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考情分析
新课标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考点分解 文言词汇解释题(填空或选择),文言句子翻译题,文言句子断句题,一词多义辨析题(选择),综合分析题(选择或简答)。
命题规律 1.课内考查篇目为课标背诵推荐篇目,课外篇目多为人物传记与成语故事,课内外篇目存在某种联系。
2.考查点主要有:①词语解释与辨析;②文言句子翻译与断句;③文意理解(内容理解、人物形象分析、文章主旨、写作手法、艺术特色等)。
题目新 变化 近三年均为文言文比较阅读,组合形式为课内课外型。分值由19分变为15分再变为17分;词语解释与辨析变为6分;文意理解题多为探究课内外文言文异同的简答题。
核心素养要求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文化的传承和理解。
◎教材课内文言文篇目(共39篇)◎
册别 篇目 作者/出处 体裁 主题/ 写法特色 考查情况 (2012年后) 课标
推荐
七上 1.咏雪 《世说新语》 记叙文 学习 未考
2.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记叙文 守信 未考
3.《论语》十二章 《论语》 语录体 学习、修身 2012、2016、2017、 2022年考默写 √
册别 篇目 作者/出处 体裁 主题/ 写法特色 考查情况 (2012年后) 课标
推荐
七上 4.诫子书 诸葛亮 议论文 议论说理 2023年考默写
5.狼 蒲松龄 记叙文 借事寓意 未考
6.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古代 寓言 借事寓意 未考
7.杞人忧天 《列子》 古代 寓言 借事寓意 未考
册别 篇目 作者/出处 体裁 主题/ 写法特色 考查情况 (2012年后) 课标
推荐
七下 8.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记叙文 借事说理 2012年考默写
9.卖油翁 欧阳修 记叙文 借事说理 未考
10.陋室铭 刘禹锡 议论文 托物言志 2014、2017、 2020年考默写 √
11.爱莲说 周敦颐 议论文 托物言志 未考 √
12.活板 沈括 说明文 技艺说明 未考
册别 篇目 作者/出处 体裁 主题/ 写法特色 考查情况 (2012年后) 课标
推荐
八上 13.三峡 郦道元 散文 写景抒情 未考 √
14.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散文 写景抒情 2023年考默写 √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散文 写景抒情 未考 √
16.与朱元思书 吴均 散文 写景抒情 2018年考默写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议论文 议论说理 未考 √
册别 篇目 作者/出处 体裁 主题/ 写法特色 考查情况 (2012年后) 课标
推荐
八上 18.富贵不能淫 《孟子》 议论文 议论说理 2020年考阅读 √
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议论文 议论说理 2014年考默写 √
20.愚公移山 《列子》 古代寓言 借事寓意 未考
21.周亚夫军细柳 司马迁 记叙文 叙事写人 未考
册别 篇目 作者/出处 体裁 主题/ 写法特色 考查情况 (2012年后) 课标
推荐
八下 22.桃花源记 陶渊明 记叙文 叙事抒怀 2015年考默写, 2016年考阅读 √
23.小石潭记 柳宗元 散文 写景抒情 2015年考阅读 √
24.核舟记 魏学洢 说明文 技艺说明 未考
25.北冥有鱼 《庄子》 散文 借事寓意 未考 √
2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 古代寓言 借事寓意 未考
27.虽有嘉肴 《礼记》 议论文 议论说理 未考 √
册别 篇目 作者/出处 体裁 主题/ 写法特色 考查情况 (2012年后) 课标
推荐
八下 28.大道之行也 《礼记》 议论文 议论说理 未考
29.马说 韩愈 议论文 托物寓意 2022年考阅读 √
九上 30.岳阳楼记 范仲淹 散文 写景抒情 2013、2021年 考默写,2012、 2019年考阅读 √
31.醉翁亭记 欧阳修 散文 写景抒情 2013、2022年考默写 √
册别 篇目 作者/出处 体裁 主题/ 写法特色 考查情况 (2012年后) 课标
推荐
九上 32.湖心亭看雪 张岱 散文 写景抒情 未考 √
九下 33.鱼我所欲也 《孟子》 议论文 议论说理 未考 √
34.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 记叙文 人物故事 未考
35.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记叙文 叙事抒怀 2018年考阅读 √
36.曹刿论战 《左传》 记叙文 寓议于叙 2021年考对比阅读 √
37.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记叙文 人物故事 2014年考阅读 √
册别 篇目 作者/出处 体裁 主题/ 写法特色 考查情况 (2012年后) 课标
推荐
九下 38.陈涉世家 司马迁 记叙文 人物故事 未考
39.出师表 诸葛亮 议论文 议论说理 2019年考默写, 2017年考阅读 √
强化训练
一、咏雪
《世说新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强化训练集强化训练( )
(2)强化训练俄而强化训练雪骤( )
(3)撒盐空中强化训练差强化训练可拟( )
(4)未若柳絮强化训练因风起( )
七年级上册
课内文言文复习擂台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不久、一会儿
大体
趁、乘
2.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经史子集
B. 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C. 撒盐空中差可拟/参差不齐
D. 即公大兄无奕女/不即不离
B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跟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4.综合分析简答题。
说说文中用“柳絮”比喻雪花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柳絮”喻雪,不仅生动形象地写出雪花飘舞轻盈的动态美,而且能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感觉,富有意蕴。
5.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咏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它言简意赅地勾勒了在一个大雪天里,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家庭文化生活轻松和谐的画面。
B.文章最后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突出谢道韫的形象和才华,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明才智。
C.文章的中心事件是咏雪,作者以对话的形式来表现人物。
D.文章通过谢太傅的明确评价,对胡儿的贬来突出对谢道韫的赞。
D
二、陈太丘与友期行
《世说新语》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期行( )
(2)太丘舍去( )
(3)相委而去( )
(4)下车引之( )
(5)元方入门不顾( )
约定
离开
舍弃
拉,牵拉
回头看
2.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太丘舍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B.下车引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则是无信/则是无礼
D.君与家君期日中/与儿女讲论文义
B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您正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4.综合分析简答题。
结合选文,简单说说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5.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描写来揭示的。
B.文章的结尾,虽只寥寥数语,但却字字生辉,“惭”“下”“引”三个动词,把友人知错欲改的心态及行为刻画得入木三分。
C.叙事简洁,叙中有议;语言凝练、辞意隽永,情节上有起伏变化,人物情态上自然生动。
D.文章在叙述元方批驳友人的怒斥时,选用语气平和的“答曰”“曰”这类词,表现了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
A
三、《论语》十二章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人不知而不愠( )
(2)为人谋而不忠乎( )
(3)不逾矩( )
(4)思而不学则殆( )
(5)人不堪其忧( )
(6)博学而笃志( )
生气,恼怒
替
越过
疑惑
能忍受
坚定
2.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博学而笃志
B. 切问而近思/思而不学则殆
C.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D. 回也不改其乐/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B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过法度。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
4.综合分析简答题。
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提示:围绕“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适从,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回答即可。)
5. 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告诉了我们这样的道理:一是学习必须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二是必须养成好的品德和修养。
B. “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调换顺序。
C. 曾子的“三省”,说明了古代读书人十分重视品德修养。
D. 从孔子对颜回的称赞来看,孔子认为一个君子应当能安贫乐道。
B
四、诫子书
诸葛亮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明志( )
(2)非宁静无以致远( )
(3)非学无以广才( )
(4)淫慢则不能励精( )
(5)意与日去( )
志向
达到
增长
放纵,懈怠
丧失
2.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意与日去/与儿女讲论文义
B. 意与日去/太丘舍去
C. 夫君子之行/下车引之
D. 非淡泊无以明志/博学而笃志
D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的品行,以宁静专一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不恬静寡欲就没办法明确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
4.综合分析简答题。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简要赏析“驰”和“去”两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驰”和“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时光流逝速度之快,一去不复返的状态,告诫儿子珍惜光阴,坚定意志。
5.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诫子书》是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题目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
B.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躁”字加以论述,同时也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
C.“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是双重否定句,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性。
D.文章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虽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
B
五、狼
蒲松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缀行甚远( )
(2)屠惧( )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4)顾野有麦场( )
连接、紧跟
恐惧,害怕
原来
看,视
2.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投以骨/皆以美于徐公
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克之
C.一狼径去/去国怀乡
D.止增笑耳/一狼得骨止
C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户的)前面。
另一只狼正在积薪中打洞,想要从通道进入,从后面攻击屠户。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4.综合分析简答题。
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类富有智慧和力量,一定能够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②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妥协,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胜利。
5.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其中第1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
B.“投以骨”和“复投之”是屠户采用的“缓兵之计”,从而表现出屠户的退让。
C.文章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心理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
D.文章写屠户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
C
六、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闻之于宋君( )
(4)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
(5)不若无闻也( )
待,等到
讲述
使听到
派遣
不如
2.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及其家穿井/将复何及
B. 不若无闻也/未若柳絮因风起
C. 有闻而传之者/传不习乎
D. 国人道之/志同道合
B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家的人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不是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获得像这样的消息,还不如什么也没有听到。
4.综合分析简答题。
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待传闻应采取审慎的态度,不能轻信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5.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穿井得一人》是一篇寓言,体现了寓言的讽喻特色。
B.作者认为,一家之言,经再三转述,往往会丧失原义;对于别人的话,要注意实地调查,掌握第一手材料;不要轻信流言蜚语。
C.作者的写作目的是阐述“谣言止于智者”的道理,赞美宋君不轻信传言,更不会传播谣言的睿智。
D.文中的宋君没有人云亦云,而是调查事件源头,获得真相。
C
七、杞人忧天
《列子》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身亡所寄( )
(2)因往晓之( )
(3)若屈伸呼吸( )
(4)天果积气( )
(5)其人舍然大喜( )
无,没有
告知,开导
你
如果
同“释”,解除、消除
2.文言词汇选择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人不堪其忧
B.因往晓之/未若柳絮因风起
C.废寝食者/废寝忘食
D.终日在天中行止/止有剩骨
C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综合分析简答题。
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容身,以至于整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
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寓言讽刺那些为不必要担忧的事而担忧的庸人。
5.综合分析选择题。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晓之者”解忧的技巧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虽然“晓之者”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但他那种耐心诱导的做法和关心他人的精神,还是值得称赞的。
B.文章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了杞人庸人自扰、忧虑重重的形象,作者借此讽刺了那些对一些不必要的事或基本上不会发生的事担心的人。
C.“晓之者”两次采用疑问句“奈何忧崩坠乎”和“奈何忧其坏”,加强语气,解开了杞人的烦忧。
D.文章开头废寝忘食的“忧”和文末“舍然大喜”形成鲜明对比,讽刺了杞人的患得患失。
C
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