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第1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限时训练(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第1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限时训练(解析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2 07: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教材选择性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1课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限时训练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墨子基于“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提出“选择天下贤良、圣知、辩慧之人,立为天子,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可见,墨子的这一主张
A. 融合了儒家与法家思想精髓 B. 蕴含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
C. 突破了宗法制下的人才制度 D. 反映了士人阶层的利益要求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百人百义”,墨子提倡“使从事乎一同天下之义”可知,这体现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思想,故选B项;法家思想精髓是法治,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宗法制下的人才制度按照血缘关系世袭,排除C项;墨子是小生产者的代表,其主张反映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要求,排除D项。
【点睛】
2. 孔子曾与弟子宰予讨论“三年之丧”的问题。宰予认为为父母守丧的时间可以改为一年,因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孔子问他如此是否心安,回答说:“安。”孔子说:“如果安心,你便去做吧。”但孔子认为宰予不仁。这表明
A. 孔子教育学生未做到表里如一 B. 孔子奉行因材施教的原则
C. 礼在当时已丧失了社会约束力 D. 孔子认为道德要重于实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大意是:服丧三年,时间太长了。君子三年不讲究礼仪,礼仪必然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就会荒废。宰予认为为父母守丧的时间可以改为一年,孔子认为宰予不仁,说明孔子认为道德要重于实利,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孔子教育学生未做到表里如一,排除A;材料信息与因材施教无关,排除B;C表述太绝对,错误。
【点睛】
3. 《周易》是儒家经典之一。根据甲骨文研究结果,《周易》乾卦的卦辞“元享利贞”中的“贞”字就是“占卜”的“占”,此卦为大吉大利的好卦,春秋以后“元享利贞”被阐释为“仁义礼信”四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儒家义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 B. 《周易》年代久远导致认知偏差
C. 借助于传统文化宣扬儒家思想 D. “贞”字内涵的演化受时代影响
【答案】C
【解析】
【详解】春秋以后“元享利贞”被阐释为“仁义礼信”四德,结合所学可知此种阐释意在借助传统文化宣扬儒家思想,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儒家义理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A项错误;B项说法本身错误,B项错误;春秋以后“元享利贞”被阐释为“仁义礼信”四德是为阐释意在借助传统文化宣扬儒家思想,而不是”贞“在内涵的时代变化,D项错误。
4. 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对此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B. 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C. 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D. 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答案】B
【解析】
【详解】《春秋繁露》中天地君臣,阴阳夫妇,春夏父子这种对应关系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人伦观念,B正确;题干中未体现民本思想,排除A;“仁爱”思想强调的是统治者的施政原则,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无为”主张顺应自然,不要过的干预社会发展,这与题无关,排除D。
5. 朱熹在编著《资治通鉴纲目》时,改变了《资治通鉴》中魏国正统的形象,进而将蜀汉政权改为正统。这表明朱熹
A. 认为道义才是政权存在价值 B. 鼓励世人批判怀疑精神
C. 宣扬理学倡导儒家思想复兴 D. 注重对历史问题的考证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强调儒家道义观,认为道义才是政权存在价值,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对“正统”政权的不同观点,无法体现鼓励世人批判怀疑精神,排除B;北宋已经创立理学,使儒学思想得到复兴,排除C;题意没有涉及历史问题的考证,排除D。
【点睛】
6. 根据下表(两宋儒学学术流派代表人物简表)可推知两宋时期
流派 代表人物 生卒年代 籍贯
濂学 周敦颐 1017~1073年 湖南道州
关学 张载 1020~1077年 陕西凤翔
临川学 王安石 1021~1086年 江西临川
洛学 程颢 1032~1085年 河南伊川
程颐 1033~1107年 河南伊川
闽学 朱熹 1130~1200年 江西婺源
婺学 吕祖谦 1037~1181年 浙江金华
永康学 陈亮 1143~1194年 浙江永康
永嘉学 叶适 1150~1223年 浙江温州
A. 儒学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 B. 地理差异孕育不同文化
C. 教育发达培养大批人才 D. 文化的重心在向南方转移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表中的儒家各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共9人,其中6人的籍贯在南方,3人在北方,可见两宋时期文化的重心在向南方转移,故D正确;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儒学处在正统地位,故A错误;BC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点睛】
7. 新儒学思想家虽受到了—些佛教观念的强烈影响,然而新儒学基本上排斥佛教关于神和来世的观念,像古代中国人一样强调伦理道德。材料中的新儒学
A.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B. 积极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
C. 以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为目标 D. 借宗教形式传播伦理道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新儒学思想家为强调伦理道德,吸收佛教观念,排斥佛教关于“神”和“来世”观念等做法可知,新儒学以积极态度应对外来文化的挑战,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新儒学“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A项错误;“恢复西周礼乐制度”与“强调伦理道德”不符,C项错误;宋代思想家在发展儒学思想时并没有借助宗教形式,D项错误。
8. 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有思想家提出:“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日“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下列项中与此思想一致的是
A.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 B. 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C. 主张“修己治人之实学” D.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可知,该思想家认为著述的重要意义在于指导实践,舍弃实践则一切都是空谈,符合“经世致用”思想,C项体现了“经世致用”思想,故选C;A项意思是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意思是一般人与圣人一样,都有良知良能,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B;D项体现了商鞅主张变革的思想,与题意无关,排除。
【点睛】
9. 在曲阜孔府大门前,看到两旁的明柱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那么最初让儒家思想“与国咸休,同天并老”的思想家是
A. 孔子的“仁” B. 孟子的“民贵君轻”
C. 董仲舒的“君权神授” D. 荀子的“仁义”和“王道”
【答案】C
【解析】
【详解】“与国咸休”是指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同天并老”是指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之说,与之相符的是汉代董仲舒,故选C;孔子、孟子、荀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思想没有达到独尊地位,不可能“与国咸休”,排除ABD。
10. 朱熹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太极既包括万物之理,万物便可分别体现整个太极。认为“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他主张
A. 摈弃自然欲求 B. 追求内心宁静
C. 恢复固有良知 D. 掌握普遍天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朱熹称理为太极,是天地万物之理的总体,主张格物致知,主张掌握普遍天理,故选D;材料信息与摈弃自然欲求、追求内心宁静无关,排除AB;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排除C。
【点睛】
11. 唐太宗认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这反映了唐太宗
A. 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 B. 君主应该接纳臣民的谏议
C. 认为君主是国家治理根本 D. 充分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股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可知,唐太宗看到了人民对于国家及其统治者的重要性,这反映了他以民为本的国家治理思想,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国、君、民三者间的关系,强调了民的重要性,需要关注民生,以民为本,并没有说到君主接纳臣民的谏议,B项错误;材料强调了以民为本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而不是君主,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D项错误。
12. 南宋临济宗禅师宗杲认为:“三教圣人所说之法,无非是劝善诫恶,正人心术。”忠义孝道以及治人安国之术与佛教的宗旨并不矛盾。材料说明
A. 儒、道、佛逐渐融合 B. 三教合归于佛学思想
C. 儒学正统地位正丧失 D. 佛教逐渐取代儒学地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魏晋时期时期,儒学受到佛道思想冲击,儒、道、佛“三教圣人所说之法,无非是劝善诫恶,正人心术”说明当时儒、道、佛逐渐融合,故A项正确;宋代应该是三教合归于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儒学一直是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故C项错误;儒学地位一直巩固,并没有被佛学代替,故D项错误。
【点睛】
13. 汉字独特的象形、表意等功能,使它可以成为各方言区的人群及各民族用来交际的共同工具。汉字把 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主要体现了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 汉字与方言是互相滋养的依存关系
C. 华夏祖先高瞻远瞩 D. 中华文明有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汉字把广大地域内的居民拉近,从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体现的是汉字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性,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材料强调的是中华文明有绵延不断的文化“基因”,排除。故选D。
二、材料分析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摘编自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16、17世纪的中国,当时明中叶以后,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1)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一中先秦、西汉和宋朝时期以儒学为正宗的“帝国文化”的形成和强化的过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代理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3)材料二中“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股新思想?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在当今时代的价值。
【答案】(1)过程:春秋战国,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儒家思想的创立时期;西汉董仲舒发挥儒家学说,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宋朝,朱熹等吸收佛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
(2)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汉代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3)因素:明清之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进步思想。评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吸取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未提出新的社会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
(4)“仁”、德治思想,有利于构建社会和谐,调节人际关系;致良知,有利于提高自身修养。
【解析】
【分析】
【详解】(1)通过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儒家思想的创立时期;西汉董仲发挥舒儒家学说,提出了君权神授、大一统的理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思想;结合所学,还可从朱熹等吸收佛道教义,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巩固了儒学的主体地位分析回答。
(2)不同:根据材料一“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并结合所学,可从孔孟思想是仁政、民本、教化;汉代儒学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分析回答。发展:结合所学,可从宋代理学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等分析回答。
(3)因素:根据“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结合所学可知指的是明清之际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思想。评价:在回答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既要看到这种新思想的进步之处,也要看到这种新思想的明显的不足,多角度分析即可。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带有民主色彩,对近代反专制斗争有积极推动作用;吸收了儒学的积极因素,批判其不合理的成分,使传统儒学在新时期焕发了生机分析其进步性;可从未提出新的社会改革方案,未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分析其局限性。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构建社会和谐、调节人际关系、提高自身修养等角度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点睛】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古人就提出了“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在古代社会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四位一体的。在人们心目中,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的忱乐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统天下。面对统治者的腐朽没落和破碎的山河,面对外来侵略势力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沿着古代爱国主义者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候”“千年史策耻无名”,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志士虚有少壮年”。
——摘编自顾杰善《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
材料二 1899年2月,梁启超发表《爱国论》,认为“爱国心之薄弱,实为积弱之最大根源”,欲唤起国人的爱国心以救国家,反对专制君权而兴民权,指出:“国者何 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 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该文也是近代论爱国的第一篇文章。梁启超在文中强调,爱国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伦理。他说:“国家为近世史新产”,“夫国家者,一国人之公产也”,它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
——摘编自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与中国古代相比的不同之处,分析其成因。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评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
【答案】(1)特点:①体现家国一体观念;②具有浓厚的忠君色彩;③强调“大一统”④;报效国家与获取功名相联系。
(2)不同:①救亡图存与学习西方结合;②将爱国与兴民权相结合;③建立近代民族国家。原因: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及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评价: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超越了“忠君”的传统,具有近代爱国意义;有助于启迪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丰富和深化了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三点即可)
【解析】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一中“ 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古人就提出了‘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可知,体现家国一体观念;根据“在人们心目中,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的忱乐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可知,具有浓厚的忠君色彩;根据“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统天下”可知,“强调“大一统”;根据“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还有,报效国家与获取功名相联系。
(2)不同:根据材料二中“爱国心之薄弱,实为积弱之最大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救亡图存与学习西方结合;根据材料二中“唤起国人的爱国心以救国家,反对专制君权而兴民权”可知,将爱国与兴民权相结合;根据“爱国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伦理”,“国家为近世史新产”,“夫国家者,一国人之公产也”等信息可知,与古代相比,梁启超的爱国主义主张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成因:根据所学知识,从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分析可知,导致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与古代爱国主义思想不同的主要原因有,近代民族危机的加深,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等。
(3)简评:综合以上两则材料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可知,在内容上,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超越了“忠君”的传统,具有近代爱国意义;在思想解放运动中上有助于启迪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在文明史上丰富和深化了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