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第2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10-17 20:5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6.2怎样测量和表示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教材分析和课后记)
教材分析:
1.本节地位:本节是在学习力的概念、单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测量之后,认识力的三要素及力的图示的.知道力的三要素,才能较全面地认识力:力不仅有大小,它还有方向和作用点.力的方向揭示了力的矢量性.学习力的三要素为后面进一步学习重力、摩擦力、压力等打下基础.力的图示把力这个抽象的概念直观地表示出来,图示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速度及高中将要学习的许多物理量都可以用图示法表示出来.2·1·c·n·j·y
2.学生情况分析:学习了力的测量后,学生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的大小有认识,但对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特别是力的作用点没有认识.用图示法表示一个力对学生很陌生,在学习力的图示法时,学生往往由于随意性造成作图不规范.【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本节课分两个层次进行:介绍力的三要素;学习力的示意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表示一个力.
过程与方法:力的图示十分直观地把力的三要素表现出来.通过力的示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画图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力的图示的学习,认识图在物理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理解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难点:画力的示意图.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复习提问:1、弹簧秤的测力原理是什么?
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3、提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从而引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力的三要素
1、通过上节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弹簧的伸长量来测量可知,力的大小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演示用力拉弹簧和用力压弹簧效果不同;举例足球运动员把球射偏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21cnjy.com
3、让学生阅读课本上推门及用板手拧螺母的实例;
4、演示:用手提水壶柄的中央与用力提水壶柄的后端,两次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21·世纪*教育网
5、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力的三要素.
(二)、力的示意图
1、先介绍力的示意图的作用:把抽象的力具体、形象、直观地表示出来.
2、介绍什么叫力的示意图.如何在力的图示中表示出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3、教师示范,画几个力的图示:
(1)、首先画力的作用点,作用点画在受力物的受力点上,也可以画在受力物的几何中心.
(2)、再画力的大小,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
(3)、最后画力的方向:用箭头表示,箭头的尖端正好对齐线段的末端.
教师在示范中,一定要规范画图.
4、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画几个力的图示.在此过程中,要人人动手画,可让1~2名学生在黑板上画,让全体同学给他们评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将同学中出现的错误一一纠正.
(三)、.课堂练习
1、一个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为50N,请画出力的示意图。
2、一个物体受到一个向右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请画出力的示意图。
3、沿斜面用50 N的力拉重为100 N的小车,用力的图示法表示所受的拉力示意图
课后记:
1.本节列举了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分析这些实例,从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方面总结出力的三要素.认识力的三要素是学习力的图示的基础.21教育网
2. 在学习力的示意时,以力的三要素为依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讲清如何把一个力简明、形象地表示出来.通过教师示范做出几个典型力的示意和学生对几个不同力的图示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力的示意法.21·cn·jy·com
3、鉴于学生对力的三要素认识不够,本节课可从力的作用效果方面,通过举例,使学生认识到力的作用效果由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决定.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