意一个阿拉伯数字所代表的季风风向名称______:______。
(2)图中甲山脉也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面对该山脉地理意义的理解正确的一例是______。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C.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我国人口分界线
(3)a地区与b、c、d三个地区相比,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
(4)c地区与d地区相比,自然环境不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不同。
(5)请你列举两条荆州市典型的人文地理现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1) 高寒 海拔高 干旱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2)拉萨
(3)三江源
(4)畜牧业
(5)塔里木
(6)青藏
2.⑴南方 ;西北 ⑵长江 ⑶高寒 ;畜牧业 ; 小麦
⑷(河流、植被、农业生产、传统交通任举其中一个即可)
3.(1) 旱地 水田 水稻 畜牧业
(2) 气候 1月0℃
(3)A
4.(1) 地区/空间 南高北低
(2)三峡
(3)能源
(4)B
5.(1) 气候因素 地形地势
(2)长江三角洲
(3)差异:成都冬季气温高于上海;原因:成都地处盆地,北部山地的阻挡减弱了冬季风的影响,气温较高;上海地处平原,受冬季风影响较大,气温较低
(4)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盛产稻米;河网密布,盛产淡水鱼。
(5)上游:水土流失;中下游:泥沙淤积、洪涝灾害、水污染(至少答出其中两点)
6.(1) 长江中下游平原 甘蔗
(2) 华北平原 水田
(3)C
(4) ① 京津唐 长江三角洲
(5)陇海
(6)B
(7)D
7.(1) 湖南 水能资源
(2) 气温 降水
(3)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平原面积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8. A 敦煌莫高窟 嘉峪关 河西走廊 祁连 陇海——兰新 温带大陆性 沙尘暴
9.(1)暖温带
(2) 减少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3)地形
(4)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气候温凉;四周山脉阻挡湿润空气,降水适中。
10.(1) 台湾岛 南海 琼州海峡
(2) 皖 贵或黔
(3) 秦岭 武夷山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4)BDF
11.(1) 阿尔金山脉 天山山脉
(2) 塔里木盆地 内蒙古高原
(3) 内 塔克拉玛干沙漠
12.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秦岭—淮河 B 小麦 水田农业 长江 黄河 气候或气温和降水 降水 地形或地势或海拔
13.(1) 高山冰雪融 湄公
(2)太阳能、地热能等
(3)纬度低,热量丰富;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
(4) 河谷 太阳能丰富,昼夜温差大,气温较低,生长期长
(5)藏袍突出特点一只袖子较长。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藏袍保暖,中午气温高时袖子可以脱下缠在腰间。
14. 温带大陆性 温带季风 冰雪融水 降水 畜牧业 种植业 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夏季高温多雨或雨热同期 土地荒漠化或草地沙化等 维吾尔
15.(1) 京津唐 辽中南 大连
(2)京沪
(3) 北京 硅谷
(4)煤、铁、石油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
16.(1) 京广 南岭
(2) 逆 长江三峡
(3) 四川 天府之国
(4) 咸水 牦牛 C
(5)三
17.(1) 皮毛 寒冷
(2)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祛湿除潮
(3)少
(4)气候
18.(1)①;西南季风(2)B(3)干旱(4)地势(5)赛龙舟、游泳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