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课件):第1课 一起长大的玩具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北大附中武汉为明实验学校(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导学案+课件):第1课 一起长大的玩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0-19 12:46:24

文档简介

《一起长大的玩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使用日期:
学习任务:
1.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的训练。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圈点批注的方法。
3.将阅读与自我评价相结合,使阅读成为学生思想、情感的一种需要。
4.通过与作者的对话,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文章语言的深意,进而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

第一课时
一、导: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一定玩过不少玩具吧?你们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请来说一说。
①要求说出为什么喜欢的原因,表达应有理有据。
②提示:你是如何对待玩具的?玩具使你的心情如何?传达出对玩具的感情。
③提示:你的玩具有什么特点?你能描述出玩具的可爱么?你对玩具的样式、功能、特点、种类有怎样的看法?要有清楚的表达。

1、扫清文字障碍:
(方法指导:利用书中注释或者工具书解决字词的音、形、义)
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眼花缭乱( ) 高亢( ) 摇曳( )倚靠( )
眼睑( ) 沉浸( ) 陀螺( )
怠慢( )遐想( )滑稽( )甲胄( )
麒麟( ) 拽( )
二、读。
自由朗读 (要求用符号在不认识的字或读不准的字旁边做记号,然后查字典正音。)
抽查朗读(检查落实。如:高亢、摇曳、眼脸、、削、遐想、甲胄、拽、怠慢等)
示范朗读(学生范读文章或段落。提示学生从读音、停顿、语气、快慢等方面来感受。)

三 悟(小组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你能告诉我作者都写了些什么吗?

2 这三样玩具这有怎样的特点?找出文中重要的语句进行归纳。
泥泥狗:

陀螺:
兔儿爷:


3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表达作者喜欢玩具的语句:
作者陈述自己为什么喜爱这些玩具的语句:
四 课堂落实:
(1)检测课后词语积累中的字词
(2)熟读课文,摘抄重要语段



《一起长大的玩具》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使用日期:
第二课时
一 检查字词落实情况,
1 选取重点词语报听写
2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用法,完成课后习题第二题
二.课堂活动:
1 .实话实说。话题:你喜欢泥泥狗、陀螺、兔儿爷这一类过去的玩具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畅所欲言,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课堂讨论,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谈谈自己的看法。
3 提问:大家都觉得很土、不起眼的玩具,作者到了成年仍难以忘怀。
想一想,使作者魂牵梦绕的到底是什么?
三 阅读后反思
评一评不同时代的玩具,不同时代的孩子。
学生课堂交流。(此交流应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提示评议的角度:
①不同时代的玩具有不同的特点,你如何评价
②玩具对孩子的教育和开发有没有作用?
③过去的孩子与现在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④如何评价过去的孩子?在他们身上有没有让现代的孩子感到不如的?
四 类文阅读
乡村游戏里的小童年(节选)
徐鲁
诗人罗伯特·勃莱有一句诗:“贫穷而能听见风声也是好的。”这使我想到了我们这一代在寂寞和贫穷中长大的孩子,我们在清苦的童年时代里所玩过的那些简单的乡村游戏。那不就是我们在贫穷年代里听见的、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春夏秋冬的风声吗?
   走月亮
  “走月亮”是一种很美的乡村游戏,又叫“走月”、“圆月”。每逢八月十五中秋夜,女孩子们就会三五成群、结成一组,乘着皎洁的月色,在村里的小巷或村外的田野小路上,结伴行走和游玩。“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小桥,叫“走三桥”,而且走过的小桥不许重复。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种多么美丽自在的游戏活动啊!快乐的女孩子们手牵着手在月光下嬉笑行走,一边走还一边唱:“圆月,圆月,一斗麦子换一个!”然后去寻找和跨过那些弯弯的小桥。走累了,她们就会一起回到事先商量好的谁家小院里,坐在月光下吃吃月饼和瓜果,欣赏中秋夜的月亮,想象着月宫中的白兔、桂花树、还有嫦娥……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游戏习俗,现在几乎已经没有小孩子知道,更不会在中秋夜邀请小伙伴一起来玩一次这个老游戏了,真是太可惜了!
   挤墙角
  小时候在北方农村小学里读书,冬天很冷,一节课上完了,手脚都会冻得冰凉冰凉的,有时都冻僵了。所以,每到课间,我们这些三四年级的小学生,不分男生女生,都会抢着奔到一处避风的墙角,或者站到可以晒太阳的墙边,一起做“挤墙角”的游戏。
  挤墙角要把队伍分成左右两队,每队派出一名个头最大、最有力气的伙伴,充当打头阵的人,其他队员一个紧挨着一个,跟在后面参加拥挤,直到我们把冬天里的寒冷全部“挤”走了,个个挤得额头冒汗,这时候,上课的铃声也响了起来……挤墙角的游戏,给我们小时候的那些寒冷的天气,带来了多少温暖和快乐啊!挤墙角没有太多的规则,也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技巧,所以,人人都喜欢加入游戏的队伍。谁承受不住挤压,“扛”不住了,谁就会被挤出队伍。被挤出队伍的人,可以快速跑回自己小队的队尾,继续加入。哪个小队的队伍先被挤垮了、挤散了,哪个小队就算输了,然后,游戏重新开始。现在想来,这个游戏真有点像是“拓展训练”的内容,不仅可以锻炼人的抗压力和忍耐力,还可以训练和培养一种齐心协作的团队精神。 割韭菜:
  小时候,我们还玩过一种名叫“割韭菜”的游戏。这是从乡村现实中的看护菜地、防人偷菜的生活实景演变来的。游戏开始时,几个伙伴聚集在一起,每人伸出一根手指,由一名领头的按照顺序先数一遍手指头,边数边唱:“大拇指,二拇指,你是谁家小兄弟?小兄弟,不在家,找来找去就是他!”唱到“他”时,他就被定为看守菜地的人了。看守菜地的人必须在画出的圆圈内(代表菜地)担负起看守的责任,不许其他人(代表偷菜人)进入菜地。当然,看守人自己也不能走出菜地。偷菜的人分散在圆圈四周,不断寻找机会想闯进去“偷菜”,一边走动一边唱着:“进园进园割韭菜,一割割上两布袋!”偷菜人既要设法进入菜地,又不能被看守人捉住。几个小伙伴一起玩这个游戏,可以玩得非常投入。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这比深夜孤独地坐在电脑前“偷菜”,有意思多了。
读课文,思考:
1 哪种游戏最打动你?原因是什么?
2 你觉得这篇文章中哪几个句子写得最好?摘抄下来,在写作中模仿借

课件28张PPT。雨铃铛 沙沙响,沙沙响, 春雨洒在房檐上。 房檐上,挂水珠, 好像串串小铃铛。 丁零当啷...... 丁零当啷...... 它在招呼小燕子, 快快回来盖新房。 回声
这绿色的山谷多么好, 有这么多红的花,绿的草, 还有满山的果树, 结着鸭梨、苹果和蜜桃。 这里还有一位小伙伴, 他整天在山谷里奔跑, 多少次我想见他一面, 只因山深林密找不到。 可是我唱山歌, 他也跟着唱山歌; 我吹口哨, 他也跟着吹口哨。 他还爱学那小鸟吱吱地唱, 爱学那羊羔咩咩地叫,
夜晚学那泉水哗啷啷摇铃, 清晨学那金鸡打鸣儿报晓。 如今他不再学那 爷爷小时候饥饿的哭声, 兵荒马乱的枪声, 和那深夜的狼嗥。 他每天跟我学: 幸福的歌,爽朗的笑; 我们一唱一和的声音, 整天在山谷里飘。 如果你想知道他的名字, 你就向群山问一句: “叫你‘回声’好不好?” 他准会答应一句——“好!”
金波:原名王金波。1935年7月31日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现冀州市)。他是近50年来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小读者提供美好的精神食粮的我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家、诗人和教育家 。 他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发表作品, 大部分是儿童诗,有诗集《 回声》、《林中的鸟声》等。他的不少儿童诗被谱成儿童歌曲 (如:《 小鸟,小鸟》),广为传唱。还著有不少童话与散文作品,如《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起长大的玩具》。作者简介金 波

一起长大的玩具泥泥狗:
是古城淮阳的民间艺术之花,又叫‘陵狗”“天狗”,被誉为“天下第一狗”,它是伴随着宗教祭祀和古老的民俗而诞生,传说当年伏羲(三皇五帝之首)、女娲造人时,把剩下的泥捏成了小鸡、小狗洒向人家。据当地人说:“泥泥狗”是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赠送亲友,可以消灾、祛病。
泥泥狗种类繁多,形状怪异,鸟兽虫鱼,无奇不有。“泥泥狗”通体黑色,万物之本色。“泥泥狗之所以用黑底,这是象征伏羲开天辟地之前,混沌未开,没有天地,宇宙是一片黑暗,天地开,才有大千世界,东方泛青,升起了火红的太阳,黄色的大地上万物皆生,人类才能生存。太阳由红变白,日升日落,周而复始。 链接材料,自主阅读  淮阳古时候叫“宛丘国”,国王有个美丽可爱的女儿,百姓过着平安富足的生活,由此而惹得外敌垂涎,兵犯宛丘。大兵压境之下,国王急召大臣商量对策,但没人能想出退兵之计。情急之下,国王说:“谁能在三天之内退了敌兵,我就将女儿许配给他!”不久,宛丘城外的蔡河上漂来一只大白龟,驮着一条大黄狗。大黄狗冲着敌兵狂叫三声,瞬时间飞沙走石,敌兵全被刮上空中,又重重地摔死在地上。大黄狗叼着敌人部落酋长的头冲进宫殿,冲着国王叫了起来。无奈之下,国王只好兑现承诺。女儿得知要给黄狗做媳妇,哭得一塌糊涂。这时,一老臣献计说:“听说这狗是有来历的,只要把它扣在缸底下,七七四十九天就会变成人。”国王立刻吩咐把黄狗扣进缸里,放在西厢房,就等着七七四十九天的到来。但公主有点儿等不及,到了四十四天头上,想看看它到底变成个啥样了。天刚蒙蒙亮,公主就把缸掀了起来,只见五色斑斓,瑞彩千条,满屋香气扑鼻。她仔细一看,发现下边卧着一个人面狗身的东西……
  或许,正是这一传说成就了人面狗身的泥泥狗。??兔儿爷
关于兔儿爷还有一段传说:一年,北京城里忽然起了瘟疫,几乎每家都有人得了,就治不好。嫦娥看到此情景,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去为百姓们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她挨家挨户地走,治好了很多人。人们为了感谢玉兔,纷纷送东西给她;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为了能给更多的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或狮子、老虎,走遍了京城内外。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后,玉兔就回到月宫中去了。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乘凤的,有披挂着铠甲的,也有身着各种做工人的衣服的,千姿百态,非常可爱。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一天,家家都要供奉她,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菜豆,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吉祥和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儿爷” 一、预习大检查怠(dài)慢 :①冷淡②客套话,表示招待不周。文中义取①,表示不专心,不在意。
敬畏:又敬重又畏惧。补充字词
嘈杂:声音杂乱、喧闹。
朦胧:月光不明;不清楚,模糊。
眼睑:通称“眼皮”抒情是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而议论是表达出自己的意见、看法。 温馨提示:表达方式二、思考、探究 1.三篇文章记叙的内容和作者喜欢玩具的原因。
2. 你觉得这三篇文章哪些词、句、段写出了“我”对儿时玩具的喜爱之情?
3.是什么深沉原因使得作者对它们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到了成年仍难以忘怀?
提示:可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研读文本,在具体的事件和情境中探寻作者的思想轨迹,在字里行间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师生共同小结:
是那段充满发现和探索的童年生活经历,以及所展现出来的水晶般的童真童趣;是那份真挚鲜明的民族情感;是中国灿烂的民族文化。 4.你是怎样理解标题“一起长大的玩具”的含义的?
总之,玩具演化为一段难忘的经历,一段难以割舍的情感,一段难以忘记的历史文化。带着一份回忆,加入思考,形成了一段新的感悟。
思考、探究 你有哪些“和你一起长大的玩具”?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请讲给同学们听听?
拓展迁移 提示:在说的过程中主要抓住某一重点来说,其余可以略说,从字里行间里能表现出你对玩具的喜爱之情. 作 业(二选其一)
1.以《我和xx玩具》为题目, 也可自拟,写300字左右的片段。要求: 突出重点,感情真挚地表达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无限怀恋之情;还可以在文章中烙上时代的印迹或点出玩具在成长中的作用。
2.写生词、注音,造句。再见 教师小结:阅读让我们的情感发生了变化,交流又使我们思想得以升华。对那些土气,不起眼的玩具有了新的感悟,又促使自己对童年时光有关玩具的回忆、思考。玩具不仅是玩具,当它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就演变为一种经历,一种情感,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历史,它伴随着我们成长,所以作者说是一起长大的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