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2 08:2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一、选择题
1.联合国难民署资料显示,国际难民移民总数在1976年是280万,1980年达到820万,1985年增加到1 160万,到2019年底已达到2 590万。这说明 (  )
A.难民问题成为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难题
B.经济全球化加速跨国间人员自由流动
C.多极化趋势导致全球政局的动荡不安
D.发展中国家面临全球化趋势严峻挑战
2.20世纪90年代德国重新统一后,有相当多的博物馆开始对移民文化进行保存和展示。柏林的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还曾经组织过德国主流文化和各移民文化之间的“多元对话”。这些措施 (  )
A.消除了德国不同民族间的隔阂 B.提升了移民的参政意识
C.有助于移民融入德国主流社会 D.提高了移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3.少数族裔移民与早期的美国移民相互摩擦、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形成了现在丰富多彩的、包容性极强的美国社会。其中对其文化形成产生影响的是 (  )
①非洲黑人 ②欧洲移民 ③华工 ④土著印第安人
A.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1518年年底,天花首次在美洲出现,并在其后两百年中多次发作。在17世纪的前3/4的时间里,新英格兰土著人口的数量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人。由此导致 (  )
A.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B.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C.许多欧洲人移民美洲
D.众多中国人向美洲移民
5.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6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把各种瘟疫和传染病带到美洲,在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减少了95%,仅在墨西哥人口就锐减了3 500万。美洲人口的锐减(  )
A.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
B.导致美洲纳入世界市场
C.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
D.促使东方迅速从属于西方
6.美国苦力船威弗利号满载着450人的契约华工,从广东汕头驶向秘鲁卡亚俄港。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
A.奴隶贸易受到限制 B.美洲劳动力的缺失
C.奴隶贸易完全禁绝 D.美英等国欲壑难平
7.有学生对雅利安人早期的历史颇有兴趣,若要进一步探究其历史,以下文学作品可资借鉴的是 (  )
A.《吉尔伽美什》 B.《荷马史诗》
C.《摩诃婆罗多》 D.《一千零一夜》
8.1869年5月10日,经过七年奋战,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其中承担西段的主力是被称作“沉默的道钉”的华工。华工来到美洲与下面哪一事件有关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洋务运动
9.苏联解体后,东欧政治、经济危机深重,民族分裂、领土争端加剧,武装冲突迭起,难民潮涌现。这些状况(  )
A.源于东欧各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变化
B.使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C.反映出冷战后国际力量的失衡
D.有利于西欧各国的繁荣稳定
10.对以下两幅魏晋壁画解读合理的是(  )
A.经济重心南移
B.农业生产恢复
C.社会分工扩大
D.民族交融加强
11.下图是1825年西属美洲和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这种人口分布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美洲开发吸引了移民涌入
B.葡西两国最早开辟新航路
C.葡西率先开展了黑奴贸易
D.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
12.为了新月地带的城市和尼罗河谷的沃野而抛弃荒凉沙漠的困苦生活,阿拉伯人勇往直前。当时的一个阿拉伯诗人写道:“你抛弃自己的故乡,不是为了寻找天堂。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由此可见,驱动阿拉伯帝国向外扩张的原因主要是 (  )
A.解决粮食问题 B.经济利益驱使
C.传播伊斯兰教 D.商业活动需要
13.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的流动,既有居住在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流动,也有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纷纷外迁。《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材料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的主要特点是(  )
A.由北向南迁徙
B.迁徙涉及阶层广和规模大
C.加速南方开发
D.政府组织和被动迁徙并存
14.阅读《欧洲移民表》,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1932年 3 420万
俄国亚洲地区 1800—1939年 1 200万
阿根廷 1856—1932年 640万
加拿大 1821—1932年 520万
A.移民可能利用火车、轮船、汽车等交通工具
B.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C.大量移民前往美洲主要是出于对财富的追求
D.大规模移民是世界整体化的重要原因及表现
15.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D.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泛
16.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一支稳定的移民潮从印度、巴基斯坦、西印度群岛和非洲流向英国。而法国则吸收了来自其前北非殖民地,特别是阿尔及利亚的大批移民。荷兰成为许多印度尼西亚人的家园。移民的涌入(  )
A.导致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
B.为欧洲的恐怖主义提供了温床
C.引发欧洲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
D.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
17.据统计,在中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难民问题依然严峻。到2009年,全球的难民和准难民有近4 200万人。2009年纪念世界难民日(6月20日)的主题是“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由此可知(  )
A.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B.安全问题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C.民族和宗教冲突愈演愈烈
D.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和平头号敌人
18.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美洲原住民纷纷逃离海外
D.欧洲人移民到美洲分布越来越广
二、非选择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人数达到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 510家,投资总额约63 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到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9年,德国军队侵占波兰后,纳粹德国开始有计划实施建立“德国人移民区”的殖民历史进程。但到1944年10月,最后一批移居到东部地区的25万德国人尚未建立好家园,便在苏联红军面前成为回迁的难民……在安置难民过程中,德国的农村地区比那些遭到盟军飞机轰炸的城市工业区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战后的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两个德国之间的难民的流动依然继续,民主德国人持续不断地通过柏林逃向联邦德国,苏联因此在1961年修建了柏林墙……被战争破坏和被分裂的德国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难民安置问题,盟国占领当局又寻求海外迁移与安置,德国的外迁难民在这一时期受到接纳国家的欢迎。1946—1961年,总共有77.97万德国人迁居海外,大量的高素质熟练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移民到西方国家。
——摘编自宋全成《论“二战”后初期德国的难民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德国难民问题的成因和安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战后德国解决难民问题的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
从材料中的数据来看,难民人数有大幅增加,联系所学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可以看出,难民问题成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故A正确;难民人数有大幅增加,并非人员自由流动,排除B;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中的难民主要是因战争等问题产生的,并非都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排除D。
2.C
【解析】 
材料“对移民文化进行保存和展示”“多元对话”等措施都是对于移民有利的,有利于缓和德国人对移民的不信任,从而有助于移民融入德国主流社会,C正确。消除了德国不同民族间的隔阂的说法过于绝对,A项错误;材料中有利于缓和德国人与移民的矛盾,不是提高移民的参政意识和文化水平,B、D两项错误。
3.B
4.B
【解析】 
根据材料“在17世纪的前3/4的时间里,新英格兰土著人口的数量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土著人的剧减导致劳动力缺乏,因此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故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花的出现导致大量美洲土著人的死亡,劳动力的剧减导致欧洲人贩卖黑奴,而不是屠杀印第安人,故A项错误;欧洲人移民美洲的原因不是由于当地的土著人的死亡,故C项错误;由于天花等疾病,大量土著人死亡,导致黑人被贩卖到美洲,与中国人向美洲移民无关,故D项错误。
5.A
【解析】 
16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带来的各种疾病以及殖民者的屠杀导致当地人口锐减。原住民的抵抗减弱,在客观上有利于殖民统治的建立,故选A项;新航路的开辟使美洲融入世界市场之中,排除B项;欧洲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是早期殖民扩张、商业战争、贩卖奴隶等,排除C项;东方从属于西方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并且美洲人口的锐减与此无关,排除D项。
6.C
【解析】 
华工被运往美洲是因为美洲劳动力不足,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黑奴贸易又逐步被禁止,在此情况下,为了利润最大化,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强迫手段把华工运往世界许多地方。C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
7.C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史诗《摩诃婆罗多》记录了雅利安人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C正确;A《吉尔伽美什》是古代西亚的文化成就,与题干雅利安人无关,排除; B《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成就,排除;D《一千零一夜》是一部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排除。
8.B
【解析】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于1860年,其签署的《北京条约》有华工出国的内容,所以华工来到美洲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
9.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由于苏联解体,冷战格局瓦解,国际力量失衡,导致这些状况出现,所以答案选C。A说法过于绝对,社会制度的变化不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B说法错误,社会动荡不会导致多极化的发展;D错误,东欧的危机不会促使西欧国家的繁荣。
10.D
【解析】
从题中的两幅壁画中可看出魏晋时期内迁的少数民族学会了汉人的农耕技术,而北部边界的汉人也学会了少数民族的放牧技术,因此其体现的是民族交融的加强,故D项正确。题干中涉及的是北方汉族与内迁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现象,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未涉及农业生产是否恢复,故B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社会分工问题,故C项错误。
11.D
【解析】
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到,无论是西属美洲,还是葡萄牙殖民地巴西的人口构成都有“非洲奴隶”,因此可以判断是欧洲殖民者的探险与掠夺导致,故选D。
12.B
【解析】
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结合材料信息“为了新月地带的城市和尼罗河谷的沃野”“却是那面包和椰枣,把你吸引到了远方”可知,阿拉伯帝国对外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故选B。解决粮食问题属于经济利益驱使的一部分,表述片面,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传播伊斯兰教和商业活动,排除C、D。
13.A
【解析】
材料中的人口流动,无论是边地的少数民族向中原地区的流动,还是中原地区的汉族人口外迁(即中原人口南迁),其方向基本上都是由北向南,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所涉及的阶层与规模,故B项错误;材料只强调人口的流动,没有体现出人口流动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政府组织的人口迁移方式,故D项错误。
14.D
【解析】
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人口的流动既促进了世界整体化,同时也是世界整体化的主要表现之一,故D项正确。
15.B
【解析】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大量屠杀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16.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彻底瓦解”的说法具有片面性,仅从题干信息无法得出,排除A项;题干信息并没有提及恐怖主义,排除B项;题干信息没有提及种族色彩的社会冲突,排除C项;大批移民涌入欧洲带去了各自的民族文化,使欧洲种族和文化日益多元化,故选D项。
17.A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世界难民问题非常严重,从材料中“活生生的人,活生生的需要”可以看出是因为他们在原来的生活地区难以生存下去,所以才会成为难民,这反映出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故A项正确。题干中讲述的是难民问题,不是安全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涉及难民问题是否是民族和宗教冲突导致的,故C项错误;题干中未涉及难民问题是否是恐怖主义导致的,故D项错误。
18.B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A、C都是1500—1800年间美洲人口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排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的原因是欧洲长期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正确。D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
二、非选择题
19.(1)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主要原因:被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
20.(1)成因:纳粹德国在二战中战败;对外实施殖民失败而人口大量回流;大批苏联占领区(民主德国)居民逃往美、英、法占领区(联邦德国)。特点:农村地区比城市接纳了更多的难民;渗透着深刻的“冷战”背景(积极接纳民主德国难民);得到美、加等国支持(向海外移民多)。
(2)影响:有利于尽快稳定战后联邦德国社会经济秩序;有利于改善德国的国际形象;有利于加强联邦德国与美国等国的联系;使西方在“冷战”对峙中取得道德和心理上的优势;有利于对民主德国开展和平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