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桥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3桥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2 13: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上《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桥》是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片微型小说,叙述了一位村党支部书记面对爆发的山洪,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和沉稳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所以在本课教学中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在学生运用已掌握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情节及当时的环境来体会人物形象,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教学目标】
1.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2.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作家谈歌的微型小说《桥》,板书课题。
2.检查预习
(1)朗读感知。
老师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再次走进这篇小说了,接下来我们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但是老师有个要求:你们一定要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我们整个朗读要让别人听起来浑然一体,就像同一个人读的一样。(配乐合作读文)
(2)说说此时此刻你的内心感受。
雨大、水急、桥窄、人乱,在这样危急的关头,一个人物出现了,他是?(多重身份:老支书、老汉……)
二、探究解惑
(一)批注阅读 品味人物
第四单元有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目标,出示: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这篇小说描写了怎样的老支书形象呢?
任务一:
自由读课文,找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思考:这篇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并进行批注。
1.自主学习。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展示:
预设:(1)“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面!”我从中看出老汉在灾难突然降临时,能迅速指挥人们有序地撤离,他是个沉着冷静的人。
(2)“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是对老汉的神态描写,可以看出人们把生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老汉身上,写出了人们对老汉的爱戴。
师:为什么村民们看到老汉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盯”“不说话”说明老汉没有慌乱。从“他像一座山”可以看出他的从容不迫。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我可以看出老汉不徇私情、坚守原则。“揪”字体现了他是一位好支书。
(4)20段“老汉吼道……”这是对老汉的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他的儿子,把死亡留给了自己,感受到他父爱如山。
师总结:群众和党员之间,把生的希望给了群众,他人和家人之间,把生的希望给了他人,自己和儿子之间,把生的希望给了儿子,却唯独没有他自己,这就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4.教师点拨:同学们,这又读了一遍,你心中老汉的形象是否更加丰满了呢?让我们来看看老汉所有的语言,请特别注意一下提示语: 逐句指导朗读。
5.总结:优秀的小说,优秀的作家总是善于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让我们读到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阅读时,关注小说语言描写的提示语,这是作者给读者留下的线索,能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树立人物形象。
(二)紧扣环境 感悟内心
任务二:
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小组交流: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上有什么作用?
1.学生自学交流。
2.引读。是啊!正是因为——
3.教师点拨:雨大、水急、桥窄、人乱,环境描写贯穿文中,为小说情节的发展做好了铺垫;危急的时刻,紧急恐怖的氛围,让老汉的形象巍然屹立我们眼前,这就是环境描写的作用,所以,写人不能单独写语言,还要造势,就是抓好环境描写。
4.出示环境描写事例,让学生说一说。
(三)回读情节 凸显形象
1.窄窄的木桥在洪水中轰然倒塌,老汉的形象却在我们心目中巍然耸立。对很多人来说,小说写到这里就结束了。然而,作家谈歌却没有这样做,他这样写道——(出示:第24--27自然段,生读。)
2.师:小说完全可以在前面写到,老汉从队伍里揪出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小说到最后才点明老支书和小伙子之间的关系呢?(生思考)
3.作者的巧妙安排和构思,让人感到意料之外,但再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孩子们,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第三个词语——情节。
4.同样是短句子,前面的短句子我们读得短促而有力,这里的短句子,该怎么读呢?此时你心中已经知道他们的关系,此刻你又知道了这个结局……(配乐朗读)
层层设置的悬念最终被揭晓。两座坟墓,将阴阳相隔,也让老汉这个人物形象牢牢地扎根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这就是情节安排的力量,此时,你觉得课文题目中的桥还只是文中那座窄窄的木桥吗?
三、总结延伸
1.此时此刻,你想对老支书说些什么?把你想说的或写下来。
2.同学们,走出桥,走进生活,你依然会遇到老汉那样的人。他可能是一位普通的快递小哥,可能是冲在火灾一线的消防官兵,也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或亲人……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处在绝望中的人们总能与这些伟大的灵魂相逢,那才是“人”应有的模样。如果你在小说中再次遇到他们,请用今天我们学到的方法读懂他们;如果你在生活中被他们打动,请用我们今天领悟到的写法把他们记录下来。
3.推荐阅读:出示《童年》描写环境的片段和描写外祖母的片段,使学生形成阅读期待,教师边讲述边引出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激发学生爱上小说,爱上阅读。
【板书设计】
13.桥
老支书 人物
沉着冷静 环境
不徇私情 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