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延安(二)
【课时衔接】
1.班级拟开展以“继承前辈遗志,感受延安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2)如果你是主持人,请再设计两项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一:开展“感受延安精神”的诗歌朗诵会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3)为什么要继承延安精神 今天的我们又该如何做 请谈谈你的看法。
【基础通关】
2.给下列句子选词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
(1)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 在心窝上。
(2)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 定宝塔山。
(3)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 在亲人怀。
A.靠 抱 扑 B.贴 搂 靠
C.靠 绕 扎 D.贴 搂 扑
3.下列诗句没有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
C.延河滚滚喊“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4.叠词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A.表示事物;B.表示数量;C.表示情态;D.表示颜色。请为下列句中叠词用法标上相应的序号。
(1)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 )
(2)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 ( )
(3)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 ( )
(4)延河滚滚喊“前进” ( )
(5)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 )
5.默写填空。
革命圣地延安曾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贺敬之的《回延安》一诗抒发了对延安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 ”用比兴手法写出了自己与延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 ”写出了作者当年在延安时的生活情景;夸张句“ , ”写出了延安新城的巨大变化;排比句“ , , , ”描绘了延安新貌。
6.【教材拓展练】结尾一部分写到了杨家岭、宝塔山、枣园。想一想,这些内容为什么放在最后一部分写
【素养提升】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三门峡——梳妆台
贺敬之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之水天上来!”
神门险,鬼门窄,人门以上百丈崖。
黄水劈门千声雷,狂风万里走东海。
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
昆仑山高邙山矮,禹王马蹄长青苔。
马去“门”开不见家,门旁空留“梳妆台”。
梳妆台呵,千万载,梳妆台上何人在
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
但见那:辈辈艄公洒泪去,
却不见: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黄河女儿头发白。
挽断“白发三千丈”,愁杀黄河万年灾!
登三门,向东海:问我青春何时来
何时来呵,何时来 ——盘古生我新一代!
举红旗,天地开,史书万卷脚下踩。
大笔大字写新篇:社会主义——我们来!
我们来呵,我们来,昆仑山惊邙山呆:
展我治黄万里图,先扎黄河腰中带——
神门平,鬼门削,人门三声化尘埃!
望三门,门不在,明日要看水闸开。
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银河星光落天下,清水清风走东海。
走东海,去又来,讨回黄河万年债!
黄河女儿容颜改,为你重整梳妆台。
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黄河女儿梳妆来!
梳妆来呵,梳妆来!
百花任你戴,春光任你采,万里锦绣任你裁!
三门闸工正年少,幸福闸门为你开。
并肩挽手唱高歌呵,无限青春向未来!
7.全诗共有9节,可分为两大部分。请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这两个部分是通过什么艺术形象连接起来的呢
8.“乌云遮明镜,黄水吞金钗”具有双重含义,试加以说明。并在诗中找出与之形成对比的句子。
9.概括这首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素养拓展练】分析这首诗与课文《回延安》的异同之处。
参考答案
1.(1)追寻前辈足迹,弘扬延安精神
(2)举办一次以“歌颂延安精神”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请革命老前辈做一次以“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主题的报告
(3)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困难很多,不仅要面对艰难的形势、困难的生活,同时还要在党的事业与家庭甚至生命之间进行抉择。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怀揣着实现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所以才能坚定信念、前赴后继,不计个人得失,在困难的环境下,依然义无反顾地投身于国家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在今天这样优越的环境中,我们应该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珍惜时间和机会,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强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D
3.A
4.(1)D
(2)B
(3)C
(4)C
(5)B
5.树梢树枝树根根 亲山亲水有亲人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 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 一条条街道宽又平 一座座楼房披彩虹
一盏盏电灯亮又明 一排排绿树迎春风
6.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导,表达作者热爱延安的原因,表达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的信心。
解析:作者赋予革命历史以色、形、光的鲜明形象,将红旗、脚印、灯光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写入诗中,让我们读起来毫无枯燥、说教之感,这是进一步从革命历史的角度,歌颂延安的功绩,歌颂党和党的领导。这样,越发突出了延安的“特殊性”,即“个性”,又能进一步表达作者热爱延安的原因。读者读到这里,对于延安在革命史上的地位,怎能不油然而生敬意!我们也在这种形象中感受到革命的力量无比巨大,跟着党,沿着党指引的道路,星星之火,定能燎原。
7.第一部分(第1~4节),写黄河的旧貌及它给人们带来的灾难;第二部分(第5~9节),写黄河的新颜,即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得到治理后产生的巨变,然后展望黄河未来的前景。诗人巧妙地运用“黄河女儿”这一形象将黄河的过去、现在及未来连接起来。
8.这两句既指梳妆台上的“明镜”被乌云所遮,梳妆台上的金钗为黄水所吞没;又指过去暗无天日的封建统治和黄水长期泛滥,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第8小节中的“青天悬明镜,湖水映光彩”与之形成对比。
9.本诗以“黄河女儿”对黄河今昔的不同感受为抒情点,满怀激情地歌唱新中国成立后治理黄河取得的成就,体现了中华儿女用行动建设祖国的壮举,歌颂了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胆魄和力量。
10.相同之处:都是诗歌,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都是以“追思历史—喜爱今天—畅想未来”为构思线索;都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不同之处:这首诗是自由诗,《回延安》是民歌体(信天游);这首诗抒写的是对黄河的感受,《回延安》抒写的是回延安的感受;这首诗气势磅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回延安》气势高亢悠远,突出了民歌特点。
解析:比较诗歌异同,应从文学样式、写作目的、构思方式、修辞手法、诗歌内容、表达中心、语言特点等角度分析。在把握两首诗内容情感的基础上,明确相同之处:文学样式相同,两篇文章都是诗歌;写作目的相同,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构思方式相同,两首诗都是以“追思历史—喜爱今天—畅想未来”为构思线索;修辞手法相同,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再明确不同之处:诗歌形式不同,《三门峡——梳妆台》是自由诗,《回延安》是民歌体(信天游);诗歌内容不同,表达的中心不同,《三门峡——梳妆台》抒写的是对黄河的感受,《回延安》抒写的是回延安的感受;特点不同,《三门峡——梳妆台》气势磅礴,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回延安》气势高亢悠远,突出了民歌特点。
2回延安(一)
【课时衔接】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这两年,民谣歌曲走进大众视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一首民谣歌曲走红, 靠的是口语化的故事,靠的是浅吟低唱的曲调,靠的是简谱的风格。归根结底, 。那些或诗意或质朴的歌曲,是当下年轻人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情感的真实流露。
【基础通关】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树梢(xiāo) 油馍(mó) 柳林铺(pù)
B.肩膀(bǎng) 糜子(mǐ) 披彩虹(pī)
C.喘气(chuǎn) 登时(dēng) 杨家岭(lǐng)
D.脑畔(bàn) 眼眶(kuàng) 红腰带(yāo)
3.根据诗歌内容和特点,选择恰当的词语并填入横线处。
(1)手抓黄土我不放, (紧紧 紧紧儿)贴在心窝上。
(2) (羊羔羔 羊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
(3)老爷爷进门 (气喘得紧 气喘吁吁):“我梦见鸡毛信来——可真见亲人……”
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和重读音节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
B.双手/搂定/宝塔山
C.千声/万声呼唤/你
D.十年来/革命/大发展
5.下列对句子的修辞手法及作用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千声万声呼唤你(夸张,表达了诗人对延安朝思暮想的浓厚感情)
B.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拟人,作者把河水、村庄看作亲人,表达了对它们无比亲切、真挚、热爱的感情)
C.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表现了革命形势的大好发展)
D.母亲延安就在这里(比喻,抒发了诗人离别延安十年后,再踏上延安土地时的兴奋和激动,以及见到亲人的喜悦心情)
6.诗人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地方色彩。请按下面的提示写出有关诗句。
(1)延安人特殊的居住条件:
(2)延安人喜爱的衣着:
(3)延安人居室的装饰:
(4)延安人待客的食物:
【素养提升】
阅读《回延安》,回答问题。
7.该诗共五个部分,试着给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8.【教材拓展练】诗歌第一部分,作者是怎样表达他回到延安时的激动心情的
9.“手把手儿教会了我”,在第二部分中,延安母亲到底教会了作者些什么
10.读了第三部分,我们看到了亲人相见的亲切、动人场景,感受到了延安人的成长及美丽、淳朴的心灵,逐层琢磨一下,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些内容的
11.“母亲延安换新衣”,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诗歌第四部分,是怎样来具体写“换新衣”的 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
12.诗歌的结尾两云,再回延安看母亲”。这首诗是作者1956年3月9日于延安写的,当时作者并没有离开延安。那么,这样的结尾,是不是有问题呢
13.美国记者斯诺曾感叹道:“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请结合《回延安》和下面的【链接材料】,思考陕北民歌诠释了怎样的中华民族文化。
【链接材料】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参考答案
1.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什么 (民谣歌曲走红)靠的是真实
2.C 解析:A.“梢”应读shāo;B.“糜”应读méi;D.“畔”应读pàn。
3.(1)紧紧儿
(2)羊羔羔
(3)气喘得紧
4.C
5.C
6.(1)满窑里围得不透风
(2)白羊肚手巾红腰带
(3)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
(4)米酒油馍
7.第一部分:回延安,激动满情怀;第二部分:忆延安,圣地养育我;第三部分:会亲人,欢聚话今昔;第四部分:逛新城,旧貌换新颜;第五部分:赞延安,圣地贡献大。
8.①用表示大幅度动作,富有力度的动词,来反映其内心的激动,如“抓”“贴”“搂”“扑”等。②拟人化的环境描写,反映出的恰恰是作者内心的自我感受,与其说是“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还不如说,这是作者的心儿在歌唱,在欢笑。
解析:全诗开头第一部分中选用了一连串的动词:“抓”“贴”“搂”“扑”,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了诗人踏上延安土地时的激动以及与亲人重逢时的喜悦。情动于中而行于外,这些外在的动作,揭示了作者的内心,表达出诗人见到延安亲人时的极度兴奋、喜悦。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增强了表达效果。
9.生产的知识和与困难做斗争的本领、文化、革命道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
10.通过环境的烘托、渲染,说明延安人的热情、好客;选取有代表性的老爷爷、中青年和小娃娃三代人的典型,写出了延安人的贡献和成长;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一口口的米酒千万句话,长江大河起浪花”,从侧面反映出谈话双方的情投意合,谈话内容的丰富异常。
11.用“换新衣”写延安的变化,是拟人手法,这样写,既有鲜明的形象,又包含着丰富的感情。在具体描写延安变化时,作者选择典型的材料,用排比、铺陈的手法,让母亲延安的新面貌跃然眼前。
12.尾句中的“再回”,是紧扣开头和题目中的“回”字。从“回”开头,又回到“回”字,首尾呼应。作者虽然还未离开延安,但离开延安是势所必然,用这样富有浪漫色彩的结尾,来表示诗人与延安的无法分割的感情,还包含了作者对延安必定会与祖国各地一样,飞速发展,大步前进的预见。
13.①与命运奋力抗争的不屈意志;②冲破束缚阻碍、追求自由幸福的强烈渴望;③人与自然、生命与力量的完美融合。
解析: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需要认真阅读诗歌内容,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这样才能够理解透彻文章的内容、人物精神和思想感情。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了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具有珍贵的革命历史价值。黄土高原的广袤、雄浑中透出苍凉,那高亢粗犷、悠扬质朴、热情奔放的一首首陕北民歌,向世人尽情展示着陕北人特有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和人文价值。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