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陶罐和铁罐》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陶罐和铁罐》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2 08:3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陶罐和铁罐》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陶罐和铁罐的性格特点。
难点:领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提问互动:
- 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你们知道陶罐和铁罐分别有什么用途吗?”或者“你们觉得陶罐和铁罐哪个更坚固呢?”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入课文的主题。
2. 故事分享:
- 分享一些与陶罐和铁罐有关的故事,如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或者讲述陶器和铁器在历史上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生字学习
1. 陶(táo)-陶醉
- 造句:在音乐会中,他完全陶醉在美妙的乐曲声中。
2. 罐(guàn)-罐头
- 造句:他买了一些水果罐头,准备在野餐时食用。
3. 骄(jiāo)-骄傲
- 造句:他因为自己优异的成绩而感到骄傲。
4. 谦(qiān)-谦虚
- 造句:尽管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他仍然保持着谦虚的态度。
5. 虚(xū)-虚心
- 造句:我们应该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不断改进自己。
6. 懦(nuò)-懦弱
- 造句:他总是表现得懦弱,缺乏决断力。
7. 弱(ruò)-弱点
- 造句:她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变得更加坚强。
8. 恼(nǎo)-恼怒
- 造句:他因为别人的一些无心之言而感到恼怒。
9. 逝(shì)-逝世
- 造句:他的祖父在今年年初逝世,他们全家都非常难过。
10. 讶(yà)-惊讶
- 造句:当得知这个消息时,她感到非常惊讶。
11. 价(jià)-价格
- 造句:这件商品的价格非常合理,我决定购买。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 提问:故事中有哪些角色?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 回答:(引导学生回答故事主要角色和大致情节)。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分析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体会它们的性格特点。
- 提问:从铁罐的话语中,你感受到了它的什么性格?
- 回答:(引导学生回答铁罐的傲慢无礼)。
(二)学习第二部分,理解陶罐的品质。
- 提问:为什么多年后陶罐依然光洁美观,而铁罐却不见了?
(三)分段课文详细讲解
【第1自然段讲解】
1. 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这句话说明在国王的御厨中,有两个罐子存在。
2. 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这句话描述了两个罐子的材质,即一个是陶土制成的,另一个是铁制成的。
3.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这句话描绘了铁罐的性格特点,即它非常骄傲,并且看不起陶罐。
4. 常常奚落它:这句话描绘了铁罐的行为,即它常常嘲笑和贬低陶罐。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描述两个罐子的性格和关系,引出了一个寓言故事的主题,即谦逊和骄傲的不同影响。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品质和社会关系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格化和道德寓意的寓言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和生活智慧。
【第2自然段讲解】
这句话通过生动的对话,展现了铁罐的傲慢态度和对陶罐的轻视:
1.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这句话是铁罐对陶罐的挑衅,它通过这种挑战式的问法,表现出自己的傲慢和对陶罐的轻视。
2. 铁罐傲慢地问:这句话形容了铁罐询问的方式,即它的态度非常傲慢,没有尊重和友善。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描述铁罐对陶罐的傲慢态度和挑战,展现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铁罐的性格特点。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品质和社会关系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格化和道德寓意的寓言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和生活智慧。
【第3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通过陶罐的回复,描绘了它的谦虚态度和对铁罐的尊重,以下是这段文字的语义解释:
1. “不敢,铁罐兄弟。”:这句话是陶罐对铁罐的回应,它表达了不敢触碰铁罐的态度。
2. 陶罐谦虚地回答:这句话形容了陶罐回答的方式,即它的态度非常谦虚和尊重,没有表现出对铁罐的轻视或傲慢。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陶罐谦虚的态度和礼貌的回复,展现了它与铁罐之间的互动和陶罐的性格特点。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品质和社会关系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格化和道德寓意的寓言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和生活智慧。
【第4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述了铁罐对陶罐的轻蔑态度和言论:
1.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这句话是铁罐对陶罐的指责,它指责陶罐不敢触碰自己,并且称它为“懦弱的东西”,表明了铁罐对陶罐的蔑视和轻视。
2. 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这句话描述了铁罐说话时的态度,即它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情和语气,进一步表明了它对陶罐的蔑视。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铁罐的侮辱和傲慢的态度,展现了它对陶罐的轻蔑和陶罐的谦逊和尊重。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品质和社会关系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格化和道德寓意的寓言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和生活智慧。
【第5自然段讲解】
1.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这句话是陶罐的辩护,它指出自己不触碰铁罐是因为它不应该碰撞,而不是出于懦弱。
2. 陶罐争辩说:这句话描述了陶罐的行为,即它在与铁罐争辩。
3. “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这句话解释了陶罐的职责和立场,它表明它们的职责是盛放东西,而不是相互碰撞。
4.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这句话表达了陶罐的信心和自豪,它表明自己在盛放东西方面并不比铁罐差。
5. 再说……:这句话是陶罐准备继续争辩的开始,表明它还有更多的话要说。
【第6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绘了铁罐对陶罐的威胁和傲慢的态度:
1. “住嘴!”:这句话是铁罐对陶罐的命令,要求其停止说话。
2. 铁罐恼怒了:这句话描述了铁罐的态度,即它因为陶罐的争辩而感到愤怒。
3. “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这句话是铁罐对陶罐的指责,它不允许陶罐与自己相提并论。
4. 你等着吧:这句话是铁罐对陶罐的警告,它表明陶罐将会面临不好的后果。
5. 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这句话是铁罐对陶罐的威胁,它预言陶罐将在不久的将来破碎。
6. 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这句话是铁罐对自己的自夸,表明它将永远存在且无所畏惧。
【第7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展现了陶罐对和平与和谐的追求:
1. “何必这样说呢?”:这句话是陶罐对铁罐言论的回应,它对铁罐的愤怒言论表示不理解。
2. 陶罐说:这句话描述了陶罐的行为,即它在回应铁罐。
3. “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这句话是陶罐的提议,它希望与铁罐和平相处。
4. 有什么可吵的呢:这句话是陶罐的疑问,它表示不清楚为什么要争吵。
【第8自然段讲解】
这段文字描绘了陶罐面对铁罐的傲慢言论时的反应和态度:
1.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这句话是陶罐对铁罐傲慢言论的回应,它希望与铁罐和睦相处,不想与之争吵。
2.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这句话是铁罐对陶罐的侮辱,它表示自己与陶罐在一起感到羞耻。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陶罐的包容和铁罐的傲慢,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性格和态度。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品质和社会关系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格化和道德寓意的寓言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和生活智慧。
【第9自然段讲解】
1.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句话描述了陶罐对铁罐的态度,即它选择不再理睬铁罐,忽视了铁罐的傲慢和威胁。
这种描述方式传达了陶罐的宽容和冷静的态度,它不被铁罐的威胁和侮辱所影响,选择了沉默和不予理会。这种行为表现出陶罐的成熟和自尊,它不以傲慢回应傲慢,而是选择一种更加高尚和理性的处理方式。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人类品质和社会关系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人格化和道德寓意的寓言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道德寓意和生活智慧。
【第10自然段讲解】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这句话描述了陶罐对铁罐的行为,即它选择了忽视铁罐的行为和态度。
【第11自然段讲解】
1. 时间在流逝:这句话强调了时间的持续进行和不断前进的特性。
2. 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这句话表明在时间的进程中,世界上发生了各种各样的事件和变化。
3. 王朝覆灭了:这句话描述了一个历史事件,即某个王朝结束并消失。
4. 宫殿倒塌了:这句话描述了另一个历史事件,即某个宫殿或建筑物的破坏和消失。
5. 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这句话描绘了两个陶罐被遗弃在废弃的建筑物中的景象。
6. 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这句话描述了两个陶罐被尘土覆盖的情景,表明它们已经被遗忘了很长时间。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描述历史的变化和陶罐的废弃,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事物的回顾和对现状的描绘。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时间、历史和遗忘主题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教育意义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历史寓意和生活的变迁。
【第12自然段讲解】
1.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这句话是某个人在发现陶罐时的反应,表明他注意到了陶罐的存在并表示惊讶。
2. 一个人惊讶地说:这句话描述了那个人的行为和状态,即他发现陶罐后感到惊讶,并向其他人发出声音。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描述人们发现陶罐的情景,展现了陶罐在长时间的遗忘后被重新发现的过程。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遗忘和发现主题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教育意义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历史寓意和生活的变迁。
【第13自然段讲解】
1. “真的,一个陶罐!”:这句话是某个人在确认陶罐的存在时的声音,表明他确认了陶罐的存在并为之感到惊讶。
2. 其他的人都高兴得叫起来:这句话描述了其他人发现陶罐后的反应,即他们感到兴奋和喜悦,因此发出声音。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描绘人们发现陶罐的情景,展现了陶罐在长时间遗忘后的重新发现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惊喜。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失去和找回主题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教育意义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历史寓意和生活的变迁。
【第14自然段讲解】
1. 捧起陶罐:这句话描述了人们找到陶罐后的行动,即他们小心翼翼地捡起陶罐。
2. 倒掉里面的泥土:这句话描述了清理陶罐的行为,即他们将陶罐里的泥土倒出,以便观察陶罐的真正样子。
3. 清理干净:这句话描述了陶罐清洁的过程,即他们将陶罐彻底清理干净。
4. 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这句话描述了清理干净后的陶罐,即它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光洁、朴素和美观。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描绘陶罐被人们发现后的清理过程,展现了陶罐的持久美丽和人们对其的珍视。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遗物和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珍视。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教育意义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历史寓意和生活的变迁。
【第15自然段讲解】
1. “多美的陶罐!”:这句话是某人对陶罐的赞美,表明他们认为这个陶罐非常美丽。
2. 一个人说:这句话描述了某人的行为和状态,即他们发表了自己的评价。
3. “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句话是某人对陶罐的警告,他们要求其他人小心处理陶罐,以防止对其造成损伤。
4. 这是古代的东西:这句话强调了陶罐的历史价值,表明它是古代的物品。
5. 很有价值的:这句话是某人对陶罐的评价,表明他们认为陶罐具有重要的价值。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描绘人们对陶罐的赞美和珍贵态度,展现了陶罐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历史遗物和文化传承的尊重和珍视。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教育意义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历史寓意和生活的变迁。
【第16自然段讲解】
1.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这句话描述了人们清理陶罐的过程,他们小心地清理掉陶罐中的泥土,并擦洗干净,发现陶罐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光洁、朴素和美观。
2. “多美的陶罐!”: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陶罐的赞叹,他们认为陶罐非常美丽。
3. 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这句话提醒人们要小心对待陶罐,因为它是古代的文物,具有很高的价值。
4.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这句话是陶罐对人们的感谢,并请求他们帮助它找回失去的兄弟铁罐。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描绘人们发现并保护陶罐的情景,展现了陶罐的价值和对友谊的珍视。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文化遗产和友谊的主题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教育意义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历史寓意和生活的变迁。
【第17自然段讲解】
1.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这句话描述了人们清理陶罐的过程,他们小心地清理掉陶罐中的泥土,并擦洗干净,发现陶罐依旧保持着原有的光洁、朴素和美观。
2. “多美的陶罐!”: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陶罐的赞叹,他们认为陶罐非常美丽。
3. 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这句话提醒人们要小心对待陶罐,因为它是古代的文物,具有很高的价值。
4.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不行了。”:这句话是陶罐对人们的感谢,并请求他们帮助它找回失去的兄弟铁罐。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通过描绘人们发现并保护陶罐的情景,展现了陶罐的价值和对友谊的珍视。这种描述方式不仅增加了故事的生动性和教育意义,也传达了作者对于文化遗产和友谊的主题的观察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描绘,作者构建了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教育意义的世界,让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中的历史寓意和生活的变迁。
五、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1..提问: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回答:(引导学生回答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2.布置作业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比较流畅。通过生字学习,学生对生字的掌握较为扎实。在课文分析中,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角色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环节也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但在教学中,还应注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课文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