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高效课堂导学案:1.4升华和凝华
【学习目标】:
1.升华与凝华的概念.
2.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习重点】:
升华与凝华的概念.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学习难点】:在物态变化中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时间安排】 1课时
预习案
【自主预习】
1.物质由_______态________变成________态叫升华,这一过程要_________热.
2.物质由_______态________变成________态叫凝华,这一过程要_________热.
3.固体空气清新剂用久了会变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灯泡中的钨丝用久了会变细,这是由于钨丝在高温下会产生_____现象,玻璃泡发黑则是由于钨蒸气遇冷时______的结果。
5.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____时要_____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
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们在思考、讨论。
探究案
【合作探究】
探究一:什么是升华和凝华?实验或放视频
1、现在往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盛热水的烧杯里,观察到什么?
固态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___________,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变成_____态。
例1:下列各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B.早晨有浓雾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冰.
2、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观察到什么?
紫色的气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_____态碘。这说明气态碘遇冷变成了____态。
例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小结:(1)物质从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态叫升华。
(2)物质从_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叫凝华。
提问:生活中有升华和凝华的例子吗?
1、冬天,室外湿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而成的小冰粒.
3、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就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_____现象。
4、升华过程要____热,凝华过程要______热(板书)
探究二:对于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的吸放热情况是如何的?
我们在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在用慢火加热的过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中,我们看到固态碘逐步减少,最后不见了,而盛碘容器中并没有液体出现,就是说碘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对碘加热,因此碘的升华过程是一吸热过程.接着我们停止对容器加热,慢慢地我们看到容器中的碘蒸汽遇冷又凝华成固态,附着在烧瓶壁上,相应地放出热量,即碘的凝华过程为放热过程.
例3:文娱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变式演练]1.用久的灯泡,为什么会变黑?
例4:古书《千字文》曾记载“露结为霜”.你认为对吗?
[变式演练]2.严冬之夜玻璃窗上的玻璃表面会结上一层冰花,它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为什么?这是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人工降雨(多媒体)
检测案
【达标测评】
1.如图1-12所示,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底部微微加热,可以看到固态碘变成 ,这是 现象,停止加热后,可以在烧瓶壁上看到 态的碘,这是碘的 现象.所以存放碘的容器一定要加盖密封,是为了防止因碘的 而造成的损失。
2.灯泡用久后,灯泡内壁会发黑,这是由于高温钨丝的 产生的钨蒸汽又在较低温度的灯泡内发生 的缘故.
3.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卫生球碾粹后的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停止加热后,烧瓶内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拢的人造“雪景”这是因为 .
4.在寒冷的冬夜里,窗户上结了一层冰花,冰花产生的原因是由_________变化而来,属于______现象.且冰花都在窗户的_________表面.在北方,冬天戴眼镜从外面到暖和的房间,镜片上会出现雾。这是 现象;用电烙铁把锡焊紧电子元件,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现象。
5.2001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 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6.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_现象;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会出现一层“白粉”,这些“白粉”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而成的.
7.冬天,早晨路边的草地上盖着一层霜,它是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 (填物态形式)的水蒸汽直接变成 的小水晶,这个过程叫做 ,物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 热.
二.选择题
1.“缥缈的雾,晶莹的露, ( http: / / www.21cnjy.com )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
A.水结成冰 B.寒冷的冬天,堆的雪人变小了
C.严冬东北地区的树上常有树挂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子
3.在北国冰城—— 吉林市 ,冬天的早晨会出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景,即“雾淞”,它在形成的过程中( )
A.吸收热量 B.放出热量
C.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
4.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保鲜,这是因为干冰( )
A.蒸发时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 B.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
C.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D.液化时吸收大量的热
5. 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 文娱演出时,舞台上用弥漫的白色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这种烟雾最可能是( )
A.某种燃烧物形成的烟气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而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实 验 探 究
1.某次实验中,小华不小心将一些碘和铁屑混在一起,你能想出多少种办法将铁屑中的碘除掉,并说出其中的物理道理?
2.试试看:先用杆秤称出一块猪肉的质量,然后将它放进冰箱冷冻室较长时间后取出,再用杆秤称出冻肉的质量。两次称量结果会一样吗?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
【学习收获】
凝华
空气中的水蒸气
二氧化碳气体
液化
升华
冰晶
小水珠
干冰(固态二氧化碳)
图1-1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