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6.5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杠杆的应用分三种情况及三种杠杆的特点,会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通过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有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三种杠杆的特点
教学难点: 运用杠杆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分析、讨论、讲授法 教学用具:杆和支架、钩码、尺、线、弹簧秤 杆秤、托盘天平、镊子、钳子、筷子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杠杆的定义
2、杠杆的平衡条件
二、新课教学:
(一)、三种杠杆
⒈省力杠杆:用较小的动力克服较大的阻力。
⑴特点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⑵优点:动力小于阻力。缺点:动力作用距离较长,费距离。
⑶例如:抽水机的柄,撬石头的撬杠、羊角锤等都是省力杠杆。
⒉费力杠杆:
⑴特点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动力大于阻力。
⑵优点:动力作用距离较短,省距离;缺点:动力大于阻力。
⑶例如:理发剪、镊子、钓鱼杆、扫把等。
⒊等臂杠杆:
⑴特点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动力等于阻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⑵例如:天平、跷跷板等。
(二)、1、练习:组织学生分析图13—5各杠杆哪个是省力杠杆,哪个是费力杠杆。
●省力杠杆省力但是要多费作用距离,费力杠杆省了作用距离却要多用力;即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没有的。
2、天平和秤
⑴天平:观察托盘天平,找到支点。等臂杠杆重要的应用是天平。
讨论:用天平称物体质量,天平平衡时为什么砝码的质量就等于被称物体的质量?
天平是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根据杠 ( http: / / www.21cnjy.com )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等于阻力。动力和阻力就是砝码和被称物体对杠杆的压力,其压力的大小在杠杆水平平衡时等于它们各自的物重。根据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成正比的关系可知,砝码的质量等于被称物体的质量。
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
⑵秤
杆秤、案秤是称物体质量的工具。杠秤、案秤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注意它是不等臂杠杆。杆秤、案秤用几个不重的砝码就能平衡秤盘中重得多的货物的道理。
讨论:为什么可以用质量较小的秤砣平衡质量较大的物体?称量不同物体质量时,改变什么物理量使秤重新平衡?
(三)、小结
⑴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⑵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⑶三种杠杆:省力、费力、等臂
⑷天平、秤:都是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工作的,天平是支点在中间的等臂杠杆。杆称是不等臂杠杆,称量不同物体质量时,改变力臂使秤重新平衡。
O1
O2
F1
F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