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混合与分离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气体溶解在液体里的是( )。
A.盐水 B.汽水 C.75%酒精
2.将三块同样的肥皂同时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放在( )的水中溶解的最快。
A.20°C B.40°C C.60°C
3.为了最快能喝到糖水,小亮可以采取( )的方法。
A.用热水 B.搅拌 C.用热水和搅拌两种
4.在探究“食盐和小苏打谁溶解得多”的实验中,没有用到的器材是( )。
A.烧杯 B.酒精灯 C.天平
5.使用天平时,取砝码必须用( )。
A.镊子 B.手 C.磁铁
6.在做“10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食盐颗粒可以大小不均
B.每次等量地向杯子中加入一小份食盐
C.用搅拌棒搅拌,溅出少量的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7.可以利用( )的方法,帮助小明将混合的小米跟红豆分离。
A.溶解 B.过滤 C.筛选
8.食盐和白糖相比,( )的溶解能力强。
物质 50毫升水中溶解物质的份数
食盐 6份(约18克)
白糖 34份(约102克)
A.食盐 B.白糖 C.无法确定
9.探究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每次向烧杯中加入的食盐量要相同
B.加食盐时不需要等前一份食盐完全溶解
C.用玻璃棒用力搅拌,洒出一点也没关系
10.可以使粗盐在水中溶解速度较快的方法是( )。
A.搅拌 B.冷水 C.研碎
11.要分离沙子和豆子,可以选择的工具是( )。
A.烧杯和水 B.筛网
C.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
12.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 )一直溶解。
A.能 B.不能 C.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13.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到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做 。
14.把同样多的粗盐和细盐同时放进等量等温的水里, 溶解得快。
15.让冰糖在水中溶解更快的方法有 、 、 。
16.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 的实验称为 。
17.水不仅能溶解 物质,还能溶解 、 物质。
18.把木屑放入铁屑之中,这是 ;把木屑从铁屑中分出来,这是 。
三、判断题
19.水加热后,能溶解更多小苏打。( )
20.给水加热可以溶解更多的食盐。( )
21.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
22.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比食盐的溶解能力强。 ( )
23.做糖与水的分离实验时,加热完可以直接用手把蒸发皿拿下来。( )
24.给糖水加热时要注意安全。( )
四、连线题
25.连一连,请你把混合物和分离的方法连起来。
盐与沙子 筛子筛
麦子和麸皮 溶解
木屑和铁屑 风吹
黄豆和小米 磁铁吸
五、简答题
26.举例说明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27.说说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28.桌子上有两瓶无色透明的液体,其中一瓶是纯净水,一瓶是食盐水。如果不用舌头尝的办法,你能利用所学知识区分出来吗?请写出你的办法。
29.洗衣服时,为什么常常先用温水冲泡洗衣粉?请谈一谈你的观察和理解。
六、实验题
30.实验二:科学小组的小明同学正在做食盐的溶解和分离实验,实验桌上摆着下列四个杯子。
(1)在上面四个杯子中,加入的食盐—样多,溶解最快的是 号杯。
(2)小明想研究“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需要选择 号杯和 号杯。
(3)小明要将没有溶解的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用下图的 装置,要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用下图的 装置(填字母)。
(4)使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汽水主要是由气体溶解在液体中形成的。汽水一般是二氧化碳气体溶解在了糖水之中,所以B符合题意。
2.C
【详解】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温度等。根据加快物质溶解的认识,温度越高物质溶解的越快。将三块同样的肥皂同时放入不同温度的水中,放在60°C的水中溶解的最快。
3.C
【详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搅拌和研碎。因此为了最快能喝到糖水,小亮可以采取用热水和搅拌两种方法,加快糖在水中的溶解,故C正确。
4.B
【详解】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知道实验过程和实验器材。在研究谁溶解得多的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天平、烧杯,这个实验不需要用到酒精灯。选项B符合题意
5.A
【详解】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镊子夹取,千万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这样会让砝码生锈,砝码质量变大,测量结果不准确,游码也要用镊子拨动。
6.B
【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是有限的。在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中,每次向杯子中加的食盐要一样多,而且食盐的颗粒大小都要均匀,同时用搅拌棒在杯子中搅拌时不能洒水。
【详解】A.食盐的颗粒大小都要均匀,错误;
B.每次等量地向杯子中加入一小份食盐,正确;
C.用搅拌棒在杯子中搅拌时不能洒水,否者会影响实验结果,错误。
7.C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物质的性质不同,使用的分离方法也就不同。小米体积较小,红豆体积较大,所以可以利用筛选的方法,帮助小明将混合的小米跟红豆分离。
8.B
【详解】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食盐。大约溶解102克白糖。因而白糖的溶解能力更强。
9.A
【详解】在做“探究50毫升水中能溶解多少食盐”的实验时,正确的实验步骤为:1.在烧杯中盛50毫升水。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加入一份食盐,用搅拌棒搅拌。4.等待杯中的食盐全部溶解,再加一包食盐,用筷子搅拌,反复操作一直加到食盐不溶解,搅拌时要小心,不要将水洒出来。5.统计杯中的50毫升水溶解食盐的克数。
A.每次向烧杯中加入食盐量要相同,说法正确。
B.加食盐时不需要等前一份食盐完全溶解,说法错误,应该等前一份充分溶解后再加入。
C.用搅拌棒用力搅拌,洒出一点没有关系,说法错误,不能让溶液洒出。
故选A。
10.C
【详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可以使粗盐在水中溶解速度较快的方法是研碎,因为研碎可以增大食盐的接触面。
11.B
【详解】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很多种,分离混合固体的方法有筛子筛、用磁铁吸、加热等;我们可以用筛子筛来分离沙子和豆子,不能用烧杯、水和酒精灯、蒸发皿、三脚架来分离沙子和豆子,因为绿豆在分离过程中不能加热和湿水。
12.B
【详解】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性质、还有溶剂的种类以及温度等相关。向一杯水中不断加食盐,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不能一直溶解。
13.溶解
【解析】略
14.细盐
【详解】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颗粒小的物质溶解的快,颗粒大的物质溶解的慢。把同样多的粗盐和细盐同时放进等量等温的水里,细盐溶解得快。
【点睛】本题考查加快溶解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把同样多的粗盐和细盐同时放进等量等温的水里,细盐溶解得快。
15. 搅拌 加热 将冰糖研碎
【详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16. 相同 对比
【详解】做对比实验时,我们一般是只控制一个条件发生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变化,其他条件都相同,才能找到最终那个变量与这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17. 固体 液体 气体
【详解】水能溶解很多物质。由于水溶解了自然界中的许多矿物质,生物得到了营养;由于水溶解了空气中的氧气,水中的动物和植物能够生存。能够溶解在水中的物质还有很多,比如酒精、醋等液体,还有少量的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不仅能溶解固体物质,还能溶解液体、气体物质。
18. 混合物 分离
【详解】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离,木屑和铁屑可用磁铁吸附分离,铁屑能够被磁铁吸引而木屑不能。把木屑放入铁屑之中,这是混合物;把木屑从铁屑中分出来,这是分离。
19.×
【详解】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给水加热可以加快小苏打的溶解,但不能改变小苏打的溶解能力。因此给水加热,小苏打的溶解量不变。
20.×
【详解】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给水加热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但不能改变食盐的溶解能力。因此给水加热,食盐的溶解量不变。
21.√
【详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加快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方法主要有:1.搅拌;2.加热;3.磨成粉末等。加快溶解的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正确的。
22.×
【详解】根据对溶解能力的认识,在20℃时,100毫升的水能溶解36克食盐,9.6克小苏打,说明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题目说法错误。
23.×
【详解】做糖与水的分离试验时,加热完后,待冷却一会,用坩埚钳把蒸发皿放到桌面上,不能直接用手拿,会有可能烫伤,所以题干中说法是错误的。
【点睛】本题考查分离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加热完后用坩埚钳把蒸发皿放到桌面上。
24.√
【详解】给糖水加热时,我们要注意使用酒精灯的安全,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点火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烫到自己。加热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轻轻的搅拌,防止加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
【点睛】本题考查给糖水加热时,要求学生掌握给糖水加热时要注意安全。
25.
【详解】分离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开。分离有沉淀、过滤、结晶等方法。先将食盐溶解在水中,与沙子分离开,再通过加热,使盐水中的水分蒸发,得到固体食盐;麦子和麸皮可以采取风吹的方法分离;将混合物放纸上,用磁铁在纸下将铁屑分离出来,剩下的就是木屑;黄豆和小米可以用筛子筛。
26.答:冲泡颗粒药(感冒冲剂)、泡糖水、冲咖啡、冲奶粉等。
【详解】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生活中的溶解应用有冲泡颗粒药、泡糖水、冲咖啡、冲奶粉、融化洗衣粉洗衣服、融化酵母蒸馒头等。
27.过滤、沉淀、蒸发(加热)。
【详解】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方法有过滤、沉淀、蒸发三种。沉淀、过滤可以分离不溶于水的固体,蒸发可以分离溶解于水中的固体。
28.各取少量加热,盐水加热蒸发后有少些盐粒,纯净水没有。
【详解】第一种方法:放入马铃薯,观察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马铃薯上浮的是浓盐水,马铃薯下沉的是清水。第二种方法:各取相同体积的液体,放在天平上称,(同体积的浓盐水比清水轻)重的是浓盐水,轻的是清水。第三种方法:各取两滴液体,滴在铁片上加热,液滴变干后,在铁片上有白色物质的是浓盐水,另一种是清水。
29.用温水浸泡可以让洗衣粉充分溶解,然后融入到衣服里面,清洗的效果会更好。
【详解】通过搅拌、研碎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洗衣服时,用温水浸泡可以加快洗衣粉溶解速度,然后融入到衣服里面,清洗的效果会更好。
30. 3 1 2 B A 外焰
【分析】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
【详解】(1)在生产生活中,常常需要加快或减慢某种物质的溶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增加水的温度等。所以溶解最快的是3号杯;
(2)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搅拌能否加快食盐的溶解,唯一的变量是搅拌,所以应该选择1杯和2号杯进行研究;
(3)过滤的作用是将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开来,蒸发结晶的方法是将溶于水的物质分离开来。所以小明要将没有溶解的食盐从水中分离出来,应该用下图的B过滤装置,要将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分离出来,用下图的A蒸发装置
(4)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工具,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所以使用酒精灯加热物体时,应该用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