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爱莲说 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7 爱莲说 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20:1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爱莲说
【课时衔接】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 ”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①耽:极爱好。 ②斗储:指少量的储粮。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刘禹锡和王欢都有安贫乐道的品格,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基础通关】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    ”。
(2)《爱莲说》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    ,    ”。
(3)《爱莲说》中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    ”。
(4)《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世人甚爱牡丹     甚:  
(2)可爱者甚蕃     蕃:  
(3)亭亭净植     植:  
(4)宜乎众矣     宜: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水陆草木之花 何陋之有
B.自李唐来 有朋自远方来
C.香远益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
D.予谓菊 权谓吕蒙曰
5.请你根据所给的与周敦颐《爱莲说》有关的上联,选择与之相对应的下联 (  )
上联:周敦颐独爱莲花说品格高洁
下联:
A.刘禹锡谪居陋室铭德行馨香
B.毛泽东纵观古今数风流人物
C.陶渊明偶得桃源叹古今变迁
D.苏东坡夜游承天遣闲情逸致
【素养提升】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7.对于《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这样概括:一条线索,即以    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    为莲的总陪衬,以    和    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通过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    、    、    。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以此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但我们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10.“独爱莲”“独爱菊”中的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11.文末作者以“噫”引出感叹的内容,请谈谈你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12.《爱莲说》和下面链接材料的作者分别想借“莲”和“菊”表达怎样的情怀
【链接材料】见夫幽姿劝质①,凌厉风霜,则思淬厉节操②,处艰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③。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
(选自戴良《爱菊说》)
【注】①幽姿劝质:隐而不露的姿态、刚劲不阿的气质。②淬厉节操:磨砺自己的节操。③有悔:有所悔恨。
(二)【素养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古诗,回答问题。
【甲】《爱莲说》
【乙】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①初开晓更清。
(选自白居易《咏菊》)
  【注】①金粟:桂花,这里指菊花在阳光下像桂花一样金黄艳丽。
13.花是文学作品中的常见形象,请根据以上作品完成表格。
作品 《爱莲说》 《咏菊》
形象 莲 菊
特点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耐寒唯有东篱菊
技法 还写了牡丹和菊 还写到①    
我的发现:二者都运用了②    的手法
志 ③      ④         
(三)【素养拓展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鸭 沼 观 荷
余生甫里,即以唐陆天随而得名。天随子隐居不仕,自号甫里先生。没后,亮节高风,里人思之不置。以先生生平固喜鸭,乃凿地为池沼,于池畔另辟鸭舍,方塘如鉴,一水潆洄。蓄白鸭数头,修洁可爱。红衣翠盖间,点缀以白羽翩跹,亦复不俗。中央筑一亭曰“清风亭”,东西通以小桥,四周环植榆柳桃李,盛夏新绿怒生。碧阴覆檐际,窗棂四敞,凉飙飒然。
池种荷花,红白相半,清芬远彻,风晨月夕,烟晚露初,领略尤胜。每岁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祝生日。观荷之约,以花开为始,三日一会,肴核以四簋为度,但求率真,毋侈华靡。甫里本属水多,多菱芡之属。沉李浮瓜、调冰雪藕之外,青红错杂,堆置盘中,亦堪解署。
余定莲为君子之花,具有四德:香清,韵远,品洁,色纯;乃不解阿谀者流,以高人静士之容。
(有删改)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领略尤胜   尤:    
(2)多菱芡之属 属:     
15.翻译下面的句子。
四周环植榆柳桃李,盛夏新绿怒生。
16.联系周敦颐的《爱莲说》,说说作者为何称“莲为君子之花”。
参考答案
1.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2.(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3)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莲 花之君子者也
3.(1)很,非常
(2)多
(3)竖立
(4)应当
4.B 解析:A项,结构助词,的/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B项,从;C项,更加/好处;D.认为/对……说。
5.A 解析:A项与上联最贴合,内容上都是说品行的;结构上,“周敦颐”与“刘禹锡”皆为名词(姓名),“独爱莲花”与“谪居陋室”都是动宾短语,“品格高洁”与“德行馨香”都是主谓短语。
6.(1)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污染,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艳丽。
(2)爱好牡丹的人很应当多了。
7.爱莲 草木之花 菊花 牡丹 隐逸者 富贵者 君子
8.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示例:我同意第一种观点。我们只要保持坚贞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不受其影响。
10.表现出作者遗世独立、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表明作者不同于陶渊明避世的生活态度,而是勇敢地面对现实。
11.一叹爱菊之人,即真正的隐士太少;二叹爱莲之人,即像作者一样不慕名利、洁身自的好人非常少;三叹爱牡丹之人,即世间追名逐利的人太多。这三叹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争名夺利、趋炎附势、追求富贵者的厌弃。
12.《爱莲说》中作者借歌颂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达了自己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高洁品质的坚守,以及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厌恶与鄙弃。链接材料中作者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表达了自己对品质高尚、洁身自的好品德的追求。
13.①芭蕉、荷 ②对比(衬托) ③表现作者虽处浊世,但洁身自好的高洁人格 ④表达了诗人要像菊花一样,不畏严寒,耐得住苦难和风霜,坚韧顽强
14.(1)格外 (2)类
15.池塘四周环绕种植着榆树、柳树、桃树、李树,盛夏时节,绿意萌发,草木茂盛。
16.周敦颐以莲喻指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君子,本文则借莲花来表明自己对高尚情操的尊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