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8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2 11:08: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语段综合。(12分)
巍巍中土,泱泱古国,载深履厚,灿烂光华。祖国内忧外患,夜气如磐之际,dà pī( )来自 wǔ hú sì hǎi( )的志士仁人, mù biāo( )坚定,同心协力地踏上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献身的征途。曾记否,邱少云护国热血心中燃,烈火fén( )身不动摇;李大钊qiān chuí wàn záo ( )研理论,躯洒血沃神州;黄继光赴朝抗美正气,以身挡枪保家国。他们为民xī shēng( ),就是 。烈士之风,山高水长,千秋万岁,永志不忘。烈士们的事迹不会随着 shí guò jìng qiān ( )而消逝,他们的精神将流芳百世,亘古不灭。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2.在语段中“ ”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
A.死有余辜 B.死得其所 C.死不足惜 D.死而后已
3.画“ ”的句子表现了革命英烈 的特点,我们还可以用诗句“ , ”来表现这个特点。(3分)
二、选择题。(1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均包含多音字的一组是( )
A.勉强 法庭 疾风劲草 B.宿营 塞满 不求甚解
C.埋头 苦刑 迫不及待 D.占据 局势 趋利避害
2.下列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组是( )
A.尖税 啃咬 五花大绑 B.利义 长靴 走火入魔
C.偏执 关压 黄袍加身 D.丧葬 制度 重如泰山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精兵简政/精疲力尽 B.奄奄一息/息事宁人
C.死得其所/各得其所 D喜出望外/一望无际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无数怀抱救国理想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以身殉国。
B.智能停车场的卡口闸杆经系统识别后可自动抬升,方便车辆一拥而入,迅速通过。
C.面对记者接二连三的诘问,发言人逐一击破对方话术陷阱,维护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D.学海之广大,无边无涯,我们应该以谦虚好学的态度行舟其上,畅游其间,日进不已。
5.下面这段话中,刻画人物的方法不包括( )
班长心里想:“这是什么河,好深!”就勒转马头,退到岸上,沿着河朝上走,要找个浅一些的地方过河。上流的水更急,总过不去。他们便顺着另一条路,跑到半夜,不见人家,最后爬上一个山头。在山顶上,他们全惊住了。原来山下模模糊糊地显出一座城,到处亮着电灯,好像星星。班长的脸颊抽动着,月牙形的刀伤也像活了似的动起来。
A.神态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6.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所展现的情怀相同的诗句是( )
A.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7.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各地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推动红色文物资源“活”起来。
②部分地区结合革命历史和人物开展音乐会、作品诵读等活动,推动红色文化的弘扬。
③某些革命纪念馆还通过短视频、云展览、H5等形式,增强观众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④不少革命旧址成为百姓出游的重要选项和“网红打卡地”。
⑤近年来,各地依托革命旧址、革命文物开展红色旅游的规模和热度全面攀升。
A.⑤④①③② B.①⑤④②③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②③
三、根据课内所学填空。(9分)
1.言志。“千磨万击还坚劲, ”,清代诗人郑燮借赞美竹子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代诗人于谦借赞咏石灰表现自己的高尚情操。
2.明理。多少人年少时贪图一时享乐,置学业于不顾。他们不懂“良药苦口利于病, ”的道理,对于老师的苦口婆心置之不理;也不懂“树欲静而风不止, ”的道理,对于父母的匆匆老去漠不关心。对于这些荒废学业、虚度光阴的同学,我想用这样的名言来劝告他们:“ ,事非经过不知难”。
3.悟意。生死之间,仅一线之隔,又相差甚远。“人固有一死,或 ,或 。”为 而死,就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四、阅读理解。(35分)
(一)对比阅读(10分)
【甲】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乙】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释】乙诗写于1961年,当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处于重重困难之中,中国人民正在经历一次严峻的考验。
1.两首词的上阕都描写了梅花所处的环境,陆游笔下的梅花生长在 边,情感基调定在“ ”字上;毛主席笔下的梅花则绽放于上,情感基调定在“ ”字上。(4分)
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所展现的画面。(2分)
3.这两首词同样是写梅花,流露出的情感却不同:第一首是( ),第二首是( )。(填序号,多选,4分)
①借梅花的凄苦处境感叹自己人生坎坷
②赞颂梅花默默无闻和不图名利的品格
③对于梅花迎寒傲雪绽放的姿态的欣赏
④借梅花的高洁品格表现自己信念无悔
(二)一只羊的冬季(10分)
①大风刮了七天,大雪下了七夜。暴风雪把路封了,驻在国境的阿拉嘎哨所成了名副其实的“孤军”前沿。
②大清早一起床,王平均连长召集大家开会,讨论一连人的吃饭问题。司务长愁眉苦脸地抖搂所有的家底:米够吃一天,菜窖里还有三个大萝卜,一棵瘦白菜。王连长急得满脑门子汗,在屋里转了三圈,忽地甩脱披着的皮大衣,下决心地扔掉手里的烟,说:“不行,我带一班下山。背也得背只羊上来。”
③司务长红了眼圈:“这事责任在我,没有在暴风雪来之前安排好,我去。”
④一班长腾地站起来:“这条路我熟,我带人去。连长你要指挥战备,不能离开。”
⑤门忽地开了,寒风追逐着雪花,低吼着扑向地面,打了个旋。一个小战士闯进来,报告都没有打,结结巴巴地说:“连长,连……长,后院,后院。”
⑥“有情况!”连长顺手掏出了手枪,一班长伸手去扑墙架上的冲锋枪。一群人冲到后院,竟是一只羊躺在后院的栅栏门前,可能是冻的,也可能有伤,已经奄奄一息,无助的大眼睛睁开又闭上,连呻吟的力气都没有了。
⑦营房后面就是山,山上经常有老百姓放羊,国境那边的这边的都有。昨天晚上的风太大了,估计是风雪中羊跑迷糊了,从山上摔下来。
⑧连长松了口气,摇摇头,把手枪插回枪套:“嗨,一只羊。”
⑨一班长如释重负地关上枪机:“嗨,一只羊。”
⑩司务长意味深长地点点头:“嗨,一只羊。”
对呀,一只羊!大家的眼刷地都亮了,红彤彤的,好像把山上的雪都照亮了。
看看门脚奄奄一息的羊,大伙看司务长,司务长看一班长,一班长又看看连长。连长说:“先把它弄到炊事班,其余人回连部。”
连部继续开会。
战士们也在开会。话题自然离不开羊。有的说,当然是杀了炖一锅,全连美美地吃一顿,留着羊头和骨头,熬成老汤,吃上三天五天没有问题。有的说,不能随便吃老百姓的东西,不能违反群众纪律,尤其是边境,闹不好会引起国际纠纷。对方马上反驳,现在牧民有的是羊,不在乎少ー只两只。再说,们自己不说,吃到肚子里谁知道?不要假极。双方争得气呼呼,但又谁也不能说服谁。
晚上开饭的时候,还是米饭盐水萝卜。据说,连长派通讯员卫生员给羊当“保镖”,挡住了炊事班长举起的菜刀。
第二天,雪停了,一班长集合队伍下山背粮。临出发的时候,一幅场景让他目瞪口呆:最少有两三百只的羊群争先恐后地涌来,密密麻麻的羊蹄印在雪地里踩出了一条瓷瓷实实的“天路”,后面是旗里拥军模范乌日格愣大叔赶着爬犁,爬犁上是粮食、冻羊肉。麻袋最下面,还有一口袋包裹严实的难得的真正的内地大白菜。
那只羊一直养在连队,乌日格愣大叔说不是他家的羊,一冬天也没有人来认领。
(有删改)
1.阅读全文,梳理故事情节,根据提示完成表格。(2分)
开端 大雪封山,连队断粮,后院出现一只羊
发展
高潮
结尾 连队一直养着那只羊
2.下列对第②至④段中人物描写的分析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急得满脑门子汗”是对王连长的神态描写,表现了连长的认真负责。
B.“红了眼圈”是对司务长的外貌描写,表现了司务长对自己能力差的自责和羞愧。
C.“腾地站起来”是在动作描写中展现了班长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D.通过三个人物的语言,可以看出三个人为他人着想的精神品质。
3.第⑤段中画“ ”的句子属于描写,作用是 。(2分)
4.不同的人说同一句话,可能有着不同的心理。连长、一班长和司务长在说“嗨,一只羊”时各自的心理是什么?请试着分析。(4分)
(三)剧目串烧(15分)
【节目一】 古装历史剧《英烈千秋》第一场教子
(毛遂上)
毛遂:母亲,我回来了。
毛母:我儿这半日都到哪里去了?
毛遂:我带领伙伴们与前村小儿打了一仗,杀得他们人仰马翻大败而回,明日他们若敢再战,定要再杀他们一个全军覆没、片甲不回!
毛母:你你你……你待怎讲?
毛遂:我要杀他们一个全军覆没、片甲不回!
毛母:好一个无知小儿,大胆的奴才!(作头昏状)
毛遂:(急忙搀扶)母亲你怎么了 孩儿不知哪里做错,请母亲责罚。
毛母:听狂言不由我痛彻心肝,想当年王师没匹马未还;疆场上你父亡阴阳难见,孤零零抛下咱寡妇遗男;离故土抚娇儿漂泊辗转,六年中历多少痛楚艰难;实指望儿成就告慰在天,倘若是儿冥顽愧对九泉!
毛遂:母亲放心,儿长大后定然会杀敌报仇!
毛母:儿凭什么去报仇雪恨?
毛遂:就凭我两臂神力、浑身是胆。
毛母:你父军中将士,哪个不是英雄好汉、哪个不是一身肝胆!
毛遂:那……他们怎么打败了
毛母:唉!王上昏庸,主将无谋,纵使英雄,壮志难酬!你父死的好惨哪!(哭)
毛遂:母亲少悲,儿明白了。母亲不必泪涟涟,且放宽心听儿言;父仇国耻记心间,从此不再贪嬉顽;习文练武智勇全,保家卫国孝慈颜。
毛母:听罢儿言愁眉顿展,不枉我茹苦含辛整整六年;盼孩儿、立宏愿,发孤愤、弃冥顽,拔剑晨起舞,读书效先贤,做一个顶天立地、万世敬仰的好儿男!
【节目二】 话剧《孙中山与盐商》(节选)
时间:1912年元月某日
地点:中华民国首都南京临时大总统官邸
人物: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年过八自的扬州盐商肖老先生、总统府秘书
肖:扬州小民肖某人叩见大总统!
(肖老先生一边说着,一边将手杖递给秘书,紧走几步上前,撩袍跨步便要跪拜。孙中山见状赶紧过来搀扶。)
孙:肖老先生快快请起!如今革命已成,帝制既废,封建君臣那一套繁文缛节也已不适用了。肖老先生请这边坐。
(宾主落座。)
肖:小民久仰孙大总统威名,今日特地前来求见,一则想一睹大总统风范,二则有几个问题要向您求教。
孙:老先生不必客气,有话请讲。
肖:孙大总统十几年倡言革命,今日终成正果。现朝廷改称政府,皇帝改称总统,不知两者到底有何区别
孙:简单地说,皇帝是终身制的,总统是任期制的;皇帝是人民的主人,人民要受制于皇帝,而民国大总统在位一天,就一天是国民的公仆,总统是为国民服务的。
肖:那总统如果离职了呢?
孙:总统离职以后,又回到老百姓中间去,同老百姓一个样子。
肖:哎呀,今日老朽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往日但闻欧美各国以民主治国而兴,我只是说中国君主制已有两千余年根基,历来政治人物斗争,莫不以面南背北、君临天下为终极目的。不曾想真有如孙大总统一般得其势而不谋其位的民主志士!
孙:A( )世界潮流,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革命党人自当顺应民主自由平等的历史趋势啊!如今民国新立,百废待兴。肖老先生乃商界名流,德高望重,望今后多为国家建言献策啊!
肖:那是那是……大总统政务繁忙,老朽告辞了。
孙(转向秘书):快安排车子送肖老先生回宾馆。
肖(自言自语):今天我总算见到民主了!
乔乔所在班级正在为艺术节“梦想剧场”精心准备剧目,上面是《剧目串烧》中的两个节目。请参与活动,完成相关任务。
1.[剧情需知]初读剧本,结合提示,分析两个节目中的戏剧冲突,补全下表。(4分)
《英烈千秋》 《孙中山与盐商》
戏剧冲突 毛遂 VS毛母 . VS .
提示 戏剧冲突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方式:①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②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③人同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
2.[人物解读]下列对于毛遂和孙中山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毛遂知错能改,在母亲劝导后树宏愿,发孤愤,立志成为顶天立地、保家卫国的好儿男。
B.“就凭我两臂神力、浑身是胆”说明毛遂明是非,知进退,既有神力孤胆,又有雄心壮志。
C.孙中山虽坐拥权势,却不受名利诱惑,决意民主治国,以实际行动打消了肖老等人的疑虑。
D.剧中的动作、语言描写塑造了孙中山顺应民主,心系人民,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形象。
3.[试戏片段]请从语气、表情、动作等任选一个角度对《孙中山与盐商》(节选)中A处表演作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即在舞台上如何表演,参考节目中括号里的内容),并向导演组说明理由。(5分)
舞台说明: 。
理由: 。
4.在选角的过程中,演员认为,《英烈千秋》中“毛母”这个角色是个配角,很不情愿参演,导演请你帮忙向他说明该角色在剧中的作用。(4分)
五、习作。(30分)
有这样一首歌:“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气,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在你的心中,一定也有自己佩服、崇敬的人,你一定也期望长大后成为他(她)那样的人,请以“长大后我将成为你”为题写一篇不低于450字的作文。要求:(1)围绕题目选择恰当事例写下来;(2)内容具体,表达清楚,有真情实感;(3)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
参考答案
一、1.大批 五湖四海 目标 焚 千锤万凿 牺牲 时过境迁 2.B 3.舍生忘死、坚贞爱国 示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二、1. B 2.D 3. C 4. B 5. D 6. D 7. D
三、1.任尔东西南北风 粉骨碎身浑不怕
2.忠言逆耳利于行 子欲养而亲不待 书到用时方恨少 3.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人民利益比泰山还重
四、(一)1.驿外断桥 愁 百丈悬崖 笑
2.正是悬崖结下百丈冰柱的时节,但仍然有花枝俏丽竞放。3.①④ ②③
(二)1.战士讨论处理无主羊,连长派人保护 群众用羊群送食物,解决断粮问题 2.B 3.环境 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风雪交加的恶劣气候 4.连长和一班长一开始以为是危险来临,所以“松了口气”“如释重负”,司务长是想到了有羊肉吃了,所以“意味深长”。
(三)1.冥顽贪玩 望子成龙 孙中山立志民主治国肖老对于民主的疑虑 2.B 3.示例:舞台说明:语气:整体平缓沉稳而坚定,“自当顺应民主自由平等的历史趋势”应读重音。 表情:有说到顺应历史潮流时的坚定,有说到百废待兴的热切,有希望各界建言献策的真诚。 动作:听后突然站了起来,看着远方,而后走到肖老先生跟前,握着肖老的手。 理由:孙中山先生是一个不受名利诱惑,顺应民主自由平等,决意民主治国,为国民服务的公仆形象。语气的平缓沉稳坚定,以及重音的处理都是为了突出他志向的坚定、不动摇。表情随着台词时而坚定,时而热切,时而真诚,正是为了体现出他一心为国,愿做国民的公仆。动作“站了起来,看着远方”表现出他对民主治国的坚定和期待,“握着肖老的手”是希望像肖老一样的人能够多多建言献策,这些都体现出他愿做国民公仆的形象。 4.示例:毛母虽然是配角,但作用很大。内容上她循循善诱,一步步教导毛遂要成为一个智勇双全、顶天立地的好男儿,让毛遂明白父仇国耻、保家卫国靠蛮力是行不通的。在结构上也起到了推动情节的作用。
五、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