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学习目标了解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特别是斗争目标。掌握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过程,重点掌握廊坊大捷和八国联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掌握《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内容。分析《辛丑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的历史,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义和团运动的斗争对象是帝国主义,从而得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学习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学习难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 甲午中日战争目的:为了实现征服 、侵略 、称霸 的梦想。
战争爆发时间: 。
黄海海战爆发的地点: 。
民族英雄: 。
后,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签订《 》
内容中与以往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
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影响是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韩国中国世界1894年大东沟邓世昌威海卫战役马关条约允许日本设厂大大加深第 5 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年——1901年)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背景: 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 地区。斗争矛头直指 势力。
2侵华战争目的:为了镇压 运动。
3战争爆发时间: 。
初期指挥者:英国海军司令 。
参与国家: 、 、 、 、 、 、 、 。
4义和团抗击侵略:侵略军在 ,被义和团围困,最后狼狈逃回天津。
5 侵占北京:各国舰队夺取了 ,天津门户洞开。联军登陆,攻占了 。 向列强求和,未被理睬。8月中旬,攻占 。慈禧太后带领 皇帝仓皇出逃。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1900京津帝国主义侵略义和团1900年6月西摩尔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廊坊大沽炮台天津慈禧太后北京光绪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1.时间:2.兴起地点:3.兴起原因:外国教会的压迫4.运动性质:5.主要成员:贫苦农民为主山东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1898年 材料一:“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材料二: “不下雨,地发干,都因教堂遮住天。”
材料三:“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1. 据材料一,义和团运动首先爆发于哪里?发展状况如何?
2.据材料二,义和团的起因与什么有关?
3.据材料三,义和团把斗争矛头指向了谁?推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人说,八国联军侵华是义和团运动所造成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战争爆发的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和扩大列强在华权益2.爆发
经过参与国家:头目:爆发时间:进军路线:从天津向北京进犯3.结果:西摩尔所率侵略军廊坊大战失利;另一路攻占天津,8月占领北京(瓦德西所率),烧杀抢掠!瓦德西(接任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联军西摩尔(前期总司令)1900年6月西摩尔率两千兵力进攻天津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率军进入紫禁城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大沽口守军抗击联军进攻廊坊狙击战 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粉碎了“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 义和团在天津与英法联军战斗 义和团与爱国清军在天津老龙头火车站包围了侵略军 天津保卫战北京城在联军的炮火下燃烧杀害义和团成员八国联军在北京的暴行美国侵略军在天津抢劫的银子美国侵略军在天津抢劫的银子法国侵略军抢来的耕牛和衣物各国公使、商人纷纷进宫,坐在乾清宫的龙椅上,过了片刻皇帝瘾。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瓦德西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呈给德皇的报告签订时间: 年清与列强签订《 》。
内容:
经济:赔偿白银 亿 两,以 等税收作担保。
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 。
军事:清政府拆毁 ,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 铁路沿线要地。
外交:划定 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 。
影响:《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 。严重损害了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
为 。
中国完全沦为了 。1901辛丑条约4.5海关反帝活动大沽炮台北京到山海关东交民巷中国人居住沉重的负担中国的主权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签订《辛丑条约》仪式时间:1901年签订双方:中国(李鸿章,庆亲王奕劻)同11个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另外还有比利时、西班牙、荷兰)八国联军司令官的合影经济政治军事 外交列表归纳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赔划拆禁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慈禧太后与外国公使夫人们在一起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区与今天北京的使馆区有何不同?现在中国北京美驻华大使馆外依然是岗哨林立,戒备森严想一想: 《辛丑条约》中划定的使馆界是”国中之国“,中国政府无权干涉其政治、经济等行为;今天的使馆区是中国政府管辖的,具有绝对的主权。鸦片战争(1840—1842)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赔款,没有割地和开放通商口岸)《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国家赔款土地其它影响中英中日中与英俄德法美日意奥等国2100万银元2亿两白银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割香港岛割台、澎、辽划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区五口通商通商;设厂严禁反帝活动;拆毁军事防线,允许列强派兵进驻沿线要地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大不平等条约对比简表
加重人民的负担,税收受列强控制 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堕落为“洋人的朝廷”完全控制清府(失去军事自主权),便于镇压反帝运动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辛丑条约》“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华大本营(内政外交被控制)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侵略反抗鸦片战争关天培英勇抗敌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阿古柏侵略新疆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壮烈殉国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封闭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直因:
根因:八国:英法德意奥俄美日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天津----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本课小结: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镇压义和团运动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都是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B、侵略者都是由海上登陆进犯京津地区
C、战争期间清朝皇帝都离京出逃
D、战后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
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 ( )
A、黄海大战 B、威海卫战役
C、虎门战役 D、廊坊阻击战
3、《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着中国哪一点还有我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下列《辛丑条约》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的是 (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ADD4、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洋人了”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祝贺中国进入20世纪,“礼物”指 ( )
A、火烧圆明园 B、威海卫战役
C、在华设厂 D、签订《辛丑条约》 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