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突破三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专项特训(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题突破三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专项特训(含解析)2024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4-11 21:1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择题突破三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A卷
1.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是(  )
A.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先得到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深蓝色溶液
B.黄色的K2CrO4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
C.KI溶液滴入AgCl浊液中,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黄色
D.新切开的苹果在空气中颜色变暗淡
2.(2023·东莞期末)微粒观是重要的化学观念,其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下列关于离子共存的判断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中,离子:Na+、NH、CO、ClO-可大量共存
B.在含有硝酸钠的溶液中,离子:H+、Mg2+、Fe2+、SO可大量共存
C.用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发生反应:Fe3++Cu===Fe2++Cu2+
D.将过量SO2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SO2+OH-===HSO
3.已知反应:XeF4+2CH3CH===CH2―→2CH3CH2CHF2+Xe,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XeF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反应中电子由Xe转移到C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4.(2023·广州天河区二模)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0.1 mol·L-1的氨水中:Ag+、Cu2+、NO、SO
B.在0.1 mol·L-1的氯化钠溶液中:Fe3+、F-、Ba2+、HCO
C.在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SO、NH、Br-、Na+
D.25 ℃时,pH=1的溶液中:K+、Cl-、Na+、CO
5.(2023·广州联考)关于反应5NaClO2+xHCl===yClO2+5NaCl+z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4,y=4
B.该化学反应中HCl仅体现出了酸性
C.通过该反应可知氧化性:ClO2>NaClO2
D.该反应生成1 mol水,转移2NA个电子
6.(2023·揭阳联考)下列关于S的化合物之间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酸转化为酸式盐:2H++S2-+OH-===HS-+H2O
B.氧化物转化为酸:SO2+Cl2+H2O===2H++2Cl-+SO
C.氧化物转化为盐:SO3+2OH-===SO+H2O
D.盐转化为另一种盐:SO+3H2O2===SO+3H2O+O2↑
7.(2023·梅州二模)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NH、Cl-、SO
B.pH=7的溶液中:Cl-、SO、Na+、Fe3+
C.0.1 mol·L-1的NaAlO2溶液中:Na+、NO、NH、HCO
D.常温下=1×10-13 mol·L-1的溶液中:K+、Fe2+、Cl-、NO
8.(2023·深圳二调)含氯化合物的反应具有多样性。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将Cl2通入冷的石灰乳中制备漂白粉:Cl2+2OH-===Cl-+ClO-+H2O
B.向AgCl悬浊液中通入NH3:AgCl+2NH3===[Ag(NH3)2]++Cl-
C.利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MnO2+4H++2Cl-Mn2++Cl2↑+2H2O
D.将SO2通入酸性NaClO3溶液中制备ClO2:2ClO+SO2===2ClO2+SO
9.据文献报道,我国学者提出O2氧化HBr生成Br2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O2氧化HBr生成Br2的总反应为:O2+4HBr===2Br2+2H2O
B.中间体HOOBr和HOBr中Br的化合价相同
C.发生步骤②时,断裂的化学键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D.步骤③中,每生成1 mol Br2转移2 mol电子
10.(2023·广东百万联考模拟)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在Cu(OH)2浊液中加入浓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Cu(OH)2+4NH3·H2O===[Cu(NH3)4]2++2OH-+4H2O
B.向溴水中滴加乙醛溶液,溶液酸性增强:CH3CHO+Br2+H2O―→CH3COOH+2H++2Br-
C.向稀硝酸中加入少量Cu2O粉末,溶液变蓝:Cu2O+2H+===Cu+Cu2++H2O
D.向补血剂的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K++Fe2++[Fe(CN)6]3-===KFe[Fe(CN)6]↓
B卷
11.(2023·广东调研)用溶液X来吸收空气中的H2S(如下图所示),测量溶液X吸收前后导电性的变化,能获得空气中H2S的含量。要使溶液X吸收前后导电性变化非常显著,溶液X应为(  )
A.CuSO4溶液
B.稀硫酸
C.硫酸酸化的硫酸铁溶液
D.氨水
12.(2023·广东六校三次联考)从海水淡化工厂获取的粗盐常含有Ca2+、Mg2+、SO等杂质,需经过提纯方可食用。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需主要实验仪器包括烧杯、漏斗、坩埚、酒精灯等
B.沉淀法去除Mg2+的最佳试剂是Na2CO3溶液
C.检验SO是否除尽应先加入盐酸酸化,再滴入BaCl2溶液进行检验
D.除杂试剂在使用时不应该过量,以免引入新杂质
13.(2023·茂名二模)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反应具有多样性,下列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锌与硝酸反应制备氢气:2H++Zn===Zn2++H2↑
B.腐蚀电路板的刻蚀液再生:Cl2+2Fe2++4Cl-===2FeCl3
C.用含有NaOH和铝粉的管道疏通剂疏通管道:Al+H2O+OH-===AlO+H2↑
D.用NaCl、CO2和NH3制备小苏打:Na++CO2+NH3+H2O===NH+NaHCO3↓
14.(2023·广东六校三次联考)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
A.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2Al3++3SO+3Ba2++6OH-===3BaSO4↓+2Al(OH)3↓
B.向氯化铁中加入少量的H2S:2Fe3++H2S===2Fe2++S↓+2H+
C.四氯化钛的浓溶液制备水合二氧化钛:Ti4++(x+2)H2O===TiO2·xH2O↓+4H+
D.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CO2+H2O===2HClO+CO(已知酸性H2CO3>HClO>HCO)
15.(2023·广州天河区二模)用ICP/SIFT方法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x(x≥1)和CO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中Zn2+作催化剂
B.过程Ⅰ只发生还原反应,过程Ⅱ只发生氧化反应
C.CO2为直线型非极性分子,一个分子内存在4个σ键
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NOx+2xCO2xCO2+N2
16.(2023·汕头二模)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将铁片投入到稀硝酸中:Fe+2H+===Fe2++H2↑
B.向FeCl3溶液中通入少量H2S:2Fe3++H2S===2Fe2++2H++S↓
C.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2+:Fe2++K3[Fe(CN)6]===KFe[Fe(CN)6]↓+2K+
D.往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Zn粉:2Fe3++Zn===2Fe2++Zn2+
17.(2023·汕尾调研)氯化亚铜(CuCl)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潮湿时易水解氧化,广泛应用于化工、印染、电镀等行业。由含[Cu(NH3)4]Cl2的印刷线路板蚀刻废液制取 CuCl 的流程如下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沉铜”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滤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Na+、NH、Cl-和 OH-
C.“浸取”时发生离子方程式为SO+2Cu2++H2O===SO+2Cu++2H+
D.“洗涤”时宜用乙醇作为洗涤剂
18.(2023·广东百万联考模拟)光催化CO2还原是一种有望在固碳和绿色能源领域应用的技术。水溶液中复合材料BM-MS(Bi2MoO6-MoS2)光催化CO2还原为醇类的机理图如图,h+是电子跃迁后留下的空穴,具有强氧化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2O在富集空穴的MoS2材料上发生氧化反应
B.光催化CO2还原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生成甲烷等有机物
C.光催化过程的总反应是2CO2+3H2O===C2H5OH+3O2和2CO2+4H2O===2CH3OH+3O2
D.Bi2MoO6材料上富集还原性强的光生电子将CO2还原,当消耗标准状况下2.24 L CO2时,转移0.4 mol电子
19.(2023·深圳外国语学校模拟)氮元素在自然界的某种转化示意图如图所示(a、b、c和d代表一定比例的H+和e-)。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程①中,NO体现氧化性
B.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H++e-===NO↑+H2O
C.过程③中,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NO和NH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则c代表的是3H++4e-
D.过程④中,每消耗1 mol N2H4,失去4 mol电子
20.NSR法常用于处理汽车尾气中的NOx。发动机工作时在稀燃(O2充足、燃油较少)和富燃(O2不足、燃油较多)条件下交替进行,通过BaO和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NOx的储存和还原,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稀燃”过程中Al2O3表面反应:4NO2+2BaO+O2===2Ba(NO3)2
B.燃油含硫时,“稀燃”过程生成的BaSO4会使BaO吸收NOx能力下降
C.Ba(NO3)2吸收CO的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
D.“富燃”过程中Pt表面反应:2CO+2NO===N2+2CO2
选择题突破三 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
1.D [苹果中的有机物遇到空气被氧化变质,D项符合题意。]
2.D [A.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中含有OH-,OH-与NH不可大量共存,A错误;B.在含有硝酸钠的溶液中含有NO,则NO、H+、Fe2+三者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可大量共存,B错误;C.用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C错误;D.将过量SO2通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OH-===HSO,D正确;故答案为:D。]
3.D [化合物间反应有单质生成的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选项错误;F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只有-1价,因此XeF4中Xe为+4价,由此可确定XeF4为氧化剂,丙烯为还原剂,B选项错误;因为Xe的化合价降低了,所以电子应该从C转移到Xe,C选项错误;氧化剂是XeF4,还原剂是CH3CH===CH2,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选项正确。]
4.C [A.氨水和银离子、铜离子都会生成沉淀,不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B.铁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沉淀和气体,不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醋酸和四种离子相互不反应,四种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能共存,故C符合题意;D.25 ℃时,pH=1的溶液为酸性,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5.C [反应中Na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由+3价部分变为+4价、部分变为-1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质量守恒配平可得: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A.由分析可知,x=4,y=4,A正确; B.该化学反应中HCl各元素化合价不变,仅体现出了酸性,B正确;C.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反应中NaCl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Na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由+3价部分变为+4价生成ClO2,故氧化性:NaClO2>ClO2,C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电子转移情况为2H2O~4e-,该反应生成1 mol水,转移2NA个电子,D正确。]
6.C [氢硫酸是弱酸,不能拆,A项错误;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2+Cl2+2H2O===4H++2Cl-+SO,B项错误;SO3是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硫酸盐与水,C项正确;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SO+H2O2===SO+H2O,没有O2生成,D项错误。]
7.A [所给离子组均能大量共存,A项符合题意;pH=7的溶液中,Fe3+会水解为氢氧化铁,B项不符合题意;AlO与NH发生双水解,与HCO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C项不符合题意;常温下=1×10-13 mol·L-1的溶液中,c(H+)=0.1 mol·L-1,酸性条件下,NO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2+,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符合题意。]
8.A [A.石灰乳为悬浊液,在离子方程式书写时不能拆,A错误;B.向AgCl悬浊液中通入NH3反应方程式为AgCl+2NH3===[Ag(NH3)2]Cl,则其离子方程式为AgCl+2NH3===[Ag(NH3)2]++Cl-,B正确;C.利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备Cl2的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其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C正确;D.将SO2通入酸性NaClO3溶液中制备ClO2的反应方程式为SO2+2NaClO3===2ClO2+Na2SO4,故其离子方程式为2ClO+SO2===2ClO2+SO,D正确。]
9.D [A.反应①为HBr+O2===HOOBr;反应②为HOOBr+HBr===2HOBr;反应③为HBr+HOBr===H2O+Br2,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③×2,整理可得总反应方程式为:O2+4HBr===2Br2+2H2O,选项A正确;B.中间体HOOBr和HOBr中Br的化合价均为+1价,相同,选项B正确;C.步骤②反应为HOOBr+HBr===2HOBr,在该反应过程中有极性键H—Br、H—O、Br—O键的断裂,也有非极性键O—O的断裂,选项C正确;D.步骤③反应为HBr+HOBr===H2O+Br2,在该反应中Br元素化合价由HBr中的-1价,HOBr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Br2的0价,每生成1 mol Br2转移1 mol电子,选项D错误。]
10.C [在稀硝酸中,不存在铜单质,C项错误。]
11.D [A.溶液导电性大小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和所带电荷有关。CuSO4与H2S反应得到CuS沉淀和H2SO4,溶液中离子所带电荷数几乎不变,则导电性无明显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B.H2S与稀硫酸不反应,少量H2S会溶于水中,形成离子,溶液离子浓度有较小变化,导电性变化不显著,B项不符合题意;C.硫酸铁中Fe3+会与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H2S===2Fe2++S↓+2H+,溶液中离子所带电荷总数不变,则导电性变化不显著,C项不符合题意;D.NH3·H2O是弱碱,氨水吸收H2S后生成强电解质(NH4)2S,溶液中离子种类和浓度变大,则导电性变化显著,D项符合题意。]
12.C [A.海水中的杂质需加入沉淀剂后过滤,然后再经过蒸发结晶得到精盐,所需仪器不包括坩埚,应改为蒸发皿,A错误;B.碳酸镁微溶,氢氧化镁难溶,所以去除镁离子最佳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B错误;C.检验SO是否除尽应先加入盐酸酸化,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加入BaCl2溶液进行检验,若无白色沉淀,则证明SO已除尽,C正确;D.为除杂充分,需加入过量沉淀剂,后期再加入二次除杂剂如盐酸处理即可,D错误。]
13.D [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锌与硝酸反应生成NO气体,不能用于制备氢气,A错误;B.腐蚀电路板的刻蚀液主要成分为FeCl3,可以通过反应Cl2+2Fe2+===2Fe3++2Cl-再生,B错误;C.NaOH和铝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3H2↑,C错误;D.饱和食盐水中通入CO2和NH3可以制备小苏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a++CO2+NH3+H2O===NH+NaHCO3↓,D正确。]
14.D [A.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Ba(OH)2,钡离子、氢氧根离子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铝,2Al3++3SO+3Ba2++6OH-===3BaSO4↓+2Al(OH)3↓,A正确;B.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和硫化氢生成硫单质和亚铁离子,2Fe3++H2S===2Fe2++S↓+2H+,B正确;C.四氯化钛的浓溶液水解生成水合二氧化钛:Ti4++(x+2)H2O===TiO2·xH2O↓+4H+,C正确;D.已知酸性H2CO3>HClO>HCO,则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ClO-+CO2+H2O===HClO+HCO,D错误。]
15.D [由图可知,总反应为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为2NOx+2xCO2xCO2+N2;A.反应中锌离子是中间产物,A错误;B.过程Ⅰ中氧元素、Zn2+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过程Ⅱ中氧元素、Zn2+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B错误;C.二氧化碳分子结构为O===C===O,CO2为直线型非极性分子,一个分子内存在2个σ键,C错误;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2NOx+2xCO2xCO2+N2,D正确。]
16.B [A.铁片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生成氢气,故A错误;B.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将H2S还原为硫单质,离子方程式为2Fe3++H2S===2Fe2++2H++S↓;故B正确;C.铁氰化钾溶于水可拆为离子的形式,离子方程式为Fe2++[Fe(CN)6]3-+K+===KFe[Fe(CN)6]↓,故C错误;D.过量Zn将Fe3+还原为铁单质,离子方程式为2Fe3++3Zn===2Fe+3Zn2+;故D错误。]
17.D [A.[Cu(NH3)4]Cl2和氧化铜中铜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沉铜”时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NH和OH-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浸取”时发生离子方程式为SO+2Cu2++H2O+2Cl-===SO+2CuCl↓+2H+,C错误;D.氯化亚铜(CuCl)难溶于水,不溶于乙醇,“洗涤”时宜用乙醇作为洗涤剂,D正确。]
18.D [Bi2MoO6材料上不管是生成CH3OH还是C2H5OH,1 mol CO2都是转移6 mol电子,D项错误。]
19.C [A.过程①中NO转化为NO,N元素由+5价下降到+3价,NO体现氧化性,故A正确;B.过程②中NO转化为N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2H++e-===NO↑+H2O,故B正确;C.过程③中NO与NH反应生成N2H4,NO和NH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O+NH+3e-+2H+===N2H4+H2O,c代表的是2H++3e-,故C错误;D.过程④中N2H4转化为N2,N元素化合价由-2价上升到0价,1 mol N2H4参加反应转移4 mol电子,故D正确。]
20.C [A.由过程Ⅰ可知‘稀燃’过程中吸附在氧化铝表面的BaO与氧气和二氧化氮反应生成硝酸钡,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得反应方程式为4NO2+2BaO+O2===2Ba(NO3)2,故A正确;B.燃油含硫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与氧化钡反应生成亚硫酸钡,进一步被氧气氧化成硫酸钡,硫酸钡包裹住氧化钡,使BaO吸收NOx能力下降,故B正确;C.Ba(NO3)2吸收CO生成二氧化碳和NO,1 mol CO反应失去2 mol电子,1 mol硝酸钡反应得6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故C错误;D.由图示信息可知“富燃”过程中Pt表面CO和NO反应生成N2、CO2,反应方程式为2CO+2NO===N2+2CO2,故D正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