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
【课时衔接】
1.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校园内张贴了多幅公益广告画。请你从下面两幅公益广告画中选择一幅,说明公益广告画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基础通关】
2.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孤孀(shuāng) 絮说(xù) 深不可测
B.震悚(shǔ) 惧惮(dàn) 聚族而居
C.疮疤(chuān) 粗拙(zhuō) 毫不相干
D.诘问(jié) 掳去(lǔ) 莫明其妙
3.请指出下列各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1)“那里的话 !”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 我们也要被掳去……”( )
(2)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
( )
(3)后来一提起,还是立刻面如土色。
( )
(4)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 )
4.【教材拓展练】下列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本文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过程为主线,把全文有机地贯串起来,成为完整的统一体。
B.在“我”眼里,长妈妈多事、不拘小节、麻烦多礼,但同时又心地善良、仁慈、乐于帮助别人。
C.文章围绕长妈妈展开叙事,其中重点写的是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
D.本文表达了鲁迅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热情地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同时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的思想毒害。
5.本文是篇回忆性散文,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作者对阿长的怀念充满温情
【素养提升】
(一)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6.作者为什么在题目中称长妈妈为“阿长”
7.童年鲁迅对长妈妈的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8.长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文中写了哪些事情或细节来表现。
(二)阅读《孩子的饭兜》,回答问题。
①在北京城区,许多小学的学生,每天上学除了背上书包,还得带个饭兜;提包样方砖样,形状不一;灰的黑的粉的,颜色各异。说是饭兜,其实是餐具兜,里面并无饭,通常是一个分成若干个格子的饭盒、一个汤碗、一个匙筷盒、一块小桌垫,有的还会将水壶也放里边。
②孩子大多由家长接送,饭兜自然一概由他们拎着。早上快到校门口时,孩子说到了,把饭兜给我吧。提兜的总是说,不急不急。待走到校门口的家长止步线前,才将饭兜递过去:“你自己拎了啊,兜里有水,可别忘了喝。”而后,微笑着目送孩子走进校门。有的还会走到围墙边,踮起脚尖,透过栅栏的空隙往里看,直到那个背着双肩书包、拎着饭兜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
③下午放学时,校门前早站满了人。一看到自家孩子走出来,忙挤过人群,疾步到孩子面前,倏地将饭兜夺过来:“中午吃了什么 好吃不 吃饱没有 ……”有个小女孩,上学由父母接送,住在学校附近的爷爷,每天放学时总在校门口候着,不论晴天雨天,不论刮风下雪,不论严寒酷暑,雷打不动,只为一件事——把孙女的饭兜接过来,拿回自己家将餐具清洗干净。次日早上,爷爷又准时守候在校门口,笑眯眯地将饭兜交给孙女,便和孙女说上两句话。有人问小女孩,爷爷是为了给你洗餐具还是为了每天能见见你 小女孩笑答,我觉得都有吧。
④清洗饭兜里的餐具是家长每天必做的功课。用流动水仔细清洗,而后逐件摊开,北京气候干燥,很快就能晾干,收起时见不到一丁点水珠或湿痕。装餐具时先将饭盒置于兜底,再放上汤碗、匙筷盒,继而放入折叠整齐的小桌垫以及水壶——上午要喝水,中午用餐时先要铺好小垫子,将饭兜里的东西摆放规整,能方便孩子取用。家长清洗时根据饭盒中的残渣,可以大致推测午餐的菜品,或荤或素,或油腻或清淡,或大米或西食,并以此为参考,按照营养均衡搭配,补齐短板的原则,为孩子做出下一顿饭菜。
⑤都说北京大爷善侃,户外石桌上打牌,公园里遛鸟,三五个凑在一块儿,京腔京调,坦率直白,风趣幽默,聊国家大事、皇城轶事、街坊传闻,也有侃家事的时候。而侃家事时又总是离不开饭兜这个话题。
⑥想起改革开放前我在农村中学走读,每天早上出门时将用一片旧布包起来的二三两大米、一小玻璃瓶咸菜、一双竹筷塞进书包。走十几里路到校后先进厨房,小心地将大米倒入小饭钵,置于蒸笼里,然后才进教室自习。走读生们的菜装得并不很密实,菜汁渗进书包布料,于是常有腐烂的酸臭味弥漫在教室里。偶有同学带的菜是酒糟腌萝卜或猪油兑酱油,香味阵阵,馋得大家直咽口水。那时书包也是饭兜,家长顾不上装饭菜、餐具的家什有何讲究,他们关心的只是如何省下点大米,保障走读的孩子午餐能吃上米饭而不是地瓜土豆之类,如何争取在孩子带的咸菜里下点菜籽油。
⑦此时的北京,正是人间四月天,在“一树一树的花开”“新鲜初放芽的绿”的丽景中,看着,听着,想着关于孩子饭兜的种种,心中不禁涌动着情感的波澜,“是爱,是暖”,是感恩,是希冀。
(作者:赵汀生。有删改)
9.选文主要写了北京城区家长送饭兜、接饭兜、清洗饭兜、聊饭兜等有关内容。第⑥段回忆了改革开放前有关农村用旧布包带饭的故事,是否多余 请说明理由。
10.选文第③段结尾写道“小女孩笑答,我觉得都有吧”,请结合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补写此时小女孩的心理活动。
11.赏析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下午放学时,校门前早站满了人。一看到自家孩子走出来,忙挤过人群,疾步到孩子面前,倏地将饭兜夺过来:“中午吃了什么 好吃不 吃饱没有 ……”
12.阅读选文第⑦段描写景物的画线句子,说说这句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示例一:我选择第①幅公益广告画。画面左下角的汉字突显了“爱国”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画面由飘带、祥云、花卉等元素组成,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其寓意是号召我们热爱祖国,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示例二:我选择第②幅公益广告画。画面左下角的汉字突显了“文明”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画面由合成“心”形的一双手、劳动者、花木、蜻蜓、祥云等元素组成,其寓意是号召我们用双手和爱心,建设美丽家园,成为文明的践行者。
2.A 解析:B项,“悚”应读sǒng;C项,“疮”应读chuāng;D项,明—名。
3.(1)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
(3)神态描写
(4)心理描写
4.C 解析:C项“重点写的是她饶舌、多事,有许多繁文缛节”的说法有误。文章重点写的是“买《山海经》”。
5.示例:“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些温情的叙述既饱含思念与感激,又深怀同情与愧疚。
6.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笔,作者对她“不大佩服”“讨厌”“不耐烦”,觉得她“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她,则名不副实。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似矛盾,却令人好奇。“阿”字有亲昵的意味,符合作者当时写此文时中年人的口吻。
7.感情变化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怀有特别的敬意—怀有新的敬意”。
8.①长妈妈地位低下,是一个没有名字的人。②长妈妈是一个粗人。长妈妈睡觉时总是“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长妈妈睡相不好)。③长妈妈饶舌多事。长妈妈“常喜欢切切察察”。④长妈妈有着太多的繁文缛节。长妈妈“逼”着“我”吃福橘。⑤长妈妈是无知而又纯朴的。长妈妈给“我”讲长毛的故事。⑥长妈妈是一个真诚、善良、关心孩子、尽可能帮助孩子的好人。长妈妈给“我”买来《山海经》。
9.这属于插叙,不多余;虽然在不同时代、不同物质条件下有关饭兜的故事各不相同,但家长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关爱之情是永恒不变的。这一段丰富了文章内容,深化了文章主旨。
10.示例:我的爷爷真好!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爷爷都来为我接送饭兜,实际上他是为了每天都能看到我,我好幸福啊!
11.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家长关心孩子午餐是否吃好的迫切心情,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
12.景物描写充满画意,既表现了北京春天景色的美好,寄托了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希冀,又更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