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发现”——《表里的生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是冯至先生回忆儿时趣事时写的一篇散文,语言质朴,充满童趣。全文按照时间顺序,以“我”对表里生物的探索为脉络,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善于观察、热爱思考、十分执着的孩童形象。该文编排在以“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为主题的单元中,对照“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这一阅读要素,教学本课,以“文中‘我’的发现是科学的发现吗”作为任务驱动,逐层深入推进学习。在人文主题上,要突出“我”对表里生物的好奇、爱思考;在语文要素上,既要体会作者如何借助文中对表里生物的反复探索,写出“我”这个充满好奇心与爱思考的孩童形象,又要引导学生发现,“我”对于表里生物的观点变化并非空穴来风、凭空幻想,而是有根有据、合乎逻辑、逐步推进的。
教学目标
会写“脆、拦”等8个生字,重点理解“和谐、神秘、唯恐、洪亮”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抓住文中描写“我”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感受科学探索的精神,培养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描写语言、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并能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2.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感受科学探索的精神;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结尾。
【教学过程】
一、任务一:聚焦“发现”的过程
1.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表里的生物》。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以时间为线索,记录了童年时代的冯至一次有趣的发现。那么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沿着这条时间轴记录了“我”的整个发现过程呢?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
2.明确观点:故事首先源于“我”有一个观点——小时候“我”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3.理清过程:
(1)表里会发声:“我”发现父亲的怀表也会发出声音。
(2)表里有蝉虫:“我”就想去观察这个表,却被父亲拦住了,“我”猜想表里有蝉或者虫一类的生物。
(3)表里有蝎子:后来通过不断观察和思考,“我”最终确信表里有个小蝎子。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梳理,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发现”过程,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任务二:寻找“发现”的证据
1.默读课文,任务驱动。
(1)找一找:用横线画出能证明“我”的发现是科学的相关词句。
(2)写一写:在画出的证据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与思考。
2.交流研讨,寻找证据。
(1)证据一:源于生活经验(第1自然段)。
课文中有哪些证据足以让“我”相信,表里是有生物的?
①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我”列举了很多的事例: 。
②关注一下这些事例中表示时间的词语,你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③“我”不仅列举了正面的事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列举了反面的事例。
很显然,“我”的观点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是有事实依据的。但是问题来了,难道“我”就不知道那些机器不是活的生物却可以发出声音吗?“我”从来没有听见过打雷或是下雨的声音吗?在“我”有限的生活经验中,“我”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在说明“发声皆生物”,而人类判断事物很多时候靠的就是生活经验,所以从这个角度考虑这个观点就是合理的、可信的。
(2)证据二:展开大胆想象(第2~9自然段)。
①当“我”听到了父亲的表里发出了声音时,“我”做出了一个猜想——“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树上的蝉,草里的虫,都不会轻易被人看见,我想:表里边一定也有一个蝉或虫一类的生物吧,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②“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胆的猜想呢?(生交流)
③“我”的猜想要成立的话,需要什么条件支撑?所以“我”的猜想也是有根有据,并非没有道理、不讲逻辑的,这不就体现了科学探究和思考的过程吗?
(3)证据三:依托证据求证(第10~19自然段)。
做出这样的猜想后,“我”最想做的是什么事情?(验证猜想)快速浏览第10~19自然段,看看为了寻找证据,“我”都做了哪些探索。
①观察:“蓝色的、红色的小宝石,钉住几个金黄色的齿轮,里边还有一个小尾巴似的东西不停地摆来摆去。这小世界不但被表盖保护着,还被一层玻璃蒙着。”
②询问:合作朗读父亲与“我”的对话。(从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
③思考:“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经过观察、询问、思考,“我”才做出这个判断——表里有蝎子。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科学、严谨、小心)经过了一系列反复的求证,“我”最终确信表里有蝎子。
④总结回顾整个发现的过程。整个过程证明,“我”的发现不是胡思乱想,也不是异想天开,而是有证据的,这证据来自于生活经验,来自于大胆的想象,来自于反复的求证,这不正体现了第五单元的科学探索精神吗?所以这个过程就是科学的,编排在这个单元也是合理的。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探究和思考的过程,通过具体事例来说明观点,感悟作者心中充满的奇特的想法及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三、任务三:思辨“发现”的意义
1.认识人物形象。
学到这里,你眼中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冯至?
一个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坚持不懈的孩子,经过一系列科学的探究与思考,最终却得出一个错误的、荒唐的结论,这不禁让我们思考:这篇文章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2.感悟“发现”的意义。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让我们认识到,虽然发现的结果是错误的,是荒唐的,但还是要有科学探索精神,要学会观察、用心思考,要养成大胆想象、反复求证的习惯,这比结果更重要。长大以后的冯至成了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学者,应该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主题,思辨“发现”的意义,培养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习惯。】
四、任务四:拓展“发现”的空间
1.交流经历,拓展“发现”。
(1)课文结尾这样写道:“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这样的话指什么?——“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见到邻居“我”会开心地说——
见到同学“我”会得意地说——
见到所有的人“我”都会自信地说——
(2)那后来为什么又不说了
呢?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你能举出具体事例来说明吗?
2.体会情感,总结全文。
童年的发现虽然很幼稚,很可笑,但是童年的回忆却又是那么美好。作者写下这篇文章除了记录自己探索与发现的过程,我想应该也是在怀念童年,在对自己远去的童年做一次正式的告别吧,所以我觉得课文与其叫“表里的生物”,还不如叫“表里的童年”!最后送一句名言与大家共勉,希望我们童年都能有大胆的幻想和了不起的发现。
【设计意图:借助课后习题,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说出自己童年的发现,引起共鸣,进一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感悟作者对童年的怀念。】