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
材料一:“(扬州城)杀掠愈甚,积尸愈多,耳所难闻,目不忍睹”“(昆山县)城中人被屠戮者十之四,沉河堕井投缳者十之二,被俘者十之二,以逸者十之一,藏匿幸免者十之一。”——分选自《扬州十日记》《昆新两县续修合志》
材料二:清定鼎北京后,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政府尊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并沿袭明制,制木主牌位,立文庙祀之,每年春秋二祭。
材料三: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康熙帝
根据材料说一说,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战争
尊孔
集权
①军事措施:
②整治措施:
③文化措施:
消灭明朝残余势力与各地反清力量;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大一统;
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实现巩固统治的目的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
——郑成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明末,颜思齐等人招募福建地区百姓到台湾岛筑寨定居,开垦荒地。随后,福建官府、郑芝龙等大量招募福建、广东居民到台湾定居,因迁居台湾闽南人居多,闽南方言中的“台员”等词逐渐演化成“台湾”,明末公文开始正式使用“台湾”的称谓。
1.背景:
明末,荷兰殖民者趁机侵占了我国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17世纪荷兰殖民地示意图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国:
隋朝:
元朝:
明末清初:
清朝:
吴国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隋炀帝三次派人前往流求。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琉球,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设台湾省。
台湾屹峙海中,为东南屏障,四面环海,襟带列岛……诚东南一大都会也。
——《清史稿·卷四十六》
2.过程:
①清初,福建抗清的郑成功决心收复台湾。
②1661年,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抵达台湾岛,把敌人包围在赤崁城和台湾城中。
③郑成功对台湾城采取长期围困的战略,并多次打败荷兰的海上援军。
④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荷兰被迫投降。
3.意义:
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福建厦门郑成功雕像
郑成功15岁入县学,21岁成为太学生。明亡后,他弃文从武,投入反清斗争,在厦门一带活动。面对清朝逐渐统治中原的严峻局面,他决定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
1.收复台湾后的改革措施:
①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②派军队垦田,招徕大陆移民开荒。③向高山族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2.结果:
加速了台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台湾同胞尊称郑成功为“开台圣王”。
(二)清朝在台湾建制
1.背景:
2.过程:
清王朝在稳定了对内地的统治后,决定对台湾用兵,进一步实现国家的统一。
1683年,清军进攻台湾,郑氏战败,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歼灭郑军主力,结束郑氏在台湾22年的统治。康熙帝指出:“台湾……弃而不守,尤为不可”。明确要求必须把台湾掌握在手中。
3.建制:
4.意义 :
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康熙二十二(1683)年讨平之,改置台湾府,属福建省,领县三。……光绪十三年(1885),改建行省。
——《清史稿·志四十六》
清台湾巡抚衙门旧址
历史回顾:历史上中原王朝与西藏密切联系的史实有哪些?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唐朝:
元朝: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后,唐蕃之间友好往来: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和同为一家;唐蕃会盟碑;
在西藏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清世祖顺治帝
自主探究:清朝采取了哪些措施逐渐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控制?
1.确立册封制度:
清朝,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
顺治帝:
1653年册封“达赖喇嘛”封号,赐金册、金印。
达赖金印
康熙帝赐五世班禅“敕封班臣额尔德尼之印”
清军入藏平定扰乱西藏的准噶尔蒙古势力。
1713年册封“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康熙帝:
清圣祖康熙帝
1661-1722年在位
章程
内容
清世宗雍正帝
1722年—1735年在位
2.设置管理机构:
①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②1751年,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③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A.明确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管西藏政教事务;
章程内容:
B.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事务;
C.西藏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chè]签,最后报请朝廷批准。
清高宗乾隆帝
1735年-1795年在位
皇帝特赐金瓶,将灵童名字及出生年月写于签牌上,放进瓶内。由各呼图克图(活佛)和驻藏大臣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正式拈定。
——摘选自《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金奔巴瓶及象牙签
“西藏处于清朝皇帝的绝对主权之下,清朝皇帝强有力地严密地控制一切事务,与外国政府建立联系和友谊都将冒犯清帝,向您派遣信使超出了我的权限。”
——六世班禅致信英国东印度公司孟加拉总督黑斯廷斯
3.加强上层友好往来:
六世班禅长途跋涉前往承德避暑山庄,参加乾隆70岁寿辰庆典;
乾隆帝也特地在避暑山庄为班禅修建须弥福寿庙。
乾隆时,英国殖民者入藏,试图与西藏建立直接联系。六世班禅明确表示:西藏在中国主权管辖范围内,无不听命于朝廷。
清·冷枚《避暑山庄图》
故宫博物院藏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皇帝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
清朝每年指定蒙古王公到避暑山庄陪同皇帝打猎习武。维吾尔、藏、苗、高山等少数民族首领都曾到避暑山庄觐见过皇帝。
避暑山庄对于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避暑山庄外八庙:须弥福寿之庙
知识拓展
怀柔友好的方式加强各民族上层联系
清代,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称为“回部”。
四、巩固西北边疆
1.背景:
2.平叛:
蒙古族准噶[gá]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攻占回部。
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击败噶尔丹,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
天山山脉
(一)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清·《平定准噶尔图卷》局部/国家博物馆藏
四、巩固西北边疆
1.背景:
2.平叛:
乾隆时期,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激起人民强烈不满。
乾隆皇帝下令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这场分裂祖国的叛乱。
平定回部叛乱局势图
(二)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
清·郎世宁等《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四、巩固西北边疆
清朝(乾隆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清军驻扎新疆,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伊犁当勘定之初,为新疆总汇。奉旨设立将军,一切管辖地方、调遣官兵,自应酌定成规。
——《清实录·高宗·卷六七三》
(三)设置伊犁将军
四、巩固西北边疆
1.过程:
2.意义:
1771年,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堪忍受沙俄的控制和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新疆。
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土尔扈特部东归图》/辽西博物馆藏
(四)土尔扈特部回归
西藏拉萨·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旧址
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稳定了西藏、新疆的政局;密切边疆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交融;使西藏与新疆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课后活动
1.背景:
17世纪中期,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筑城堡。
五、雅克萨之战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翦[jiǎn]除,恐边徼[jiào]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17世纪沙俄军队
2.过程:
3.结果: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谈判。
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中俄雅克萨之战地图
清·《琼郡舆地全图》/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相关史事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明初,为防御倭寇,将钓鱼岛列入防区。清袭明制,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管辖之下。
清袭明制,在海南设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
回顾概括:清朝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伊犁将军;
册封制度;驻藏大臣与噶厦;法律文献;金瓶掣签;
郑成功收复台湾;设台湾府;设台湾省;
雅克萨反击战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西北-新疆地区:
西南-西藏地区:
东南-台湾地区:
东北地区:
总结归纳:结合以上,试总结清朝加强边疆统治的方式与特点有哪些?
战争,设置机构,颁布法律等;恩威并施,刚柔并济,因地制宜。
六、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
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南至南海诸岛
北接西伯利亚
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国力强大
嘉庆二十五年清朝疆域图(1820年)
清朝多民族大一统格局的形成是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历史必然,具体过程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内向性和凝聚力,是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果。
清朝奠定了我国的疆域和版图基础,延续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弥合了历史上形成的游牧和农耕二元隔阂,加强了对边疆的治理,为近代整合边疆奠定了基础。
——引自《中国社会科学网》2023年10月
顺治:1653年册封“达赖喇嘛”
康熙:1713年册封“班禅额尔德尼”;清军平定西藏内乱
雍正: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政务
乾隆:设置噶厦;颁布《钦定善后章程》;金瓶掣签
康熙: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叛乱,稳定西北边疆
乾隆: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土尔扈特部东归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巩固全国统治
军事:清军消灭明朝残余势力和反清力量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大一统
文化:推崇儒家学说
加强边疆统治
明末: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
清初:1684年设台湾府,1885年设台湾省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东南海防
东南
台湾
西南西藏
西北新疆
东北
(康熙)清军在雅克萨之战击败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清前期,中国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多民族国家。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下列四幅是我国东南沿海的历史地图, 按其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C
流求
2.思维导图有利于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下列思维导图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各民族交往、交流与交融
B.中外多元文明的碰撞
C.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早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A
3.对下图中的三位历史人物评价正确的是( )
戚继光像 郑成功像 康熙帝像
A.他们都是抗倭英雄 B.他们都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C.他们都曾收复台湾 D.他们都是中外友好交流的使者
B
4.自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历代统治者在这一区域设置机构或派遣官员,加强管辖。图中①②③处填写正确的是( )
A.①市舶司②驻藏大臣③伊犁将军
B.①安西都护府②北庭都元帅府③伊犁将军
C.①宣政院 ②北庭都元帅府③驻藏大臣
D.①安西都护府②驻藏大臣③设立噶厦
B
5.楹联是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下面两组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第一组:荐热血拼身守土,龙船震鼓鼙,敢令重洋倭寇灭;展素心无意封侯,虎胆卫家国,但祈万里海波平。
第二组:东海望澎台,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南天留祠宇,雄途虽渺,称名则妇孺皆知。
A.捍卫了国家的主权 B.加强了明朝对外交往
C.抗击了西方的侵略 D.打破了闭关锁国限制
A
6.元明清时期,统治者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如在东南地区,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清朝设置台湾府;在西南地区,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清朝设立驻藏大臣。元明清时期在边疆治理方式上具有的特点是( )
A.盛气凌人,竭泽而渔
B.维护主权,因地制宜
C.因循守旧,顺其自然
D.故步自封,漠然置之
B
7.在台湾,郑成功规定,每番社派去汉族农民一名,给熟牛一头和一些农具,将铁犁牛耕等生产技术传授给高山族人民,这样,台湾岛上“烟火相接,开辟芜土,尽为膏腴”。这些举措( )
A.反映了抗击侵略的决心
B.密切了祖国各地的联系
C.促进了台湾地区的开发
D.强化了清朝政府的管理
C
8.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中国历代王朝都注重对图中①地的管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在古时曾被称为西域
B.西汉时,曾在该地设立西域都护进行管辖
C.该地最早隶属于中央政权是在明朝时期
D.清朝时期在该地设立驻藏大臣,监督地方政务
D
9.1754年,在改建承德避暑山庄的丽正门时,乾隆皇帝命人用满、蒙、汉、维、藏五种文字题写匾额,以体现自己所主张的“以昭国家一统同文之盛”的文化政策。这表明,乾隆皇帝( )
A.精通多种民族语言 B.具有社会危机意识
C.推行文化专制政策 D.注重维护国家统一
10.“在这项条约中,俄国同意拆除它在雅克萨的要塞并撤走其臣民,中国则同意割让有争议边界沿线的一些领土,并给予俄国一些贸易特权。”“这项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A
D
11.土尔扈特部从俄国出发时近17万人,回到伊犁时只剩下7万多人。乾隆皇帝得知回归消息后专门拨款20万两白银,马上派官员前往伊犁发放慰问、救济物品。乾隆此举( )
A.巩固了多民族国家 B.打击了分裂势力
C.捍卫了领土的完整 D.促进了中外交流
12.1727年,雍正时设( )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A.驻藏大臣 B.伊犁将军
C.西域都护 D.台湾府
A
A
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
西藏拉萨·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旧址
晚清驻藏大臣赵尔丰(1908-1911)
驻藏大臣全称“钦命总理西藏事务大臣”,雍正四年(1726)设立。乾隆五十八年(1793)最终确定驻藏大臣的权力和地位。驻藏大臣对上直接受皇帝指挥,对下主持西藏一切政要,包括人事、宗教上的管理权,西藏活佛在内的西藏各级官员,皆遵其指示、受其节制。
义师为尔复君父仇,非杀尔百姓,今所诛者惟闯贼,吏来归,复其位;民来归,复其业。师行以律,必不汝害。——《清史稿》
经纶方始,治理需人,凡归顺官员既经推用,不必苛求。
——《清世祖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