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2024中考地理
(三轮)
第三十一讲
贵州省和黄土高原
一、选择题
在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实践过程中,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其主要经验可总结为“五子登科”——“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山麓种绿植肥铺毯子,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如图为贵州省地图,据此完成1~3小题。
1.关于贵州省的地形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势低平,坦荡开阔
C.地形崎岖,多石灰岩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
2.贵州安顺附近的山区种植了大量的金刺梨树,这属于“五子登科”中的( )
A.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
B.山腰坡改梯田拴带子
C.山下兴办工厂抓票子
D.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
A
3.“农田集约种粮收谷子”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剧水土流失
B.促进人口增长
C.高效利用耕地
D.减少农民收入
C
4.世界最大的射电天文望远镜在贵州喀斯特洼坑中落成并投入使用,其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锅,被誉为“中国天眼”。关于“中国天眼”落户贵州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喀斯特洼坑地形,便于建设
B.位于高原区,大气透明度低
C.远离大城市,无线电磁波干扰少
D.山区人口少,拆迁成本低
B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5~8小题。
5.黄土高原位于( )
A.湿润区
B.秦岭以北
C.热带
D.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
B
6.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是( )
A.吊脚楼
B.窑洞
C.土楼
D.四合院
B
7.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酸雨危害
C.地震频发
D.湿地锐减
A
8.经过持续不断的生态治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开始披上绿装,黄土高原的主色调正在由“黄”变“绿”。如图示意黄土高原治理后的景观。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梯田的好处是( )
A.涵养水源
B.美化环境
C.保持水土
D.防风固沙
C
9.下列景观反映了黄土风情的是( )
A B C D
D
10.下列诗句描写与黄土高原有关的是( )
①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②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④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二、综合题
11.【区域协调科学扶贫】 西南地区是我国贫困人口集中区,该区域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近年来,该地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脱贫攻坚成果斐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无三里平”指的是 ____ (序号:①湖北省,②贵州省,③海南省)的地形特征。
(2)西南地区气候宜人,吸引了众多游客。昆明有“春城”之称,根据昆明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其气温年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读四城市7~8月平均气温表可知,因夏季气温偏低而有“避暑凉都”之称的是______。
(3)“要致富,先修路”。与东部平原地区相比,西南地区铁路建设成本较高,请说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较小
贵阳
地形崎岖,溶洞多,多地质灾害
(4)松茸是珍稀名贵食用菌、上等煲汤食材,保鲜期短。云南香格里拉新鲜松茸运往珠三角的最佳运输方式为____ 。(序号:①铁路运输,②海洋运输,③航空运输)
③
12.长沙某中学组织了一次以“地域文化与地理环境”为主题的研学活动,李雷所在的地理小组赴黄土高原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参观了当地的特色民居。下图为黄土高原地区及延安位置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土高原北起长城,南达秦岭,东至___________,西抵乌鞘岭。
(2)下列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特色民居的是____。
A.傣族竹楼 B.窑洞
C.蒙古包 D.竹楼
太行山脉
B
(3)黄土高原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李雷制作了该生态环境问题的因果关系图。请你利用以下内容帮他补充完整(字母)。
A.集中B.水土流失C.放牧D.疏松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D
A
B
C
(4)历史上的延安沟壑纵横,植被稀少,生态环境问题严重。通过多年重点治理开发,现在的延安“土不下坡、绿水常流”,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延安人民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请你列举两条当地践行该理念的措施。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陡坡地种草、灌木和山杏、缓坡地种优质牧草等。②工程措施: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缓坡修梯田等。③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合理放牧、控制载畜量),改变耕作方式等。
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1~3小题。
1.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B
2.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
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A
3.由图可知,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照条件不同
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
D.耕种历史不同
B
为了探究水土流失的成因,某地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在相同条件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图)。据此,完成第4小题。
4.该实验的结论是( )
A.植被疏密程度与水土流失无关
B.植被密集或稀疏水土流失相同
C.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
D.植被越茂密,水土流失越严重
C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图2所示景观,能反映黄土高原地貌特点的是_______ (选填“图1”或“图2”)。
(2)根据图中信息,两地区都蕴藏的丰富矿产
资源是_______。
图2
煤炭
(3)区域发展中,两地区都面临着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石漠化现象突出的地区是___________;长沙与贵阳纬度相近,七月长沙有“火炉”之称,而贵阳被称为“避暑凉都”,造成两地七月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4)黄土高原地处我国北方地区,当地居民的主食是________。
云贵高原
地形地势
面食
(5)下面是玲玲与贝贝对区域环境整治经验的介绍,谁的说法更适合黄土高原?___________。
贝贝
【农业+乡村振兴主题】森林是宝贵的“粮库、水库、钱库、碳库”,可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食物。近年来,贵州省黄平县转变发展理念,由单一林业向“林药、林蜂、林菌、林鸡”的复合型产业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完成下面小题。
1.促使黄平县林业产业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适宜
B.土壤肥沃
C.劳动力丰富
D.理念转变
【增值服务】
D
2.森林“粮库”的优势有( )
①提高林地利用率②筑牢粮食安全③扩大林地面积④开发多元化食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D
南泥湾是中国军垦、农垦事业的发源地,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发祥地。现今,当地通过开展多种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等措施,推动乡村振兴。读南泥湾位置示意图,完成3~4题。
3.南泥湾位于( )
A.延安市,属于革命纪念地
B.秦岭山区,属于自然风光
C.渭河之滨,属于名胜古迹
D.黄土高原,属于大型城市
A
4.以下措施符合南泥湾高质量发展方向的是( )
①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优质特色农业②增加耕地面积,单一发展种植业③发展红色旅游,增加当地经济收入④加强生态建设,守护绿水青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B
5.“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省,茶香四溢、资源丰富。下图为贵州省简图及资料。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贵州省的地形、气候(气温、降水量、降水天数)等要素特征,推测茶树的生长习性。
①茶树对温度、湿度的需求是______。(单项选择)
A.严寒干燥
B.炎热干燥
C.温和湿润
D.寒冷湿润
C
②茶树对日照的需求是_____。(单项选择)
A.多云雾 B.多雨雪
C.多风沙 D.光照强
③茶树对地形的需求是_____。(单项选择)
A.低洼 B.平坦
C.和缓 D.陡峭
A
C
贵州是全国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
学习小资料:大数据产业是建立在互联网、物联网基础上,大量数据资源收集、存储和加工的信息服务业。该产业的特点是高耗能,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一半
(2)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贵州大数据产业的机器设备散热降温消耗电能较低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夏季凉爽
B.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C.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D.森林茂密,空气新鲜
A
6.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治理与开发要量水而行,上下游统筹谋划,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左图为黄河流域图,右图为黄土高原治理后的“绿水青山”景观图。
(1)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的一系列水电站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区(填“上游”“中游”或“下游”)。
(2)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返”中的“海”是指______。
(3)凌汛是指河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地区时,因冰坝阻塞河道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据此推断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___ (①或②)。
上游
渤海
①
(4)一般来说,外流河越往下游其径流量越大,但黄河流经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地区时流量明显减小,造成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河水一石,其泥六斗”体现了黄河_________的水文特征;黄河下游由于流速锐减,泥沙淤积,形成了举世闻名的“_________”。
(6)你认为黄土地在变成“绿水青山”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了哪些“统筹谋划”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线工农业发达,人口多,黄河水需求量大
含沙量大
地上河
植树造林、种草,保持水土;坡耕地改梯田;打坝淤地、建坝拦蓄泥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