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1 19:1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标要求】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
2.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之下古代的中国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核心素养】通过对不同阶段官员选拔的方式,明确时空观念和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学习难点】不同时期的官员选拔方式变化原因、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的规律总结。
【知识梳理】
一、秦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角度 西周至春秋 春秋战国至秦朝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选官制度 世官制 荐举和功劳制 察举制(分常科和特科) 九品中正制
选官标准 贵族血缘 才能和军功 名望和才能 家世、道德和才能→只看家世
特 点 官位世袭 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 ⑴由地方官推荐取士; ⑵形式多样化 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作用 (意义)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察举制是一种比较完备的选官制度,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量人才 九品中正制,前期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用人局面
[思考点1]影响秦汉至魏晋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因素:⑴生产方式的变化和贵族政治的衰落;
⑵统治者对治理人才的需求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⑶尚贤思想的兴起发展;
⑷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等。
(二)官员考核办法
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上计考核的结果是官员赏罚的依据。魏晋南北朝因门阀士族势力强大,战乱频仍,考核大都流于形式,但曹魏、西晋、北朝也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法规。
(三)官员监察制度
1.(中央监察)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西汉晚期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后,御史中丞逐渐成为最高监察官)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2.(地方监察)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澄清吏治,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1人。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依朝廷规定的“六条”纠举强宗豪右和郡国守、相的不法行为。此后,巡视监察制度始终延续下来。
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角度 隋唐 两宋
官员选拔: 科举制 ⑴实行科举制的背景(①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②统治者适应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⑵科举制的特点(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⑶科举考试类型与(制举和常举)科目(秀才、明经、进士等); ⑷作用意义(参见《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科举制进一步发展完善(表现:⑴誊录与糊名,⑵“取士不问家世”,⑶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
官员考核 ⑴考核部门:隋唐官员考核归吏部; ⑵隋朝(每年定期考核):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年终要到中央汇报工作; ⑶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作为考核标准,分为九等,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的黜陟 考核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
官员监察 ⑴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⑵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对地方有巨大的威慑作用 ⑴御史台承唐制,地方则划分路作为监察区; ⑵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以往只负责言谏的谏官与御史台官员一样拥有了监察的权力
[思考点2]
材料 隋代时,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改长官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下设治书御史2人为副;改检校御史为监察御史,共12人,专执掌外出巡察。唐初,中央设御史台,由正三品御史大夫为台长,设正四品御史中丞2人为辅佐。御史台的职权是“掌邦国刑宪典章之政令,以肃正朝列”(《唐六典》卷十三)。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侍御史属之,“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殿院,殿中侍御史属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察院,监察御史属之,“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同上)。唐初全国分为10个监察区,称10道(后增为15道),每道设监察御史1人(先后称为按察使、采访处置使、观察处置使等),专门巡回按察所属州县……
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并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选自《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前代相比,唐、宋监察制度有何重要发展。
唐朝发展:从中央到地方,监察机构更趋完备;
监察机构和御史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划分监察区。
宋朝发展:增加对御史的任职资格限制;强化御史的监察职责;台谏合一。
三、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角度 明朝 清朝
官员选拔:科举制 ⑴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参加考试的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采用“八股文”形式; ⑵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考中者称为举人; ⑶会试由礼部主持,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考中者称为贡士; ⑷殿试在会试后举行,由皇帝主持,通过者为进士。进士分三甲:一甲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三甲均取若干名,分别赐进士出身和同进士出身
官员考核:制度严密 ⑴考核有考满和考察; ⑵考满:分“初考”、“再考”、“通考”,以考核结果(分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等)作为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⑶考察:包括“外察”和“京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考课制度,包括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
官员监察:制度严密 明清两朝的监察机构,主要有都察院和六科
⑴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⑵六科给事中则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兼有纠劾百官之权; ⑶御史和给事中都秩轻权重 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和管理的变迁
(一)考核制度的变迁
材料一:古代的考课制度是考核在职官吏的一种制度。《周礼》云:“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廉洁而又善于行事),二曰廉能(廉洁而又能推行政令),三曰廉敬(廉洁而又勤勉努力),四曰廉正(廉洁而又处事公正),五曰廉法(廉洁而又执法无误),六曰廉辩(廉洁而又明辨是非)。”……《周礼·地官·乡大夫》记载到:“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
——摘编自《唐代考课制度与吏治的关系》
问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古代考课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目的。(6分)
内容:制定考察的标准(依据);考察官员的品德与能力;
把“廉”和“贤”放在考察的首位;定期考察。(任答2点4分)
目的:规范官员行为,提高官员素质和办事效率,稳固统治。(2分)
材料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其考课制度日臻完善,在中国古代处于承上启下的阶段。《大唐六典》规定:“考功郎中之职,掌内外文武官吏之考课。”除了郎中之外,考功司员外郎、主事、令史、书令史、掌固等40余位职官参与考课分工事宜。唐代对流内官员和流外吏员按照不同标准实行分类考课。其中针对流内官员的考课标准可以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即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可称、格勤匪懈。“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二十七条相对具体的要求。各地各部门先行考课并将考课结果编制成册形成“考薄”,然后逐级检勘、汇总、上报,最后上报至尚书省考功司以待会考。最后由皇帝确认后生效,作为官吏俸禄增减、品阶升降甚至职务变动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殷文明《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问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考课制度的特点。(8分)
特点:日臻完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考核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考核内容广泛,标准详细系统;考核程序严密;
考核结果与官员奖惩相结合。(任答4点8分,言之有理即可)
问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唐代考课制度的作用。(6分)
作用:有利于调动官员积极性,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有利于改善吏治,稳定社会秩序;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对后世有借鉴作用。(任答3点5分,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三: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
——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问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考核问题的看法。(6分)
要一分为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既要看到考核制度在封建社会的积极作用和意义,(2分)
又要认识到在专制社会,考核逐渐流于形式,作用有限,制度本身也并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4分)
(二)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的演变
材料一: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
——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问5: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8分)
特点:权力监督制度建立时间早;制定了相关的监察法律法规;
相关法规不断发展完善;在其他行政制度上也有相应举措。
问6: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古代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7分)
作用: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治腐败(整顿吏治);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4分)
局限: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能有限。(3分)
【小试牛刀】
1.汉初,刘邦曾与诸侯盟约“非有(军)功不得侯,非侯不得为相”;到景帝末年、武帝初期,功臣为侯者及其子孙,全部“亡国”;同时,也有不少因功封侯的军功阶层,因为不遵守法纪、行为不端而被废免,晁错、董仲舒等贤良文士大放异彩。此现象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郡国并行制遭到废除
C.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 D.军功封侯者素质低下
2.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州为监察机构,而到了东汉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州由监察机构转变为行政区实体。唐朝初年,道仅是一种监察区划,至唐玄宗时,道发展成为行政区划,成为凌驾于州县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单位。州、道这一变化( )
A.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反映出监察力度的减弱
C. 其主因是社会经济发展 D. 说明地方行政权力扩大
3.“南朝多以寒人掌机要”,如帮助皇帝处理日常务的中书通事舍人,处理日常军务的制局监,监管控制出镇州郡的藩王的典签,大都由寒门子弟担任。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科举已取代九品中正制 B.寒门子弟已成为治国核心
C.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D.世家大族的势力日趋衰落
4.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察举制的推行 B.九品中正制的实施
C.科举制的设置 D.中央集权制的加强
5.隋唐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据毛汉光统计,当时以科举出身者而言,69%为士族,13%为小姓,寒门占18%。这说明( )
A. 隋唐选举不再看重出身门第 B. 隋唐政治仍有贵族政治特点
C. 隋唐科举实现了社会的平等 D. 隋唐教育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6.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②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③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④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CAD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