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马说 同步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3 马说 同步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1 21:18: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说
【课时衔接】
1.自古英雄乘骏马,在中国历史上及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诸多英雄豪杰,也有许多宝马良驹。请写出下面名马的乘骑者。
赤兔马:     乌骓马:    
的卢马:     黄骠马:    
2.“说”是古代的一种    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具有    的特点,形式上采用    ,语言通常    ,寓意深刻。
【基础通关】
3.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槽枥(   )    食(   )马者
粟一石(   )    pián(   )死
4.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字。
(1)
(2)
(3)
5.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
(1)《马说》的中心论点是“    ,    ”。
(2)优秀的人才常常需要识才的慧眼去发现。韩愈在《马说》中曾发出人才常有而发现人才的人不常有的感叹:    ,    。
(3)《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    ,    ”。
(4)《马说》中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见:  
(2)不以千里称也。
称:  
(3)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  
(4)故虽有名马。
名:  
(5)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  
(6)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死: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8.请从写法上说说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9.这篇文章仅仅100余字,作者的情感却表达得淋漓尽致,请结合内容举例说明。
  
10.【素养拓展练】结合文章观点,说说科教兴国战略下应如何对待人才。
  
【素养提升】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马说》
【乙】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佚①矣。”定公不说,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②人,君子亦谮人乎 ”颜渊退,俄而厩人③以东野毕马佚闻矣。定公躐席④而起,曰:“趣⑤驾召颜渊。”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⑥工于使马。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御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⑦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选自《韩诗外传》)
【注】①佚(yì):同“逸”,逃跑。②谮(zèn):说人坏话,诬陷别人。③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④躐席:越前而登席。⑤趣:同“促”。⑥造父:周穆王的车夫,驾车能手。⑦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  
(2)安求其能千里也   安:  
(3)是以舜无佚民  是以: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佚也。
  
13.【甲】文中的“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14.【教材拓展练】【甲】文运用了    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的现象,表达了作者    的愤懑以及对封建统治阶级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乙】文运用    手法进行推理,推断出东野毕驾驭的马会逃跑的结论,告诉我们    的道理。
参考答案
1.吕布 项羽
刘备 秦琼
2.议论性 以小见大 叙议结合 简洁明了
3.cáo lì sì dàn 骈
4.(1)吃 同“饲”,喂
(2)马鞭 用马鞭驱赶
(3)表示加强诘问语气,难道 表感叹
5.(1)世有伯乐 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3)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4)其真不知马也
6.(1)同“现”,表现
(2)著称
(3)有时
(4)名贵
(5)等同,一样
(6)(和普通马)一同死
7.(1)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是在奴仆的手中受辱。
(2)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
8.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借千里马被埋没,痛斥了统治阶级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愚昧和无知,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9.示例:在痛斥食马者的无知和愚昧时,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气强烈,全面总结了食马者不知马的种种具体表现,淋漓尽致地刻画了食马者的无知和浅薄。
10.示例:应该科学地选拔人才;给人才创造有利的工作、生活环境;要善于看到人才的优点,发挥其作用,以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创造的热情。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把握。根据文章中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可知,并非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识得千里马的人,没有用正确的方法鞭策它的人,所以千里马才不被世人所识,最终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作者以“千里马”喻指有才能的人,以“奴隶人”“食马者”喻指统治者,最后以反问的语气,表达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批判。所以文章启发我们:要通过科学的方式选拔人才,创造适合人才发展的环境。
11.(1)犹,尚且
(2)怎么
(3)因此
12.(1)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它鸣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2)已经这样了,却还不停地驱赶它,因此我知道它一定会逃跑。
13.“伯乐”指能够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人士。 “食马者”指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14.托物寓意 怀才不遇 类比 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
解析:本题考查写法分析和内容理解。托物寓意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抒发一定的感情或表明某种愿望。甲文通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抨击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的错误行为。乙文痛斥不停地鞭打马的行为,告诉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所以两文都使用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根据对乙文的分析,即可答出乙文说明了统治者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要懂得体恤百姓、爱护百姓的道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