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1)一尺之棰(木棍),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 如果将木棍一直分下去,你认为可以分到什么程度? 原子是否可以再分?1. 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记住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 知道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知道原子的性质。
原子的组成重点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分子和氧分子原子能不能再分呢?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呢?1.原子结构发展史(1)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等人认为 :万物是由大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构成的,即由原子构成的。 (2)19世纪初,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一、原子的结构(3)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森发现了电子。 他提出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汤姆森原子模型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英国科学家卢瑟福
(1871~1937)(4)α粒子散射实验(190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做了著名α粒子散射实验。根据实验,卢瑟福在1911年提出原子有核模型。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且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是也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甚至有极少数的α粒子好像碰到了坚硬不可穿透的质点而被反弹回来。点击画面播放α粒子束未发生偏转α粒子束发生偏转α粒子束为什么绝大多数的α粒子能够顺利穿过金箔,而只有极少数被反弹回来?原子核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很小,质量很大为什么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方向?原子核带正电,当带正电的α粒子经过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排斥而改变方向。原子弹的爆炸是由原子核的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的原子核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为什么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原子核的质量比α粒子大得多,当α粒子正面撞击原子核时, α粒子被反弹回来。核外电子的质量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根据表格你得到什么启示?原子中存在带电荷的质子和电子,那么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呢?(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表中信息,看看能得出哪些结论? 1.在原子里,核电荷数= = 。
2.质子数 中子数
3.原子中 含有中子
4.不同的原子其 不同。
5.不同的原子其核内所含的 不同
……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等于不一定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质子数和中子数注意从以下几方面理解原子结构:
(1)位置: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电子在核外运动。
(2)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而原子核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几万分之一,因此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内作高速运动。(3)数目:一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但电子的数目≥1,中子的数目≥0,可见原子核、质子、电子是一个原子中必有的粒子,中子不一定有,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4)电性: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整个原子不显电性。(5)电量: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叫核电荷数,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6)质量:在原子中,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而电子仅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从原子结构可以看出,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还可再分。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微粒,有些物质例如:金属(金、汞等)、稀有气体(氦气、氖气等)、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原子的性质
原子体积和质量很小;
原子总在不断运动;
原子间有间隔4.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核外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不显电性1.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子呈电中性
B.原子是实心球体
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 B2.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 )
A.体积大小不同
B.质量不同
C.分子能独立存在,原子不能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
3.原子是?( ?)
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一种最小粒子
C4.(2013?常州中考)2012年6月,第117号化学元素被成功验证。下列关于该元素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B.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C.质量主要集中原子核上
D.是一个实心球体D5. (2013 杭州中考)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经过了几代科学家的艰辛努力,直到现在仍在探索中。其中,行星模型的提出标志着原子结构的现代模型
的问世,如右图是锂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图中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4个中子。不能
根据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 )
A.原子始终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B.原子核的体积只占整个原子体积的很小部分
C.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吸引的力
D.原子呈电中性A(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2)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
(3)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下列对原子结构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原子核体积很小
B. 原子核带正电
C. 原子内部有很大的空间
D. 原子是实心的球体
+ 6.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的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D 7.看图回答问题: (1)填写空格里的数字。6881111(2)通过此表,可总结出“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 数”, 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1)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
(2)不是所有的原子核中都含有中子
(3)核电荷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课件36张PPT。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2) 原子是我家,我是原子的一部分 ----电子.我在家中快乐的生活,我时时刻刻与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在一起Happy,我们哥几个中我是最快乐的,因为我长得最小,但活动范围非常大,我运动的速度非常快,像F1。我身上带着负电荷,被带着正电荷的原子核深深吸引。我爱我家!电子的真情告白1. 知道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能说出相对原子质量和实际质量的关系,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进行简单计算。2. 知道原子和离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3. 认识到用一种新的标准——碳12原子质量的1/12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使得衡量结果更接近常规的数据范围,这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重点难点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 【猜想】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当核外电子很多时,它们会碰撞打架吗?电子在核外的排布又会有什么特点?如何把核外电子层排布形象地表示出来?1.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电子层数:1、2、3、4、5、6、…电子能量:
离核远近:低 高近 远能量越低,离核越近;能量越高,离核越远。 二、原子中的电子【设计】能否设计一个更简明的图形来表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呢?2.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11+1128+1728氢原子 钠原子 氯原子 173.电子与原子性质的关系+826氧原子 电子不仅决定原子的体积,也决定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一般小于4易失去电子一般大于4(氢为1)易得到电子易发生化学反应、性质活泼为8(氦为2)难得失电子
(为稳定结构)极难发生化学反应、性质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与原子
关系最为密切最外层电子数核外电子对原子性质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总要使自己的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即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一个电子层时为2个)。+1128+17287+82688钠离子Na+氯离子Cl-NaCl因得失电子而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4.离子(1)离子的形成
原子失去电子后变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原子得到电子后变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核外电子。阳离子(带正电荷)如:Na+ 钠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如:Cl- 氯离子(2)离子的分类(3)离子符号的表示Mg2+ClNa+O2-镁离子氯离子钠离子氧离子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正负号表示离子所带电荷的电性。-5.离子符号的含义Al3+3铝离子或一个铝离子3个铝离子每个铝离子带三个单位正电荷6.构成物质的粒子:原子、分子、离子(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如: He、Ne) 金属(如:Hg、Fe) 某些固 态非金属(如:金刚石C、硅Si)(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双原子(如:H2 HCl)多原子(如:O3、H2O、CO2)(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失电子得电子失电子得电子7.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质子数<电子数中性带正电带负电带电荷的原子叫离子几种原子的质量三、 原子质量的计量一个碳原子的质量:1.993×10-26 千克原子的实际质量0.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1993千克问题:原子的质量如此小,无论书写、记忆还是使用都极不方便。原子的质量又该怎样衡量呢? 以碳12原子质量(约1.993×10-26 kg)的1/12作为标准, 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的比值, 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2.计算公式1.相对原子质量注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单位一般不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12原子的质量×1/12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 kg1.993×10﹣26 kg×1/12=≈ 16=已知:氧原子的质量= 2.657×10﹣26 kg
碳12原子的质量=1.993×10﹣2 6kg
计算氧的相对原子质量。3.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的质量1.007≈11.008≈1根据实验测定:
一个质子的质量 ≈ 一个中子的质量
≈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
电子的质量很小,是质子质量的1/1 83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铁磷硫钠氧碳氢原子种类相对原子质量
1
12
16
23
31
32
56中子数
0
6
8
12
16
16
30质子数
1
6
8
11
15
16
26结论: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 ≈ 质子数+中子数分析下表,总结出一些规律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主要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转变为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一、原子中的电子二、相对原子质量2.相对原子质量 (近似值)≈ 质子数 + 中子数1.概念: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微粒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 )+112+1728+1028A B C D7+82818A2.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A.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C.没有单位
D.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一般不写D3. 已知碳原子质量为1.993×10-26 kg、铁原子质量为9.288×10-26 kg,试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569.288×10-26 kg1.993×10 -26 kg×112≈4.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
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 B5. (2013?连云港中考)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
B.该粒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C.该粒子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
C
6.(2013?江西中考)我国科学家成功用一种核内有4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铍原子来测定“北京猿人”的年龄,这种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 B.4 C.6 D.10
D7.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严重缺硒有可能诱发皮肤疾病。已知硒的原子序数为34,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为79。下列有关硒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核外电子数为34 B.核电荷数为79
C.质子数为34 D.中子数为45B8.某离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为13,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该离子的名称是______,符号是____,该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Al3+10铝离子9.下列五种微粒中最易失去电子的是 ,最易得到电子的是 ,原子化学性质比较相似的是 。A B CD EE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