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夏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
2.商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岀现铜铸币。
3.春秋战国: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4.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5.宋朝:北宋后期,铜钱流通量不足,无法满足商业贸易发展的需要,出现“钱荒”。在这样的背景下,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交子与宋朝后来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特别提醒】交子出现的意义:纸币比金属货币容易携带,可以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有利于商品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6.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又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7.明朝: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8.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9.晚清: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10.中华民国: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货币政策延续了清朝的传统,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11.国民政府
(1)法币改革: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并禁止银元的流通,将白银收为国有。
【特别提醒】法币改革的积极意义:它结束了我国货币史上千百年来极为混乱的落后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乃至促进了我国商品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2)发行金圆券和银圆券
①背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②结果: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不过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于是,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
12.解放区:华北人民政府于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统一发行人民币。
13.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1)人民币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5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2)人民币的影响:长期以来,人民币始终地位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 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 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金本位制
(1)背景: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
(2)实行:1816年,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此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先后采用,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3)特点: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自由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4)作用:金本位制的实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5)崩溃
①原因:1929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由于存款人大量挤兑,银行倒闭,黄金储备锐减,美国政府不得不宣布停止兑换黄金,全面禁止黄金出口,导致金本位制崩溃。
②影响:此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
2.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等欧洲国家,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2)建立:1944年7月,美国、英国等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讨论战后国际货币问题。为了协调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会议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3)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4)影响: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一定程度上稳定和促进了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同时也为美国推行世界霸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5)瓦解: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来,固定汇率制被浮动汇率制取代。
1.简述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提示:夏朝二里头遗址出土了海贝,还有用骨头、石头做成的仿制贝。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岀现铜铸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圜钱、蚁鼻钱等多种样式的铜铸币。秦朝在圜钱基础上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晚清时,清政府开始铸造银元。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以银元为法定货币。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1948年国民政府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发行金圆券和银圆券。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币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
2.简述国民政府发行金圆券和银圆券的背景及结果。
提示:(1)背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
(2)结果: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不过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于是,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但仍未摆脱发行失败的命运。
3.简述金本位制的特点。
提示:在这一制度下,各国的金币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们可以根据规定自由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
4.简述金本位制崩溃的影响。
提示:此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英镑虽然仍然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近半数的世界贸易还由英镑结算,但法国和美国等国构建了以法郎和美元等为中心的货币集团,各自为阵,一片混战,进一步加剧了世界矛盾冲突。
5.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和内容。
提示:(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英国,美国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
(2)内容: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6.简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职能。
提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则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促进经济复苏。
1.中国古代货币的六次重大演变
(1)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海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海贝作为货币。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贝出现后到战国时期,我国的货币形状很多。秦统一中国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延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元鼎四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此后,历代铸币皆由中央直接经管。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四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是我国古代货币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开元通宝钱是我国最早的通宝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钱文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它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后的“民国通宝”。
(5)由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线。铁钱笨重不便,纸币交子就在四川地区应运而生。交子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交子不但是我国最早的纸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6)由手工铸币向机制纸币的演变
清朝后期,随着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的逐渐传入,光绪年间已开始在国外购买造市机器,用于制造银元、铜元。后来,广东开始用机器制造无孔当十铜元,因制造者获利丰厚,各省纷纷仿效。清末机制货币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手工铸币向机制货币的重大演变。
2.金币本位制的内容和影响
(1)内容
①用黄金来规定所发行货币代表的价值,每一货币单位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的重量而形成一定的比价关系。
②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都可按法定的含金量,自由地将金砖交给国家造币厂铸造成金币,或以金币向造币厂换回相当的金砖。
③金币是无限法偿的货币,具有无限制支付手段的权利。
④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出或输入,当国际贸易出现赤字时,可以用黄金支付。
(2)影响
①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黄金自由发挥世界货币的职能,促进了各国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扩展,促进了资本主义信用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资本输出。金本位制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促进了资本主义上升阶段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②金本位制下,汇率固定,消除了汇率波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世界贸易的进行;各国央行有固定的黄金价格,从而货币实际价值稳定;没有一个国家拥有特权地位。
③但是,金本位制限制了货币政策应付国内均衡目标的能力,只有货币与黄金挂钩才能保证价格稳定;货币供应受到黄金数量的限制,不能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黄金生产不能持续满足需求,央行无法增加其国际储备;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赤字时,往往可能由于黄金输出,货币紧缩,而引起生产停滞和工人失业;给黄金出口国很大的经济压力。
3.全面认识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在即,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
②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
③经济实力的膨胀使美国企图规划战后的“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
(2)特点
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资金都来自成员国的认缴资金,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②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3)评价
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4)瓦解的原因
①体系自身存在缺陷。只有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才能使其他国家获得充足的美元供应;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性逆差,美元则会丧失其中心地位,引起美元危机。固定汇率制度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②美元危机。20世纪50年代的朝鲜战争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越南战争,使美国国际收支连年逆差,黄金储备大量外流。石油提价、经济危机,美国财政赤字庞大。政府大量发行货币造成通货膨胀,严重冲击了美元的信誉。各国纷纷抛售美元兑换黄金,使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③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日本等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与美国分庭抗衡,美国的经济竞争力相对削弱。
1.下表为战国时期的货币及流通区域表。这可以说明当时( )
刀币 齐、燕等国
布 韩、赵、魏等国
圜钱 秦国和东周、西周等地
铜贝、郢爰 楚国
A.民间商业勃兴 B.国内缺乏统一市场
C.货币流通量大 D.诸侯争霸战争不断
2.电影《英雄》中,无名(刺客)对战长空(刺客)时,给一旁抚琴的老者一把钱币,钱币有刀状、铲状等各种形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最为广泛流通的货币一直是( )
A.秦半两钱 B.五铢钱 C.圆形方孔钱 D.银锭
3.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至6月更增至130万亿,比十个月前初次发行时增加二十四万倍。金圆券钞票面额不断升高,最终出现面值一百万元的大钞,但仍不足以应付交易之需。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当时( )
A.社会通货膨胀严重 B.钞票印刷业技术革新
C.国民经济建设成果显著 D.国统区经济逐渐繁荣
4.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发行货币,称为“抗币”或“边币”。在与法币、伪币和土杂钞共存交错的斗争环境下不断壮大并逐步树立起信誉,占据了市场。这些“抗币”或“边币”的发行( )
A.阻止了日本的经济掠夺 B.巩固了根据地政权建设
C.主导了根据地金融市场 D.奠定了抗战的物质基础
5.20世纪30年代,各国纷纷放弃金本位制,采取以邻为壑的竞争性贬值政策,经济危机进一步加剧;二战后,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重新确立了金本位制。这表明布雷顿森林体系( )
A.打破了美国称霸全球的企图 B.彻底解决了各国的货币贬值问题
C.导致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有利于国际合作和稳定经济秩序
6.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达成协议,联邦德国、法国等国彼此之间实行固定汇率,而对美元实行“联合浮动”,这意味着( )
A.固定汇率制度垮台,布雷顿森林体系逐渐崩溃
B.“金本位制”垮台,最终限制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C.西欧经济实力增强,开始与美国分庭抗礼
D.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