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2 台阶 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12 台阶 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20:24: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台阶
【课时衔接】
1.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发挥你的想象,描述漫画的内容。
【基础通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1)母亲坐在mén kǎn(   )上干活,我就被安置在青石板上。
(2)正好那会儿有人从门口走过,见到父亲就打招呼说:“shǎng wǔ(   )饭吃过了吗 ”
(3)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fán zào(   )。
(4)yán wài zhī yì(   ),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
(5)虽然这些都很wēi bù zú dào(   ),但他做得很认真。
3.对于《台阶》一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的语言十分口语化,作者好像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平常的邻家故事。
B.文中的父亲一生辛勤劳作,是一个淳朴、厚道、吃苦耐劳的人。
C.父亲一生劳作是为了抬高自家的台阶,表现了父亲好强、爱慕虚荣的特点。
D.本文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突出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和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
4.【综合实践】假如你是光明中学七(1)班的学生,班级开展以“我们爱劳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材料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生前曾说,“不下田的学生我不带”,他长年头戴草帽挽起裤腿,下田试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就是一个农民”,“禾下乘凉”是他的梦想。钟南山院士评价他,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
材料二:日前,某中学举行校所共建劳动基地活动,农科所博士团带孩子们种下基地建成后的第一季农作物——油菜。每个同学负责一小排作物养护。孩子们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1)任务一:探究材料,你懂得了关于劳动的什么道理
(2)任务二:现已根据材料一拟写了上联,围绕活动主题,请你根据材料二补写下联。
上联:科学家禾下乘凉勤躬耕
下联:
(3)任务三:你班计划于3月25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将邀请农科所博士团某老师前来指导,结合材料二,请你以班长小明的身份将下面的邀请函补充完整。
邀 请 函 尊敬的农科所博士团某老师:    回复为盼。 光明中学七(1)班小明  2024年3月20日
【素养提升】
阅读《艾叶香中寻玉佩》,回答问题。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这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 ”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 ”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作者:郑凤岭。有删改)
5.作者回忆了关于奶奶的哪几件事情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教“我”磨面做饼→给“我”压岁钱→    →病中思念爷爷→    
6.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7.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1.示例:一个失信的人被限制贷款、禁止乘坐列车软卧、禁止乘坐飞机……处处受限,处处碰壁,他因失信被关进了道德的“牢笼”里,失去了自由。他终于知道了失信的可怕……
2.(1)门槛
(2)晌午
(3)烦躁
(4)言外之意
(5)微不足道
3.C 解析:C项表述有误,文中表现的是父亲不甘心低人一等,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
4.(1)示例:用劳动创造社会价值,从辛勤劳动中体会快乐。
(2)示例:中学生田间实践乐劳动
(3)示例:我班将于3月25日开展劳动实践活动,诚邀您来我班对我们的活动加以指导。
5.带“我”摘艾叶 荒年做艾饼 临终不说玉心佩的去向
6.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房子用泥建造的样子,表达出“我”对奶奶的怀念。
7.“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饼。”这句话暗示玉心佩已被卖掉,换成了米面,为后文没找到玉心佩做铺垫,表现了奶奶对家人的关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