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雅苑(一)
【课时衔接】
1.请概述祥子绰号的来历。
【基础通关】
2.阅读王维的《竹里馆》,回答问题。
(1)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志趣
(2)“幽篁”“深林”中的“幽”“深”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3.阅读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回答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满”字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
C.本诗着重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紧扣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思乡之切。
(2)前人评价,“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 为什么
4.阅读岑参的《逢入京使》,回答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是一首边塞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盛唐时期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期,出现了以岑参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B.这首诗写诗人在东行归乡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朋友,勾起了诗人的复杂情绪。
C.最后两句诗写诗人遇到入京使时欲写信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淳朴的描写中十分传神地流露出诗人的情感。
D.这首诗不假雕琢,感情真挚,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2)请你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一下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5.阅读韩愈的《晚春》,回答问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杨花榆荚虽缺乏“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值得赞扬。
B.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言绝句,只是写百卉千花争奇斗艳的场景。
C.这首诗平中翻新,颇富奇趣,还在于诗中拟人的修辞手法的奇妙运用,将人与花糅为一体。“草木”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解”还能“斗”,而且还有“才思”高下、有无之分。
D.此诗熔景与理于一炉。可以透过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
(2)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是劝人珍惜光阴,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为什么
【素养提升】
6.【思维能力】请将诗歌《春夜洛城闻笛》改写为一篇写景短文。
要求:(1)不改变主要内容及诗人表达的情感;(2)不逐句翻译,尽量发挥想象,适当增添必要细节;(3)200字左右。
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乙】宣城见杜鹃花
李 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1)两首诗开头两句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 请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是如何产生的。
8.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甲】晚春
韩 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乙】春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1)下列对这两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甲诗描绘暮春之景,一反常态,不写暮春凋零,而写草木的生机勃勃。
B.甲诗描写“草树”惜春争艳的场景,表达出诗人对春天大好风光的珍惜赞美之情。
C.乙诗第一句中的“都”字流露出诗人经过漫漫寒冬,久盼春色的急切心情。
D.乙诗的第二句表达了诗人见到满园春色,其溢于言表的欣喜一扫遗憾之情。
(2)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化的写法,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祥子被大兵抓去,他趁匪兵退却时,瞅准机会逃了出来,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元大洋。祥子生了一场大病,在一家小店里躺了三天,就在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被人家听见,于是送他个外号叫骆驼祥子。
2.(1)诗歌描述了诗人在幽深的竹林中享受着安宁与自在的生活,表现了诗人淡泊的生活态度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2)“幽”“深”二字的运用,渲染了一种幽深寂静的气氛。
3.(1)C
(2)寓意:惜别怀远。我同意“关键”之说。“柳”与“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借“柳”表达与亲朋好友离别时的留恋之情。
4.(1)B
(2)示例: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了,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诗人又思念起家乡和亲人,不禁掩面抽泣,泪水很快就沾湿了双袖。
5.(1)B
(2)示例一:同意。因为诗人是以“百般红紫斗芳菲”反衬“杨花榆荚”的白首无成。
示例二:不同意。因为诗人在诗中是在嘲笑“杨花榆荚”没有“百般红紫”的花,不能为春天增添光彩。
示例三:不同意。本诗是在歌颂“杨花榆荚”尽管“无才思”,但还是敢于与“百般红紫”争芳斗艳,为暮春增色。
6.示例:静夜中的洛阳,寂静得如同一丝游云。繁星移近眼前,把夜空越推越远,夜色也越来越深沉了。整个洛城充满着清冷和静谧。朦胧的黑暗里,不知从哪里飞来了一曲笛音,乘着春风飘进屋里。几只萤火虫飞来飞去,像是给笛音伴舞,让我不禁想起家乡那飞舞的萤火虫。优美的笛声,激起人们的丝丝伤感。笛声来得快,去得也快。只留那一弯清月,在寂静的黑夜中,不知疲倦地倾听游子的诉说。笛声悠悠,浓茶醉酒,低吟浅唱着浓浓的乡愁。
7.(1)甲诗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表现手法,乙诗运用的是联想和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
(2)相同。甲诗写听到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直接生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乙诗写看到眼前的杜鹃花,想到故乡的子规鸟叫,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8.(1)D 解析:“满园春色”表述有误,乙诗描写的是初春景象。“二月初惊见草芽”意思是“二月初时才惊讶地发现有小草冒出了新芽”。“惊”字写出了诗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萌芽的惊喜神情,也写出了诗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心情。“初”字含有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
(2)示例:甲诗中,“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将杨花、榆荚拟人化,描绘了它们虽无芳华,却不甘寂寞,因风起舞,化作雪飞,在春光中展露自己的景象。乙诗中,“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赋予白雪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