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时的内容
目录
教材内容
学情分析
产品概述 营销方案推广方案 利润分析
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说课内容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三单元第5课时的内容
2、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主要介绍如何运用圆柱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圆柱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应用意识。本节课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说教材
六年级学生在前面几节课时已经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和计算方法,对圆柱的理解和掌握有了初步的基础。但对于如何将圆柱知识点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还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本节课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说学生
1
2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体会转化、推理和变中有不变的数学思想,掌握问题解决的策略,培养应用意识。
重点: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成规则的物体。
教学重、难点
教法:
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在观察感知各种实物的基础上动手
操作,比一比、量一量、做一做。
学法:
要求学生则主要采用:小组合作,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主动获取所需的新知。
教法和学法
学
展
议
导
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习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猜想探究
得出结论
实践应用
巩固强化
课堂小结
9
一、新课导入
求下面各圆柱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
1.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5厘米。
2.底面周长是25.12分米,高是2分米。
3.14×3 ×5
3.14×(25.12÷3.14÷2) ×2
二、探究新知
一个底面内直径是8cm的瓶子里,水的高度7cm,把瓶盖拧紧,把瓶子倒置、放平,无水部分是圆柱形,高度是18cm。这个瓶子的容积是多少?
7
18cm
7cm
阅读与理解
8cm
思考:瓶子的容积由哪几部分组成?
能不能把不规则的部分转化成圆柱呢?
7cm
分析与解答
瓶子的容积=水的体积+无水部分的体积
不规则
水的体积
无水部分的体积
8cm
思考:瓶子倒过来以后,里面的水变化了没有?无水部分变化了没有?
倒置前后,水和无水部分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体积都没变。
18cm
7cm
瓶子的容积=水的体积+无水部分的体积
=7cm高的圆柱体积+18cm高的圆柱体积
8cm
回顾与反思
我们利用了体积不变的特性,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来计算体积。
在五年级计算土豆的体积时,也是用了转化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数学课你们有哪些收获呢
四、布置作业
1、完成教材的练习
2、设置梯度练习,分层作业
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瓶子的容积:3.14×(8÷2)2×7+3.14×(8÷2)2×18=3.14×16×(7+18)=3.14×16×25=1256(cm )=1256(mL)答:这个瓶子的容积是1256mL。
谢谢指导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