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 第2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3 第2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2 07:3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一、选择题
1.根据日本作家丸山清子《源氏物语与白氏文集》统计,《源氏物语》中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185处。其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人民虚心好学 B.中国文化的先进性
C.中日关系交往密切 D.疆域邻近交通便利
2.“花刺子模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被改进的数字系统后来传入欧洲,代替复杂的罗马数字,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材料评述的是 (  )
A.“公历”的由来 B.阿拉伯数字
C.巴格达的“智慧宫” D.计算机网络
3.拜占庭帝国作为文化桥梁,必然得兼顾东西两头,否则桥面会不平整,桥梁也必然维持不久。在继承了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后,拜占庭帝国也“没放过”东边这头……材料强调的是 (  )
A.拜占庭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
B.拜占庭帝国继承、发展了古希腊、罗马文化
C.拜占庭帝国的桥梁建筑闻名于东西方
D.拜占庭帝国是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4.佛陀(释迦牟尼)微笑着说:“……我的法好像深广的大海,无论什么都能包容。在我的法中,贫富、贵贱种姓、阶级都是虚妄的假名……”这句话表明佛陀主张(  )
A.世间一切皆苦 B.世人都要拥护种姓制度
C.世间众生平等 D.世人都可进入极乐世界
5.如图是出土于恰帕斯州北部锡莫霍韦尔地区(今墨西哥东南部)石斧上的一个侧面人像,可能代表着玉米神。绿石是与“珍贵”“生命”“繁衍”这些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绿石上的玉米神具有祈祷玉米丰收的寓意。这反映了 (  )
A.印加人对玉米神的高度崇拜
B.玛雅人的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
C.阿兹特克人出口玉米颇负盛名
D.玛雅人以盛产绿石闻名于世
6.古代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作为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印度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下列与古代印度相关的文化成就是 (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
D.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7.《拉夫连季耶夫编年史》是俄国编年史中最古老的抄本,于1377年编写。它和完成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伊帕季耶夫编年史》详尽地记载了12世纪时南部基辅罗斯的历史。文献记载的内容朴实生动,富有戏剧性。通过这两部文献,可以判断 (  )
A.基辅罗斯深受拜占庭帝国影响
B.莫斯科公国统一国家建立
C.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
D.俄罗斯帝国地跨欧亚两洲
8.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商业繁荣,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与商务有关的条文几乎占《汉谟拉比法典》总条数的一半。由此得出 (  )
A.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古巴比伦相关法律条文的制定
B.《汉谟拉比法典》有效解决了古巴比伦的法律争端
C.政府、神庙和私人都直接推动了商务法律条文的制定
D.《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主要得益于汉谟拉比国王的命令
9.下图是《教皇为皇帝加冕》,取材于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君主“丕平献土”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该历史事件及图片最能说明 (  )
A.基督教会权力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
B.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法兰克王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10.受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的影响,长久以来人们认为修建金字塔的是奴隶。古埃及学家哈瓦斯经过考古发现,在距离金字塔不远的遗址中有许多建造者的坟墓。哈瓦斯认为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平民。对此,我们可以得出(  )
A.历史往往因时代久远变得扑朔迷离
B.希罗多德的著作时间离古埃及更近更为真实
C.历史在学者的修正中不断接近真实
D.考古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的不足
11.下列属于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共同点的是 (  )
A.神道发展 B.学习中国隋唐文化
C.形成特殊的武士阶层 D.长期实行锁国政策
12.以公元8世纪为界限,在此之前“阿拉伯人是以剑和舌为荣,而不是以笔为荣的”。在此之后,则变成了“他们把一切工作都归纳为剑和笔两个方面”。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阿拉伯文学的突出成就
B.造纸术的传播与普及
C.西学东渐促进科技交流
D.印刷技术的推广作用
13.古代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三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
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14.学界普遍认为古希腊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狄俄尼索斯的祭祀,因为狄俄尼索斯是葡萄酒之神,所以早期戏剧主要是描写神的世界,公元前5世纪,戏剧出现越来越多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戏剧服务对象转向民众
B.宗教信仰丧失主导地位
C.人文主义思想逐渐兴起
D.戏剧创作开始面向生活
15.《万叶集》以中国诗歌的题材、形式和分类方法为借鉴,采用汉字作注音符号,收编了部分汉诗,同时直接反映“遣唐使”的来唐情况。这说明《万叶集》是(  )
A.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见证
B.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再现
C.中日民族审美互鉴的标志
D.唐风文化的最典型代表
16.9世纪始,日本形成的大和绘是专供贵族鉴赏和在上层社会中盛行的一种带有浓厚装饰性的艺术;而17世纪开始兴起的浮世绘则是表现民间日常生活和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日本绘画的这一发展历程实质上反映了 (  )
A.市民文化的高涨
B.资产阶级的艺术追求
C.唐朝文化的深远影响
D.文明开化的社会变迁
17.下列有关古代印度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姓制度是印度原住民维系社会统治秩序的手段
B.推行种姓制度是为了抑制印度教势力的扩张
C.佛教因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的不满而产生
D.《摩诃婆罗多》保留较早原住民的生活状况
18.古希腊的雕塑《掷铁饼者》《荷矛的战士》《刮汗污的运动员》等,他们都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据此可知,古希腊 (  )
A.民主政治高度发展
B.人文主义思想发达
C.开始重视体育锻炼
D.雕塑水平世界领先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文明的第一缕光出现在水土丰沛的大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每年春季的河水泛滥给农田带来肥沃的淤泥,大约在公元前4300年,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北非的尼罗河纵贯埃及全境,水量充沛,土壤肥沃,有学者把埃及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开始形成统一的国家,并且创造了辉煌灿烂的高度文明。
根据以上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世界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体现材料主题;史论结合,论述条理清楚)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拜占庭帝国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辉煌的建筑,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的结晶。
材料二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许是更为重要的。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拜占庭帝国当时的社会状况。
(2)拜占庭帝国是在哪一年被谁灭亡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
《源氏物语》中大量引用中国古典文学典籍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文化的先进性,B正确;日本人民虚心好学、中日关系交往密切和中日疆域邻近交通便利,都只是客观因素,不是“中国古典文学典籍”在这本书中被大量引用的最主要的原因,A、C、D错误。
2.B
【解析】 
根据材料“改进印度数字、‘0’符号和十进位法……使人类的计算体系发生深远变革”可知材料评述的是阿拉伯数字,故选B项。“公历”、巴格达的“智慧宫”都和人类的计算体系无关,排除A、C两项;计算机网络出现于20世纪,和花剌子模无关,排除D项。
3.A
【解析】 
从“兼顾东西两头”“继承了以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没放过’东边这头”可以分析得出,材料在强调拜占庭帝国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发展中起到桥梁的作用,故A正确;B项只是材料中的一个方面,排除;材料中的桥梁不是真正的桥梁,C错误;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4.C
【解析】 
释迦牟尼的名句表达了佛教的主张,即世间众生皆平等,故选C项。
5.B
【解析】
根据题干文物出土地点可以判断这是玛雅人活动区域,其对玉米神的崇拜说明当时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B正确;印加人生活在安第斯山脉地区,排除A;“祈祷玉米丰收”不代表出口玉米,排除C;题干强调的是对玉米神的信仰而非盛产绿石,排除D。
6.D
【解析】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D正确;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化成就,A错误;《汉谟拉比法典》《吉尔伽美什》都是古代西亚文化成就,B、C错误。
7.A
【解析】
材料显示,两份文献主要记载了12世纪南部基辅罗斯的历史,而基辅罗斯受拜占庭帝国的影响,可能在文献中有所反映,故选A;莫斯科公国在16世纪初建立起统一的俄罗斯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17世纪末,俄罗斯扩张到太平洋,成为地跨欧亚的帝国,B、C、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8.A
【解析】 
材料明确表述了古巴比伦商业上的发展对法律制定的推动作用,这也正是法典中商务条文几乎占了法典全部内容的一半的原因,A项符合题意。材料重点在于解释法典产生的原因,而非其作用,排除B;材料说的是“国家、神庙、私人都积极参与商业活动”,而不是参与商务法律条文的制定,故无法得出C项“直接推动”的结论,排除C;材料并未显示汉谟拉比国王在法典制定中的作用,无法得出D项结论,故排除D。
9.A
【解析】
“教皇为皇帝加冕”体现的是国王必须通过教皇为其加冕的方式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也说明了以教皇为代表的教权高于以法兰克国王为代表的世俗王权的这一社会特征,故A正确;B说法从图片中无法体现,排除B;材料体现出的是教皇与国王的关系,排除C;公元8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排除D。
10.D
【解析】
材料“哈瓦斯认为地位低下的奴隶的坟墓不可能直接建在法老墓旁边,因此他认为建造金字塔的不是奴隶而是平民”表明考古发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文献的不足,故D项正确;题干强调的不是历史的扑朔迷离,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希罗多德的著作更为真实,故B项错误;C项强调哈瓦斯的认识更接近真实,单从题干中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故错误。
11.B
【解析】
日本大化改新,学习隋唐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省六部制,采用科举制,封建时代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是学习中国隋唐文化,答案为B;日本崇拜神灵,神道发展起来;日本形成武士阶层;日本长期实行锁国政策,A、C、D不属于日本和朝鲜的共同点,排除。
12.B
【解析】
根据材料“公元8世纪”“在此之后,则变成了‘他们把一切工作都归纳为剑和笔两个方面’”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8世纪,我国的造纸术传到了大食,也就是阿拉伯,对阿拉伯产生了影响。造纸术使纸张得到了普及,因此“笔”的使用也多了起来,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故均可排除。
13.C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古埃及人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一年分为三季,分别是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由此可知古代埃及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指导农业生产,故C项正确。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是直接目的,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太阳历的制定者是法老,故B项错误;古代埃及人制定太阳历与神化专制统治无关,故D项错误。
14.C
【解析】
在古希腊观看戏剧的人主要是民众,且题干中未涉及对观看服务对象的转移的叙述,故A项错误;题干中虽涉及公元前5世纪,戏剧越来越多地出现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但并没有具体数据可说明这类戏剧占据了主导地位,故B项错误;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戏剧越来越多地重视对人物性格的描写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故C项正确;古希腊的早期戏剧起源于对酒神的祭祀,其实际上是起源于古希腊盛产葡萄的社会经济生活,“开始”一词表述有误,故D项错误。
15.A
【解析】
《万叶集》借鉴了中国诗歌特点、采用了中国汉字进行标注,收编了部分汉诗,记载了“遣唐使”的情况,由此可看出《万叶集》是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见证,故A项正确;《万叶集》中的大多数诗歌是日本当地诗歌,不是中国文化在日本的再现,故B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日本文学对中国的借鉴,不能得出“互鉴”的结论,故C项错误;因为缺乏与其他事物的对比,不能得出《万叶集》是唐风文化最典型代表的结论,故D项错误。
16.A
【解析】
从题干中可看出大和绘属于贵族画,浮世绘则属于民间风情画,因此从大和绘到浮世绘的发展体现了城市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故A项正确;17世纪的日本还没有出现资产阶级,故B项错误;从题干中无法看出日本的绘画与唐朝文化的关系,故C项错误;日本的文明开化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故D项错误。
17.C
【解析】
公元前6世纪,印度社会矛盾尖锐,人们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教日益不满,佛教应时而生,故C项正确;种姓制度是征服南亚次大陆的雅利安人建立起来的,故A项错误;推行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巩固统治的手段,而且4世纪时,印度教才开始出现,故B项错误;《摩诃婆罗多》定型于2—4世纪,描绘古代印度人民的生活和文化成就,不是原住民的生活状况,故D项错误。
18.B
【解析】
材料“高大雄健、英姿勃发,充满了自信和热情”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因此B正确。材料并不能体现出民主政治,A错误。C的“开始”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对比希腊和世界雕塑水平,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9.示例
观点:各区域人类的早期文明往往发源于大河流域。
论述:大河流域由于水量充沛,土壤肥沃,在生产力极端落后的人类早期,更适合于人类生存和居住,由此决定了各区域人类最早的文明往往诞生在各大河流域。如西亚的两河流域,早在公元前4300年左右,生活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就开始了向文明的过渡,他们创造了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其中有大量的“大麦”和“鱼”的文字,《吉尔伽美什》中著名的洪水故事,则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则孕育了古埃及文明,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其莎草纸文书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他们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对后世历法产生了重大影响。
综上所述,大河流域由于特殊的地理优势,往往成为人类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20.(1)状况: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保存了古希腊、罗马文化,建筑辉煌。
(2)时间:1453年。国家:奥斯曼土耳其。
(3)影响:伴随着亚历山大的东征,希腊的文化逐渐传播到了东方,而东方文化也逐渐渗入希腊文化之中,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或者战争、征服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但战争与征服不是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文化交流更主要的是依靠和平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