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课时衔接】
1.下面是根据课文内容拟写的上联,请你请根据课文《邓稼先》拟写出下联。
上联:闻一多唐诗杂论沥尽心血
下联:
【基础通关】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深宵(xiào) 抱歉 沥尽心血(lì)
B.典籍(jí) 衰弱 锲而不舍(qì)
C.赫然(hè) 楷体 一反既往(jì)
D.署名(shǔ) 独栽 气冲斗牛(dòu)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党的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锲而不舍地推进各项工作。
D.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在幸福和平年代的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那兀兀穷年里发生的感人故事。
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
正因为英雄具有这些崇高的品质,其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 。 。 。
①对国家而言,英雄是国家的符号,每个国家都需要有引以为傲的英雄
②可以说,正是千千万万的英雄,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于危亡中展现生机,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
③对个人而言,英雄为我们树立起精神的标杆,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④英雄们身上所具有的光辉品质,正是构筑民族精神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A.①③②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5.按要求修改下面的会议通知。
通 知
经研究决定,本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后,分年级召开各班学生代表会议,收积学生代表对各科教学的意见。希望各班派三名代表按时参加会议。
此致
敬礼
教务处
3月1日
(1)通知中的一个错别字是“ ”,其正确写法是“ ”。
(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说明语病类型并修改。
(3)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4)通知的内容有不合理之处,请指出。
6.【教材拓展练】结合课文内容,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修辞手法角度)
(2)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人物描写角度)
【素养拓展练】阅读薛晋文的《我的小学》,回答问题。
①印象中,我没有上过真正的幼儿园,20世纪70年代末的晋西北吕梁山村里也没有幼儿园可上,升入一年级前需要在小学的识字班打基础,大概就是今天的学前班。在识字班我们同样能学到不少东西,许多有趣的启蒙知识令人难忘,一些基本的拼音字母常常被老师编成顺口溜,现在我还能随口背诵两句,比如,“ɑ像个小姑娘,辫子朝后扬”“j、q、x三兄弟,见了ü眼就挖去”。为了让学生快速记住阿拉伯数字,老师领着我们摇头晃脑地反复朗读“木棍1,鸭子2,耳朵3”,充满童真童趣。
②我的小学曾是一座小庙,屋檐下是麻雀和其他小鸟的家。上课时它们经常扑腾起来,进进出出、自由自在地玩耍,按捺不住的同学会跳起来去抓麻雀,教室里顿时乱作一团,有时动静太大,墙壁上的尘土都震落下来,于是同学们将书本抖一抖,呼吸着泥土味和书香味混杂的空气继续上课。
③那时,教室里没有像模像样的桌椅板凳,村口的老树砍倒后,木匠们用大锯锯开,取中间最平整的板材,老师搬来红砖垒成小砖垛,将板材横在上面,于是大通铺式的课桌就安装好了。桌子有了,但是小板凳没有,需要自己从家里带。下课时,顽皮的同学将小板凳翻过来当马骑,一路横冲直撞,好不热闹。为了防止小板凳丢失,他们常常是早晨带来,晚上带走,有的家长不放心,怕半路丢了,索性拿绳子将小板凳拴在孩子腰间,孩子们走起路来就像拨浪鼓一样左右晃荡,成为蜿蜒山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④冬天里,同学们要轮流值日看好用来取暖的炭炉子,有时候隔夜起来炉火灭了,要自带玉米芯和柴火再次点上。遇到柴火难着的时候,老师和我们轮流用嘴冲着炉口猛吹,浓烈刺鼻的烟扑面而来,眼泪和清鼻涕会扑簌簌地流下来。烟火的气息在教室上空缭绕着,弥漫着,许久才随风散去。
⑤那时候家里实在是穷,买不起书包,娘就用粗布和针线自己缝一个,不大不小挎在身上正合适。每当有了新书包,我就想四处炫耀一番,神气十足地走在乡间小路上,觉得自己是个文化人。
⑥六一儿童节到来时是最快乐的,鲜艳的红领巾早早地戴在了胸前,乡村小学热闹得就像过年一样,老师借来了秧歌队的锣鼓,一边教我们,一边给村民表演,滚铁环、踢毽子、猜谜语、丢手绢等趣味活动能让我们开心好几天。当然,少不了简单而隆重的表彰会。作为“三好”学生得到的铅笔、橡皮和文具盒,我一直舍不得用。崭新的奖状领回来我总要高兴好几天,就像过年贴画一样,要贴在窑洞里最醒目的位置。
⑦村里小学有一片自留地,老师常带着我们下地劳动。春天,我们一起将地里的玉米或高粱茬子整理干净,将农家肥均匀撒开,学着大人的样子将种子埋入土中,似乎满眼都是收获的景象。夏天,校门口的庄稼长势喜人,我们走过路过总要回头看几眼,就像惦记自己的亲人一样,人和土地的感情就这样在我们心里扎了根。秋天,和老师们一起掰玉米、刨土豆。我们点燃一堆柴火烤土豆,新鲜的土豆冒着热气,带着泥土的芬芳,让人百吃不腻。
⑧小学快毕业时,村里在东川河两岸建了一座石拱桥,语文老师给我们布置了命题作文。老师夸我作文写得不错,拿着作文本给大家又是读又是看,激动得像个孩子。在老师眼里,学生的进步比自家粮食丰收了还要高兴。当时我理解不了老师的心情,斗转星移,没想到长大后我就成了她。参加工作走上讲台,看到学生的进步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激动,慢慢地明白了老师对学生的那份深情。现在我勉强能写点东西,和老师当年的鼓励和付出分不开。
⑨再后来,语文老师突然说要走,临别前,她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得离开,眼里噙着泪水说不出话来,那一天我们都哭了,闻讯赶来的爹娘们也哭了。听说老师嫁到了邻近的县里,之后就断了联系,再也没有见到她。
四十多年过去了,我从未忘记那所小学,从未忘记那些老师。
(有删改)
7.文章围绕“师生之间”回忆了哪些事
8.文中的语文老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请结合文章第⑧~⑩段分析。
9.【思维能力】某日报设有《工匠精神》《青春风采》《金色童年》等栏目。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 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邓稼先两弹一星奉献终身
2.C 解析:A项,“宵”应读xiāo;B项,“锲”应读qiè;D项,“栽”应为“裁”,“斗”应读dǒu。
3.D 解析:“兀兀穷年”的意思是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这里不符合语境,使用错误。
4.C 解析:推敲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③①两句从个人和国家层面依次展开,具体说明英雄的作用;④句承接③①两句,②句总结。
5.(1)积 集
(2)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改为“学校将分年级召开各班学生代表会议”。
(3)正文后滥用致敬语,致敬语“此致 敬礼”应删去。
(4)地点不明。
6.(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本子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比作“群蚁排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写的字多而且工整,表现了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态度。
(2)运用了外貌描写,形象地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
7.①老师领着“我们”摇头晃脑地反复朗读阿拉伯数字;②老师和“我们”轮流用嘴冲着炉口猛吹点燃取暖的炭炉子;③在六一儿童节老师借秧歌队的锣鼓教“我们”表演;④老师常带着“我们”下地劳动;⑤语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给大家又是读又是看;⑥临别前,语文老师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得离开。
8.①善于鼓励学生。语文老师夸“我”作文写得不错,拿着“我”的作文本给大家又是读又是看,激动得像个孩子。②非常疼爱学生。临别前,语文老师把“我们”一个一个地抱在怀里舍不得离开,眼里噙着泪水说不出话来。
9.向《金色童年》栏目推荐。从选材看,文章主要回忆了“我”小学时难忘的、有趣的一事,符合“金色童年”时间段,令人回味无穷;从主题看,文章主要表达“我”对小学生活的深深怀念,对老师的怀念与感激,符合“金色童年”主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