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邓稼先》习题课件(共5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邓稼先》习题课件(共50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4-12 21:41: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第一单元 群星闪耀
1 邓稼先
学习导航
ONE
目录
01
学习导航
整体感知
学习任务群
XUE XI DAO HANG
学习任务群 1.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 2.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3.把握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体会其表达效果。 核心能力点   理解句子含义,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对文章内容、结构、主旨等有重要作用的,或在语言表达等方面具有特殊效果或深刻含义的句子。这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能力点,也是一个常考点。 对应习题 P5“文学阅读”第6题 P6“教材原题” P8“思辨阅读”第9题
整体感知
ZHENG TI GAN ZHI
目录
02
学习导航
整体感知
学习任务群
SPORT
TWO
背景
对比
献身
爱国
1.本文采用了“横式结构法”,巧设主题式的     ,运用板块并列的结构行文,选择最能表现     的事例,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表现手法方面妙用     ,侧面     人物,不仅肯定了邓稼先的     ,更突出其独特的气质和品格。
小标题
人物精神
对比
衬托
贡献
2.文中说“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作者为什么建议用《中国男儿》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
这首歌是邓稼先一生的写照。背景音乐用这首歌,能表达对邓稼先为祖国国防事业屡建奇功的赞美,突出他对中华民族所做的贡献之大。
学习任务群
XUE XI REN WU QUN
目录
03
学习导航
整体感知
学习任务群
SPORT
THREE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diàn jī(    )人和开拓者。
(2)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yuán xūn(    )”,他是dāng zhī wú kuì(      )的。
(3)当初xuǎn pìn(    )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奠基
元勋
当之无愧
选聘
(4)与此同时还有一些yáo yán(    )说,1948年3月去了中国的寒春曾参与中国原子弹工程。
(5)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bèi sòng(    )的《吊古战场文》。
(6)zhòu yè(    )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
(7)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kūn lún(    )。
(8)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zhì yǒu(    )。
谣言
背诵
昼夜
昆仑
挚友
(9)这是千千万万人努力的结果,是许许多多kě gē kě qì(      )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10)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       )的科学家——邓稼先。
(11)1967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zhì sǐ bù xiè(      ),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12)“jū gōng jìn cuì(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13)当时,他是美国jiā yù hù xiǎo(      )的人物。
(14)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fēng máng bì lù(      )。
(15)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fù rú jiē zhī(      )的人物了。
鞠躬尽瘁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小题。
家国情怀始终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近代以来,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救亡图存、安国兴邦的伟大征程之中。其中有    的革命先驱孙中山,有fù rú jiē zhī的新中国缔造者毛泽东,有默默无闻的“‘两弹’yuán xūn”邓稼先,有为国jū gōng jìn cuì的领袖人物周恩来……当然,无论是fēng máng bì lù的赫赫名人,还是    的无名小卒,他们都是    的民族英雄和精神楷模。吟诵他们写就的不朽诗篇和他们炽热的家国情怀,我们内心不禁由衷地感到钦佩。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fù rú jiē zhī(      )       
②yuán xūn(      )
③jū gōng jìn cuì(      ) 
④fēng máng bì lù(      )
妇孺皆知
元勋
鞠躬尽瘁
锋芒毕露
(2)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家喻户晓 无人问津 实至名归
B.深入人心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C.家喻户晓 鲜为人知 当之无愧
D.深入人心 无人问津 实至名归
C
【解析】第一空,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深入人心:形容思想、理论、学说、主张等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深入人心”只能用于思想、理论等抽象概念,不能用来形容人物的有名,因此第一空应填“家喻户晓”。第二空,无人问津:没有人过问或尝试。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根据句中的“赫赫名人”和“无名小卒”形成的对比,这里要填的词语应该形容名气小,很少有人知道,因此第二空应填“鲜为人知”。第三空,实至名归: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业绩,相应的声誉自然就随之而来。当之无愧:承受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投身救亡图存的中华儿女,无论出名与否,他们都能担得起“民族英雄和精神楷模”的称号,因此第三空应填“当之无愧”。故选C。
(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吟诵他们写就的不朽诗篇,感受他们炽热的家国情怀,我们内心不禁由衷地感到钦佩。
B.吟诵他们写就的不朽诗篇和他们炽热的家国情怀,我们不禁由衷地感到钦佩。
C.感受他们写就的不朽诗篇和他们炽热的家国情怀,我们内心由衷地感到钦佩。
D.吟诵他们写就的不朽诗篇,感受他们炽热的家国情怀,我们不禁由衷地感到钦佩。
D
【解析】画线句有两处语病:①动宾搭配不当。“吟诵”和“家国情怀”不能搭配,应把前半句改为“吟诵他们写就的不朽诗篇,感受他们炽热的家国情怀”。②语意重复。“由衷”的意思是出于本心,用在句中和“内心”语意重复,可以删去“内心”或“由衷地”。故选D。
·情境任务
3.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邓稼先就是其中的一位。七年级(1)班的同学们准备策划一次“致敬邓稼先”主题活动,邀请你参加。
(1)【变式新题】小南作了一篇讴歌邓稼先心系祖国、鞠躬尽瘁的精神的文章,她的文章里引用了以下诗句,你认为不切合邓稼先人物特点的一项是(  )
A.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B.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C.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
【解析】B项诗句出自梁启超的《读陆放翁集》,“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抒发了作者胸有韬略却备受压抑排挤的苦闷,与邓稼先心系祖国、鞠躬尽瘁的精神不切合。A、C、D三项均表达了奉献自我、忠诚报国的情感,切合邓稼先人物特点。故选B。
(2)小杰准备在黑板上抄写下面这段与邓稼先有关的文字。请你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切的小标题,吸引同学们阅读。
           
那时,由于条件艰苦,同志们使用算盘进行极为复杂的原子理论计算,为了演算一个数据,一日三班倒。算一次,要一个多月,算九次,要花费一年多时间,大家常常工作到天亮。作为理论部负责人,邓稼先跟班指导年轻人运算。每当过度疲劳、思维中断时,他都着急地说:“唉,一个太阳不够用呀!”
一个太阳不够用
(3)杨振宁在百岁生日时,提及邓稼先对他的期望“千里共同途”,你觉得邓稼先说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呢?
  2021年9月22日,杨振宁发表了百岁生日演讲,在其中以恳切的深情向国人再提“稼先”:“……在这个信的最后他这样给了我一个期望,是‘但愿人长久’,他把‘千里共婵娟’改了一下,变成‘千里共同途’,当时我看了信以后没有看懂这句话。‘千里共同途’是什么意思呢?我后来想了想,知道这是一个很深的意思。最近这个信发表了以后,仔细看了看,我觉得今天,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3)“千里共同途”的意思:希望想念的好友平安长久,不管我们相隔千山万水,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建设祖国。邓稼先用“千里共同途”对好友杨振宁表达了期待团聚,一同为祖国的富强与腾飞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各题。
  ①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各是本国的功臣,可是他们的性格和为人却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说他们走向了两个相反的极端。
②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德国哥廷根镇做玻恩的研究生。玻恩在他晚年所写的自传中说,研究生奥本海默常常在别人做学术报告时(包括玻恩做学术报告时)打断报告,走上讲台拿起粉笔说:“这可以用底下的办法做得更好……”我认识奥本海默时他已四十多岁了,已经是妇孺皆知的人物了,打断别人的报告,使演讲者难堪的事仍然时有发生,不过比起以前要少一些。佩服他、仰慕他的人很多,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少。
③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在我所认识的知识分子当中,包括中国人和外国人,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我想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是他所以能成功地领导各阶层许许多多工作者,为中华民族做了历史性贡献的原因: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⑤“文革”初期,他所在的研究院(九院)和当时全国其他单位一样,成立了两派群众组织,对吵对打。而邓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于1967年6月成功地制成了氢弹。
⑥1971年,在他和他的同事们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的时候,如果别人去和工宣队、军宣队讲理,恐怕要出惨案。而邓稼先去了,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这是真正的奇迹。
⑦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⑧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⑨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当初选聘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而且对中国社会、美国社会各有深入的认识。
4.选文主要是围绕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展开的,请你用一句话简要地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选文分别介绍了美国和中国原子弹设计的领导人奥本海默和邓稼先的性格和为人。
5.本文主要是写邓稼先的,为什么还要用很多笔墨来写美国原子弹设计者——奥本海默?作者在此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你根据选文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运用了对比手法。好处:①突出了邓稼先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性格特点,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②自然而然地得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的结论。
6.文中画线句子是作者杨振宁对邓稼先的评价,请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核心能力点】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这句话表明邓稼先高尚的品格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性格和为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才能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7.奥本海默和邓稼先都是各自国家原子弹工程的领导者和功臣,但性格却截然不同。那么你更喜欢谁?请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示例一:喜欢邓稼先,做人就应该像邓稼先一样低调无私、不骄不躁、忠厚平实、真诚坦白,邓稼先的性格和为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表现。
示例二:喜欢奥本海默,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虚假,对科学问题的争论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手段,而且这种直截了当的方式也符合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见统编教材七下第7页“思考探究三” )【核心能力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把握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由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是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
“理解句子含义”常见的考查方式:
1.结合全文,说一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2.文章结尾提到……,有什么深刻含义?
3.文中画线句有多重含义,请简要分析。
解题思路:
1.还原语境。把句子放到文章中,结合上下文细读,这样才能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
2.抓关键词。句子的含义常常通过某些关键字词来传递和表达,明确了这些关键词的含义,也就理解了整个句子的含义。
  3.具体分析。对于使用了比喻、象征、反语、双关等手法的句子,或者有言外之意的句子,要把本来的和另外的含义解读出来。
4.紧扣主旨。联系作品的背景,结合作者情感、文章主旨来补充含义。
【示例】(七上《秋天的怀念》)课文中两次出现“好好儿活”这个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第一个“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是“我”瘫痪后怒捶双腿时母亲对“我”说的,第二个“好好儿活”是母亲临终前未说出口的嘱托。(还原语境)②第一个“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是母亲劝“我”要坚强,也是在鼓励自己要战胜病魔;第二个“好好儿活”表明“我”振作起来,坚定了生活的信念。(抓关键词/具体分析)③这两次出现的“好好儿活”分别让人感受到母亲的坚忍和母爱的深沉无私,也表现了作者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探寻与思考,即永不放弃,顽强执着地活出有意义的生命。(紧扣主旨)
陆元九:“一百分才及格”
陈海波
又一次成功发射!
①4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07星发射升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71次飞行任务。
②471,一个了不起的数字!在一次又一次的“飞天”中,中国航天成了“靠谱”的代名词。此刻,我们想起了中国航天界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上天的产品,99分不及格,相当于零分。100分才及格,及格了还要评好坏。”
③“名言”来自一位老航天人——两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顾问陆元九。两年前的“七一”前夕,这位出生于1920年的老人,以101岁的高龄成为“七一勋章”最年长的获得者。
“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
④1996年,经过多年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迎来首次发射。突然,火箭姿态发生异常。20余秒后,坠毁爆炸。
⑤76岁的陆元九坐不住了,立即赶赴西昌。接下来的三个多月,他沉浸在一种专注、焦虑、亢奋叠加的状态里,甚至经常睡不着觉,要靠安眠药才行。经过抽丝剥茧般的层层分析,最终在千丝万缕的线索中找到一根小小的“金丝”——双向可控硅,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⑥翌年,长三乙在西昌第二次起飞,并把一颗国外卫星顺利送入远离地球数万千米的轨道。于是,就有了上文陆元九的那句“名言”。
⑦此后的日子里,陆元九经常向同事,特别是向年轻人提起这次发射失败后的西昌之行。以此警醒自己,也劝诫他人:“如果不把技术问题吃透,是要吃亏的。”
“一定要学新东西”
⑧“技术问题搞不清楚,腰杆子就不硬”,这或许正是陆元九走上“科学救国”道路的原因。
⑨20世纪40年代中期,陆元九抱着“学好科学救中国”的信念,远渡重洋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求学。“既然来留学,一定要学新东西”的他,选择了仪器学专业,研究当时很少有人听过的“惯性导航”技术。
⑩惯性导航相当于飞行器的“眼睛”,确保飞行器能飞得更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惯性技术在航空和导弹上开始应用,但作为导航,尚处于萌芽阶段。在留学的前两年,陆元九一直是这门学科唯一的博士生。
1949年,拿到了世界上第一个惯性导航博士学位的陆元九,被麻省理工学院聘为副研究员、研究工程师。而更让他兴奋的是,大洋彼岸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回国后的陆元九,深刻感受到这片土地上跳动的脉搏。此后,陆元九在惯性导航技术等领域不断开拓,为我国惯性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火箭、导弹、卫星和载人飞船方面的应用做出了突出贡献,还为以载人航天、探月工程为代表的国家重大科技工程的规划和论证贡献了自己的智慧。
“要求严格,可以进步快一点”
“只要一听说他要参加评审、论文答辩等,大家就格外紧张。”这是同事和学生对陆元九的评价——他是个性极其倔强的人,这种倔强,“本质特征就是要求严”。
2021年,有媒体向陆元九抛出问题: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科学精神?这位百岁老人言辞恳切:“一定要认真,老老实实地干活,不能说任何假话。”
这个回答,也是陆元九等许多航天人的写照。他们将梦想投射向星空,但双脚将大地抓得更紧,“差一分”就不行。正如航天员王亚平致信陆元九时所说:“是你们的高标准、严要求和无数个夜不能寐的坚持,成为今天我们在太空自信、自由翱翔的底气。”
(选自2023年4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8.容容同学准备将陆元九作为本月班级黑板报“家国情怀·航天精神”栏目的推荐人物,请你协助她完成下面的黑板报设计。
【推荐人物】陆元九——一腔赤诚献中国航天
(1)陆元九远渡重洋留学,学成归国后为我国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做出了卓越贡献
(2)火箭发射失败时,76岁高龄的他日夜钻研,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9.说一说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核心能力点】
他们将梦想投射向星空,但双脚将大地抓得更紧,“差一分”就不行。
“将梦想投射向星空”是指在航空航天领域不断追求与探索,“双脚将大地抓得更紧”是指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实干,“‘差一分’就不行”是指高标准、严要求。这句话表现了以陆元九为代表的航天人理想远大、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优秀品质,暗含了作者对这类航天人的赞美之情。
10.如果将选文的标题改为《陆元九》,和课文《邓稼先》类似,会不会更好?
示例:不好。标题《陆元九:“一百分才及格”》引用陆元九的话,既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又暗含作者对主人公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的赞美。此外,这个标题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标题《陆元九》只交代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无其他表达效果。因此不能更换标题。
11.选文和课文《邓稼先》一样,都运用了“横式结构法”。请你结合两文内容和知识链接分析其作用。
【知识链接】“横式结构法”属于文章的一种谋篇技巧,通过“板块”并列的结构,打断时间的连续,打破空间的联结,将表面上没有必然联系的生活场景和故事情节平列起来安排,从不同的侧面或角度表现文章的主题。
《邓稼先》通过在历史背景中引出邓稼先、写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等六个角度,展现了邓稼先的伟大性格与品质。选文分别从航天成就、求学之路、科学精神等角度展现了陆元九精益求精、为国奉献的一生。两篇文章都采用“横式结构法”,巧设小标题,多用“板块”,打破时空界限,多侧面、多角度地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立体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