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读图题综合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读图题综合训练-七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4-12 10:5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四章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读图题综合训练
1.读南水北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从时间分配看: ;从空间分布看: 。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 分布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 水系的调到缺水严重的 、 地区。
(3)由图可知,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中利用的主干河道是 。
(4)由图可知,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 (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合理/不合理)。
(5)我国很多城市近几年来缺水逐渐严重,为缓解城市的缺水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呈现为山地多、平原少。如图为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
(1)图中,E是 高原,F是四川盆地,两者之间的分界线(山脉)是 。
(2)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是C青藏高原,该地是中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其中有中国第一长河 (河流),此河流又被称为“水能宝库”,其中水能最丰富的河段是 。
(3)H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 ,位于我国最大的岛屿。
(4)F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5)J地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此地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
3.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材料二:左图为“海绵城市”示意图,右图为“海绵城市”试点城市分布示意图。
(1)我国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原因有:水资源 丰富,但 不足;夏季 集中,城市易内涝;水污染严重等。
(2)我国“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集中分布在( )(单选)
A.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地区 B.东部的季风气候分布区
C.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地区 D.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
(3)“海绵城市”建设应最大限度地保护河湖、 、湿地等,同时应加强管网设施、绿色建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下雨时 ,平时蓄水、净水,干旱时 ,使其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功能。
(4)“海绵城市”可以( )(单选)
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②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⑧增强城市防涝能力④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环沙漠旅游专列】4月9日,2023年首趟“新东方快车”从乌鲁木齐出发,载着180多名游客开启了环塔克拉玛干沙漠之旅。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资料一新疆示意图及乌鲁木齐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山脉:A 山脉:B 河流:C
(2)概括新疆地形结构特征,并简析该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资料二环塔克拉玛干沙漠旅游专列全程近4000公里,该铁路不仅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也将南疆多个城市串联在一起。旅客们乘着火车可以游览喀什、和田、库尔勒等地,品尝香甜水果,观赏帕米尔高原盘龙古道等独具魅力的南疆风光,“坐着火车游新疆”已成为助力新疆经济发展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简析新疆瓜果特别甜的气候原因,并列举三例当地的水果。
(4)简述该旅游专列开通运营的重要意义。
5.读“我国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A B C D
(2)从干湿地区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和 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也就是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下的地区。
(3)从地形类型看,耕地主要分布在 地区,草地主要分布在 。
6.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请问这里的“天上”是指 山脉,“海”是指 海。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中华文明,它是沿岸省区的重要水源,同时也是塑造A 平原的主力。
(3)黄河也被称为“中国的忧患”,它的危害主要是 (①②③)河段的决口改道,而造成这一危害的根本原因是 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③河段成为举世闻名的“ ”
(4)在南水北调的 线方案中,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此河流,以补充 地区水资源的不足。
7.读“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我国铁路网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东部地区稠密,西部地区稀疏 B.西部地区稠密,东部地区稀疏
C.南部地区稠密,北部地区稀疏 D.北部地区稠密,南部地区稀疏
(2)横贯我国东西的一条铁路大动脉E→F是 。
(3)我国海拔最高的青藏铁路是指图中的铁路干线 (填数字代号)。
(4)有一位外国游客来到中国乘火车旅游后,感慨地说:“中国真伟大啊!短短的十几天内在没有登高的情况下,就能感受到一年四季的变化。”游客最有可能是几月份来的.乘坐火车最有可能途经的铁路干线是________
A.5月 陇海——兰新线 B.1月 京哈——京九线
C.7月 宝成——成昆线 D.9月 浙赣——湘黔线
(5)京九线途中经过的唯一省级行政中心是 (起止点不包括)。
(6)2020年3月中国取得了抗疫的初步胜利,中国政府派出了医疗专家组赶赴欧洲和那里的人民一起抗击病毒,在赶赴欧洲时我们医疗专家组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应为 。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于2021年5月14日上午在河南省南阳市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基本水情一直是夏汛冬枯、北缺南丰,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材料二:下面两幅图,左图为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右图为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比例图。
(1)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分布具有 的特点,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 地区,以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2)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有: (写出一条)。
(3)长江、黄河均发源于 高原。黄河是世界上 量最大的河流,长江水能资源丰富,被称为“ ”。
(4)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位于南阳,该工程从 水库引水北上,到达北京;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 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
(5)联系我国城市、人口、工业分布的相关知识,分析比较由东线和中线分别调往北京、天津等地的水资源,受污染较大的是 线调来的水。
(6)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请写出两条你在日常生活中的节水方法: 。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7分)
我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七千年前中国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曾种植水稻,直到今天,大米饭仍是中国居民的主食之一。青岛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水稻的生长条件进行了主题探究学习,请结合他们的成果汇报、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成果一:水稻的生长习性
水稻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热量,适宜生长在年平均温度20℃以上的平原地区。
(1)据上图和成果一,推断水稻生长的习性。
喜热:多生长于热带和 (温度带),热量充足;喜湿:生长于东部季风区, 季风(风向)带来充足水分。
成果二:东北水稻的地位
(2)上图为“东北水稻种植地区气温和降水柱状图”,读图可知我国东北地区年均温远不足20℃,却能成为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之一,你认为主要原因是 。
(3)由成果二可知,东北大米品质优良,你认为主要原因有 。
成果三:超级杂交水稻
多年以来,我国超级杂交水稻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比重,一直超过50%,极大解决了我国稻米的市场需求。
(4)由成果三可知,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除了自然条件之外,还有 、 等人文条件。
10.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 人均
(2)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①一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 ②类型所在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3)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请你列举两项。
(4)我国北方地区缺水严重,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写两条即可)
1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A B C D 。
(2)我国耕地和林地的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部 、 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 。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 、 区。(填干湿地区)
(3)我国东部的三大林区是东北、西南、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结合漫画“不同辈分的井深”,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约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秦岭以北地区;华北地区耕地约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3%,水资源总量约占全国的3.8%。
材料二:我国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为25%~40%,工业用水重复使用率为20%~30%。
(1)材料一说明我国资源存在的问题是 。
(2)材料二说明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是 ,其原因在于目前我国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3)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是(  )。
A.人多力量大,打井深
B.人口急剧增加是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C.人们打井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D.地下水是使用最多的水资源
(4)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中说明的问题和漫画中反映的问题简要说明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13.材料分析,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夏季降水集中,汛期河水暴涨;冬春季节则降水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材料二:我国淡水资源是世界人均值的1/4.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水现象,沿海城市也不例外。因地下水的过度开采,有些城市的地下形成了大漏斗。由于工业废水的肆意排放,导致80%以上的地表水、地下水被污染.
材料三:

(1)由材料可知,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的特点是 。
(2)材料三说明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是 。
(3)从材料可知我国南、北方水土资源匹配 (合理/不合理),解决北方水资源短缺最有效的途径是 。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你认为有哪些节水措施?(至少写出两点)
14.读我国铁路交通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连接我国首都与最大城市的铁路干线⑤是 途中经过的平原是 。该铁路干线与长江交汇的城市是 。
(2)我国最长的铁路干线是 。
(3)香港某中学生想在2020年春节去云南昆明探望外婆,他要选择最便捷的铁路干线是 。
(4)图中①②③④铁路干线中经过行政中心最多的是 。
(5)图中铁路枢纽站A是 。
15.我国水资源、土地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读“我国径流带分布图”(左下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右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左上图可知,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同时受季风影响,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 ,年际变化大。
(2)为保护水资源,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做到的是 (任答一点)。
(3)在我国少水带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适宜发展 业。
(4)由于城市化的扩张,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为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围湖造田 B.整理、复垦废弃土地变为耕地
C.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学肥料 D.毁林开荒,增加耕地面积
16.读我国四大工业基地分布图和甲工业基地矿产与铁路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已有一定的规模,工业分布也有一定的特色。
(1)图中四大工业基地具有 (填“沿海”“沿江”“沿河”“沿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甲代表的工业基地是 基地,该地区是我国重要的 (填“轻”或“重”)工业基地,该地区拥有丰富的 、铁、石油等矿产,便利的 (填“铁路”或“内河”)运输。
(2)我国四大工业基地集中分布在我国地势第 级阶梯上,从干湿地区角度看,分布在我国的 区和 区。
(3)丙、丁两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有( )(单项选择)
①沿海、沿铁路分布,交通便利②能源丰富,靠近原料产地
③重工业基础较好④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农业也比较发达,其中甲和乙地区的主要耕地类型为 ,丙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丁地区的主要糖料作物是 。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太行山是我国著名的山脉,其东麓的冲积扇上形成了著名的“古都长廊”
资料二: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为644毫米,天津平均年降水量为571毫米。
材料三:图1华北地区略图,图2济南气候资料图,图3我国分流带分布图。

(1)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两条。
(2)通过图3可知,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是 。北京比天津距海更远,但是北京却降水更多,请结合夏季风以及北京所处的地形环境予以解释原因 。
(3)图1中资源调配工程是 ,请结合图3我国水资源分布和人口与经济因素简要说明资源调配的原因 。

(4)“春雨贵如油”是华北平原春旱的真实写照。请结合图2济南气候资料图分析华北地区春旱的自然原因。
1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而且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读中国局部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界线 。
(2)图中甲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乙地区的耕地类型以 为主。
(3)写出下列数字所代表铁路线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4)京广高铁连接了我国沿海的京津唐工业基地和 工业基地。
(5)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甲——发展淡水养殖为主 B.乙——发展种植业为主
C.丙——发展林业为主 D.丁——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
(6)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和西部、南部和北部的差异,其中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1) 夏秋多,冬春少 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
(2) 空间 长江 华北 西北
(3)京杭运河
(4) 多 少 不合理
(5)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一水多用;污水处理等(回答出2条即可得分)
2.(1) 黄土 秦岭
(2) 长江 上游
(3)台湾省
(4) 水稻 耕地
(5) 温带季风气候 夏 甜菜
3.(1) 总量 人均占有量 降水
(2)B
(3) 森林 吸水 释水
(4)D
4.(1) 昆仑 天山 塔里木河
(2)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山脉的阻挡,使得该地区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小,降水较少,气候干旱
(3)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夏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哈密瓜、葡萄、库尔勒香梨
(4)①促进旅游业发展;②促进旅游业发展;③促进旅游业发展;④促进文化交流和民间友好。
5.(1)旱地 水田 林地 草地
(2)湿润 半湿润 半干旱 400
(3)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 高原地区
6.(1) 巴颜喀拉

(2)华北
(3) ③ 黄土 地上河
(4) 西 西北
7.(1)A
(2)陇海——兰新线
(3)②
(4)B
(5)南昌市
(6)航空运输
8.(1) 南丰北缺 西北
(2)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量大,工农业生产需水量大,浪费严重,水资源污染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3) 青藏 含沙 水能宝库
(4) 丹江口 京杭运河
(5)东
(6)生活用水一水多用、推广节水器具;少使用洗涤剂和清洁剂等
9.(1) 亚热带 东南
(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3)东北黑土肥沃;生长期长;夏季光照时间长
(4) 科技水平 市场需求
10.(1)丰富 不足
(2)④ 水稻
(3)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浪费和滥占耕地等(任选两项即可)
(4)一水多用、及时关紧水龙头、少用洗涤剂等(任两项,意思对即可)
11.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 湿润 半湿润 湿润 干旱 半干旱 东南林区
12.(1)地区分布不均
(2)水资源利用率低
(3)B
(4)节约资源;珍惜并合理利用水资源;掌握好利用与保护资源的知识并积极做好宣传工作。(符合题意即可)
13.(1)夏秋多,冬春少。
(2)南多北少
(3) 不合理 跨流域调水
(4)一水多用、人走关紧水龙头、喷灌、滴灌等。
14. 京沪线 华北平原 南京 陇海—兰新线 京九—沪昆线 ③ 兰州
15.(1) 跨流域调水 夏秋多,冬春少
(2)一水多用,提高节水意识等
(3) 草地 畜牧
(4)B
16.(1) 沿海 辽中南 重 煤 铁路
(2) 三 湿润 半湿润
(3)C
(4) 旱地 水稻 甘蔗
17.(1)是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
(2) 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3) 南水北调 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华北地区经济发达,城市集中,人口稠密,需水量大,但是水资源不足
(4)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较强 ;雨季未到,降水较少
18. 秦岭—淮河 旱地 水田 京广线 京九线 京沪线 京包线 珠江三角洲 B 气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