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
【课时衔接】
1.仿照下面句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科学是美丽的,它是开在人类心灵史中的一朵玫瑰,是闪在广袤宇宙中的一颗明星; , 。
【基础通关】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遗骸(hái) 携带(xié)
追溯(shuò) 二氧化硅(guī)
B.潮汐(xī) 劫难(jié)
陨石(yǔn) 两栖动物(xī)
C.骨骼(gé) 漂移(piāo)
流逝(shì) 不可抗拒(jù)
D.蟾蜍(chán) 衍射(yǎn)
岛屿(yǔ) 金蝉脱壳(ké)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1)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 而不是恐龙自己在 。
(2)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 。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
A.漂移 迁徙 痕迹 溶化
B.漂流 迁徙 迹象 溶化
C.漂流 迁移 痕迹 熔化
D.漂移 迁移 迹象 熔化
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1)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 )
(2)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
(3)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
(4)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
【素养提升】
阅读《恐龙无处不有》和《被压扁的沙子》,回答问题。
5.【教材拓展练】《恐龙无处不有》中作者是如何推理论证自己的新发现的 由此得出了一个怎样的结论
6.《被压扁的沙子》一文中,作者认为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证据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示例:是亮在黑暗征途中的一座灯塔 是点燃人类智慧的一束火光
2.C 解析:A.“溯”应读sù; B.“栖”应读qī; D.“壳”应读qiào。
3.D
4.(1)作比较
(2)分类别
(3)打比方、列数字
(4)举例子
5.①先提出问题:恐龙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再寻找答案: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②“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根据“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可知,先提出问题:恐龙不适应南极的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根据“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可知,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根据“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可知,提出“板块构造”理论;根据“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可知,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根据“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洲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可知,后来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根据“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现在的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可知,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根据“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可知,“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强有力的证据。
6.作者认为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证据一: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出现在沙子被强烈挤压的地方,所以如果是火山喷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于那个时期的岩层中。
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二)
【课时衔接】
1.这两篇文章同为 ,语言风格相同,但各有侧重点,虽然两篇文章都写到了 ,但第一篇是为了证明另一个科学理论—— ,而第二篇则是将恐龙灭绝的原因作为探讨的主要内容,将“ ”作为证据。
2.两篇短文都采用了从因到果的 顺序。
【基础通关】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 ,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①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
②气候逐渐变冷
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
④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
A.①③④②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4.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是“准确”,下列句子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 )
A.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会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
B.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
C.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D.斯石英可以在实验室里制造,但它们在自然界中存在吗 回答是肯定的。
5.阅读下面新闻,将导语补充完整。
漫步火星是什么感受 来“火星1号”基地体验航天员的一天
今年暑期,在旅行中通过真实可触的“体验感”学习航天知识, 。
甘肃金昌有着酷似火星地表地貌的红色戈壁,这里的“火星1号”基地是国内首个火星主题沉浸式实景体验基地,游客在这里不但可以体验漫步火星的奇妙感受,还可以在火星模拟生存体验中心沉浸式体验航天员的一天,最大程度体验火星生活。
在贵州省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景区迎来了暑期天文研学游的高峰,单日接待游客量超4000人次。北京、上海、新疆等地的天文台、天文馆等也推出了暑期特别活动,吸引众多天文爱好者前往。
【素养提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空为何是蓝色的
①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这是很多充满好奇心的小朋友都会问到的一个经典问题。我们有了这个问题的答案,则多亏了约翰·威廉·斯特拉特。这位19世纪的物理学家因发现了氩元素,于1904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真正让斯特拉特名垂青史的,是因为他发现了瑞利散射规律。他因继承爵位,所以被称为瑞利勋爵第三,而这一规律就由此命名。瑞利散射规律阐述了光如何在大气分子的散射作用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瑞利散射”的内容是:散射强度跟波长的4次方成反比,即波长越短,散射强度越强。
②太阳光是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组成的。这七色光中青、蓝、紫波长较短,容易被空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大气分子及大气中的尘埃对波长较短的蓝光的散射能力大大高于对其他波长较长的光子,如红光因波长长,透射力大,因此能直接通过大气射向地面。与此同时,青、蓝、紫光因为波长短,当它们遇到大气分子、冰晶等,容易发生散射。根据瑞利的理论,当光波波长减少时,散射的程度急剧加强。所以光波波长最短的紫光应该散射最强。那么为什么我们看见的是蓝天,而不是紫色的天空呢 原来当散射光穿过空气时,吸收使它丧失了许多能量,波长很短的紫光虽然在穿过空气时,散射很强烈,但同时它们也被空气强烈地吸收,当阳光到达地面时,所剩的紫色散射并不多。我们所目睹的天空颜色是光谱中蓝色附近颜色的混合色,它们呈现出来的就是蔚蓝天空的颜色。
③为啥秋天的天空看着更蓝
④秋天,并非只有树叶会变色。你是否也曾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仰望天空,发现它的颜色居然如此鲜明澄澈 这并非你的想象,秋季的天空确实要比以往更蓝,这一切都有科学依据。
⑤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变低随着白天逐渐变短,太阳在天空的轨迹逐渐下沉到地平线。这增加了更多散射出来的在地表肉眼可见的蓝光数量。太阳光线不再是位于我们头顶上方,而是与天空成一定角度。瑞利散射向肉眼散射更多蓝色光线,而间接光则降低肉眼接收红光和绿光的程度。
⑥湿度越小,云雾越少。与夏天相比,秋天不仅温度降低,湿度也减少了。由于空气中水蒸气减少,云层也不容易形成,雾气也不再笼罩在城市中心。于是就有了我们头顶的万里晴空。
⑦为什么污染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
⑧空气中由于存在大量粒子(术语叫作气溶胶),太阳光无法直射到地表,很多被散射掉了。在空气好的地区,这种粒子尺寸小(一般小于可见光波长的十分之一)且浓度较低。而若某地烧煤过多,则导致气溶胶粒子尺寸较大,且浓度非常惊人,这个时候会发生一种“丁达尔效应”,就是散射光的强度和入射光的波长的关系不明显,即太阳光在各个波长上的散射强度是差不多的,太阳光是白光,所以最后的散射光也是白光,这样看到整个天空就是“灰蒙蒙”的灰白色。
(摘自《百科知识》)
6.通读文章,说说天空为何是蓝色的。
7.文中三处画线句有何作用
8.【教材拓展练】第⑦⑧段能否调至第①段或第③段之前 为什么
9.第⑥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 为什么
空气中由于存在大量粒子(术语叫作气溶胶),太阳光无法直射到地表,很多被散射掉了。
11.【素养拓展练】《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两篇文章都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请你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事物或说明一个事理。(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科学小品文 恐龙灭绝 “板块构造”理论 被压扁的沙子
2.逻辑
3.D
4.A
5.示例:也让天文游再次成了热门旅游项目
6.太阳光中青、蓝、紫波长较短,容易被空气分子和尘埃散射。当散射光穿过空气时,波长很短的紫光被空气强烈地吸收,阳光到达地面时,所剩的紫色散射并不多。我们所目睹的天空颜色是光谱中蓝色附近颜色的混合色,它们呈现出来的就是蔚蓝天空的颜色。
7.引起下文,前后呼应,使得文章成为一个完整严谨的整体;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8.不能。因为文章使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第①②段先说明天空是蓝色的原因,第③~⑥段接着说明秋天的天空看着更蓝的原因,第⑦⑧段最后说明污染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原因,这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说明顺序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第⑦⑧段能否调至第①段或第③段之前。解答时先分步:第一步,通读全文,把握主要内容是说明天空呈现蓝色、灰色的原因。第二步,划分层次,第一部分(第①②段)说明天空是蓝色的原因;第二部分(第③~⑥段)说明秋天的天空看着更蓝的原因;第三部分(第⑦⑧段)说明污染后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原因。第三步,明确三部分之间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所以不能调换位置。
9.作比较、作诠释,将夏天与秋天的湿度、云雾比较,具体鲜明地解释了秋天的天空更蓝的原因。
10.不能去掉。“很多”用在“被散射掉”之前,起限制作用,说明被散射掉的是很大一部分太阳光。如果去掉,就成了所有的太阳光都被散射掉了,不符合实际。这一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1.示例:人们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会变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做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这是因为人的记忆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马克思50多岁时开始学俄文,6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作家普希金、果戈理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这是由于语言知识越丰富,就越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