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古典概率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2020)高中数学必修第三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2古典概率 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沪教版(2020)高中数学必修第三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上教版(2020)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4-11 22:1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2 古典概率 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随着国潮的兴起,消费者对汉服的接受度日渐提高,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众穿汉服的场景主要有汉服活动、艺术拍摄、传统节日、旅游观光、舞台表演、婚庆典礼6类,某自媒体博主准备从这6类场景中选2类拍摄中国大众穿汉服的照片,则汉服活动、旅游观光这2类场景至少有1类场景被选中的概率为( )
A. B. C. D.
2.在素数研究中,华裔数学家张益唐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孪生素数是指相差为2的素数对,例如3和5,11和13等.从不超过10的正奇数中随机抽取2个,则这2个奇数是孪生素数的概率为( )
A. B. C. D.
3.现有一箱中装有6个红球和4个白球,从中随机取出三个球,则取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 )
A. B. C. D.
4.已知事件两两互斥,若,,,则( ).
A. B. C. D.
5.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自等可能地从红、黄、白、蓝4种颜色的运动服中选择1种,则他们选择不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为( )
A. B. C. D.
6.有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的4个球,球的编号分别为1,2,3,4,若从袋中一次随机摸出2个球,则摸出的2个球的编号之和大于4的概率为( )
A. B. C. D.
7.某学校开展关于“饮食民俗”的选修课程,课程内容分为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特殊食俗,快速食俗6个模块,甲、乙两名学生准备从中各选择2个模块学习,则甲、乙选修的模块中至少有1个模块相同的概率为( )
A. B. C. D.
8.一次课外活动中,某班60名同学均参加了羽毛球或乒乓球运动,其中37人参加了羽毛球运动,38人参加了乒乓球运动.若从该班随机抽取一名同学,则该同学既参加了羽毛球运动又参加了乒乓球运动的概率为( ).
A. B. C. D.
二、多选题
9.在12件同类产品中,有9件正品和3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出3件产品,设事件“3件产品都是次品”,事件“至少有1件是次品”,事件“至少有1件是正品”,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与为对立事件 B.与不是互斥事件
C. D.
10.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点数为”,其中,1,2,3,4,5,6,“点数为奇数”,“点数为偶数”,则( )
A. B.,为互斥事件
C. D.,为对立事件
11.抛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记“向上的点数是4或5或6”为事件A,“向上的点数是1或2”为事件B,“向上的点数小于5”为事件C,“向上的点数大于3”为事件D,则( )
A.A与B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 B.
C.A与C是互斥事件 D.
12.甲乙两人约定玩一种游戏,把一枚均匀的骰子连续抛掷两次,游戏规则有如下四种,其中对甲有利的规则是( )
A.若两次掷出的点数之和是2,3,4,5,6,10,12其中之一,则甲获胜,否则乙获胜
B.若两次掷出的点数中最大的点数大于4,则甲获胜,否则乙获胜
C.若两次掷出的点数之和是偶数,则甲获胜;若两次掷出的点数之和是奇数,则乙获胜
D.若两次掷出的点数是一奇一偶,则甲获胜;若两次掷出的点数均是奇数或者偶数﹐则乙获胜
三、填空题
13.在区域内任取一点,使点落在区域内的概率为 .
14.设是一个随机试验中的两个事件,且,则 .
15.先后抛掷两颗质地均匀的骰子,设出现的点数之和是7、8、9的概率依次是、、,则、、中最大的为 .(请用分数表示)
四、解答题
16.甲、乙两人玩猜数字游戏,先由甲心中想一个数字,记为;再由乙猜甲刚才所想的数字,记为,其中.
(1)试列举出由样本点组成的样本空间,并指出样本空间所含样本点的个数;
(2)若,则称甲、乙“心有灵犀”,求甲、乙二人“心有灵犀”的概率.
17.A,B两组各有7位病人,他们服用某种药物后的康复时间(单位:天)记录如下:
A组:10,11,12,13,14,15,16;
B组:12,13,15,16,17,14,a.
假设所有病人的康复时间互相独立,从A,B两组随机各选1人,A组选出的人记为甲,B组选出的人记为乙.
(1)如果,求甲的康复时间比乙的康复时间长的概率;
(2)当a为何值时,A,B两组病人康复时间的方差相等
18.现有10个球,其中5个球由甲工厂生产,3个球由乙工厂生产,2个球由丙工厂生产.这三个工厂生产该类产品的合格率依次是,,.现从这10个球中任取1个球,设事件为“取得的球是合格品”,事件分别表示“取得的球是甲、乙、丙三个工厂生产的”.
(1)求;
(2)若取出的球是合格品,求该球是甲工厂生产的概率.
19.某中学调查了某班所有同学参加唱歌社团和跳舞社团的情况,数据如下表:(单位:人)
参加唱歌社团 未参加唱歌社团
参加跳舞社团 6 14
未参加跳舞社团 13 12
(1)从该班随机选1名同学,求该同学至少参加上述一个社团的概率;
(2)在既参加唱歌社团又参加跳舞社团的6名同学中,有3名男同学,3名女同学,现从6名同学随机选3人,求恰好是2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的概率.
20.某校为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为学生进行了安全知识讲座,讲座后从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笔试(试卷满分100分),并记录下他们的成绩,将数据分成5组:,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这部分学生成绩的众数与平均数(同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
(2)为了更好的了解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决定在成绩高的第4、5组中用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名学生,进行第二轮比赛,最终从这6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参加市安全知识竞赛,求90分(包括90分)以上的同学恰有1人被抽到的概率.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C
【分析】列举出从6类场景中选2类场景进行拍摄的所有基本事件,再列举出汉服活动、旅游观光这2类场景至少有1类场景被选中的基本事件,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记汉服活动、艺术拍摄、传统节日、旅游观光、舞台表演、婚庆典礼这6类场景分别为A,B,C,D,E,F,
从6类场景中选2类场景进行拍摄的基本事件有
,,,,,,,,,
,,,,,,共15种,
设事件M为“汉服活动、旅游观光这2类场景至少有1类场景被选中”,
则事件M包含的基本事件有,,,,,
,,,,共9种,
故所求概率,
故选:C.
2.C
【分析】利用古典概型计算公式先列举出所有基本事件数,再求出是孪生素数的事件数即可求得结果.
【详解】不超过10的正奇数有,共5个,从中随机抽取2个,
共有,10种情况,
其中孪生素数有,共2种情况,
由古典概型可得这2个奇数是孪生素数的概率为.
故选:C.
3.A
【分析】首先判断这是古典概型,因所求事件正面情况多,故考虑先求其对立事件概率,再运用对立事件概率公式即可求得.
【详解】因是随机取球,每个球被取到的可能性相同,故这是古典概型. 从中随机取出三个球的方法总数为种,
而“取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对立事件是“取出的三个球中全是白球”,其取法有种,
故“取出的三个球中至少有一个红球”的概率为.
故选:A.
4.B
【分析】
根据互斥事件定义、并事件概率公式直接求解即可.
【详解】
两两互斥,,
,,
.
故选:B.
5.A
【分析】
利用列举法列出所有可能结果,再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甲,乙两名运动员各自等可能地从红、黄、白、蓝种颜色的运动服中选择种有种不同的结果,
分别为(红,红),(红,黄),(红,白),(红,蓝),
(黄,红),(黄,黄),(黄,白),(黄,蓝),
(白,红),(白,黄),(白,白),(白,蓝),
(蓝,红),(蓝,黄),(蓝,白),(蓝,蓝).
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有种不同的结果,即(红,红),(黄,黄),(白,白),(蓝,蓝),
故他们选择相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为,所以他们选择不同颜色运动服的概率为.
故选:A.
6.A
【分析】
列出所有情况,再根据古典概率计算公式即可.
【详解】
从袋中一次随机摸出2个球,共有6种基本事件,
其中摸出的2个球的编号之和大于4的事件为,四种基本事件数,因此概率为.
故选:A.
7.C
【分析】记6个模块分别为,求出总的基本事件数,然后求出甲、乙选择都不同的基本事件数,利用间接法求概率.
【详解】记6个模块分别为,
则甲从中选择2个共有共种不同的选择,
而甲每种的选择中乙与甲都不同有6种,
所以甲、乙各选2个共有种不同选择,而甲、乙选择都不同有种不同选择,
所以甲、乙选修的模块中至少有1个相同的概率.
故选:C.
8.A
【分析】计算出该班学生中既参加了羽毛球运动又参加了乒乓球运动的人数,利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依题意,该班学生中既参加了羽毛球运动又参加了乒乓球运动有:
(名),
故从该班随机抽取一名同学,
该同学既参加了羽毛球运动又参加了乒乓球运动的概率为,
故选:A.
9.ABC
【分析】通过分析事件,从而判断事件的关系.
【详解】从中任意抽出3件产品,共有4种情况:3件产品都是次品,2件次品1件正品,1件次品2件正品,3件产品都是正品.
事件的可能情况有:3件产品都是次品,2件次品1件正品,1件次品2件正品,
事件的可能情况有:2件次品1件正品,1件次品2件正品,3件产品都是正品.
与为对立事件,故A正确;
{2件次品1件正品,1件次品2件正品},则与不是互斥事件,故B正确;
,,故C正确;
由上知,故D错误.
故选:ABC
10.ABD
【分析】根据互斥事件、对立事件的定义,结合题意,逐个判断即可.
【详解】对A:抛掷一枚骰子,所有基本事件为:,故,故A正确;
对B:,为互斥事件,选项B正确;
对C:,选项C错误;
对D:为对立事件,选项D正确.
故选:ABD.
11.AD
【分析】根据互斥事件,对立事件,事件的包含关系,事件相等的定义判断各命题即可.
【详解】根据题意,试验的样本空间,,,,.
对于选项A:因为,,所以A与B是互斥事件,但不是对立事件,故A正确;
对于选项B:因为,,所以,故B错误;
对于选项C:因为,所以A与C不是互斥事件,故C错误;
对于选项D:因为,,所以,故D正确.
故选:AD.
12.AB
【分析】确定把一枚均匀的骰子连续抛掷两次,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然后分别计算每个选项中甲获胜的基本事件数,即可比较两人获胜的概率,即可得答案.
【详解】对于A,把一枚均匀的骰子连续抛掷两次,共有36个基本事件,
两次掷出的点数之和是2,3,4,5,6,10,12的基本事件有:

,共19种,
则甲获胜的概率为,乙获胜概率小于,故此种情况对甲有利,A正确;
对于B,两次掷出的点数中最大的点数大于4,最大的点数为5或6,
最大的点数为5时,基本事件共有9个,最大的点数为6时,基本事件共有11个,
此时共有20个基本事件,则甲获胜的概率为,故此种情况对甲有利,B正确;
对于C,两次掷出的点数之和是偶数,共有,
,共18个基本事件,
则两次掷出的点数之和是奇数,也有18个基本事件,
此时甲、乙获胜的概率均为,此时对甲并不有利;
对于D,两次掷出的点数是一奇一偶,则基本事件有个,
两次掷出的点数均是奇数或者偶数,基本事件也是个,
此时甲、乙获胜的概率均为,此时对甲并不有利;
故选:AB
13.
【分析】根据集合意义即可求解.
【详解】区域,表示以圆心,半径为3的圆及其内部,
区域,表示以圆心,半径为1的圆,
结合图形可得所求概率.
故答案为:
14.
【分析】由可得答案.
【详解】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15.
【分析】
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解.
【详解】
先后抛掷两颗质地均匀的骰子,所有可能的基本事件有种,
且每个基本事件都是等可能的。
点数之和为7的基本事件、、,、,,有6个,所以;
点数之和为8的基本事件,,,,,有5个,所以;
点数之和为9的基本事件,,,,有4个,所以;
所以,则最大的为.
故答案为:
16.(1)答案见解析,25
(2)
【分析】(1)用列举法列出样本空间,即可得解;
(2)记甲、乙二人“心有灵犀”的为事件,得到满足事件的样本点数,再由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详解】(1)由题意得,
,共个样本点.
(2)记甲、乙二人“心有灵犀”的为事件,
则,共个样本点,
,故甲、乙二人“心有灵犀”的概率为.
17.(1)
(2)或
【分析】(1)列举出符合条件的方法,利用古典概率计算即可;
(2)利用方差的意义求出即可.
【详解】(1)从两组中随机选取一人,共有种方法;其中甲的康复时间比乙的康复时间长的方法如下:,
共有种方法,所以概率为.
(2)把B组数据调整为:12,13,14,15,16,17,a,或a ,12,13,14,15,16,17,
根据方差的意义为反应样本波动性的大小可知,或.
18.(1)
(2)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利用古典概率公式计算即得.
(2)由(1)的结论,利用全概率公式列式计算求得,进而求得结果.
【详解】(1),,,
(2),
.
该球是甲工厂生产的概率为.
19.(1);
(2).
【分析】(1)根据题意先算出该班总人数,按照正难则反原则,算出两个社团都未参加的概率,即得至少参加上述一个社团的概率;
(2)先根据题意列举出“从6名同学随机选3人”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再判断事件“恰好是2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利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即得;
【详解】(1)由调查数据分析易得全班总人数为,
因既未参加唱歌社团也未参加跳舞社团的同学有12个,
则从该班级随机选1名同学,该同学至少参加上述一个社团的概率为.
(2)记3名男同学为,3名女同学为,
从6名同学随机选3人,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
,,,,,
,,,,,
,,,,,
,,,,共20个.
根据题意,这些基本事件的出现是等可能的.
而事件“恰好是2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有9个.
因此事件“恰好是2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的概率为.
20.(1)众数:75;平均数:
(2)
【分析】(1)众数与平均数直接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即可得到.
(2)根据分层抽样抽取6名学生并分别编号,应用列举法及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众数为:75
平均数为:.
(2)根据等比例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的名学生,有人,有人,
设四人编号为,两人编号为.
则所有抽取结果:,,共个结果.
其中“分(包括分)以上的同学恰有人”所包含结果有:
,共种结果.
所以“分(包括分)以上的同学恰有人”的概率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