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前史之鉴 后事之师
1.细读课文,结合文章写作的社会政治背景,总结作者的观点及论述思路,思考作者撰文反思历史的现实针对性,领会其中表现的古代士人家国天下的情怀。
2.朗读课文,感受赋和论的文体特点,体会作者灌注其中的感情和气势。
课前预习任务检测
读准字音
阿房( )( ) 蜀山兀( )
囷囷焉( ) 妃嫔( )
媵嫱( )( ) 明星荧荧( )
摽掠( ) 鼎铛玉石( )
逦迤( )( ) 锱铢( )( )
在庾( ) 尽态极妍( )
读准字音
阿房(ē)(páng) 蜀山兀(wù)
囷囷焉(qūn) 妃嫔(pín)
媵嫱(yìng)(qiáng) 明星荧荧(yíng)
摽掠(piāo) 鼎铛玉石(chēng)
逦迤(lǐ)(yǐ) 锱铢(zī)(zhū)
在庾(yǔ) 尽态极妍(yán)
文体知识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和散文的特点。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文发展,叫“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东汉张衡的《二京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作者介绍
杜牧(803-852),字牧之,自号“樊川居士”,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文学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李白和杜甫称“大李杜”)。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代表作:《清明》《泊秦淮》《江南春》《过华清宫》等。
。
关于阿房宫
“阿房宫” 是秦始皇在位时建造的宫殿,遗址在今西安西南的阿房村。
战国后期,秦国国力强盛,从公元前230年灭韩到公元前221年灭齐,10年左右的时间内以雷霆之势攻灭六国,一统天下。为了控制诸侯,保证胜利果实,将各国宗室数十万迁至都城咸阳。又过了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咸阳,再加上秦始皇掠来大量美女和珍宝古玩,咸阳城里的宫殿已显得拥挤。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决定在丰镐之间建造更大的朝宫,即后来的阿房宫。
它被誉为“天下第一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帝国修建的新朝宫,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
关于阿房宫
历史记载,阿房宫东西宽三里,南北长五里,可容纳十五万人居住。而这只是阿房宫的主体建筑,以此为中心与咸阳相连接,周围三百里内,星罗棋布修建了二百七十余座离宫别馆、祠堂庙宇。各个建筑之间有宽阔平整的道路或阁道相连接,直通终南山下。
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决定在丰镐之间建造更大的朝宫,即后来的阿房宫。
写作背景
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加重了人民的 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敬宗李湛,荒淫更甚,好游猎,务声色,大兴土木,不理朝政。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敬宗的年号)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赋》。”
活动一
观其全貌
“赋者,铺也,铺彩摛文,体物写志者也。”请根据“赋”的文体特征,将《阿房宫赋》变短,并按照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活动一
观其全貌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 )矣,其制可谓( )矣,宫中之女可谓( )矣,宫中之宝可谓( )矣,其费可谓( )矣,其奢可谓( )矣。其亡亦可谓( )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 )矣!
活动一
观其全貌
阿房之宫,其形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
活动二
明确思路
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划出相关的句子。看看课文中分别有哪些句子是写阿房宫其形的雄伟壮丽,规模的庞大的?哪些句子具体地写出了宫中之女的众,宫中之宝的多的?哪些句子表现了“其费可谓靡矣” “其奢可谓极矣”的?又有哪些句子表达了“借古讽今”之意的?
活动二
明确思路
活动三
研读文本
1.研读文本第一段,探究其结构特点与表现手法。
动词。兀:光秃。这里形容山上树木已被砍伐殆尽。出:建成。
思考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答案]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十二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而笔力千钧。
结构特点
由概括到具体 由整体到局部 由外观到内部 由建筑到人物
表现手法
①大胆浪漫的想象:未曾建成;不得亲见
②夸张:“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阁”……
③比喻:“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④通感:“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化听觉视觉为触觉
⑤动态描写:“二川溶溶,流入宫墙”,灵动别致,写歌舞,状声摹形,引人入胜
⑥前后照应:如写楼阁“各抱地势”就与前文“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这一广阔背景相连。
⑦排比对偶:文句音节铿锵,兼有音韵之美
活动三
研读文本
2.研读文本第二段,探究其结构特点与修辞手法。
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一
学习任务一
物。剽:抢劫、掠夺。人:民。唐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民为人。下文“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其人”“秦复爱六国之人”中
结构特点
宫女之众
珍宝之富
奢靡生活
阿房宫
述其来历→状其梳洗→言其美貌→诉其哀怨
述其来源→写其数量→惜其靡费
六国→秦
六国→秦
秦之荒淫;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修辞手法
①比喻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倚叠如山”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②夸张 “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③排比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
④互文 “辞楼下殿”“朝歌夜弦”
⑤反衬 “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活动三
研读文本
3.研读文本第三段,分析本段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秦始皇对百姓的剥削,并思考阿房宫化为“焦土”的原因。
表现手法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反问
>
>
>
>
>
>
南亩之农夫
机上之工女
在庾之粟粒
周身之帛缕
九土之城郭
市人之言语
铺排
对比
对比
这个排比句都是围绕着“百姓生活”来组织的,通过对比与夸张突出了秦建阿房宫对百姓造成的灾难。
它既可以淋漓尽致地细腻铺写,又可以一气贯注、加强语势,还可以渲染某种环境、气氛和情绪。
钉头磷磷
瓦缝参差
直栏横槛
管弦呕哑
负栋之柱
架梁之椽
骄奢淫逸
怨气横生
夸张
原因
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2.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独夫之心
万众一心
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所以一炬之后回视向来瑰丽,亦复何有!
——《古文观止》
活动三
研读文本
4.研读文本第四段,探究杜牧为何要构建一个“无数壮丽”却终化“焦土”的阿房宫。
思考:“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的四个“后人”各指什么 这句话有什么深意
[答案] 第一、二、四个“后人”指秦以后的人,包括作者所处的当时的唐统治者,第三个“后人”指唐以后的人。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即给当朝的统治者委婉地提出警告,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而留给后人以悲哀。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这时的中原,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吐蕃、南诏、回鹘等纷纷进犯,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民不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当时的皇帝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嗜好游猎,追求声色犬马。为了一己的享受,他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生活放纵,不理朝政。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强敌,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
活动三
整体回顾
《阿房宫赋》明明十几个字就能概括的内容,杜牧为什么要铺张扬厉这么多字
[答案] 赋的形式确实铺张扬厉,但是不铺张扬厉,不足以表现阿房宫之奢华,秦王之奢侈,百姓之痛苦;不足以与秦亡之迅速形成对比;由此奢之急与亡之速的因果联系便也不言而喻了。所以赋的形式是完全为作者所论的内容服务的,而且从语言上自然形成了一种劝谏的气势,完美地实现了作者“文以意为主,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的文学主张。作者深谙君臣之道,借古讽今的形式很好地体现了一个正统文士的谏诤观,这篇赋的内容和形式完美统一。
课堂小结
“体物写志”,以史为鉴。本文表面上写秦因建造阿房宫,挥霍无度,劳民伤财,终至亡国。实则借古讽今,意在规劝唐敬宗李湛应戒奢爱民,不可穷奢极欲,重蹈秦亡的覆辙。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