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教案(含答案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教案(含答案解析)2024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8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2 09:0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智慧
【课标要求】
1.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和德治与法治关系,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2.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3.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4. 了解中国古代的一些重要改革的概况。通过学习重要改革内容,归纳出改革的共性原因及改革家的共同精神品质。
【历史回顾 整体认知】
知识 体系
专题 线索 主题:中国古代的国家治理体现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国家权力延伸到社会的最基层,全面掌控地方的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方面。 线索一:法治与教化 自西汉起历代王朝采用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将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制度中,形成了律令儒家化的趋势,礼法结合是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 线索二:户籍与赋税 编制户籍、征发赋役是中国古代地方治理的核心职责。户籍的编制与管理一般以基层组织为单位进行,既保证赋役征发,也维护社会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赋役制度逐渐从以人头税为主转向以财产税为主,封建国家对居民的人身控制逐渐减弱。 线索三:民族与外交 秦朝开始,中国历朝都注重加强对边疆的管理,秦汉、隋唐、元明清都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不断发展。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经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线索四:变法与改革 变法改革是中国古代王朝优化国家治理的主要途径。中国古代的变法改革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国家治理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对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微点突破 重难深化】
微点一 礼法结合——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上课时间 备课序号
概念阐释 素养落地
1.中华法系:中国古代特定历史条件下孕育形成的中华民族的法律文化精神和法律治理实践,是以唐律为代表、以礼法结合为根本特征,强调隆礼重法、德主刑辅、民为邦本、以和为贵,其影响及于域外诸国的法律文化系统。 2.基层教化:中国古代基层社会的传统治理方式是以精英为主导、以道德理性为原则、以教化为途径的乡村自治。统治阶层掌握着道德理念主导权和解释权,将道德教化的责任转嫁于以乡绅群体为代表的地方精英,维护并保障中央集权统治秩序。 1.以礼入法:中国古代礼制成为法律制定与执行的指导原则,以礼入法既可以确保法外在的强制性和威慑力,又可以从道德的层面对执法主体进行内在的约束,彰显了中华法系的精神品格和治理智慧。 2.以德治国:古代德治思想坚持为政以德的基本原则、富而后教的教化思想、贤者治国的关键环节和以民为本的核心内容,其本质是人治,而非法治。而当代以德治国的理念是在强调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方略的前提下,也应重视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理要点 示考向】
1.古代中国的法治
时间 特征 表现
夏、商、周 “刑”“礼”并立 礼主要用于调整贵族内部的关系,刑主要用于控制社会下层劳动人民。但这一时期礼和刑尚未融合为一个体系,而是各自为用
春秋战国至秦朝 成文法及法治阶段 春秋后期,以郑国子产“铸刑书”(前536年)和晋国赵鞅“铸刑鼎”(前513年)为标志,刑法体系开始向成文法制转变。秦代崇尚法治,秦律“密于凝脂”。秦汉朝廷还发布法律文告,称为“令”,也具有法律效力
两汉至 隋唐 律令儒家化阶段 这一时期,儒家思想渗透到法律中,即律令儒家化。唐朝,《唐律疏议》完成了“礼教”与“法治”的融合,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制的完备与成熟
宋元明清 法典与案例相结合阶段 自宋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国法律制度开始向法律技术的完备方向发展,即在审判具体案件时如何实现司法操作与法律指导思想的结合。案例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得到很大发展,例与律开始结合
2.古代中国的教化
时间 表现
西周 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
汉代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逐渐影响了社会教化
魏晋 南北朝 律令儒家化是最重要的变化,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目的主要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
时间 表现
唐朝 《大唐开元礼》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推广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
宋元 南宋后,程朱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甚至深入族规、家训之中。《吕氏乡约》是儒学士人教化乡里的范本
明清 宣讲“圣谕”,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典题例证】
  (2022·山东高考)战国时期,法家三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  )
A.尚法存礼 B.尊法敬天
C.崇德重法 D.外儒内法
信息 获取 ①时间信息:战国。②人物信息:田齐。③历史现象:田齐法家主张“皆从法”,强调“用礼仪”
概括 提炼 战国时期,田齐法家主张用法来治理国家,用礼仪来教化百姓
推理 判断 选择A项:“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说明田齐法家主张用法律来治理国家;“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详”,说明田齐法家主张臣民需要用礼仪来教育。 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敬天。 排除C项:礼乐制度与德治内涵并不相同,材料强调的是法和礼。 排除D项:外儒内法是汉代董仲舒新儒学的重要特征
知识 延伸 田齐法家:战国时代,法家按地域划分有秦法家、晋法家和齐法家三大学派,秦晋法家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田齐法家以管仲为代表。田齐法家思想的基本特点是:以法为核心,兼容并包,融合儒道,将德、礼、法、仁、爱、义、利、威、信融为一体,以此来为田齐政权的统治者治国理政提供理论借鉴
【真题集训】
考向1:古代的法律与教化
1.(透析本质/2022·海南高考)《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 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 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解析:A 据材料可知,这些治理方式都是以礼法规范和乡约教化来顺从君王统治,同时通过乡约教化将儒家伦理道德与百姓日常生活及法律相结合,达到教化百姓、以维护统治的目的,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灭私徇公”,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思退刑罚”,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以案刑狱”,排除D项。
考向2:宋代的社会治理
2.(社会情境/2022·北京高考)北宋中期,各地知州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甚至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务。欧阳修《丰乐亭记》载:“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范仲淹曾在名胜“严子陵钓台”边修建先贤祠堂以“咏其风”,认为这样“有大功于名教”。上述材料佐证了北宋(  )
A.注重推行社会教化 B.放松了对经济的控制
C.鼓励文学艺术创作 D.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解析:A 北宋中期地方官员积极修建亭台馆榭以供民众游玩,根据材料“夫宣上恩德”“有大功于名教”,说明当时地方官员修建亭台馆榭的目的是通过这些公共建筑来推行社会教化,A项正确;材料内容与经济控制无关,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文学创作无关,排除C项;通过修建亭台馆榭无法看出崇文抑武的方针,排除D项。
考向3:明朝的法律
3.(历史理解/2021·湖北高考)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
A.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为应对社会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增补大量“例”以弥补固定的“律”的不足,用新规定应对新问题,此举提升了官府社会治理的能力,A项正确;“杜绝了”说法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的做法不一定能够确保审判结果的公正,排除C项;材料中的做法实际上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排除D项。
【挖内涵 培素能】
一、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深远影响
1.法律儒家化使审理案件、定罪量刑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主观化。“春秋决狱”以儒家经义内容与精神作为定罪量刑的标准,实际背离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审判原则。
2.实行礼治,纳礼入律,深刻地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三纲五常、家族等级深深植根于人们的心中,造成了中国人特有的“讲礼有余,然理性不足”的人格特点。而“讲礼不讲理”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民智难开。
3.将“天下为家”的观念深深植根于国人心中。“皇权至上、天下为家”,一国即一家,皇权即整个帝国至高无上的父权。这一点成为中国封建性始终难以铲除的历史根源,阻碍着“天下为公”前进的步伐。
4.中国法律儒家化维护皇权、维护封建等级,注重道德、关注礼教。更重要的是它注重人的作用,主张“为政在人,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有治人无治法”。这一根本属性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以言代法、言出法随的人治。
二、中国古代社会教化的特点
1.教化理念德性化:德教为先与道德至上,其核心理念贯穿中国古代教化思想。
2.教化途径系统化:层级教化与立体网络,传统教化系统既包括各级各类组织化的学校系统,也包括了乡约、族法、家规、祭祀礼仪、蒙学等自发的社会教化系统。
3.教化手段多样化:典范塑造与制度规约,典范塑造、榜样作用成为古代教化的重要方法。制度规约是传统教化活动的又一方法。
4.教化内容综合化:儒学经典教育与通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我国古代传统教化的显著特征是以儒学经典教育为主,并以通俗教育辅助之。
5.由以民间性自治组织为主演变为以政府主导为主。
【针对训练】
1.以汉代律法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的法律
(社会情境/2023·北京平谷区模拟)汉代以后,不管是立法者还是司法者,都经受过严格的儒家思想教育,在日常的司法活动中,当遇到疑难案件或法律没有规定的案情时,他们便会用自己的儒学知识对法律的适用作出解释。这反映(  )
A.儒家经典保证了司法的公正性B.儒法并用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观念
C.法律深受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D.法律执行具有随意性
解析:C 汉代儒学独尊,立法者和司法者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他们便会用自己的儒学知识对法律的适用作出解释,这体现了儒家思想对法律的影响,C项正确;儒家经典影响法律,不一定能保证司法的公正性,排除A项;儒家思想是主流观念,而非儒法并用,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法律执行的随意性,排除D项。
2.通过宋代乡约考查中国古代的教化
(史料实证/2023·湖南郴州三模)南宋时,朱熹对《吕氏乡约》的内容稍加修改,定名为《增损吕氏乡约》。开篇指出:“事亲能孝,事君能忠。夫妇以礼,兄弟以恩,朋友以信。能睦乡邻,能敬官长,能为姻亲。与人恭逊,持身清约,容止庄重,辞气安和。衣冠合度,饮食中节。凡此皆谓之德。”《增损吕氏乡约》的推行(  )
A.确立了理学的主导地位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C.实现了乡约与法律合流D.阻碍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解析:B 儒家思想是宋代的主流意识,朱熹修改的《增损吕氏乡约》内容都是儒家思想内容,所以其推行强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B项正确;理学主导地位是在南宋后期确立的,而且是在朱熹之后,排除A项;乡约不等于法律,排除C项;乡约体现了官方意识形态,因此“阻碍”表述错误,排除D项。
【作业】 《专题跟踪检测》
【课后记】
微点二 治民安邦——中国古代户籍、赋税制度与社会治理
上课时间 备课序号
概念阐释 素养落地
1.编户齐民:国家通过编户统一管理的居民。编户制在先秦出现,但将“编户”作为居民称谓是汉代。编户齐民籍是秦汉户籍中最大的一类,包括民宅园户籍、年细籍、田比地籍、田命籍、田租籍五部分。秦汉帝国建立的编户齐民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摊丁入亩:清朝初年的财税制度,又称地丁合一,是在“两税法”和“一条鞭法”的基础上实行的一种赋役制度,将应出徭役之数折成银两,平均摊入土地之中,与田赋一同缴纳。它既取消了人头税,又保证了国家税收。 1.国家执行力:国家执行力不仅体现在宏观治理的层面上,更多地体现在基层治理上,古代的户籍、赋税制度和基层治理的智慧提升了国家的执行力。当前基层社会呈现出的复杂性急剧增加,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增强在基层社会中执行的适应性和有效性。 2.人民福祉:古代国家治理强调重视民意和民生、珍惜与利用民力、巩固政治秩序,要求统治者关心民众生计,使民众生活富足而安乐,对近代以来民主思想的发展、对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理要点 示考向】
1.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战国 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汉朝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是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成“编户齐民”。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隋唐 隋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是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元朝 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划分,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明朝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
清朝 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户籍管理相对松弛。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
2.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秦汉 主要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隋唐 隋朝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租庸调制,唐朝中期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宋朝 募役法:规定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级收取免役钱,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元朝 基本上沿袭唐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
明朝 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税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清朝 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
3.中国古代的基层组织
政府基 层组织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管理民众的乡里制度
自我管 理机制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保甲制
清朝制 度创新 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和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4.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
主体 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内容 政府救济的重点是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民间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明清时期,社会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典题例证】
  (2023·全国乙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信息 获取 ①时间信息:明初。②历史现象: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
归纳 分析 经历了元末农民战争的打击,明初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巩固统治,稳定社会,加强对基层的统治
推理 判断 选择B项:据材料可知,百姓对邻里的情况相互知晓,有利于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进而加强对民间的控制。 排除A项:明清时期,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且材料不能体现政府对农业和商业的态度。 排除C项:明清时期,对人口流动进行严格的限制,不是禁止。 排除D项:邻里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促进经济“均衡”发展关系不大
知识 延伸 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开始,朱元璋就非常重视基层建设。在经济上鼓励农民耕种,奖励垦荒,劝课农桑;在管理上不断地完善基层管理的制度。基层稳定了,整个国家也就稳定了,经济逐渐恢复
【真题集训】
考向1:汉初的治国策略
1.(历史解释/2023·广东高考)汉初儒家代表人物陆贾的《新语》云:“昔舜治天下也,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寂若无治国之意,漠若无忧天下之心,然而天下大治……故无为者乃有为也。”陆贾的上述思想(  )
A.适应了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
B.契合了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
C.为尊崇儒术提供依据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A 材料中陆贾无为胜有为的思想适应了汉初休养生息的政治需要,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法家思想,排除B项;尊崇儒术是在汉武帝时期,不是西汉初期,排除C项;材料并未对西汉初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论述,排除D项。
考向2:封建盛世局面
2.(以诗映史/2023·北京高考)“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是对唐代两个重要时期的赞誉。一般认为,“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开元盛世”更强调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以下诗文能够直接反映“贞观之治”特点的是(  )
①“君臣相得”“乐闻直谏” ②“小邑犹藏万家室”“公私仓廪俱丰实” ③“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C 根据材料“‘贞观之治’更强调政治开明、社会安定”,唐太宗时期,君臣关系融洽,虚心纳谏,①符合题意;“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开元盛世的场景,②不符合题意;“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意思是五尺高的学童以不说诗词文赋的为耻,是唐朝中期杜佑对当时社会场景的描述,③不符合题意;“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是《贞观政要》中对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描述,④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
考向3:宋代的基层治理
3.(必备知识/2023·广东高考)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解析:B 题干涉及时间是宋朝,据所学可知,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保甲制度,B项正确;邻保制度是唐朝的,排除A项;十家牌法是明朝的,排除C项;里甲制度是清朝的,排除D项。
【挖内涵 培素能】
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趋势
1.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直至取消人头税(以摊丁入亩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弛。
2.农民服役: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
3.征税方式:由实物为主向货币为主转变(以一条鞭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5.征税品种:由繁杂多项,逐渐演变为简化单一(以一条鞭法为标志)。
二、中国古代乡村基层治理的主要特点
1.宗族势力强大,皇权与族权相结合。
(1)中国社会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社会,因此乡村治理表现出皇权与族权相结合的特点,宗族内互助性非常强。
(2)由于宗族的稳定与社会秩序的安定相一致,因此,宗族势力往往需要得到皇权的认可,乡官里吏在催征钱粮时往往需要族长的配合,有时则表现为宗族家长直接担任乡官里吏,使行政组织与宗族组织合而为一。
2.忠孝治理乡村: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结构首要的特征是“家国同构”,家庭成了国家的缩影,国家成了家庭的放大。而家国意识反映在乡村政治文化中,就是忠孝治村。忠和孝作为两个重要的价值观,维系了乡村的政治秩序。
3.乡绅有限自治:政府在乡村选择的管理者,主要是有德行的长者、有名望的乡绅、有财产的地主等,这些人往往都读过书,在知识、智力和财富上占有优势。能够解释乡规民约,用道德感召力维持乡村的秩序。乡绅的身份是双重的:作为国家的代理人,他们要帮助国家做事,而作为乡村的代表,他们又需要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针对训练】
1.通过秦简与汉简的信息考查中国古代的社会治理
(史料实证/2023·山东日照二模)在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中,有登录户主姓名、妻子、儿女的年龄,以及财产,如奴婢、田宅等;在居延(内蒙古西部)汉简中也保存了户籍的片段,每户名下,均登录属于本户的人口及奴婢、田宅、牛马、车辆等状况。这些信息可以直接印证(  )
A.土地私有是否取得优势地位
B.边疆地区的农耕经济发展状况
C.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
D.政府对私有财产权的重视程度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的竹简上,登记了人口、土地、奴婢等详细的户籍信息,有利于基层的有效治理,印证了治理体系向基层延伸的情况,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土地具体占有情况,无法得出土地私有在秦汉时期具有优势地位,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登记人口、奴婢、田宅等,不能反映具体经济发展状况,排除B项;政府对户籍登记较为重视,但未涉及私有财产权,无法直接印证,排除D项。
2.通过门牌信息的变化现象考查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
(关键能力/2023·江苏南通二模)如图为清朝咸丰年间浙江临海县一户人家门牌,门牌中关于该户成员的排序,不再以丁壮老弱为原则。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该户家人:
曾祖、祖、父母、叔祖、伯祖、伯父、叔叔、子、媳、女、兄、嫂、弟、弟媳、孙、孙媳、侄、侄媳、仆、奴、雇工、店伙……
A.思想观念变化 B.赋役制度改革
C.商品经济发展 D.外来侵略加剧
解析:B 根据材料“门牌中关于该户成员的排序,不再以丁壮老弱为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户籍的管理是赋税征收的依据,清朝摊丁入亩,不再按丁征税,所以才有了不以丁壮老弱为原则,B项正确;根据图片信息可知,户口成员排序仍然以长为先,无法说明思想观念的变化,排除A项;从图片信息无法得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C项;外来侵略加剧与户口排序无关,排除D项。
【作业】 《专题跟踪检测》
【课后记】
微点三 包容开放——中国古代的民族观与天下观
上课时间 备课序号
概念阐释 素养落地
1.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是指在交往交流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更大的相互包容的民族共同体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取得广泛的一致性和共识性,形成强烈的集体身份认同和归属感,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2.朝贡体制:中国古代社会内部“差序格局”外化为国际关系的“华夷秩序”的制度设计,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外文化交流注重礼教天下和德治外邦的传统。朝贡体制在维护国家和平、促进经贸往来之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外交功效。 1.中华一体:各族人民在长期发展进程中共同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正确认识这一历史特征,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2.礼尚往来:中国外交文化中存在一种“礼尚往来范式”,基本含义源于“礼尚往来”的经典智慧和“礼和天下”的悠久经验。新时代“礼尚往来范式”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主要特征是“重联通”“保增量”“促大同”。
  
【理要点 示考向】
1.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边疆治理
秦汉 中原王朝开疆拓土,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建立和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魏晋 南北朝 (1)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慢慢缩小,但民族隔阂仍广泛存在。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实行全面的封建化政策,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
隋唐 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以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负责民族事务,加强了与周边各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辽宋夏 金时期 辽、西夏、金等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在政权并立、局部争战的状态下,各民族的交融并没有中断
元朝 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但民族交融不断加强,产生了新的民族
明朝 陆续修筑长城并设“九边”防范蒙古骑兵袭扰;通过册封、设立管理机构等方式,对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有效统治
清朝 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2.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秦汉 (1)甘英出使大秦,行至波斯湾一带。 (2)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东汉光武帝赐“汉委(倭)奴国王”金印
隋唐 (1)隋炀帝派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 (2)日本派出遣唐使,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鉴真和空海成为中日佛教交流的代表。 (3)7世纪末,新罗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制,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 (4)从东汉到北朝,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东晋法显和唐朝玄奘远赴天竺取经,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唐朝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地区
元朝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中国,畏兀儿族人列班·扫马前往西亚、欧洲
明清 (1)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戚继光等人抗倭。 (2)16世纪中期,葡萄牙租占澳门。明朝中后期荷兰殖民者占据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3)西学东渐,明朝后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传播西方文化,为中国科技注入新的生机,并把中国的儒学和道学介绍到西方。 (4)雅克萨反击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5)明朝初期郑和下西洋。清朝起初指定四处对外通商口岸,后仅保留广州一处,并规定由官府特许的“十三行”商人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海上丝路不畅
【典题例证】
  (2023·湖南高考)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这说明(  )
A.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
B.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C.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
D.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
信息 获取 ①时间信息:南北朝后期。②历史现象: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要求一致
归纳 分析 北朝政权:鲜卑族建立了北魏,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发展出北齐、北周。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封建化政策。南朝政权先后为汉族建立的宋、齐、梁、陈
推理 判断 选择B项: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互派使节,对使节的要求相近,北朝使节都是汉族士族,而北方政权多由少数民族建立,这体现了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 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南北政权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而没有进行南北政权实力的比较。 排除C项:南北政权处于对峙局面,而不是和好。 排除D项:北朝政权仍然是鲜卑族控制
知识 延伸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这种交流不仅是各地的士人文化的交流,也包括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
【真题集训】
考向1:汉代交通与边疆治理
1.(史料实证/2023·北京高考)“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称为“以邮行”。1930年,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出土大量汉代简牍,如图为其中一件的照片。据研究推断,此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zǐ)粮仓。这一发现说明,汉朝(  )
①推动中外丝绸贸易的发展 ②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 ③在西域地区推行了郡县制 ④发展交通有利于边疆治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B 据材料可知,“邮”是汉代一种通信机构,官府的重要文书可以通过“邮”传递,说明汉朝有较发达的信息传递体系,②符合题意;新疆罗布泊北岸的遗址是汉代设立的居卢訾粮仓,说明汉代时期加强了对边疆的治理,④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丝绸贸易,①不符合题意;据材料无法判定汉代在西域地区是否设置了郡县,③不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
考向2:西晋初年的民族交融
2.(唯物史观/2022·海南高考)西晋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欢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有人戏说中原必会被西北的少数民族所击败,因为人们头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产的,“能无败乎”?这一现象反映了(  )
A.群言百家影响社会风尚 B.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
C.人口流动利于区域开发 D.地方特产丰富人们生活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中原汉族人民普遍借鉴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生活习惯,体现了经济往来促进民族交融,故选B项;中原社会风尚的改变是民族交融的结果,而不是群言百家影响的产物,排除A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用细毛毡子做头巾、系带儿、裤边儿”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地方特产,排除D项。
考向3:明清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3.(学习情境/2022·广东高考)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解析:A 清代“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的现象,说明当时广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A项正确;明朝中叶以后,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且官营手工作坊的产品是不进入市场流通的,排除B项;“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的说法夸张,排除C项;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无法体现“明显削弱”,排除D项。
【挖内涵 培素能】
一、古代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三种发展模式
1.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战的局面。在混战中,各民族相互交融。代表:十六国时期民族政权间的混战。
2.发展强大的边疆民族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导致各民族政权间相互并立,割据分裂。但在割据中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代表:辽、宋、夏、金的并立相持局面。
3.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交融状况。代表:隋、唐、元、明、清时期的民族交融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1.由开放走向闭关:明清以前总体上以开放为主,明清时期逐步走向闭关自守。
2.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秦汉时期,对外交往的主要路线是陆上丝绸之路(虽有海上丝绸之路但不占主要地位);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海陆并进;宋元时期,主要是以海路为主。
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秦汉时期,陶瓷和丝织品传到西方,同时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中国和日本、新罗、天竺的交往主要是经济文化交流;宋代对外交往主要以海外贸易为主,同时中国科技外传;明清从国外引进大量农作物。
4.交往形式以和平为主:中国古代各主要朝代的对外交往都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如汉代的丝绸之路、宋代的海外贸易;偶尔会出现以战争方式进行的对外交往,如蒙古西征。
5.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出现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击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针对训练】
1.以宋辽关系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核心价值/2023·山东济南模拟)据《宋史》记载,宋仁宗以仁治国,他驾崩时辽道宗痛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为其建衣冠冢寄托哀思,且此后辽国历代皇帝皆“奉其御容如祖宗”。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宋辽矛盾逐渐消除
B.和平成为宋辽人民共同愿望
C.中原文化认同加强
D.宋辽间宗藩关系进一步巩固
解析:C 依据材料“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奉其御容如祖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之间有着长期的和平局面,辽道宗后辽国历代皇帝视宋仁宗如祖宗,说明其对中原文化的认同,C项正确;矛盾相对来说有了缓和,但不能说“消除”,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宋辽人民的共同愿望,排除B项;宋辽之间并不是宗藩关系,排除D项。
2.通过西汉时期引进作物考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关键能力/2023·山东淄博二模)下表为西汉时期引进作物统计表。据此推知,西汉(  )
作物名称 类别 原产地
胡瓜 蔬菜 印度西北部
胡豆 蔬菜 亚洲西南部、非洲北部
胡蒜 蔬菜 欧洲南部和中亚
胡荽 蔬菜 地中海沿岸、中亚
石榴 水果 伊朗、阿富汗地区
葡萄 水果 欧洲、西亚和北非
A.注重海上丝绸之路交流B.社会风俗出现显著变化
C.与西域各地的联系密切D.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
解析:C 据材料可知,西汉时期引进的作物主要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尤其是西域地区,反映了西汉与西域各地的联系密切,C项正确;材料中西汉引进的作物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作物的引进,没有体现社会风俗,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了引进了新作物,没有反映这些作物的种植面积,排除D项。
【作业】 《专题跟踪检测》
【课后记】
微点四 革故鼎新——中国古代的变法与改革
上课时间 备课序号
概念阐释 素养落地
1.什伍连坐制: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就推行什伍制,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长、伍长负责闾里治安。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行什伍连坐法,后世里甲制度即由此发展而来,长期成为国家基层社会的人身控制形式,这样使得国家的赋税、徭役、兵役政策落到了实处。 2.封建化:一般指封建生产方式的形成、确立过程。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包括政治上实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官僚体制;经济上采取自然经济的农耕生产和租赋剥削等方式;思想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指导思想。 1.不必法古:“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只要政策有利于人民,就不一定要效法先人的制度;只要新制度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老规矩。国家要持续繁荣就必须“变法”。古人的改革精神对今天的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以史为鉴:在中国的历史上,改革是历史发展的鲜明主题,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改革史。从总结古代改革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这一角度出发,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带给我们的启示。
  
【理要点 示考向】
商鞅变法 (1)背景: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②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③兼并战争不断。④各诸侯国纷纷推行变法。 (2)目的: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 (3)内容: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等。 (4)意义: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成就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改革 (1)背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政权统一了北方,民族交融发展。 (2)内容: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等;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改汉姓、说汉话、通婚姻)。 (3)作用:①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②缩小了南北差距,为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王安石变法 (1)背景:北宋中期,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各地农民起义不断,北部边境又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袭扰。 (2)目的:富国强兵。 (3)内容:王安石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等方面的弊端,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 (4)结果:变法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因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有些措施也欠妥当而失败
张居正改革 (1)背景: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2)概况:针对政治腐败、府库空虚、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纷起反抗的状况,大力整肃吏治,加强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 (3)结果: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但后来,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典题例证】
  (2023·浙江1月选考)明万历九年(1581),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这是中国赋役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下列各项中,对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
A.白银已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B.通过清丈全国土地,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
C.美洲等地白银的大量流入,解决了明朝府库空虚问题
D.商品经济已超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据优势地位
信息 获取 ①时间信息:明万历九年(1581)。②历史现象: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合并,一概折银
信息 整理 注意本题设问是张居正推广一条鞭法前所处的经济状况。应结合1581年(明朝中后期)和材料中一条鞭法的征税办法思考
推理 判断 选择A项:张居正改革处在明朝中后期,新航路开辟后大量白银流入中国,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排除B项:“土地兼并现象已经得到根本遏制”的说法错误。 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张居正改革的目的就是解决明朝财政困难,府库空虚问题。 排除D项:明代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直是自然经济
知识 延伸 张居正改革是通过抑制严重的土地兼并从而缓解明政府的财政困境,在这方面,“一条鞭法”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另一方面,“一条鞭法”又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条鞭法”的实施,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田赋制度已由实物税阶段转入货币税阶段
【真题集训】
考向1:唐朝加强集权的改革措施
1.(学术情境/2022·全国甲卷)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
解析: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西晋至唐中后期,皇子皇孙由手握重权转变为由宦官集中管理,而宦官权力由皇帝赋予,为皇权服务,这一措施加强了皇帝对皇子皇孙的管控,凸显了专制集权,故选C项;唐代藩镇之乱主要是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导致的,与皇子皇孙无关,排除A项;将皇子皇孙安置于京城,而非分封至地方,这一措施弱化了分封体制,排除B项;材料中这一举措仅是将皇子皇孙集中至京城进行管理,与以血缘关系确定继承权的宗法制无关,排除D项。
考向2:王安石变法
2.(历史理解/2020·山东高考)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解析:C 从材料“募饥民修水利”“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等可知,王安石在赈灾上,采用了以工代赈的方式,这种赈灾方式具有多方面的好处,既可以通过招募灾民做工以达到赈灾的目的,同时,还修建了农田水利设施,这有利于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故C项正确;A、B、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考向3:黄宗羲的经济变革思想
3.(唯物史观/2020·山东高考)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解析:B 材料是关于黄宗羲对“崇本抑末”含义的解释,从他的论断中可以看出,他认为“崇本抑末”中的“末”不是指全部的商业活动,指的是“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再结合所学可知,其论断意在强调不能抑制有益于民生的工商业的发展,由此可以判断黄宗羲的主要意图在于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均排除。
【挖内涵 培素能】
一、中国古代改革的四大类型
二、分析改革成败的角度
1.看改革是否适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一般而言,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成功的希望比较大。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看改革的措施是否行之有效。改革必须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改革者的素质往往对改革产生重大的影响。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只有有利的内外环境,才能促使改革走向成功。
【针对训练】
1.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考查商鞅变法
(史料实证/2023·山东济南二模)下表是两则取自《商君书》的材料。这反映了当时秦国(  )
《画策》 “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不打胜仗),无(勿)返’”
《赏刑》 “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A.整体国家实力远超东方六国
B.军队的战斗力及国家动员能力强大
C.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
D.国家政策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和行为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秦国商鞅变法奖励军功,致使秦国“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不打胜仗不许返回,而且人们听说要战争都相互庆贺,起居饮食的习惯也与战争相关,说明商鞅变法的政策已深入社会,D项正确;材料中描述的是商鞅变法对秦国人们的影响,排除A、B两项;“普遍拥护”说法夸大,排除C项。
2.从经济文化的角度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
(社会情境/2023·广东梅州二模)南北朝时期,南朝官员陈庆之原来认为:“魏朝甚胜,尤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但他出使北魏目睹洛阳风貌后却感慨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材料表明(  )
A.北魏政权更迭频繁
B.中国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
C.南北文化隔阂增大
D.北魏改革缩小了南北差异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北魏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缩小了与南方的差距,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北魏政权的更迭变化,排除A项;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的时间是唐朝中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化隔阂问题,排除C项。
【素能进阶 增分策略】
  
价值 引领 古代中国的基层治理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治理的关键在基层治理。传统中国的正式官僚体制只能到地方州县一级,州县以下的基层社会则是以士绅、宗族等地方精英为主导的地方自治①。中国自秦以后形成以地缘为特征的乡里组织是封建王朝国家权力向基层社会的延伸②,是官府控制地方的重要工具,其职能主要是负责征派赋税徭役、掌管教化治安等。其他诸如公益活动、社会救助、水利设施等地方公共事务,则主要依托基层社会力量来完成②。广泛存在于基层社会的宗族组织与地方势力,以及各类民间会社组织,在构建地方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是在以血缘、伦理、道德为基础的宗族与士绅的协助下,使得古代国家治理体系更加稳固而难以瓦解③。
——摘编自杨国安《“天高皇帝远”?
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
【史料解读】
① 古代基层治理以士绅、宗族等地方精英为主导
② 古代基层治理以国家意志与地方治理相结合,国家事务与地方公共事务相结合
③ 地缘、血缘、伦理、道德相结合的模式使国家治理体系稳固而难以瓦解
【思维升华】
  中国古代是以农立国的农本国家,因此乡村建设适应中国的国情,既重伦理亲情,又重农业力量。正像中国历史历经五千多年的发展而未曾中断一样,中国古代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也从周之乡遂到明清保甲,辗转相承,代有兴革,绵延不绝,都以巩固基层、维持治安、寓教于民、保障民生为目的。在中国古代,乡约有一套入约民众必须遵守的生活规则,鼓励人们崇礼向善、守望相助。中国古代乡村基层治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对今天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史鉴价值。
【小题预测】
预测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阐释 春秋时期,随着社会关系的变迁,传统的法律体制形式上保守,内容上陈旧,与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产生了激烈的冲突。在春秋中期后,打破旧的传统、公布成文法等活动便在一些诸侯国中出现。子产“铸刑书”体现了春秋晚期礼法冲突和合流的历史演变趋势。
1.(关键能力)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通过“铸刑书”将刑法公诸于众。部分郑国人认为其做法会导致“民知争端”“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的局面,子产却认为“吾以救世也”。二者分歧实质上反映了(  )
A.郑国王室的衰落   B.新旧势力利益的冲突
C.法治体系的缺陷 D.民众法律意识的淡薄
解析:B 对于郑国子产“铸刑书”的做法,部分郑国人认为不符合礼制,子产则认为可以“救世”,礼制和法治之争本质上反映了奴隶主贵族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冲突,B项正确;礼治和法治之争与郑国王室是否衰落没有直接关系,且此时郑国王室并没有衰落,排除A项;“铸刑书”并没有在郑国形成完整的法治体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礼治与法治之争,没有涉及民众的法律意识,排除D项。
预测二 中国古代法制建设
阐释 清代沿袭明代,在法典结构方面采取律例合编的方式,例文定期增修,与相对固定的律文相互补充,使整个法律体系既有相对稳定性,又有一定灵活性,更好地发挥了法律作为社会调节器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
2.(以史为鉴)《大清律》基本沿袭《大明律》,但清代经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它是明代中期后依例司法的继续发展。有些狱讼没有相应的条例依照,就用比照法去“比引科断”。如“奴婢诽谤家长,比依骂家长律,绞”。这主要说明清代(  )
A.承袭明朝法律变动不大
B.立法司法实践水平较低
C.法律维护封建尊卑制度
D.弥补了法律治理不足
解析:D 根据材料可知,清朝的法律和明朝法律有所不同,清朝的法律中例的作用更大,弥补了法律治理的不足,D项正确;材料强调清朝例的作用,“承袭明朝法律变动不大”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狱讼按照相应条例,说明司法实践水平较高,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清代法律的目的,排除C项。
预测三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作用
  阐释 东晋南朝的土断,一是整理侨州郡县,力图使混乱不堪的政区走上正轨;二是改白籍为黄籍,以期取得“财阜国丰”的局面。虽然土断的实际效果不甚理想,但屡行不辍的土断,却对东晋南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乃至后世的历史,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3.(必备知识)所谓的土断,就是东晋南朝时期,以土地作为断定户籍的依据,使之著籍,取消侨置郡县原来临时的白籍,改由居住地编制统一的黄籍,调整了地方行政机构。土断共进行10次。这一制度(  )
A.体现了民族交融趋势
B.遭到了士族大地主的反对
C.破坏了社会基层治理
D.严重歧视和压迫北方民族
解析:B 东晋南朝时期,政府为安置流民,免除侨人赋役,取消临时户籍即“白籍”,土断遭到了士族大地主的反对,士族害怕丧失作为高门的标识,B项正确;北方迁移到南方主要是汉人,不是少数民族,排除A项;社会基层治理遭到破坏与“黄籍”和“白籍”的建立不符,排除C项;北方民族受歧视和压迫严重与土断制度不符,排除D项。
【大题增分】
  (2023·湖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 均田户数 受足户数 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 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 1 0 101.0 69.0
武则天时期 4 0 143.5 102.0
玄宗时期 32 2 148.7 106.6
代宗时期 11 2 149.3 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 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
变革补证》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均田制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关键能力】
隐含前提 均田制与赋税制度变革
时间信息 唐代:高宗时期至代宗时期
中心概念 均田户受田、受勋田、租庸调法、两税法
有效信息 材料一中表格数据:受足户数与均田户数对比,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与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对比;标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 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材料二中白居易: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柳宗元:“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主张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信息整理 根据材料一中表格数据,归纳存在的主要问题;据表注内容可知,上柱国占有大量土地,土地兼并严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均田制、租庸调法、两税法的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评析一定要依据唯物史观,客观辩证地分析说明
【规范答题】
  (1)问题:均田制下,受田受足户数严重不足;实际受田数远达不到应受田数。
原因:土地兼并导致国家手中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大地主、大官僚肆意侵吞土地;新开垦土地数量不多,人口的增加等。
(2)白居易、柳宗元都看到了两税法的弊病。白居易认为征钱带来了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柳宗元认为按户等收入导致富人贿赂官员逃税,穷人更加贫穷。上述看法切中了两税法的弊病,但没有看到其积极意义,如简化税收名目、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等。两人都主张恢复租庸调制,但租庸调制已经无法维持,这是因为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渐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导致租庸调制无法维持,为了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唐政府实行两税法。
【题型特征】 数据图表类
  对数据图表类试题的信息进行获取和解读,最基本的是运用比较的方法,如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纵向对比和横向对比,对饼状比例图中比例大小进行对比,对曲线统计图中曲线起点、终点、拐点进行
对比,对柱状统计图高低起伏进行对比等。通过对比找到变化和变化的趋势、规律,再将此变化、趋势、规律放置在特定的时空框架或时代背景之下进行考查,探寻图表数据所呈现的表象背后的历史意蕴,从而完成从具象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历史认识过程。
【作业】 《专题跟踪检测》
【课后记】
跟踪检测 课时过关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社会治理智慧  
一、选择题
1.(关键能力/2023·湖北部分学校联考)战国时代的法家不仅着眼于建立行政文官制度,也十分注意成文法典能取得公信力。商鞅、吴起等改革家均注意到法典必须具备公平而又确定这两大条件。“徙柱立信”及“处罚王子”的传说,都是描述成文法的特色。战国时期的法律(  )
A.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成熟
B.适应了君主加强集权统治的需要
C.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D.反映了平民和贵族间斗争的结果
解析:B 战国时期法家注重法律的公信力,强调法律的公平性和确定性,这些都体现出法家“以法治国”的理念,适应了君主加强集权的趋势,B项正确;据所学可知,战国的法律尚未达到古代法律的成熟阶段,中华法系成熟的标志是唐朝的《唐律疏议》,排除A项;材料除了强调“公平”还强调“确定”,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无法体现这是平民和贵族间斗争的结果,排除D项。
2.(2023·东北师大附中二模)秦汉时期,地方政府吸收了本地社会内部成员,授予他们一定的官方身份来承担日常行政事务,不享有正式官吏应有的薪俸和升迁途径,这就是里吏。秦代里吏有典、老二职,律文称“以其里公卒、士五(伍)年长而毋(无)害者为典、老”。据此可知(  )
A.基层官员的产生具有早期民主色彩
B.选官加强了各阶层的流动
C.国家注重民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D.里吏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秦汉时期利用民众力量管理基层社会,体现了国家注重民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C项正确;材料中没体现民主色彩,排除A项;里吏不能升迁职位,所以里吏的设置不会加强各阶层的流动,而且“各阶层”的表述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说效果,不能证明里吏提高了基层治理效率,排除D项。
3.(2023·湖南岳阳二模)两汉时期,在户籍管理上,户内有男性成员的情况下,女性也可以成为户主;尊长与卑幼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尊长或卑幼均可以成为户主。三国时期出现了新的趋向,若户内有成年男性,则女性和未成年男子不能成为户主。据此可知三国时期(  )
A.国家治理效能显著提高
B.户籍制度日趋完备
C.儒学逐渐渗入基层管理
D.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解析:C 两汉时期到三国时期,在户内有成年男性的情况下,女性和未成年男子逐渐不能成为户主,由此可知汉朝儒学成为主流思想,到三国时期儒学中的伦理纲常逐渐地渗入到基层管理中,C项正确;三国时期成年男性成为户主,不能说明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排除A项;三国时期户籍管理制度处于发展中,排除B项;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只反映材料的部分内容,排除D项。
4.(2023·湖南邵阳三模)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开始对成年人征收算赋(人头税),凡民人男丁年15~56岁,每人交120钱,贾人及女婢加倍;惠帝六年(前189年),对民间女子15~30岁不出嫁者征收5倍算赋。汉惠帝此举(  )
A.旨在增加政府收入 B.契合汉初时代主题
C.体现重农抑商思想 D.规定女子最低婚龄
解析:B 汉初对成年人征收算赋,尤其对贾人及女婢和民间女子15~30岁不出嫁者加倍征收,说明汉初休养生息,注重发展生产,B项正确;汉惠帝只是针对部分人加倍收税,因此并不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排除A项;对女婢、部分民间女子加倍征税,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思想,排除C项;此举并未规定女子最低婚龄,排除D项。
5.(历史理解/2023·湖南永州三模)自河西纳入中央王朝正式管辖之后,汉朝在河西筑长城、列亭障,设置酒泉、张掖、武威、敦煌4郡,移民实边,屯田积谷,武威以西“风雨时节谷籴常贱,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这(  )
A.为朝廷持续开拓西域创造条件
B.提升了内地的政治文化影响力
C.反映出河西经济实力接近中原
D.为开启反击匈奴行动奠定基础
解析:A 汉代通过在西域设置相关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与控制,从而为朝廷持续开拓西域创造条件,A项正确;材料中的做法主要是为了加强管理,所涉及的内容与提升文化影响力并没有太大关系,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实力的大小,且河西的实力远不及中原,排除C项;反击匈奴早已经开始,不能得出“开启”,排除D项。
6.(2023·东北三省四市二模)北燕后裔冯宝任南梁商凉郡(岭南南越地区)太守,娶当地俚人冼氏女为妻。他在当地办理词讼,教民耕织,开设士林学馆,吸纳俚人子弟入学读书。这些举措(  )
A.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B.维护了岭南地区的安定
C.推动当地农耕文明发展D.促进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冯宝在南越地区推行中原地区先进的耕织技术,设立学校,吸纳俚人子弟入学读书,这些措施有助于推动当地农耕文明的发展,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南宋时期,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岭南地区社会安定的信息,排除B项;据材料无法得出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信息,排除D项。
7.(礼法结合/2023·广东潮州二模)《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由此可以看出(  )
《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 《唐律疏议》:“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
《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 《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
A.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
B.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
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
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
解析:C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强调律法中要体现儒家礼义的内容,反映出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C项正确;材料强调礼与法的结合,排除A、B两项;材料不能体现《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排除D项。
8.(2023·山东济南三模)唐代《杂令》规定可“役身折酬”;宋代则不同,太宗至道二年(996)降诏:“贫人负富人息钱无以偿,没入男女为奴婢者,限诏到并令检勘,还其父母,敢隐匿者治罪。”这一变化(  )
A.体现了律令的伦理化 B.推动了社会公平
C.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D.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C 宋代以前,普通百姓为生计所迫只能选择以人身抵债,至两宋,商品经济活跃,土地商品化普遍确立,百姓自有财产增多,法律对债务担保方式也作出了严格的限制,严禁以人身抵债,C项正确;材料所述并没有体现伦理思想,排除A项;材料所述变化未能推动社会公平的实现,排除B项;从唐代的“役身折酬”到宋代严禁以人身抵债,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排除D项。
9.(因俗而治)(2023·北京海淀区二模)学者研究唐朝敦煌文书,发现西域地区于阗的民政由毗沙都督府管理,该地都督的另一称谓叫“于阗王”;唐朝中央政府在于阗有驻军,即于阗镇守军;于阗百姓在于阗官府与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生活。于阗的这种治理模式(  )
A.削弱了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统治
B.标志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
C.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
D.表明边疆管理与内地管理的一体化
解析:C 于阗地区处于于阗官府和于阗镇守军的双重管辖下,这种治理模式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体现了中央政府对边疆的羁縻统治,C项正确;羁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又加强了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领导和扶持,排除A项;汉代设置了西域都护府,标志着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于中国版图,排除B项;羁縻制度保留了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排除D项。
10.(2023·河南新乡二模)宋以前的家训内容主要以修身养性、治国齐家为主;宋代以来,家训中逐渐增添了重文的内容,如家颐的《教子语》“养子弟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养之”“士人家切勤教子弟,勿令诗书味短”等语。这一变化(  )
A.催生了崇文抑武的政策B.推动了文学家庭的发展
C.改变了家训家规的宗旨D.促进了社会规范的变化
解析:B 宋代家训在以“修身养性、治国齐家”为主的基础上,增添了重文的内容,体现了重视家庭美德和优良家风的建设,重视对子女后代的教育,这有利于推动文学家庭的发展,B项正确;催生崇文抑武政策的原因是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造成的弊端,排除A项;宋代未改变家训家规的宗旨,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社会规范,排除D项。
11.(2023·河北邯郸二模)王安石在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
A.托古改制策略 B.恢复周制的意志
C.尊崇儒学思想 D.继承传统的决心
解析:A 王安石变法中的改革措施多附会儒家经典,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举措是进行托古改制,以减少变法的阻力,故选A项;王安石此举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而非恢复周制,排除B项;材料强调王安石借用儒家经典推动变法,未体现尊崇儒学,排除C项;材料中行为是基于现实需要而采取的措施,并非继承传统,排除D项。
12.(2023·河北保定二模)明代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除了封授一定官职外,还给予丰厚赏赐,仅仅一匹中等马,明廷就会回赐三百银两。使者返藏时会获赐携带茶叶、布匹等,贡使们往往会将赏赐品带回当地市场交换。材料中明代藏区的朝贡行为(  )
A.完善了元代的民族政策
B.具备了政治经济双重意义
C.调整了明代“海禁”政策
D.降低了对边疆的管理成本
解析:B 据材料可得出朝贡行为具有明显的政治意图,据“贡使们往往会将赏赐品带回当地市场交换”可得出朝贡行为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明朝对元朝民族政策的继承,排除A项;材料与“海禁”政策无关,排除C项;明代对藏区朝贡的大小僧俗首领给予了丰厚的赏赐,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边疆的管理成本,排除D项。
13.(唯物史观/2023·陕西咸阳二模)根据明代的档案记录,明朝中后期,地处江南、商业高度繁荣的浙江湖州某县,其官方户口登记人口,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减少了二成。当地户口上三十年间并未增加一个男丁,妇女在册人口只有总人口百分之二十。这种现象反映明朝中后期(  )
A.长期战乱导致人口大锐减
B.工商业繁荣使人口流出
C.赋役变革冲击了社会治理
D.商业发展导致粮食减产
解析:C 明代实行一条鞭法,将徭役和地租合并,减少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以土地为纳税依据,所以存在大量瞒报户籍现象,这对社会治理有不利影响,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登记人口变化,未涉及实际人口变化,排除A项;当地是商业高度繁荣的地区,应该是人口大量流入,排除B项;明代因为商业发展会推动高产作物流入和种植,粮食产量增加,排除D项。
14.(2023·北京顺义区二模)明朝时期实行朝贡贸易,诸国进贡携带的物品分为三类:一是国王贡献方物,名曰正贡;二是国王附搭品,名曰附来货物;三是使臣自进贡物。贡船附载来华的货物,不论在会同馆或市舶司所在地出卖,多不向外商征税,而且还大加赏赐。这种“贸易”形式的影响是(  )
A.阻止西方的经济侵略 B.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
C.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
解析:C 明朝在朝贡贸易中采取“不向外商征税,而且还大加赏赐”等优待政策,体现“厚往薄来”的原则,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C项正确;明朝为阻止西方的经济侵略采取的政策是闭关自守,排除A项;朝贡贸易范围小、数量少,对于自然经济冲击不大,排除B项;朝贡贸易以政治目的为主,排除D项。
15.(2023·安徽宣城二模)棠樾村的“乐善好施”牌坊(如图)为嘉庆帝特赐修建,以此表彰徽商鲍漱芳父子长期周济贫困的善行。嘉庆帝此举意在(  )
A.提高商人地位,肯定徽商文化
B.笼络地方乡绅,加强中央集权
C.宣扬儒家理念,促进乡里教化
D.动员民间力量,推进社会救济
解析:C 材料中的牌坊是表彰徽商鲍漱芳父子长期周济贫困的善行,这符合儒家思想中的“达则兼济天下”的理念,把他树立为榜样有利于促进乡里教化,C项正确;封建社会重农抑商,商人地位一直不高,排除A项;材料表彰的主体是商人而不是地方乡绅,排除B项;“动员民间力量,推进社会救济”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
16.(家国情怀/2023·安徽淮北二模)明朝政府编修《大明一统志》,所构建的疆域观未包括边疆地区尤其是长城以外的“三北”。清朝前期设一统志馆,隶属于内阁,选用内阁、翰林院等官员充任,《大清一统志》由各省县、蒙古等藩属、部分海外朝贡国的地志汇编而成。清朝这一举措(  )
A.意在构建新型“大一统”观念
B.实现对文化思想的全面控制
C.强化了对“康乾盛世”的认同
D.沿用了中原王朝的修史制度
解析:A 《大清一统志》的编修,将各省县、蒙古等藩属、部分海外朝贡国的地方志都纳入进去,涵盖之广,疆域之大,体现清朝的新型“大一统”观念,A项正确;《大清一统志》体现的是“大一统”观念,并不是文化控制,排除B项;材料并未突出对“康乾盛世”的认同,排除C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清朝的修史制度状况,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文化自信/2023·山东济南二模)荀子的刑法思想在先秦儒派学者中独树一帜,后世学者对此多有关注与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荀子的刑法思想
材料一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通‘为’,人为努力)也。”
“圣人化性而起伪(为),伪(为)起于性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
——《荀子》
材料二
甲 荀卿则全是申韩(申不害、韩非,战国思想家),观《成相》一篇可见。他见当时庸君暗主战斗不息,愤闷恻怛,深欲提耳而诲之,故作此篇。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他那做处粗,如何望得王通(隋代经学家)!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第137
乙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公正地说来,他实在可以称为杂家的祖宗,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会贯通了 郭沫若《荀子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主要刑法思想。
(2)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选取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加以评述。
(3)你认为对荀子刑法思想的研究有何价值?
答案:(1)以刑制“恶”;礼法并施(或隆礼重法);罪罚相称(当);慎用刑罚。
(2)朱熹认为荀子思想中法家成分居多,对儒学贡献不大。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失偏颇。如荀子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但认为“礼义”是制定法度的基本依据,在继承传统儒学思想的基础上,使儒学更具兼容性和开放性,促进了儒学的发展。
郭沫若认为荀子思想以儒学为基础糅合百家,具有杂家特点。这一观点较为科学地揭示了荀子思想的特点。如荀子重视“礼”的作用,同时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既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又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
(3)有利于全面了解荀子思想及先秦儒学发展轨迹;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现代中国法治建设。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重刑罚以禁之”可知,以刑制“恶”;根据材料“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可知,礼法并施,隆礼重法;根据材料“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可知,罪罚相称;根据材料“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不滥”可知,慎用刑罚。第(2)问,若选择朱熹观点,根据材料可知,朱熹认为荀子思想中法家成分居多,对儒学贡献不大。这一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失偏颇。评述,据材料“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得出荀子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根据“礼义生而制法度”,得出认为“礼义”是制定法度的基本依据,说明荀子在继承传统儒学思想的基础上,使儒学更具兼容性和开放性,促进了儒学的发展。若选择郭沫若观点,根据材料可知,郭沫若认为荀子思想以儒学为基础糅合百家,具有杂家特点。这一观点较为科学地揭示了荀子思想的特点。评述,根据材料“明礼义以化之”得出荀子重视“礼”的作用,据材料“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得出主张“性恶论”“隆礼重法”,说明荀子既继承了传统儒家思想,又带有明显的法家色彩。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以从有利于全面了解荀子思想及先秦儒学发展轨迹、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现代中国法治建设等角度作答。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18.(2023·湖北武汉四月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岳麓书院收藏的秦简《尉卒律》(内容多为秦统一前后的律令)的规定来看,秦在里吏任用上有意避开地方豪强,推行里吏与帅豪(地方的社会领袖)分离、行政权与社会性权威分离的新政策。《商君书》有《去强》《说民》《弱民》三篇,文句相关,主旨相近,都是讲治国为君要干预和削弱民间社会共同体内部的自治秩序,使之无力抗拒国家统治,从而为国所用。就制度设计而言,秦的立法者为了控制基层社会,希望在官僚行政系统之下塑造出一个驯服的里吏层级,他们的权力完全来自上级,因而绝对服从,为上级监管邑里,控制民众。
——摘编自陈侃理《秦汉里吏与基层统治》
材料二 明清时期,为了更好地处理乡里纠纷,地方的士绅们会共同研商,制定处理民事纠纷的乡规乡约,送呈给县衙并取得地方官的承认,以此让乡民共同遵守。同时,由于地方官希望政简刑清,不愿花费太多的功夫在处理诉讼案件上,也会常常将诉讼的双方送回乡里,让他们找人仲裁。
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
“户婚 田土 钱债” 等事务 无需向地方官提诉便在乡村解决的纠纷 向地方官提诉的诉讼
经各种调停和仲裁解决的事例 当事人之间经谈判解决的事例 提诉后在当地调停和解的诉讼 在法庭上经地方官裁定解决的诉讼
38例 5例 27例 5例
民间调停解决的纠纷70例 官府解决的纠纷5例
——摘编自崔晶《基层社会治理秩序的构建
——基于明清时期国家法与
习惯法互动的视角》
(1)根据材料,概述明清时期与秦相比在基层治理方面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清时期基层治理出现变化的历史原因。
答案:(1)治理主体的变化:由以政府为主到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
治理人员的变化:由避开地方豪强到借助地方有名望的士绅。
治理依据的变化:由依据法律到同时借助乡规乡约。
(如果回答“治理方式的变化:由控制监管为主到法律、教化并用”可同等给分。)
(2)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专制集权空前强化,中国版图的奠定);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士绅阶层发展;儒家伦理向基层渗透;政府重视发挥教化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解析:第(1)问,治理主体的变化:据材料“塑造出一个驯服的里吏层级,他们的权力完全来自上级,因而绝对服从,为上级监管邑里,控制民众”“民间调停”“官府解决”可知,治理主体由以政府为主到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治理人员的变化:据材料“秦在里吏任用上有意避开地方豪强,推行里吏与帅豪(地方的社会领袖)分离、行政权与社会性权威分离的新政策”“地方的士绅们会共同研商,制定处理民事纠纷的乡规乡约”可知,在里吏任用上由避开地方豪强到借助地方有名望(地方的社会领袖)的士绅。治理依据的变化:据材料“《商君书》有《去强》《说民》《弱民》三篇,文句相关,主旨相近,都是讲治国为君要干预和削弱民间社会共同体内部的自治秩序,使之无力抗拒国家统治,从而为国所用”“地方的士绅们会共同研商,制定处理民事纠纷的乡规乡约”可知,治理依据由依据法律到同时借助乡规乡约。(如果回答“治理方式的变化:由控制监管为主到法律、教化并用”可同等给分。)第(2)问,据所学可知,明清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专制集权空前强化,中国版图的奠定);据材料“明清时期,为了更好地处理乡里纠纷,地方的士绅们会共同研商,制定处理民事纠纷的乡规乡约,送呈给县衙并取得地方官的承认,以此让乡民共同遵守”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士绅阶层发展;儒家伦理向基层渗透;据材料“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强调“无需向地方官提诉便在乡村解决的纠纷”较多,政府重视发挥教化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19.(2023·辽宁高考协作体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熙丰(宋神宗熙宁、元丰年号合称)之际的张方平对北宋财政收入构成进行了精要的总结。其称:“本朝经国之制,县乡版籍分户五等,以两税输谷帛,以丁口供力役,此所谓取于田者也。金、银、铜、铁、铅、锡、茶、盐、香、矾诸货物则山海坑冶场监出焉,此所谓取于山泽者也。诸筦榷、征算、斥卖、百货之利,此所谓取于关市者也。惟钱一物官自鼓铸。”
下表所示为北宋熙丰之际财政净收入统计(注:度牒钱为政府以出卖僧、尼、道士等出家的执照而取得的收入。)
性质 税种 净税额(贯) 占比(%)
农业税 及其他 两税 20 589 038 34.89% 57.51%
青苗钱 1 848 000 3.13%
和预买 1 500 000 2.54%
免役钱 8 019 206 13.59%
身丁税 346 967 0.59%
度牒钱 936 936 1.59%
茶课 693 402 1.18%
性质 税种 净税额(贯) 占比(%)
工商 业税 盐课 8 470 000 14.35% 42.49%
酒课 6 279 631 10.64%
商税 5 930 430 10.05%
矿课 1 086 497 1.84%
坊场钱 415 800 3.16%
市舶税 1 025 640 0.70%
市易税 1 025 640 1.74%
合计 59 006 040 100.00%
——据李晦阑《北宋熙丰经济
年鉴(1077~1080)》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熙丰之际的赋税特点。
(2)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军事任选一个角度,围绕其与“宋神宗时期的财政收入”的关联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1)税收来源广泛;沿用唐代两税法;农业税仍占主导地位;工商业税所占比重较大。
(2)示例
角度: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论述: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王安石采取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的政策,如在农业方面,实行青苗法(政府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农田水利法等措施;在工商业方面,采取均输法、市易法(政府从事商业经营)等措施。这些措施推动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国家开辟了财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取于田者也”“取于山泽者也”“取于关市者也”等信息可以得出,税收来源广泛;根据材料中的“以两税输谷帛,以丁口供力役”信息可以得出,沿用唐代两税法;根据材料中的“57.51%”可以得出,农业税仍占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中的“42.49%”可以得出,工商业税所占比重较大。第(2)问,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军事任选一个角度并围绕其与“宋神宗时期的财政收入”的关联展开论述,注意史论结合、论证充分并表述清晰。
20.(边疆治理/2023·山东青岛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南边疆的治理
史料 出处
诸内郡官仕云南者,有罪依常律。土官有罪,罚而不废 宋濂等《元史·刑法志》
(元)或即以其官为宣慰,而不别设节制之官 王圻《续文献通考》
弘治八年(1495年),土知府安鳌有罪,伏诛……改流官知府 张廷玉等《明史》
史料 出处
明初(土府、土州、土县)皆隶吏部(统于吏部)……宣慰、宣抚、招讨、安抚、长官一百三十三,隶武选(统于兵部) 毛奇龄《蛮司志·序》
康熙雍正年间,川楚滇桂各省迭议改土归流。如湖北之施南,湖南之永顺,四川之宁远,广西之泗城,云南之东川,贵州之古州、威宁等府厅州县先后建置,渐成内地 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
凡改土归流,土司倾心向化,率属内附,由督抚疏请改隶民籍者,授以守备或千总、把总之职,准其世袭 《大清会典》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元明清时期中央对西南边疆治理的“变与不变”。
答案:“变”的是中央对西南边疆土司的管理不断加强。土司在设立之初,自治权很大,缺少监督节制,后来逐渐受制于中央机构,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土司成为朝廷的官员。
中央王朝国力的增强;边疆地区对内地交流的增强;民族交融的进一步增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断加强,加强了中央王朝对边疆的治理,强化了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不变”的是中央王朝对边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治理理念。中央政府尊重少数民族社会习俗,设立土司制度;抓住时机,进行改土归流的同时,又允许部分流官世袭。
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多为少数民族,因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习俗等因素,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历代中央王朝对边疆采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治理理念。这种理念蕴含中华民族解决统一多民族国家有效治理的政治智慧,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发展。
解析:变,首先根据材料宋元时期“土官有罪,罚而不废”“以其官为宣慰,而不别设节制之官”“土知府安鳌有罪,伏诛……改流官知府”“明初(土府、土州、土县)皆隶吏部(统于吏部)”“康熙雍正年间,川楚滇桂各省迭议改土归流”等可以得出随着宋元明清朝代的更替,中央对西南边疆土司的管理不断加强。土司在设立之初,自治权很大,缺少监督节制,后来逐渐受制于中央机构,清朝大规模改土归流,土司成为朝廷的官员。然后结合所学阐述“加强管理”的原因和作用,从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民族交融等方面展开作答即可。不变,根据材料“凡改土归流,土司倾心向化,率属内附,由督抚疏请改隶民籍者,授以守备或千总、把总之职,准其世袭”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不变”的是中央王朝对边疆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治理理念。然后结合所学从少数民族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等方面阐述中央政府采取“因俗而治”政策的原因。最后可以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边疆开发、经济文化交流等角度阐述“因俗而治”的作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