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46张PPT含内嵌视频)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3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46张PPT含内嵌视频) 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4-12 10:14: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第24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标要求与阶段特征】
课标要求 阶段特征
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政治】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战争逐渐从局部抗战发展到全面抗战,抗日民主运动随之不断高涨;日军的侵华暴行暴露了法西斯的残忍本性。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这一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与中国共产党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经济】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以战养战”的侵华策略,给沦陷区经济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国民政府统制经济的政策、沿海工业内迁,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政策及大生产运动,均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思想】大量高校师生内迁,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精神基础。但国民党一党专制的本性,则使国统区人民的思想在抗战及内战时期均受到了极大抑制。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023·全国甲卷】1943年,中共中央指出,“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文化水平、改善生活,以达到解放的道路,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这一决定的实施(  )
A.促成妇女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B.有利于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C.扩大了陕甘宁边区阶级基础 D.适应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需要
由材料“1943年”“提高妇女的政治地位......亦须从经济丰裕与经济独立入手”可知抗日战争后期,提高妇女政治地位,改善经济生活水平,可以更好发动群众,尤其是调动妇女投身抗战的积极性,有利于巩固抗日根据地政权,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故选B项;
“彻底”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没有性别之分,材料强调提高妇女政治地位与扩大阶级基础没有关系,排除C项;
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到城市,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
B
【2022·全国甲卷】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
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
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由材料“由议会选举政府”可知政府由民主选举产生,是民主政治的体现,由材料“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可知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政权充分调动社会各阶级反帝反封建的热情,体现出新民主主义的特征,故选A项;
边区政府是国民政府行政院直辖行政区之一,拥有合法的地位,边区政府在接受国民政府领导的同时,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独立自主的政权,排除B项;
“社会全体”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
边区政府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的民主专政,不同与苏联的政治制度,排除D项。
A
【2020·全国Ⅲ卷】1940年代中后期,中国许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这说明,当时(  )
A.商业的繁荣带动了工业生产 B.抗日战争的胜利推动生产恢复
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 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
据材料“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和“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表明经济出现不正常现象,结合所学1940年代中后期正值抗战胜利后,当时官僚资本主义膨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加上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大肆征敛,滥发纸币得出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故选C项;
材料“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说明工业生产减缓且材料未反应商业的繁荣,排除A项;
据材料“难以维持再生产”说明生产减缓不是恢复,排除B项;
材料主要提及1940年代中后期,主要是抗战胜利后国共内战,不是国民党军阀混战时期,排除D项。
C
【2020·全国Ⅱ卷】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其中延安等4个县当选县参议员中各阶层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表1反映出当时边区(  )
表1 延安等4县县参议员各阶层所占比例 单位:%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B.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根本改变
C.各阶层参加的联合政府的建立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由材料信息“1937年陕甘宁边区组织民主普选,参选率达70%”,涉及工人、农民、商人、知识分子、地主等多个阶层,结合时间信息可知民族矛盾加深,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民主政权落实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故选D项;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于1940年,排除A项;抗日民主政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一切赞成抗日的民主人士,对汉奸和反动派实行专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根本改变”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945年4月毛泽东发表《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并未建立联合政府,排除C项。
D
工人 贫农 中农 富农 商人 知识分子 地主
4 65 25 1 1 2 2
【2019·全国Ⅰ卷】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 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 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材料“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说明毛泽东意在强调中国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故选 C项;
材料“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可见其意不在借鉴俄国经验,排除A项;
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不是资产阶级,排除B项;
材料“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说明主张联合资产阶级,批判左倾不是右倾,排除 D项。
C
【2018·全国Ⅱ卷】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租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由材料“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凌、被人鞭笞、被人辱骂”、“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待,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可知政治权利的提高调动了农民革命积极性,故A项正确;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且材料强调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农民的民主权利而非土地制度,故B项错误;
国民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得以实现”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抗日根据地农民的民主权利而非国民党的影响,故D项错误。
A
【2017·全国Ⅱ卷】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 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 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据材料“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革命工作的重心仍在农村,故A项错误;
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故B项错误;
材料主要强调中共党员比例的变化,跟统一战线范围无关,而且在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在美国的支持下,阴谋发动内战,妄图消灭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遭到破坏,故C项错误;
据材料“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力量在农村迅速发展,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
D
【2016·全国Ⅰ卷】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
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 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
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 D.力图维护一党专制的局面
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此举抹杀了其他党派对抗战的贡献,而不是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故A项错误;从题干中“亲日派”“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并不能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而是损坏其团结抗日的形象,故B项错误;国民党把“国共合作”作为“谬误名词”,可知其否认国共合作,但并没有涉及抗战的领导权问题,故C项错误;从题干中“亲日派”“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可看出国民党压制其他党派,反对与其他党派民主协商,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独裁,故D项正确。
D
考什么
【2023·甲卷】抗日根据地政权建设【2022·甲卷】边区政府的性质
【2020·Ⅲ卷】国统区的经济秩序 【2020·Ⅱ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019·Ⅰ卷】中国革命的性质 【2018·Ⅱ卷】双减双交政策
【2017·Ⅱ卷】国共力量对比变化 【2016·Ⅰ卷】国民党一党专制
【2023·乙卷】(25分)日本对华投降问题
【2021·乙卷】(12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2020·Ⅲ卷】(15分)抗日根据地建立与贡献
【2019·Ⅱ卷】(15分)二战中国战区的设立
【2014·Ⅱ卷】(15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学什么
1.正面战场抗战重大战役?
2.工业及高校内迁背景、概况与意义?
3.敌后战场抗战的史实(抗战初期、相持阶段)?
4.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5.中共七大的时间、目的、内容、意义?
6.抗战的特点、胜利原因与意义?
【备考分析】
高频考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的抗战。
教材空白点: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十四年抗战、三三制原则
备考策略与复习建议:
(1)掌握基本的战争史实在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的前提下注重对爱国主义这一历史价值观的考查,重视对全民族抗战的学习,体现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2)注意抗战中的重要战役及境外战场的开辟,认识抗战的国际地位。
(3)理解十四年抗战与全面抗战。
(4)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学习中国共产党自身的发展和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历史事件、国共两党关系的发展演化。
(5)注意一些知识点的新视角考查,比如对国民党正面抗战的新看法,民众的反应,国际社会的评价等。
(6)结合当今中日关系的热点,形成珍爱和平,正视历史的价值观。
时空坐标
1937.7-1938.10
防御阶段
1938.10-1943.12
相持阶段
1944.1-1945.9
反攻阶段
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1931.9.18—1945.9.3)
1945
抗日战争胜利
1937
七七事变
1945
抗日战争胜利
是与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的过程相联系的两个概念。从中国抗日战争的全过程来看,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共十四年抗战历程:
前六年(从1931年至1937年)是局部抗战,战事主要在东北、华北及上海等地,是整个抗日战争的先声和重要组成部分;
后八年(从1937年至1945年)是全国性抗战,是前期局部抗战的延伸和发展,也是中国以全国之力全面抗击并最终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决战阶段。
“十四年抗战” 和“八年抗战”
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全面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全过程。
第二,有助于理解日本侵华的本质和危害。
第三,有助于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意义。
第四,有助于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全民族浴血奋战
一.正面战场的抗战
阶段 会战 时间 结果及影响
防御阶段 (1937.7.7-1938.10) 淞沪会战 1937年8—11月中旬 日军占领上海;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为中国沿海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 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太原会战是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1937年10—11月 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1937年11月初 太原失守。
徐州会战 1938年1—5月 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中旬—10月下旬 武汉会战是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武汉、广州陷落后,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相持阶段(1938.10—1944年春) 第三次长沙会战枣宜会战(1940.5)张自忠殉国 1941年12月 特点:长沙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武力迫使日军回到原战略态势的战役。意义:长沙会战稳定了湖南局势,保卫了西南大后方的安全,坚定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决心和信心;有力地支援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作战,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地位,促使了美国援华方案的迅速实施。(第三次长沙会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政府宣布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同盟国决定任命蒋介石为盟军中印缅战区最高统帅,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
淞沪会战
为什么选择淞沪?
日本:国共酝酿合作抗日,速战速决有利于实现侵华利益最大化——必要性
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攻克上海有利于迫使南京政府就范——必要性
1936年德意日反共协定签订——可能性
不向华中方面派遣陆军,将战场局限于华北地区,仅以海军确保上海,作为用兵时的作战基地。
——《对华作战用兵纲要》(日本参谋本部)
◎“八·一三”淞沪会战防御阶段要图
——摘自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卷)
淞沪会战,日军出动30艘军舰,每舰有大炮12门以上,仅军舰就有360门炮,还不算陆军的炮兵。而中国右翼军团(非中央军)的抵抗部队仅有8门山炮,用于作战的只有6门炮。淞沪会战中,制空权和制海权都掌握在日军手中。
——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P105-106
淞沪会战
为什么选择淞沪?
日本:国共酝酿合作抗日,速战速决有利于实现侵华利益最大化——必要性
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攻克上海有利于迫使南京政府就范——必要性
1936年德意日反共协定签订——可能性
日寇会在华北动用其优势军队,沿平汉铁路南下,直取武汉,不如扩大沪战以牵制之,不如此则局势会变的于我不利。 ——陈诚《陈诚私人回忆资料1935-1944》
为什么淞沪会战规模扩大?
国民政府:迫使日军调整侵略路线;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争取外部援助
蒋介石(左)在淞沪前线督战
在漫天的炮火和嘶喊声中,这场会战已经过去了一月零一天。昨天的一次冲锋,我们连基本上报销了三分之一,看着曾经亲如手足的战友,在敌人的炮火下一个个倒下,我的心中万分悲痛。我们这边的伤亡还算小的,听说昨天在罗店的兄弟部队,一个师上去半天不到死伤了一大半…… ——方宏斌(于上海松江 1937年9月14日)
当我负着神圣的使命走到垃圾桥附近时,被一英军阻止了。经我多番辩论后,我终于在这英兵的许可之下爬过了铁丝网,随又匍匐在地,爬过了许多沙包堆,约二小时之久,我终于爬到了四行仓库,将国旗献给了谢团副和杨营长。
——杨惠敏《自述》
淞沪会战
为什么选择淞沪?
日本:国共酝酿合作抗日,速战速决有利于实现侵华利益最大化——必要性
上海是中国经济中心,攻克上海有利于迫使南京政府就范——必要性
1936年德意日反共协定签订——可能性
为什么淞沪会战规模扩大?
国民政府:迫使日军调整侵略路线;引起国际社会关注,争取外部援助
结果:中国军队奋力拼搏,毙伤日军四万多人,迫使其四次增援,但是最终日军还是占领上海
影响:
迫使日军战略方向由南进改为西进;粉碎了日军速决战计划,增强了中国国际声誉;为向西南地区转移物资争取了时间;彰显了中国军民抗战卫国的决心。
淞沪会战成功的将日军进攻方向转到了泥泞多雨的南方山地,大大降低了日军对中国军队的机动力和重火力优势。
平型关大捷
林彪
聂荣臻
在平型关战役中,八路军第115师以自身伤亡4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辑重联队和第21旅团各一部共1000余人。
——《中国抗日战争史简明读本》
平型关战斗胜利后,蒋介石致电八路军参谋处表示祝贺:贵路军一战攻克平型关,毙敌遍野,俘虏甚多。忠勇之气,益寒敌胆。特电驰贺,续候捷音。
——《平型关战役文献资料汇编》(1937年9月28日电)
忻口会战
此次战争,为民族存亡之战争,只有牺牲;如再退却,到黄河边,兵即无存,哪有长官?此谓我死国活,国活我死。
——第九军军长郝梦龄
郝梦龄,第九军军长
郑廷珍,第五旅旅长
刘家麒,第54师师长
1937年10月16日,同日殉国
台儿庄大捷
每个月打一个较大的胜仗,如象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振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
——毛泽东《论持久战》
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慎戒。
——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战役评价
◎台儿庄战役示意图
李宗仁
繁荣富强是对英雄最好的告慰
硝烟之外——工业和高校的内迁
——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国民政府首都的转移: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将首都迁往武汉,武汉会战后,国民政府又将首都迁往重庆。
(2)民族工业的大转移: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将民族工业大量迁往西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
(3)文化教育的大转移:全面抗战爆发后,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等地的高校纷纷迁往西南地区,促进了西南尤其是重庆高等教育的发展。
原因:
方向:
概况:
日军侵略不断加深; 保存抗战力量
华北、东部沿海 → 西南西北大后方
联大中文系教授在昆明(1940)
西南联大校门
朱自清
闻一多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国立长沙
临时大学
国立西南
联合大学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南开大学
国立昆明
师范学院
云南师范大学
合并
1937年9月10日
1938年4月2日
迁址更名
解散
1946年7月31日
1984年更名
任课教授:胡适、闻一多、朱自清、钱穆、沈从文、费孝通、钱钟书等。
知名校友:杨振宁、李政道、邓稼先、陈寅恪、钱伟长、华罗庚等。
拓展:西南联合大学(1937.8—1946.7)
《南渡北归》,作者岳南,是首部全景描述20世纪中国最后一批大师命运的史诗巨著。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傅斯年等)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
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战时内迁(工业、高校)具有怎样的意义?(读一遍)
(2)高校内迁:①极大地促进了大后方教育的发展;②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并为战后中国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③对改变工业及教育不平衡的格局起到积极作用。
(1)工厂内迁:①给内地带去了相对先进的设备、管理和熟练的技术工人及一定的资本,从而促进了内地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西南、西北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工业的布局;②同时也保存了抗战力量,内迁厂矿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前线的军需和后方的民用,支援了抗战事业,有利于抗战的最后胜利;③更为重要的是,广大爱国企业家和技术员工所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精神、艰苦创业的勇气,不仅推动了中国工业的复兴,而且也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
全民族浴血奋战
【归纳总结】正面战场的意义
抗战时期,一共有271位国民党将领牺牲殉职,包括19位上将,81位中将和171位少将。他们都拥有一颗炙热的爱国之心,在战场上视死如归、奋勇当先,率领部队与日寇进行血战,最终不幸壮烈牺牲,但他们的英雄事迹将被后人永远铭记。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1.理论层面
“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 没有一个帝国主义国家能坚持四年以上而不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经济破产的, 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内力量和国际环境更无法支持长期的战争, 我们已经抗战两年, 我们差不多已走了整个抗战和取得胜利道路的一半。”
——王明《坚持抗战国策克服投降危险》
王明
速胜论?
“须知数十年来,中国军事经济,在物质上看着落后,固不待言,即组织上亦幼稚不完善。” “中国没有一件能与日本比拟,如果战争扩大并延长下去,日本自然也感到困难, 可是日本感觉到痒的时候,中国已痛不可忍了!” ——《汪精卫传》
vs
亡国论?
汪精卫
持久战!
我们说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是从全部敌我因素的相互关系产生的结论。敌强我弱,我有灭亡的危险。但敌尚有其他缺点,我尚有其他优点。敌之优点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点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扩大。我方反是……所以我能最后胜利,避免灭亡,敌则将最后失败,而不能避免整个帝国主义制度的崩溃。 ——毛泽东《论持久战》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
抗战爆发后,对于抗日战争的前途,国民党内存在着“亡国论”和“速胜论”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是在抗战初期写成并发表的,将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时期;
第二阶段,是敌我战略相持时期;
第三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时期。
影响: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抗战的理论纲领。
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
《论持久战》(1938年)
主要内容: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但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的、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战争的伟力之深厚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全民族浴血奋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2.敌后战场——军事
地道不仅帮助干部、民兵隐蔽,还充当地下电台、兵工厂、医院乃至办公地……地道基本是依村而建,民众挖掘地道不仅要付出人力、物力,相应的村庄还要承担被日军发现地道后展开报复的风险。
——黄道炫《抗战时期冀中地区的地道和地道斗争》
地道战
地雷战
夜袭战
麻雀战
日本投降
反攻阶段
相持阶段
防御阶段
七七事变
(1937.7)
(1938.10)
(1945.8)
(1945.8.15)
广州、武汉陷落
全面反攻
敌后战场的开辟,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
全民族浴血奋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2.敌后战场——军事
日本投降
反攻阶段
相持阶段
防御阶段
七七事变
(1937.7)
(1938.10)
(1945.8)
(1945.8.15)
广州、武汉陷落
全面反攻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
百团大战中的彭德怀
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图谋以“囚笼”政策(军事:分区“扫荡”;政治:发展“统治”;经济:实行“封锁”)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八路军以破袭日军华北交通线为主要目标,发动进攻作战(百团大战)
全民族浴血奋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皖南事变周恩来题词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
图中文字:
1941年1月6日,新四军军部在皖南遭到国民党军队伏击。新四军血战七昼夜,除2000余人突围外,大部壮烈牺牲和被俘。军长叶挺谈判被扣,副军长项英遇难。
2.敌后战场——政权建设(1)皖南事变
全民族浴血奋战
二、敌后战场的抗战
2.敌后战场——政权建设(2)政权建设
政治 ①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打退国民党反共高潮;②“三三制 ”原则(巩固抗日根据地,扩大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为政协制度的形成积累经验);③陕甘宁边区民主选举。
经济 ①“减租减息”(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② 大生产运动;
作用: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改善民生、支持抗战奠定了基础
思想建设 延安整风运动;重视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整顿党内不正之风,坚持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人心。
军事 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不断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根据地。
共产党员
左派进步分子
中间派
动员更多的民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中国共产党成为团结抗战的中坚力量
减租证
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区别与联系
战场 项目 国民党正面战场 中共敌后战场
领导阶级
阶级利益
战场范围
路线
作战方式
战略地位
联系
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代表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国民党统治区
敌后抗日根据地
只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人民的全面抗战路线
以阵地防御战为主的正规战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
在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
是抗战主战场
抗战初期配合正面战场,
抗战后期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相互依存、互相协同、互相配合的关系,都是全民族抗战重要组成部分,都为中华民族抗战作出重要贡献,不应该割裂与对立起来。
【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早宣传者、动员者,也是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最坚决的抗击者
2.积极倡导、促成、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团结凝聚全民族抗战力量的杰出组织者、鼓舞者和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
3.制定、实施了全面抗战路线和正确的战略总方针,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确战略的提出者、指导者和引领者。
4.领导开辟了广大的敌后战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逐步成为整个抗战的有生力量、中坚力量。
5.领导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弘扬和铸就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三、东方主战场
1941.6
苏德战争爆发
1941.12
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初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标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943.11
通过《开罗宣言》,决定对日作战以及战后处分日本的基本策略
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联合国家宣言》
蒋介石出席开罗会议
苏德战争
太平洋战争
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2.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1)中国抗战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长期牵制和抗击日本主要兵力;
(2)中国战场协助和配合了盟军作战,给予盟军以战略上和资源、情报上的重大支持;
(3)中国积极倡导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实际参与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谋划和指挥;
(4)中国抗日战场与英美在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密切地联系起来。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军兵力分配表
拓展:为什么说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中国战区
600余万平方千米
中国抗击日军240万人
2.中国战场是东方主战场
(1)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战场是东方反法西斯战争的唯一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
中国贡献:
(2)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抗战与英美紧密配合,正面抗战,间接支援,谋划联盟,入缅作战。
中国入缅作战的目的:
①解救缅甸被围英军
②确保滇缅公路国际
运输线
中国的抗战是最终战胜日本的重要因素。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避免两线作战。”
罗斯福
丘吉尔
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国际认可中国的贡献
◎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蒋介石任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最高统帅。
◎1943年废除旧约,签订新约。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945年5月
德国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6日、9日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
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945年8月15日
1945年9月2日
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25日
台湾光复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的召开
1.抗战胜利的时间进程
中共七大
◎内容:提出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新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中共七大使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
中国战区日本签字投降仪式
十四年抗战此刻终结!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①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③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战败求和
屈辱条约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抗日战争的胜利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领导方面 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消极避战,求和妥协,这是清政府战败的根本原因
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合作,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日
民众方面 清政府压制人民的抗日热情,并阻挠台湾军民的反割台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共的积极努力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战略战术 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以致坐失良机,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和战争的彻底失败;
抗日战争中,正面和敌后两大战场分别开展阵地战和游击战,并相互配合、协同作战,进行持久抗战,最后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国际环境 甲午战争时,西方列强对日本的侵华采取支持或默许态度,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
抗日战争时,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英等反法西斯国家援助
3.抗战胜利原因?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全民性:
(2)双重性:
(3)两个战场:
(4)以弱胜强:
中国抗日战争的特点
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国内各阶级、各民族及海外侨胞和其他爱国人士的一场民族战争。
从斗争性质来看,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贯穿始终。
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5)中国共产党是中流砥柱:
(6)持久性:
(7)国际性:
中国共产党倡导并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制定并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以斗争求团结,始终高举抗日大旗,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国的抗日战场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抗日战争的反思——历史、现实、未来
致妻子:
我们的平儿半岁了,快会说话了,你们首先不要教他学叫爸爸妈妈,一定首先要教他学会讲“抗日”二个字,切记,切记。
——何信,空军中队长
“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老师上去了”
——李向阳 国军空军中队长
“军人战死沙场乃是本分,没有什么值得悲伤的,
只是老母年高,请副军长予以照顾。”
——赵登禹
“川军出川抗战,战而胜,凯旋而归;
战如不胜,决心裹尸以还!”
——邓锡侯,川军第一纵队司令
“殊不知困难至此,已到最后关头,
国将不保,家亦焉能存在?”
——蔡炳炎
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兹留金表一只,自来水笔一支,日记本一册,聊作纪念。接读此信,亦悲亦勿痛,人生百年,终有一死,死得其所,正宜欢乐。匆匆谨祝珍重。
——胡涟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视死如归 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不畏强暴 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百折不挠 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 成为时代主题,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 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2015胜利日大阅兵习主席讲话
(一对矛盾、一条战线、两条路线、三个阶段、三个战场、三个政权)
一对矛盾:
中日矛盾
两条路线:
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
中 共 ——全面抗战路线
三个战场:
中 共:敌后战场
国民党:正面战场
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3.12)
战略反攻阶段(1944.1——1945.8.15)
国民党政府
日扶植的傀儡政权
中共陕甘宁边区政府
伪满洲国
汪伪政权
三个阶段:
三个政权:
一条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外战场:中国缅甸远征军
小结
【知识拓展】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
抗日战争打断了中国原有的现代化进程
(1)工业化进程: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彻底地打断了中国原有的工业化进程。
抗日战争积累了新的现代化因素
(1)政治民主化层面:抗日战争为中国民主制度的发展,在客观上提供了条件。(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政治派别先后发出了民主声音;敌后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普遍选举制和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三三制”原则,为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积累了经验。)
(2)经济层面
①沿海工业的内迁,改变了中国西部工业落后的状况。
②共产党在敌后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民的物质生活,为后来的土地改革准备了条件。
(3)民族精神层面:唤醒了全体中华民族的觉醒。
(4)国家主权层面: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和大国声望,收回并明确了台湾的领土主权。
(2)民主化进程:抗战时期建立起来的战时体制国民党建立的国民党一党独裁专制,增加了在中国推行民主的难度。
统一战线的内涵:就其广义而言,是指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一定条件下,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而建立的政治联盟或联合; 就其狭义而言,是指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战略策略,主要是无产阶级自身团结和同盟军问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统一战线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重要法宝。
时期 名称 具体内容
大革命时期 革命统一战线 由广大工人、农民、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土地革命 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包括两个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工、农、知识分子和非劳动者的联盟。
抗日战争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解放战争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包括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广大华侨、各界民主人士及其他爱国分子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地方实力派。
社会主义 爱国统一战线 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知识拓展】概念解析——统一战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